登陆注册
10775300000002

第2章 职业发展:看清趋势,顺势而为

如何在不同领域成为厉害的人?

如果心无恐惧,你会不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不会过上不同的人生?

01

几年前,我决定离开原来工作了多年的行业,尝试全新的领域。入职的第一天,同事将我介绍给不同的部门。在介绍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同事们的热情外,他们的笑脸和言语背后,我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后来才知道,原来我这个位置招了一年多,也许是公司太挑剔,也许是这个业务太难做。而我要带领的团队,在当时是被定性为“最差”的团队,一直完成不了各项KPI。公司业绩考核中,2分代表不合格。我即将带领的这群人,在当年的业绩考核中,全部评分都是2。

我这才明白那些笑容后的含义。他们也许很吃惊,也许替我捏把汗。

“这样的环境你还跳进来啊?”

“这是个大坑。”

“你是个门外汉。”

“带了一支全公司最‘糟糕’的队伍。”

……

我的那些高头大马的经理下属们,第一次见到我时,毫无热情可言。在他们眼里,团队士气低落,业绩停滞不前,就我这么一个外表看起来瘦小娇弱的女子,还是一个绝对的外行,怎么看也不像能改变现状的样子。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我也没有信心。

但是,我这个“跨界”的人,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扭转了格局。不仅在下半年达成了业务指标,而且将整个团队的士气也带得非常高涨。因为业绩进步神速,团队在年末还获得了唯一的“总经理特别奖”。

02

两年前,公司决定调整战略,开拓新业务,尝试过从外面招几位专业人才来带领转型。但结果并不理想,要么是这些专家无法适应国际大公司的文化,要么就是公司无法接受他们的那种特殊沟通和工作方式,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启动新业务迫在眉睫。公司和我商量,希望由我来率领新的业务部门,从零开始组建部门并开拓新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领域,但我完全不懂这块业务,放眼望去全公司上下几千人,也没有人了解。

我一度很犹豫,在现有岗位上我已经做得顺风顺水,团队也被打造得很优秀。我应该跳出舒适圈吗?承担这一重担看似机遇也是风险。如果失败,前面所做的都将毁于一旦。同时我也在质疑自己,我真的有能力再一次从头开始吗?

但是,机会只留给有准备有勇气的人。我告诉自己,不要怕,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我决定纵身一跃,跳入全新的领域,引领公司业务转型。

结局如你所料,最终我们撒下的种子得以开花结果。经历了几百个没日没夜的奋斗,这块业务从一杆土枪开始,发展到现在航空母舰般的业务规模。

03

很多人告诉我,想追求梦想但没有勇气。在舒适圈待了太久,非常担心被淘汰。渴望走进一个新的领域迎接挑战,却害怕失败。如果这里面也有你,那么这3点建议也许可以克服你的恐惧,让你鼓起勇气。

1.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只要想做,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要想抓住机会改变命运,时机固然重要,但行动力更重要。很多人经常说,我对某个领域很感兴趣,可惜我错过了最好的时间。我想说,如果你不行动,几年后你仍然会对自己说同样的一句话。

两年前我们进入的领域,很明显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是我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冲了进去,而且通过顽强的努力,才发现其实竞争对手并没有比我们领先多少。实践证明,只要行动,通过和时间赛跑我们可以迎头赶上。

不去试,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在哪里。尝试也许会失败,但不试永远不会成功。比起样样追求完美,我更崇尚做成比做好更重要。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成为行动的阻力,而秉承做成一件事的人,就有勇气让想法变成行动。

如果你对一个领域充满兴趣,唯一的建议就是行动起来。NOW!

2.最值钱的是学习能力

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信息,缺的是开放的学习心态。移动互联网把世界上所有的人连接起来,如果你想学习,每时每刻都可以学到东西。

过去我们崇尚经验,但是现在更值钱的是学习能力。因为世界发展太快,每天都日新月异。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有可能会成为你未来的包袱。只有不断归零的心态,才能够与时俱进。

当我跨进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领域时,我不会错过任何机会学习。跟下属学;跟下属的下属学;天天跟销售代表去跑市场,跟促销员去学习,和她们站店,学着和消费者聊天;跟客户学,拜访不同客户聆听他们的建议;跟书本学,通过读大量的书,来增加行业的敏感度。通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就可以快速地成长。

学习,没有放不下的身段,也不应该有年龄的局限。20岁的人可以向50岁的人学习,而50岁的人也可以叫20岁的人老师。只要想学,人人皆可为老师。学习,是一种终生的行为。当你将这学习变成了一种习惯,迈进任何全新领域,都不会成为阻碍你发展的障碍。

3.迅速搭建人脉圈子

来到一个新环境,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业务,而是来自全新的人脉。人们往往会产生恐惧,一个人也不认识,他们都是怎么样的?他们会认可我吗?我该如何得到他们的支持?

担忧和缺乏自信是很正常的,这一点必须正视。但是,一旦你可以快速建立起自己的人脉,最大的挑战就可以迎刃而解。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最重要的6个字就是:低姿态,走出去。新进入的你,对别人来说是陌生且不重要的。但是他/她对你的意义却不同。所以我们要主动走出去,刻意去经营一段关系。放低姿态,找到有影响力的核心人物建立信任关系,寻找一些友善的人作为朋友,并积极和同僚建立信任,让自己快速度过这段孤独期。

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对重建信心和迅速适应新环境,至关重要。

如果在任何阶段都有勇气放下过去的成就,如果无论多少岁都可以保持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如果有了想法就敢于去实践,那么在迎接挑战和不断成长的道路上,世界也会为你让路。

她10年前是我的秘书

01

我去参加一个供应商的颁奖典礼。领奖的人都是获奖公司的高层代表。

其中一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连着上台领奖几次。主持人问她,你可是我们行业的知名人物,今年又是大丰收啊。可以分享下你的感受吗?她面带微笑自信地说,我们一如既往地追求卓越。

坐在我身旁的是一位我认识多年的副总裁,他侧过身满脸骄傲地对我说,你知道吗?台上那个女孩10年前曾是我的秘书,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只“雄鹰”了。

我看着那个衣着优雅,自信大气的女高管,不由得心想,又有多少杰出的人才不是从秘书做起的呢。

02

几年前,我去一家公司任销售总监。有个模样看起来特别年轻的女孩坐在我前面,她看起来不起眼,也不多说话。我当时还嘀咕,公司怎么请了个童工?

同事告诉我,她不是我们公司的人。她是经销商的员工,在我们这里办公,专门为我们处理数据工作。她刚毕业,只有大专学历。工资在当时非常低。

连着很多天,我发现她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有几次我加班到9点,仍然看见她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埋头工作。我还得赶她走,快回家吧,太晚了。她总是笑嘻嘻地说,还没做完,做完了就回去。

她年龄最小,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晴妹。在办公室,晴妹这个词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因为只要遇到问题,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找她来解决。

晴妹,这个月我们还差多少完成指标?

晴妹,我们的库存周数是不是超出标准了?是哪几个客户库存偏高?

晴妹,帮我看看仓库里还有多少赠品没有发出去?

晴妹,我这个月的资源不够了,你能不能帮我协调下资源分配?

晴妹,我的PPT做了吗?我明天要用。

……

她就像部门的大管家一样,对内部数据和资源了如指掌。只要有人找到她,上到总监,下到销售代表,她从不推脱,而且总是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有一次我和几位经理讨论业务流程的优化。我们讨论了半天,始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经理说,不如让晴妹参与讨论,她也许能给些建议。

晴妹来了后,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就发现了流程漏洞,她把电脑里的数据调出来,一张一张表指给我们看。经理听完大腿一拍,就是这个问题了。

从那次后,我们所有的业务会议都会邀请晴妹参加。因为她了解业务,她有最全的数据资料,她还会主动给出有效的建议。

她对业务了解度越深,就越多人找她帮忙,以至于没完没了加班,连经理都看不下去了。经理对晴妹说,你是来支持经理业务的,对于别人的要求,你要学会拒绝。

她听完后还是笑笑不说话,依旧如故。对别人的请求有求必应,而且无论多么忙,从没有听过她一句抱怨。

她曾经动了辞职的念头,想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当时部门上下都慌了,连销售代表都跑来找我,希望我能想办法留下她。大家觉得没了她真的不行。

当时部门有个空缺的正式员工岗位,不过职位是行政秘书。于是我问她,你愿不愿意转正?这对你可能是个机会。

她考虑了下,断然拒绝了。她说,我还是想贴近第一线。行政秘书虽是公司正式员工,但只负责行政这块,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现在做的工作,可以让我更了解业务,也让我对业务有更多的想法。

我当然尊重了她的意见。两年后,我调岗去负责更大的业务。想跟随我的人很多,但是我只带走了一个人,那就是她。

现在她已经成长为业务主管,工资是当年的几倍,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03

很多人刚毕业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职业发展该何去何从。做着基层的职位,拿着微薄的工资,倍感迷茫。

有谁的工作是一开始能看到前途的?

前途是靠人一步步做出来的。你看见的所有白手起家的杰出人才,都是从零起步的。

不要害怕自己一无所有,而要去想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拥有。

最怕的是自己什么都没有,还好高骛远。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

为什么同样10年,有人可以从秘书做到总监,有人却只能原地踏步?

1.勤于思考

有些人在一个岗位工作了三年,对工作的洞察,还不一定比得过在同一个岗位做了六个月的人。这就是思考与不思考的区别。

一个擅长动脑筋的人,不会局限在眼前的工作,而是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别人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数据和现象揭示了什么?如果我是老板,我会怎么做?

勤于思考的人不会只看表面,还会看到本质;不会只看眼前,还会研究未来。他会比普通人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2.努力再努力

努力是成长的基石。

经常有人说,我做不好是因为我对此不感兴趣。但事实上,这些人不是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这种总是做不好事的人,就算转去做感兴趣的事,也可能因为挫折而最终放弃。

要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努力去做,直到做好为止。做好了就有成就感,兴趣自然而然就来了。

不怕脏活累活,不怕揽活的人,看似很吃亏,实际上是受益者。这些人被大量复杂的工作磨炼,得以快速成长。

你只有够努力,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卓越。够努力,才可以成为专业人士。够努力,才有机会比别人更优秀。

3.积极主动

我招了个助理。面试时她告诉我她过去经验有多么多么丰富。当我们一起工作后,才发现事实和理想中的差距。

我交给她的任务,她闷头去做。做完了没有效果,她也不汇报。面对问题,她视而不见。她从不主动和我联系,也不去思考如何才能优化结果。每次我发现了问题去找她,她一点不在乎,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工作了一段时间,我决定停止合作。

积极主动是一种优良的特质。一个只会被动接受任务的人,绝不可能出类拔萃。积极主动不仅表现在对工作的态度上,更表现在与人沟通上。

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进行优化提高,在和他人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地交流和回应,这些都将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

4.目标明确

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一样能力,那就是以终为始。只有方向明确了,才知道路该怎么走。

我刚毕业时也是从秘书做起,当时对职业规划一无所知。那时很羡慕公司的一个业务主管,她在对内对外沟通上的能力一流。于是我暗自下决心向她学习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来公司有销售助理的空缺时,我抓住了机会。

晴妹也是一样,她放弃行政秘书的正式员工的机会,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有目标并敢于坚定地往前走,机会来临时,就不会错过。

04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觉得这还不够形象,把它比喻成由一些短跑组成的长跑,更为合适。

有些人起点低一些,一开始跑得慢,有没有影响?有。但是人生中的每一段短跑比赛都很重要。因为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是赢家。

只领先了开头几段短跑,不够。而一开始起步慢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不停止努力,你的未来还有很多次机会迎头赶上。

是什么拉开了差距?除了选择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态度和学习能力。这个差距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年累月带来的结果。

人生从来没有不劳而获。

工作中的学习能力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工作中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常有人认为学历等同于学习能力。认为学历高的人,就代表学习能力强;反之学历低就没有学习能力。这样的观点有误区,学历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并不能画上等号。

01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不一定是学历高的人,但是都通过超强的学习能力,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我认识的几位在自媒体界很出名的朋友,一位是中专毕业,另一位是大专毕业,还有一位毕业于二本学校。如此学历,怎么说都不值得骄傲,但这毫不妨碍他们取得成功。

比起同龄人的收入和事业上所获得的成绩,这几位自媒体的朋友,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另一位朋友,他虽然是研究生毕业,但是当年他考研究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看好,因为他学得太差了,大家认为他绝对考不上。而他靠着一股拼劲儿,硬是考上了研究生。

毕业后,他没有从事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而是选择了创业。现在公司发展迅猛,正准备上市。

有一次,我带着几位外国人去参观他的公司,他一句英语也说不出。我笑话他说:“你不是高才生嘛?”他摸着脑袋说:“读书时就没认真学过。”

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不是他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而是他在毕业之后还一直保持了对目标“死磕”的学习能力。

事实上,这几年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他们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习得的。

02

我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这一点我也是从前任老板口中得知的。

几年前,她想启动一个新项目,于是从外面招了一些专家进来,结果这些专家都水土不服,没坚持几个月就先后撤退了。

后来她转念从内部选拔,选了我来做项目负责人。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没有让她失望。等我把业务做到蒸蒸日上之后,有一天她不无得意地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吗?因为你是我见过的学习能力最强的人。”

那一次,我才知道,我竟然PK掉众多名校高才生,被贴上了“学习能力最强”的标签。

事实上,我并没有考到心仪的大学,加上对专业不感兴趣,大学几年里,我亦虚度了不少时光。也因此,毕业之后,我的起步并不高。

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工作十多年来,我靠自己的努力,从小公司跳槽去了外企,然后短短几年就做到了高管的位置。

我的几次跳槽,每一次都跨了行业,跨了专业。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到一个新领域,专业和产品全都是陌生的,而客户和人脉更是“两眼一抹黑”。如果不能让自己尽快熟悉,就会陷入被人排挤的被动局面。

的确,每一次,我都不出意外地感受到了怀疑的眼光和背后的非议。

但是每一次,我都只用了很短的时间适应新环境,然后,迅速崛起。

这也是前任老板认为我学习能力很强的原因。全公司没人懂这个业务,没关系,她相信我能很快学会;犯错了,没关系,她相信我能从错误中学习成长;被人质疑,没关系,她相信我会用事实证明,谁对谁错。

这些年来,纵观身边所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几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学习能力,虽然和经验、学历有一定关系,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你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那么,如何能让学习真正为自己所用,培养在工作中的学习能力呢?

03

首先,关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请记住“721定律”。

有人统计过,掌握一门技巧,70%来自行动中的领悟,20%来自在做的过程中,别人对你的指导,剩余10%来自课堂或者书本。

我的一个朋友,在投资领域很出名,过去几年他获得了近700%的投资回报率,身价超过10亿。但是,在这之前,他是从事市场营销的,和投资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问他:“你并非学投资出身,怎么在投资这块做得这么牛?”

他说:“我之前也没有专门学过。我只是去做了,然后取得了成功,之后才潜心钻研,不断复制成功经验,过程就是这样。”

所以,在实践中学习,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最有效的方式。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听了很多课程,听的时候觉得很好,可惜,听完就忘了。买了一本书,看的时候觉得受益匪浅,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输出,缺乏实践。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同学想开公众号,于是去学写作,写作课报了不少,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公众号还是没开始做。问她,还在等什么?她回答说,我觉得我的写作水平还是不行。

我看她的公众号是开不了了,不去行动怎么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除了课堂、书本、他人指导的输入过程,请不要忘记最重要的环节:输出和实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输出比输入更重要。

所以我所举办的所有训练营,都非常强调思考、讨论和输出环节。因为只有输出和行动,理论知识才会为你所用。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其次,学习要有目的性。这比盲目学习和坚持更有意义。

很多人都说,学习很痛苦,得咬牙坚持。

通常,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我个人认为他们学不好。

你不妨回忆一下,如果做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时,坚持起来更简单,你也更能做好?而那些让你觉得痛苦的事,往往都坚持不下去?

成年人的学习,要赋予它一个意义。也就是你学会了,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帮助。

你再不能像读书时期那样,为了考大学,为了考试通过而学习,为了学而学。

在做一件事之前,如果你能想清楚,这件事对你而言有重要的意义,你就拥有了坚持和努力的驱动力。

我做自媒体,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做。白天上班已经够忙够累的了,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孩子,等孩子睡了,才用宝贵的时间来写文章。

家人半夜起床,看到我书房夜灯长明,总劝我不要太累。但是我却并不觉得有多苦,我也不认为我在苦苦支撑。

因为我在拓展自己的多重竞争力,而且能用文字影响到很多人,对我而言也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

正是因为我赋予了它非同凡响的意义,所以我去学习如何写作,如何运营自媒体,而坚持对我而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教学员演讲时常说,你不能因为看见别人学你才学,这样你的动力不够,你应该找到学习的意义。如果你知道学会演讲能让自己表达得更为自信,再也不会在众人面前说话出丑,能够成功地获得心仪的工作,能够在汇报中让自己脱颖而出,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你就会更用心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所以,不要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去学。当你赋予它一个意义时候,你学起来就会动力十足。

最后,掌握技能最快的方法就是刻意模仿。

我过往的几次飞跃,都和跨界相关。跨界到通讯领域,实现了我的职场飞跃;跨界到电商领域,让我成为市场热门人才;跨界到自媒体领域,我得以成功打造“斜杠力”。

但是,不得不说,每个新领域的初期阶段,都是异常艰难的。

从不熟悉到熟悉,需要经历一个非常笨拙的过程。而这段艰难时光,因为屡受挫折,找不到突破口,有时真的会让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半途而废。

这个时候,有没有学习能力,带来的结果就是天壤之别的。

很多人采用的,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种做法,就是闭门造车,只知道埋头苦思冥想。一边孤立无援,一边焦虑到夜不能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每个人的思维,知识和眼界都有局限性,很多时候想是想不出来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不能盯着问题看,得去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那么去哪里找?

答案是这八个字:接近标杆,借鉴模仿。

我做新项目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可是目标压了过来,公司高层每个月都要看到结果,压根没有喘气的机会,这时怎么办呢?

于是我走了出去,去拜访客户了解情况,然后请客户介绍市场上做得最好的品牌以及联系人。

我找到这些优秀的先行者,登门向他们虚心请教。一开始笨拙地模仿他们成功的方法,等熟练掌握后,再不断更新自己的经验。

不出3个月,我就熟练上手了。

做自媒体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当自己陷入瓶颈时,我就去参加培训,参加同类社群和圈子,找到那些做得很不错的同行,向他们请教,跟着他们学习。

不会写文章?我把火爆的文章找过来,一个个进行拆解,找到他们写文章的方法,然后刻意模仿,直到掌握了规律。

不懂就去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去混行业圈子,接近业界优秀的人,然后虚心请教,研究并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发现规律,然后总结出自己的做法。

最怕自己不成功,还看不上别人的做法。

04

学历是事业起步的敲门砖,学习能力才是终生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作为这所大学的一名学生,你的任务就是终生学习:从书本学,向他人学,在做中学。

当你养成了通过学习能力来解决问题的习惯后,你就会渴望不断接触新事物,不断升级自己的打怪能力,这也是拉开你和别人之间的差距的关键原因。

而此时的学习,再也不是一项艰辛的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一种在学习中成长的成就感。

正如美剧《Hero》中所说:“学习能力强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会很强大。”

有哪一份工作,没有100次想辞职的冲动?

01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的公司做得很大,一年光交税就上千万。说着说着,他突然说:“这日子过得太累,接到生意就开始担心人手不够,接不到生意又发愁公司的下一步。刮风下雨害怕仓库被淹,销售旺季又焦虑钱不够周转。总之没有一天是心安的。心里想过一百次不干了,但是又放不下几百名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兄弟。”

我心里暗忖,没想到做企业做到如此大的规模,也有不想干的时候。

几乎身边所有人,都有过想当逃兵的念头。再完美的工作,也有不顺的时候。当累到无可复加,当遇到重重困境时,你心中是否也涌现过无数次这样的话,老子不干了。

只不过有的人咬着牙坚持下去了,而有些人真的就放弃了。

02

前段时间我高中同学在微信里找我,她说她现在赋闲在家,问我是否有工作介绍给她。我很纳闷,怎么她又辞职了?谈到这个话题,她犹如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老板很抠门,赚了很多钱,却不给她涨工资。她说老板忘记了当年最困难时,是谁在他身边辅佐他,帮他渡过难关。但是当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后,老板高薪聘请了很多大将,而她却被削权。她不爽,二话不说就辞职了。

我不由叹气。我的这位高中同学毕业于名牌大学。刚毕业时她被一家大型外企聘为管理培训生。那时我真的很羡慕她。我拿1500元工资时,她已经拿5000元工资。她的起点比我们所有人都高。

但是之后就听她频繁地辞职和找工作。第一次辞职是她想从市场转做销售,但是公司没有空缺,她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干脆辞职不干了。第二次是她向老板提出涨薪的要求,老板不同意。她为此愤愤不平,于是辞职。第三次是她想要小孩,但是单位实在太忙,她担心这么忙碌不利于备孕,所以回家专心调养身体。

每一次她都有充足的理由支持她辞职的决定。她想辞就辞了,但是她却从不考虑自己下一步该做如何打算。她活得很任性,但是她的事业发展也一次比一次更差。

生完孩子后,她用了3年才找到新的工作,而且还是靠朋友介绍。

用人单位看见她的简历都摇头,她的每一份工作只有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而且工作与工作之间总有一段空白时间。用人单位质疑,她为何如此跳跃?为什么工作经历不连贯?她也因此被多数工作机会拒之门外。

她不理解,自己好歹是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在大公司工作过,而且能力也不差,为什么找工作这么难。

我对她说:“这世界上哪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呢?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轻易说放弃。”

03

我曾经招过一名经理。她面试时,无论在哪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我对HR说:“这个人才我势在必得。”但当我看到她原有工资时我惊呆了,低得让人难以置信。很明显前一家公司在待遇上对她不公。

她加入我们公司后,果然不出所料,表现得非常优秀。我们熟了后她对我说,很感恩公司对她的器重,给她公平的待遇。我问她,原公司的工资那么低,为什么还做了4年之久?

她说,她作为管培生从外地来到公司总部,从业务代表做起一步步做到经理的位置,在公司的产品大卖上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但是公司鞭打快牛,认可她却一直不给她涨工资,她感到非常委屈,哭了很多回,也曾无数次想过辞职不干。

可是她并没有任性赌气,依然十分努力地工作。她觉得一方面在公司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另一方面,她相信当自己羽翼丰满后,一定会找到赏识她的伯乐。所以她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并积极寻找新的机会。最后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04

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正如没有一种人生是十全十美的一样。你看到的那些无比光鲜的工作背后,都是一部奋斗史。

刚工作那段时间我接触过一些顶级公司的咨询顾问,那时特别羡慕他们可以全国各地飞,住五星酒店,衣着光鲜出入高档场所。我当时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这样就好了。

深入接触后才发现,他们的工作只可以用“辛苦”两个字来形容。虽然收入颇丰,但是生活的乐趣仿佛已经和他们远离。城市对他们而言只代表着酒店和项目,下班时总是披星戴月。有几个顾问对我说,他们生活的最大乐趣竟然是酒店积分和飞机里程积分。

当我认识越来越多不同的人之后,我深深地意识到,几乎没有容易的工作。员工有员工的艰辛,老板有老板的不易。

有谁不是一边心里哭着辞职不干,一边咬牙坚持的呢?说放弃很容易,但是那些动不动就放弃的人,真的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每一份工作经验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只有花时间深入下去,才能成为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当你做出成绩后,相应的人脉就建立起来了。

但是,如果动不动就放弃,你那些所谓的经验都只不过是懂了些皮毛而已,并不会为你带来增值。你的时间在一次次轻易放弃中浪费掉了。

同时,所有用人单位都会很注重员工的稳定性,没有人喜欢招一个动不动就跳槽的人。

对于企业而言,培养一个员工花费大量的成本,新员工在加入公司一年后才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果员工过去的经历是工作频繁变动,稍有经验的HR都不会青睐。因为再有能力也不能为他们长期所用。

如果两段工作之间总有空白时间,那自身价值将进一步打折扣。

企业会怀疑你为什么没有找到下家就贸然辞职?是不是有不光彩的原因?如果没有,那你可能心智不成熟或者比较任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企业对这类人都会十分慎重。

05

坚持是一种习惯,放弃也同样是一种习惯。

如果总是一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无论是工作也好,做事也好,都会给自己的放弃找到理由,从而变成一个一上场打仗就逃跑的逃兵。

当你工作不顺,冒出辞职念头时,不妨问问自己,这里真的没有坚持下去的理由了吗?我是一时冲动还是深思熟虑?离开后我有更好的选择吗?

海明威说过,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要受挫折,有许多人反而在折断的地方长得最结实。

“我拿了13个月的裁员赔偿金,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01

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久未联系的旧同事Y打来的。

她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可以做。

我不解。她说,这几年公司业绩不好,年年都在搞裁员。这不,今年裁到她头上了。

她接着说,她在公司工作了11年,裁员时赔给了她13个月薪水。现在她拿着这笔钱,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好。

我恭喜她。我知道她做得很不开心,多年来一直如此。现在拿了13个月的月薪的赔偿,终于脱离苦海了。

她摇头说,其实不是。虽然都做得不开心,但是公司鼓励大家拿裁员赔偿时,没有人敢举手。因为不知道离开了公司,还能去做什么。

她被裁后,对于未来感到很迷茫,咨询身边朋友该怎么办。答复五花八门。

朋友A,一个自由职业者,说:“你出来了就再别回去。现在大公司打工没戏,外面的世界太精彩。”

朋友B,一个外企白领,说:“你赶紧的,趁着年轻,去找下一家。再搏杀十年。”

朋友C,一个在京城有别墅的退休外企高管,说:“在家好好休息,什么都比不上健康重要。”

她越听越懵,于是打电话给我,问我她应该怎么办?

她说,今年38岁的她,突然感觉自己一无所有,后悔当年没有给自己找一条退路。

02

Y一直在知名外企工作。几年前我去北京出差,去过她的公司,一个世界顶级的科技公司,办公室在鸟巢附近的超甲级写字楼,高楼大厦看起来很炫目,风光无限。

这几年她做得很糟心,尽管天天想骂娘,但是她不想领裁员补偿。她被裁可以说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现在在职场被裁真不是什么新鲜事。世界发展那么快,公司跟不上环境的变化,为了活命,保住利润,最常见的手段,就是减少员工数量,控制成本。

别的不说,我自己就亲眼见证过几家巨头衰落。这些曾经的行业翘楚,说不行就不行了,快得难以相信,一下子树倒猢狲散。

当公司业绩下滑严重,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裁员时,你就会发现,有些人虽然拿了裁员赔偿,但是很难再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些人用了足足几年才找到新的工作,而有些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要么远离故乡,要么屈尊下就。

所以,在职场的员工,所谓光环,从来都是公司给予的。当没有能力自带光芒的时候,一切都会显得十分被动。

搞清楚这本质的一点,才能学会提早为自己打算。

03

我问Y:“你早知道公司效益不好,不停地裁员,为什么不早一点做准备呢,比如看看外面的机会,或者加强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她说:“每天上班忙得不得了,加班是常事,回到家已经瘫了,别提做事了,想都没有力气。”

她见我沉默不语,又接着说:“现在想来都是借口。其实再忙,还有周六,更何况也不是天天加班。”

现在的她,年龄和能力上没有竞争力,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工作以外的经验积累。

她想投资一些项目。我告诉她:“做生意,赚钱很难,亏钱很容易。自己不熟悉的,最好谨慎一些。”

Y挠头:“没有熟悉的呀,怎么开始呢?”

这可真是一个世纪难题。看见Y,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另一位同事M。

有一天晚上大概9点,我有一件事问以前的同事M,发微信过去,好久才收到回复。她说,不好意思,还在公司加班。

M告诉我,最近公司管理层大换血,新老板十分激进,她们整个团队,天天加班到深夜,也做不完。

等她空下来,我们通了个电话。

M不是一个爱抱怨的人,但是那一次也忍不住了。她说这样下去也不知道还能做多久,今年调薪只加了3%,没钱就算了,还忙得颠三倒四,连4岁儿子的生日都错过了。

我问她,下一步有啥打算。她说:“还能有什么打算,正在外面看新的工作,不过看了一圈,好像也没有什么机会。”

我劝她:“你才32岁,可以现在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些积累,比如持续不断地学习,或者拓展一些工作以外的能力。”

M的理由和Y一样:太忙了,没时间,找不到兴趣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我发现,那些被现状困住的人,都有一个共性:想到的永远是困难,天天对自己说:我不行。自己给自己设了限。

04

对于Y和M这样,在职场拼命赛跑,却怎么也跑不出来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未来的机会在哪里?

在我看来,想摆脱困境,无非就是两条路:

第一条,对自己忠诚,为自己工作。

如果想提升职场能力,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摆脱打工心态,取而代之的是为自己工作的心态。

这两种心态有本质的不同。

打工心态,你会陷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态,你不会去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想着完成本职工作就好了。即使加班重复劳作,你也只会抱怨,却不去想如何改变。

为自己工作的心态,你考虑的是,如果这项业务是我自己的,我会怎么做?你会致力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你会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你会一直考虑,如何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对自己忠诚,为自己工作的人,长期下去,在能力上一定会比一般人高出一截。而且这种人会不断求变,永不满足于现状。

第二条,为打造多重竞争力而进行能力积累。

这是一个需要建立个人品牌的时代。你的价值是否完全依附在企业?还是你自己本身就具有品牌价值?

如果你只是组织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那么当大环境发生变动时,你就会非常被动。而当你本身具有价值,也就是拥有脱离组织也能活得很好的能力,你就不会惧怕风雨。所以我常提倡大家应该趁年轻,不断积累多重竞争力。你需要思考,如何打造自己的职场外竞争力,从而让自己生存得更好?如何未雨绸缪,提前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能力积累?

Y和M们总说,我没有时间。事实上,真的没有时间吗?你所有的工作都是高效率的吗?你敢说自己没有浪费时间吗?

如果真正懂得约束自己,管理自己,时间会比你想象得要多很多。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把下班后的时间投入到打造自己个人价值上去,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

我以前的下属,一个在市场推广方面很有能力的女孩。她常和广告公司一起策划宣传方案,下班后的时间都花在了品牌创意研究上。她做了很多漂亮的case,在业界打响了名声。后来很多广告公司主动找到她,请她去做营销顾问。她给自己定位的标签为营销创意专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现在,她的价值已不再完全依附在组织上,她拥有了离开企业也能活得很好的能力。

我的一个同事,她是项目总监,也是健身达人。白天她非常努力地工作,带领整个部门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下班后她就去健身中心执教。连着三年她都是那家健身中心最受欢迎的教练。她对我说,她的客户很多,她正在积极筹办自己的健身工作室。如果一切顺利,她就会辞掉正职,全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都说,道理都懂,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始,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怎么办?

你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寻找。是的,现在。一年找不到,两年可以吗?两年找不到,那就三年。

只要你带着这个目标多去尝试,你就一定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然后通过打造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拥有多重竞争力,从而实现你的个人品牌价值。

而这些,你都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来实现。自律和对自我能力的投资,永远是最有价值的。

我们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打造更多竞争力,从而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对于Y和M,如果他们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无论做何种选择,有一点都不会变,那就是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个人能力做积累。

没事别瞎跳槽,这3句话让你少走弯路

很少人会对现在的工作十分满意吧。很多人在对工作不满意的时候会想到跳槽。有人通过跳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也有人因为跳槽而陷入被动。工作变动不是一件小事,每个人在辞职这件事上,都应该十分谨慎。

那么什么情况下,你应该辞掉现在的工作?

01

如果你和你的老板“三观”极度不和

老板可以说是决定我们职场命运的人。如果能遇见一个理解和尊重员工,愿意栽培员工的老板,那绝对是一件很走运的事。

一个老板可以成就员工,也可以毁了员工。

职场里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差的公司,只有差的老板。

这也是作为下属最被动的地方,你没有办法选择老板。

如果你不幸遇见了一位水平较低的老板,在否定老板之前,我建议你做这3件事:

1.确保你对他的评价是客观事实,而并非你主观臆断;

2.确定他不是对你一个人有偏见,不是只针对你一个人。(如果他只针对你,那你就需要自我检讨了。)

3.你主动对你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最大努力的改善,但是毫无用处。

如果你仔细分析完上述条件,仍然认为和你的老板三观不和,无法忍受被他指挥,那么你可以考虑离开了。

和一个自己不认可的人一起工作,是一件很消耗生命的事。但要记住两点:

1.不要去向你的上司的上司投诉

这样做没有什么意义。一来这有违职场之道;二来和和气气收场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2.不要抱着受害者的心态离开

离开是你的决定,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没有必要带着仇恨或者无奈离开。5年后你再回头看看,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讨厌的人,在你的生命中轻如鸿毛,不值得一提。

02

如果你从事的行业,整体环境越来越差

有句古话:“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整体遭殃了,个体也不能保全。

如果你从事的业务,一年比一年下滑,每个月提升业绩都十分困难。那么你就要慎重考虑你的职业未来了。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如果让我选择职业规划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行业”是第一关键要素。

我的朋友10年前浙江大学毕业,当年优秀的她过五关斩六将,成为某知名制造业外企的管培生。而她的同学没被选上,不得已加入了阿里巴巴。

结果呢?我不说你也猜得到。制造业开始衰退,阿里巴巴一飞冲天。

问题在于,我们没有一双慧眼,如何看到未来趋势?

怎么办?

其实根据你所处的行业现状,你也可以进行大致判断。

中国的经济仍在高速发展,在这样的经济体下,如果仍然长期经营困难,这要么是领导水平有限,要么是大方向有错,要么是产品不具有竞争力。总之,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利于员工的发展。

公司业绩不好,气氛就势必紧张,不大可能有太多钱来提高员工薪资,在员工能力的培养投资上也会捉襟见肘。

你看不到未来,但是你可以抓住当下。

在一个日落西山的行业里工作,你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趁还年轻,还有潜力可以挖掘,去找那些蓬勃发展的领域吧。

但是,在做出判断前,你需要考虑下列两个因素:

1.你所处的行业,是长期经营困难,还是短期遇到挫折?(这个长期应该是最少两年以上。)

2.你所在的部门是否受公司整体影响很大?(公司或者行业虽然不景气,但是某些新兴职位却生机勃勃。比如新媒体、数字营销、电商等。)

如果A公司的工资比B公司的要高30%,但是A公司的经营状况较差,而B公司的前景更好。5年后哪一家公司的工资会更高呢?你会选择哪一个?

在我看来,这个选择并不困难,当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时,孰优孰劣就一目了然了。

虽说凡事没有绝对,但是水涨船高,这是大概率事件。

03

如果你长期厌倦现在的工作

每天早上闹钟响起时,你是一想到去上班就生无可恋,还是满怀期待满心欢喜?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怎么办?这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很折磨人的问题。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让自己爱上工作,仅这一点就能让人生硕果累累。

所以,当我们对工作心生厌烦时,通常都需要给自己打气、加油,努力工作,不是做自己所爱的,而是爱上自己所做的。

这样的方法有效吗?

让我们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你只是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困难,如果你的工作充实又忙碌,只是偶尔觉得倦怠或者有压力,那么这样的打气就是很有必要的。

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可以在磨炼中成长得更快。

这个世界到哪里去找既轻松又高薪且前景光明的工作呢?很难。

所以任何工作都不容易。但是,你要明白,你面临的挑战越多,你付出得越多,你成长得就越快。

所以,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那就努力让自己喜欢上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之所以会厌倦现在的工作,往往是这些因素造成的:

1.你的工作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劳作,不需要动脑子,只需要熟练操作。

2.你已经在同一岗位做了几年,你闭着眼睛都会做。现在所做的和几年前所做的没有不同。

3.你学不到任何新东西,看不到职业前景。

4.你身边的同事人浮于事,不思进取。

如果是上述这样的情况,再让你爱上现在所做的工作,意义就不大了。

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还自我感觉良好。这工作多么简单舒适呀,不用动脑就能每个月拿工资。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叫,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其实,死工资是不会拖垮一个人的,但是舒适圈却会。如果你的死工资是年薪200万,你还会被拖垮吗?

舒适圈不仅不会让你前进,还会让你后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你的能力没有增长,你的竞争力就会进一步被削弱,这就是倒退。

刚才说过,判断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你把目标放长远时,这两个重要的字就出现了:成长。

无论你现在多少岁,无论你现在工资多少,都要想办法在工作上得到成长。这样你的价值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

如果你的这份工作只是给了你一份收入,而你在工作上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你的办公氛围腐朽且办公室政治横行,你的同事言行消极负面,这样,你就可以考虑寻找下一个机会了。

最后,我还有一个忠告。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辞掉上一份工作后,再找下家。这样的做法太任性。

你找了100个理由来辞掉工作,但是如果你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面临经济压力,再找工作时,就会重蹈覆辙。

为什么?

因为心态不好,因为饥不择食。

而用人单位看见你现在没有工作,也会更加犹豫。他们一方面会质疑你的能力,一方面会压低你的薪水。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骑驴找马”。

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经过详细分析认为有必要离开,那么请给自己一段较为充分的时间,记住,是充分的时间。

准备简历,联系猎头,找工作,投递简历,面试……这些都需要时间。

你给自己预留的时间越宽松,你就越从容不迫。

最后还有一句话:积极寻找新机会,但是在机会未到来之前,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做好它!享受它!既然迟早要走,何不珍惜当下?说不定,你会因此得到意外收获。

你还在单纯地相信是金子迟早都会发光吗?别傻了

我以前有个同事,加入公司大概两年后提出辞职。他进来时是我面试的,当时他对业务和行业的理解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决定聘用他。

但是他来了之后,沉默寡言,每一次团队开会讨论,极少听到他的声音,日常也几乎看不到他的曝光。

有一次市场部想对某个业务做进一步的探讨,邀请了他参加。由于那次参与讨论的人员很少,他比较大胆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那次会议震惊了市场部经理,她跑过来对我说:“你这位下属很厉害哦,他对市场的洞察让我刮目相看。”

于是我让他的经理给他分配更多的业务,希望他能够抓住机会崭露头角。但是他依旧我行我素,不太会和上司交流,也几乎不怎么讲自己的工作进展和建议。就这样,他的形象在我眼中又变得模糊了。

年终回顾时,经理和我提起他的表现,他说这个同事其实很懂业务,但是他比较喜欢自己闷头工作,不太懂得和别人交流,也不会利用团队的力量来共同解决问题。

尽管经理夸他工作很努力,而且能力也强,可我还是对他没有感觉。因为他几乎从不主动和我沟通,我也不觉得他出类拔萃。

他离开的时候,我们进行过一次交流。他感觉在这里发展受限,不受重视。我问他:“你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会不受重视呢?”

他沉默许久,说:“我相信我的能力,我每天也都很努力,只是我不太愿意去show自己,我总觉得只要够努力够优秀,就有人会看见。但事实证明,我这种方法并不成功。”

上面这种情况,你是否觉得熟悉?你可能认为自己是公司最努力的那一个,加班最晚的是你,干脏活累活的是你,业绩最好的是你,但是晋升和加薪却轮不到你。和你同期进公司的人,也许几年后已经比你领先了很多,而你仍然在原地踏步地埋头苦干。

出现这种情况公平吗?可以说不公平,也可以说公平。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不会展示自己,不会利用团队的力量,那么他/她就很难被发现。因为被沙土埋起来后,就算是金子也不会为人所知。

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每个人都需要学会两个技能:

1.寻找曝光机会,刷存在感

你要明白,在职场里,只是众多普通职员中的一名。你很努力,别人也没有偷懒,你很能干,别人也不差。那么你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

靠默默努力,等着被人发现,这实在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做法。要知道,企业里有这么多员工,我们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凭什么能吸引别人的关注呢?

所有在职场中跑得快的人,都知道一个秘而不宣的道理,那就是,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刷存在感。如果一个本身就很优秀的人,懂得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懂得时不时将自己的成功案例分享给大家,懂得有意无意地让老板看到你的杰出表现,那你在别人眼中已然不同。

是金子,就要敢于自己跳出来告诉大家,嗨,我做了一些很棒的事,我愿意和你们分享,希望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被人看到闪光点。

很多人会觉得不好意思展示自己。其实show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并不是在炫耀,而是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出来,给别人带来启发。乐于分享和学习的人,会给老板和同事留下深刻印象,会比一般人成长得更快。

2.和团队合作,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在职场中如果不懂合作,注定上升通道有限。有些具有小聪明或者基础素质不错的人,比较容易在初入职场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随着职位的上升,不会合作将成为职场发展的天花板。

事业发展很好的人,随着职责越大职位越高,都会倍感知识的局限性。没有人是全才。那些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要么就是负责的领域狭窄且没有变化,要么就是目光短浅且能力有限。

只有和团队合作,才能集合不同的意见,从根本上解决自己见解片面的问题,从而创造利益最大化。

积极主动和团队合作,还有深层次的策略意义。

当你一个人单打独斗时,你的成功是属于你自己的,和他人无关,你无法得到别人的祝福。众人看待你时,往往抱有旁观者心态,或者羡慕嫉妒甚至恨。

当你失败了,那是你自己的事,和他人无关,搞不好还有墙倒众人推之趋势。

可是如果你会主动和团队合作,邀请更多的人加入到你的工作,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在各种场合鼓励和赞赏别人对你的帮助的话,你其实就是在营造一种圈子,即你和他们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当你成功了,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别人的一半。当你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大家共同来承担。

身为职场人,无论能力高低,都要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能力弱,团队成员会给你更多的帮助;能力强,邀请别人一起参与,团队成员会对你更加认可。

当团队和你紧密工作时,你的影响圈就逐渐扩大,你的个人口碑和曝光度也会得到迅速提高。越多人知道你认可你,你的优势就越能得到放大。

那些觉得自己有能力,却郁郁不得志的人,总是认为没有遇到伯乐,或者受到不公平待遇。

其实成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你有没有积极主动寻找展示自己的机会,有没有用心经营人脉来帮助你,都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与其纠结外因,不如认真反思自己的方向是否走错。

不要再相信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话。缺少周围环境的照射,光芒从何而来?不主动,你就无法被发现。

和领导相处这8个雷区,你踩中了哪个

身在职场,我们就要掌握与上司相处的学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职业前途是由你的领导决定的。因为你必须得让他满意,你才有机会升职加薪。

自己的命运受别人控制,这听起来有点沮丧。但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

所以放弃你那些幼稚的想法吧,不要以为埋头苦干就一定会有出头之日。当然领导都喜欢努力的员工,但很多时候光凭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在管理者的岗位上也算是摸爬滚打了多年,亲眼见证了很多员工,由于处理不好和领导的关系,最终以“受害者”的心态出局。

职场的确是个很复杂的地方,才能固然重要却又不是全部。如果不能和领导很好地相处,你的才华很难得到展示。而且如果缺乏信任关系,你的工作将会比别人更难得到开展。

和领导相处重要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点头。

和领导相处容易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摇头。

既然重要又不容易,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普通员工在和领导相处时,都会踩中哪些雷区。

雷区一:见到领导绕道而行

很多人觉得领导高高在上,很怕和他们交流。担心在交流环节出什么岔子,反而留下负面印象。还有些人会认为和领导走得近有拍马屁的嫌疑,自己不愿成为那个“马屁精”。

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你想想领导下面那么多员工,如果你总是躲在一旁的话,人家又怎么可能额外注意到你呢?

你想让自己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吗?那你就尽情躲避吧。

雷区二:在领导面前阿谀奉承

史上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阿谀奉承有利于拉近和领导的关系。一味奉承和附和除了满足领导的虚荣心外,对他们并没有意义。

稍微有点水平的领导,需要的是有能力并且诚实可靠的人。他们知道阿谀奉承的话听听也就罢了,但不会因此而器重一个人。

那些总说领导伟大,领导英明的人请醒醒吧,这样的做法只会让自己显得卑微。

雷区三:永远等待被动交流

很多人渴望和领导交流并得到赏识,但却像一个待嫁的黄花闺女一样,只会被动等待。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代,你不主动出击,是没人来理会你的。

你心中有个很好的建议,但是你一直憋在心里,期望领导突然有一天来找你,你就可以提出来。很遗憾地告诉你,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

机会永远留给做事积极主动的人。如果你真的有好的表现,有好的想法和建议,你完全可以敲开领导的门,向他们主动沟通和汇报。

所有的领导都喜欢这样的方式,因为他们对了解员工和业务状况有着浓厚的兴趣。你以为领导无所不能,什么都知道?错错错!

如果你可以主动和领导交流有价值的东西,你就能给领导留下好的印象。

雷区四:没做好却想邀功

有些人知道在领导面前曝光的重要性,于是表现得很积极,无论开会发言或者和领导交流都十分主动。

这种行为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对于本职工作做得并不好,却想通过曝光来提升自己的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获得领导青睐,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要求,你得是个有能力,有真材实学的人。在有能力做出业绩的基础上,加大曝光力度,可以让你被伯乐发现。

反之,本身无能却想受到领导重视,会加速你的下滑。没能力的人请少说话多做事。

所以一定要记住,有料的曝光才是王道。

雷区五:对领导唯唯诺诺

很多人在领导面前从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对其安排的工作或者建议即使存有不同看法,也只会说Yes。

的确,上级之所以是你的上司,说明他们肯定有比你更为优秀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对他们保持足够的尊敬。

但这不代表你要卑微,因为在人格上你们是平等的。你需要表现得不卑不亢。

有能力的领导更崇尚多元化的视角,更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那些有自己独立观点的员工更能引起关注。

当你真的对自己的观点具有信心时,不妨一方面肯定领导的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委婉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我觉得您说的很有道理,我还有个想法也想听听您的意见。类似这样的做法,既表示了尊重,也表达了你独有的见识。

只会唯唯诺诺的人,留给领导的印象注定是模糊的。

雷区六:和领导汇报工作啰里吧唆

领导最怕的两类人,一类是怎么问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另一类是讲半天也不知对方在胡扯什么。

如果有一天老板走到你的面前,他随意地问你:“最近业绩不错啊,你做了什么突破?”这时你唰地一下大脑一片空白,要么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要么说了很久完全找不到重点。老板皱着眉头走了。这样你就白白浪费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平时就得不断锻炼自己的工作总结能力。

领导大都很忙,没空听你的长篇大论,因为他们平时要处理很多事情,时间很有限。如果想让领导喜欢和你交流,你就得学会少说废话,以目标为导向和高度总结的能力。先告诉领导你的结论和目标,再解释原因。而不是先说一大堆背景,却提炼不出关键点。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说“因为……所以……”而改为“所以……因为……”你说话越精简到点子上,就越能获得上级青睐。

说话啰唆的“唐僧们”都改改习惯吧,否则你还没说完,领导就离开了。

雷区七:被领导骂两句就“玻璃心”

领导从来不骂人,是好事还是坏事?要辩证地去看。不排除有领导脾气特别好的,但是多数有能力的领导都有鲜明的个性。

作为领导有责任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批判和指正,越是有魄力的领导就越希望帮助员工不断进步。

被骂了两句就受不了了,那就回家哭吧。这里是职场,职场需要的是“钝感力”。如果领导骂对了,那就虚心接受好了。批评几句又不会伤筋动骨。

如果认为领导批评得不对,也不该当众顶撞,成为情绪的奴隶。你可以找个双方都放松的时机,向他们婉转地提出上一次的误解。

我刚工作那会儿,经理开会时要求大家都不看电脑,但有个同事偏要逆着来。领导比较生气地提醒他,同事自以为是地说:“我正在忙一个客户的紧急订单。”他就是赌气不关电脑,让领导下不来台。会后还说领导是傻帽。没多久这个同事就离开了。

那些受不了批评,那些自认为有能力,以顶撞领导为乐的人,只能说明情商极低。反正吃亏的是自己,你看着办吧。

雷区八:工作和生活彻底分开

工作和生活能彻底分开吗?答案是:不能。当然工作和生活要有一点界限,但是将此完全分开的人没前途。

你有没有单独请领导吃过饭?你有没有主动找领导聊过天?我这么一问,估计你会不解。单独请领导吃饭不是明显地在拍马屁吗?为什么要和领导吃饭?和领导聊天聊什么呢?

你要知道,领导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需求。其实领导大多也孤独。

很多领导都是自己在办公室吃外卖,当然领导很忙是事实,另外找不到人吃饭也是个事实。

我之前有个空降的上司。她刚来的时候,我每次中午经过她房间,都发现她在看电脑。于是我就叫她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她一开始婉拒了,但是我并没当一回事,每天我都问她要不要一起。后来她终于加入了我们。我们很快建立起了私交。

在工作上需要对上司保持尊重。在工作之余,不妨和上司聊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和男上司谈谈世界杯,和女上司谈谈去哪里买衣服,小孩去哪里读书等等。一方面可以放松一下,另一方面可以拉近距离。

有些人担心叫上司一起吃饭会被拒绝,还有些人觉得和上司主动接近是溜须拍马的行为。这些都是幼稚的想法。

在职位上他们比我们高,但在生活上我们是平等的。如果可以和上司建立些私交,那么你们之间就不会单纯得只有工作关系,而是存在情感因素了。

你要谨记老板是人不是神。对老板既要尊重,又要不卑不亢。既要把工作做得出色,又要学会主动和老板交流。既要在工作上建立信任,又要想办法在工作之外拉近距离。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地方,不要单纯地认为才能是决定你前途的唯一因素。

和领导相处是一门学问,我已经把应该避免的雷区都划了出来,踩不踩看你的造化了。

遇到糟糕的上司,你该怎么办?

我和我先生认识的时候,27岁的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大区总经理。那时他年少得志,春风得意。我也不错,在一家外企做销售经理,是公司里冉冉上升的明日之星。

我们都以为会在各自企业里待上一辈子。

但是几年后,他公司的组织架构发生调整,新上任的领导个性鲜明,独断专行。他最终因为与领导意见不合,离开了公司自行创业。

我对他当时的行为不太理解,我一直和各任领导相处得很好。所以我主观地认为,怎么会有糟糕的领导,一定是他情商太低,不懂得和领导相处。

直到我怀孕后,一切发生了180度的变化。领导将我调岗到后勤部门,又在我不知情的前提下进行了降薪,所有曾经承诺的奖励在我休产假期间,全部“灰飞烟灭”。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可以控制自己,但是控制不了环境。我们可以保证自己做好,但是却无法避免遇到差劲的领导。

漫长的职场生涯中,难免会遇到糟糕的领导。我也经常在后台收到很多咨询,询问如何和领导相处。

伟大的领导者可以让你的人生发光,而一个坏的领导者却会让你愤怒和受伤,其杀伤力足以扼杀你的灵魂,让你一蹶不振。

糟糕的领导者定义十分宽泛,也许是能力有限,也许品德有缺陷,也许喜怒无常,也许仗势欺人,也许言而无信。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和你合不来,或者让你处境艰难。

让我讲一个小磊的故事。

小磊是一名大学毕业3年的职场小白。加入公司后,他一直勤勤恳恳,虽然工作上有些粗心,但努力还是有目共睹的。有一天,原本和他平级的同事被晋升成了他的主管。这个同事能力一般,但是由于在公司资历较久,所以得到晋升。

新官上任三把火。主管开始对小磊的工作处处鸡蛋里挑骨头。小磊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于是更加用心工作。

几个月过后,主管突然找到小磊,提出让他转岗的要求。理由是那个职位没人做,希望小磊过去负责。但是,那个职位工作复杂程度不大,小磊过去后工资得按照市场平均工资发,言下之意就是大幅降薪。如果小磊不同意的话,只能走人。而且也由不得小磊不答应了,因为他的后继人选已经到岗了。

很明显,小磊遇见了一位不讲道理的上级。

如果你和小磊一样,不幸在职场中遭遇了类似的上级,你该怎么办?

第一步,铭记一个重要概念:无论你遇到多么糟糕的老板,你都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受害者。

什么是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就是任由负面情绪泛滥。也许下列行为会让你进一步理解:

感到愤怒,采取失控报复的行为;

感到沮丧,以泪洗面自暴自弃;

感到绝望,主动选择出局。

我问小磊:“你打算怎么做呢?”他说:“我太难受了,决定还是辞职吧。不想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下去了。”显然,这就是一种受害者心态。

当然,小磊以逃避的方式来结束问题,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面对不公平,小磊应该做的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避免受害者心态。人生当中总会遇到各种不公平和不顺利,我们应该培养出自己的“逆商”或者“挫折商”。用正面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并解决问题。

尝试问自己这些问题: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如此针对我?

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件事对我而言有任何益处吗?

我还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第二步:仔细回忆,客观思考,为什么老板要这样对我?是他故意给我“穿小鞋”,还是我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有些老板就是生性古怪,比如脾气暴躁,缺乏耐心。老板是针对你一个人不公平,还是对所有人都是一样?

如果是对你一个人,那么可能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我们常说人最难的就是有自知之明,自我认知是所有职场人都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

几乎每一年我都会做360度的自我认知调查。这个调查问卷来自我自己,我的几位合作同事,我的几位下属,以及我的上级。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报告出来时吓一大跳。因为我的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相差太大了。在别人眼中尤其是老板眼中,我远没有自己看起来那么完美。

所以,不妨认真地反思自己是否在工作上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许这些地方加以改进,就可以修复和领导的关系。

如果老板只是性格有缺陷,但并非针对你。那么与其在茶水间嘲笑老板,不如想想自己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才是硬道理。

如果老板缺乏耐心,就让自己的报告更简短精悍;如果老板能力有限,那就让自己更好地协助他的工作。

你要知道,老板们对于他们喜欢的人,或者工作上有能力的人通常态度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三步:以客观事实为出发点的面对面沟通

如果受到不公平待遇,你有可能很郁闷,对原因百思不得其解。你也有可能很愤怒,感觉没有受到尊重。你还有可能倍感委屈,你觉得领导对你有误解。

想要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鼓起勇气去面谈。当然,谈如此尴尬的话题,是让人最不愿面对的事情,但是面谈很有可能帮助你达成下列目的:

1.了解上司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2.解开你们之间的误会;

3.让老板指出你的问题和对你的建议;

4.达成下一步的共识。

为此,你一定要谨记的一个沟通要点是:不要带有情绪,不要带有主观臆断,以事实为出发点来沟通。

主观情绪:你凭什么调岗还降我的薪水?你是不是对我有成见!

以事实出发:你通知我调岗,我还了解到薪水会降低30%。我可以了解你这样做的目的吗?

再艰难的话题,只要能基于事实出发而不带情绪,就能够进行下去。

第四步:另谋高就

如果你的上级不喜欢你,给你穿小鞋,而你也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人,离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离开之前,你最好能做到这三点:

1.尽可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理性选择。

2.离开前找到下一家。“骑驴找马”是一个稳妥的方法。

3.不带着受害者心态离开。

以小磊的故事为例。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小磊可以开诚布公地和主管沟通,一方面了解是否存在误解,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自己的权益。

小磊现阶段的处境有四种可能性,一是留下来接受降薪;二是接受降薪但开始寻找下一个工作机会;三是不接受降薪,要求离职赔偿;最后一种是直接辞职。

在这四个可能性中,小磊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理性做出对自己较为有利的选择。但是无论做何种选择,都不应该以受害者或者复仇者的心态离开。

我有一个同事曾经和老板闹得不可开交,连家属都吵上门。结局当然是不欢而散。后来那个老板事业发展得很好,导致这个同事之后无法在这个领域立足,只能被迫转行。

职场圈子其实很小,何不一笑泯恩仇,也许山水有相逢时。你会发现,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这些不愉快的相处经历,总有一天会不值得一提。

维克多·弗兰克尔曾经说过,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

不要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你有选择的权利。

“事业和家庭能够完美平衡吗?”“不能”

01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做到了事业和家庭的完美平衡。你可能听见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这个观点也许在你看来是错的,但这就是事实。

我的一个家在深圳的好友,她在大儿子5岁,小女儿2岁时,去了北京一家顶级的互联网公司做高管。

过去3年她每两周从北京往返深圳一次,忙的时候可能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

你说这样一位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她能够完美地平衡工作和家庭吗?别开玩笑了。

一个典型的职业女性,周一至周五,早上8点出门,晚上7点回到家。如果遇到工作单位距离家比较远的,可能要更早出门更晚回家。

在她事业上升阶段,加班在所难免。如此,还剩下多少时间可以陪伴家人呢?

我有一位女性好友,在孩子1岁时,跳槽去一家创业公司,几乎每天加班到凌晨,通宵工作也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她在客户那里做项目,爸爸打来电话告知孩子发烧住院,但由于她是项目负责人,无法立即赶回去,急得泪水直流。

她难道不想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吗?她当然想。

但是对一个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职业女性来说,要做到完美平衡这几个字确实很难。

02

这个时代的女孩真的越来越强了。职场中的女性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在能力和拼劲上完全不输于男性。

当一个走在事业发展道路上的女孩子,遇到她的Mr.Right时,她的勃勃雄心就开始打折扣了。因为她会想要一个孩子。于是她的担忧和顾虑就接踵而至,工作这么忙,谁来照顾孩子和家庭呢?

从此,事业和家庭的平衡这个命题就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中。

很多女性生了孩子之后,都会进入纠结状态,是否应该把工作辞掉,专心带孩子?

可是她担心,成为全职主妇将面临缺乏安全感和背上经济负担的双重压力。但是回到繁忙的职场中,她又心系着孩子,经常为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太少而内疚。

不想丧失赚钱能力,同时又想完美地兼顾家庭。要求并不过分,但却无解。于是女性们都在不约而同地问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

桑德伯格说,全能女人是个神话。不要追求完美,完成比完美更好。

也许,这就是答案。

03

好友Stella在大儿子5岁时跟随丈夫去了国外工作。在国内,名牌大学硕士毕业的她,曾经是一位事业发展得不错的白领。但是为了照顾家人,她成了全职主妇。

她在国外相继生了老二老三。其间她放弃了不少很好的工作机会。她在家庭主妇这个职业上可谓尽心尽职。

有一次我们聊起全职妈妈这个话题,我问她有没有后悔过。

她说,完全没有。在国内顾着事业却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和陪伴。她的大儿子曾有一段时间由于父母疏于陪伴,患有轻度抑郁。后来她成了全职主妇,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把孩子培养成才,她说,这种成就感比所谓事业来得更大。

人生道路有多样性。家庭和事业不应该存在对立关系。也没有一种选择是绝对的正确或者绝对的错误。

我们要过的是一种无悔的人生。

如果选择在职场上打拼,就请面对现实,你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如果选择回归家庭,就请放下焦虑,把家庭当成是一生的投资。

我们常有矛盾的想法。在职场中打拼总是心存内疚,觉得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在家里专职带孩子,心生怨气觉得为这个家付出太多,让自己与社会脱节。这些态度对改变现状毫无益处。

工作时就请全力以赴,在家时就请尽心尽力。无论在哪方面,只要你用心,都会有回报。

04

我最近认识了一个事业发展得非常好的妈妈,她的孩子今年4岁。她告诉我,她怀孕时由于身体反应太激烈,所以辞职了。她在家里一直待到孩子1岁半才重新出来找工作和学习。

我问她中途退出职场,有没有担心以后回不去了?她说,没有,因为对她来说,做当下最重要的事才是关键。

当孩子太小时,她认为最重要的事是陪伴孩子。当孩子长大一点,家庭繁忙程度没有那么重了,她选择重出职场,加速前进。

生活中还是有太多这样的例子的。没有人会因为我们中途停赛,就取消我们的比赛资格。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回不去职场,是因为我们自己放弃了。

我自己也是这样。我虽没有在怀孕生子期间辞职,但是我放慢了脚步。孩子太小的时候,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身上。等他长到2岁,我发动引擎重新上路。事实证明我并没有耽误什么。

很多女性刚做了妈妈,一方面照顾孩子筋疲力尽,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未来不具有竞争力。

不要这样。请追随自己的内心,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重点。最重要的是,当你觉得时机到了,就开足马力迎头赶上。

05

尽管我们很难做到事业和家庭的完美平衡,但是我们可以做到适度平衡。

怎么样才能够既投入事业又合理地兼顾家庭呢?

寻求家里人的帮助

两人相爱组成家庭,就意味着要共同付出来共建幸福的婚姻生活。

如果你选择在外打拼,老公就需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家庭。如果夫妻都是事业型的人,那就请老人来协助。如果连老人都帮不到,那就得花心思找一个负责的保姆。总之方法会比问题多。

我大学同学在生了孩子后,开了一家公司,平时工作非常忙。她的公公婆婆帮她带孩子,他们住在一起,相处十分融洽。

有一次我在育儿方面和老人观点不同,她对我说:“我几乎天天遇见分歧。但是公公婆婆带孩子不容易,多点体谅就过去了。我对他们更多的是感激,小矛盾不算什么。”

如果希望更多人能够帮助你,你就得抱有感恩的心,并懂得如何和帮助你的人和谐共处。

学会高效陪伴

周末我带孩子在楼下玩滑梯。有一个小女孩和我儿子一起玩。我问那个小孩,你妈妈在哪里?她用手指一指不远处。她的妈妈在看手机。

在整整一个多小时的游戏过程中,我担负起了照顾我儿子和那个女孩的任务。女孩妈妈的眼睛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手机。

她这叫陪伴吗?我认为这是最无效的陪伴。

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这是让事情变得高效的最重要的方法。在工作上如此,在生活中更是如此。

全心全意地陪伴1小时,好过三心二意地陪伴3小时。

如果职场已经耗费了你大部分时间,那么回到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手机,关掉电脑,在有限的时间里一心一意地陪伴家人,让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不要在工作中想着孩子,在带孩子时又玩着手机。这样是最低效率的做法。

06

我经常在外出差,不出差的日子我总是早出晚归。我也常常因为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儿子而感到内疚。

有一天我带儿子去商场。营业员问他:“你妈妈是做什么的?”儿子很骄傲地说:“我妈妈是作家,她有好多好多粉丝。”

我不禁感叹,我这么努力正是因为可以成为孩子的骄傲。

关于教育,我曾经看过一幅漫画,爸爸一边酗酒一边对儿子说:照我说的去做,但是别学我!

这真是极度讽刺。如果我们不优秀,凭什么指望孩子出类拔萃?

所以,虽然我们做不到事业和家庭的完美平衡,但是仍然可以努力做到更好。回家尽可能陪伴家人,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上家公司的一位副总裁有两个孩子,她来中国时,别人问她:“你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她回答说:“《少有人走的路》有一句话,只有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你选择在职场奋斗,你照顾家庭的时间就少了;你选择投入在家庭,你在事业上的发展就会有局限。心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对自己的选择有担当。

无论是职场女性还是全职主妇,我们要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更好的自己。

从菜鸟到高管,改变我命运的十句话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不愿在职场大展拳脚展翅高飞?

我想很少人会说“不”。

几乎每一个进入职场的人,起初都抱着雄心壮志,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最终还是要面对现实,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将陷于平庸。这也说明了职场竞争的激烈和残酷。

为什么同样起点的人,职业发展短短几年就会拉开差距呢?原因当然有很多。

从我自身经历出发,这十句话对我的事业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你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搞定事情

在职场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搞定事情的能力。你可以有100种理由说,这件事我不懂,这个业务我从没接触过。但是公司请你来,就是你要把事情干好。

很多年前,老板让我核算一个业务模式,我做了几次他都不满意。我哭丧着脸说我从没有做过这种核算。老板急了,他在电话那头冲我大叫,不会你就去想办法。

我之后找到业务经理和财务经理,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了老板的要求。在职场中你会遇见非常多你不懂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都得逼自己搞定。事实上,也只有敢于尝试舒适圈以外的东西,才能加速成长。

完成不了任务,永远没有借口。

2.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成功的人很少会提起自己辛酸的奋斗史。但是,我从没见过一个随随便便成功的例子。

我的一位前同事,现在是年薪千万的副总裁。曾经由于连续加班出差,在办公室累到晕倒。

我的一位客户朋友,一个人在北京打拼事业,老公和两个幼女留在广州。作为企业高管的她,常常忙碌到一个月都不能回去一次。

不努力就想成功,不付出代价就想发达,这绝对是天方夜谭。

很多人说没有方向光努力没有用。我认为这句话说反了。努力是一种习惯,只有习惯了努力,才有可能找到方向。整天沉迷于游戏是找不到方向的。

3.工作挑战越大,你就越有价值

通常工作5年后,人和人的差距就会拉大。

刚开始工作时,人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选择一些轻松的工作方式,而有些人则选择一些挑战性较大的工作。工作挑战程度的差异,也会随着经验的增长,带来明显的差距。

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做多少年工资都没有太大变化。而有些工作,经验越丰富个人就越值钱。

判断自身价值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看看自己能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为企业贡献价值越大的人,就越值钱。

想要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就要敢于迎难而上。

4.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这是真理

我以前的一位下属,在离开公司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昨天他告诉我,他的公司刚完成了C轮融资,估值8个亿。要知道他创立公司才6年的时间。他不止一次对我说,自己走了大运,站在了电商这个风口。

过去几年,只要从事和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人,无论是电商、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还是互联网金融,个人价值都水涨船高。这个增值速度可谓极其惊人。

如何能够看到趋势呢?一方面用开放谦卑的心态去看待新事物,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学习成长。并且当机会来临时,有破釜沉舟敢于从头开始的魄力。

选择大于努力。你可能认为说得很空,但事实就是如此。

5.在舒适圈待久了,你就再也跳不出来

每一个职位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做了一段时间后,工作就成了重复性劳作,可学习的空间变得十分有限。那些说自己有10年工作经验的,也许真正的工作经验只有2年。因为其余8年都是在重复。

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选择变动,做这样不用动脑筋的工作,驾轻就熟又舒服。为什么要改变?

我有些下属,在同一个中低岗位做了10多年,他们从没有考虑过变动。每一年的业绩评估都让主管很为难,well,他是个好人,做事也比较认真,但也就是这样了。

年龄增大,职位却一直徘徊在中低层的时候,你的忠诚在公司眼中并不值钱,甚至你会成为公司最先想淘汰的人。现实真的很残酷。所以,要想办法不断跳出舒适圈,让自己始终走在成长的路上。

如何判断是不是舒适圈?

当一份工作做了几年后,不用动脑就知道怎么做,身边的同事、客户都和亲人一样熟悉,这个时候就要警惕,你有可能进入舒适圈了。

我在上一家企业做了9年。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我从事了4个不同的岗位。从销售到市场,每一个职位都是我主动要求调岗的。

我总是推动自己不断学习,迎接新的挑战。通过各个岗位的历练,我得以拥有多角度的视野和丰富的职场经验。

想发展就要自我驱动,勇于跳出舒适圈。这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能力。

6.不坚持学习,你会被困住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井底之蛙的故事。没想到,长大后很多人竟然也会成为蛙中的一员。

不妨看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为数不多的人是不是都是同事?或者是一些交往多年的老友?

几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圈都是狭窄的。年复一年没有变化的工作生活,会让人们相信,眼前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了。于是他们被困在其中出不来,当遇到困难时,轻易就被打倒。

我身边多数人都没有看书的习惯。世界在高速发展,而不看书的人的认知只停留在办公室的格子间,或者停留在油盐酱醋中。这就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圈,越不学越不懂,越不懂越痛苦。

不会学习的人,通常职场发展也很有限。因为建立影响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需要广泛的认知。而这些除了学习别无他法。

7.学会和上司相处,是你必须拥有的能力

上司可以说是决定我们职场命运的人。如果能有幸跟随一位能力很强的上司,职场发展将有机会随着上司的发展而直线向上。

我有一位朋友,她在做管培生的时候向一位高管汇报。这位上司赏识她的聪明能干,用心栽培她。上司事业一直上升,她也跟着不断晋升。30岁出头,就已经成为业务总监。

和上司相处绝对是门学问。我认为最关键的四个字就是把握分寸。

如何把握分寸?一方面不要害怕上司,一方面永远要足够尊重。

但凡有能力的上司,都不会器重那些见到他就绕道走的下属。这是因为:

第一,上司没有机会和这样的下属交流,对下属几乎不了解,谈不上建立信任关系。

第二,很少有上司会青睐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惧怕上司的典型特质之一,就是缺乏在上司面前自信地汇报工作,自信地聊天的能力。

如果想给上司留下好印象,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相信职位有高低,但是人格是平等的。自己可以凭借实力来说话。

还有一种员工能力和态度双优,很受上司器重。这时候难免滋生骄傲情绪,说话不给上司面子。尤其是受到上司的重视时,更是得意忘形,感觉天下都是自己的了,不把上司放在眼里。

这种界限感一旦失去,对上下级关系的破坏是极具杀伤力的。

尊重扶持你的人,这是一种职业素养。

8.不会做人,你就走不远

职场的初级阶段强调个人能力,越往上走越重视合作关系。因为复杂的业务必须抱团才能完成。在职场想持续取得优异的业绩,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合作共赢。只会单打独斗的人,注定在职场走不远。

但是很多人却意识不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为了眼前一亩三分地的利益,为了争得一时的输赢,不惜和同事争吵反目。在工作中发生矛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关键在于你能不能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如何达成共同的目标,而不是责骂和吵架,这样既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对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破坏。

有人说,来职场不是为了交朋友。这样的理解有很大误区。没有朋友意味着你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同时对你个人口碑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足以阻挡你职场向上的道路。

前段时间看关于司马懿的电视剧《虎啸龙吟》,他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重臣,在三国如此复杂的政局中笑到最后。他说,我一路走过来,没有敌人,只有师长和朋友。

何为贵人?人人皆贵人。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会做人,善于合作有多么重要。

如果你平时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当有一天你离开企业,即使之后不怎么联系,只要你有需要,人们仍然会愿意给你帮助。你永远不知道未来有谁会帮到自己,但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一点却是真理。

9.不要在平台的光环下迷失了自己

很多人在公司做出了一些成绩,受到公司认可的时候,会误认为这完全是自己的能力。殊不知,你可以做成一件事,和公司的品牌、团队的合作,以及各种资源密不可分。

我年轻时就犯过这样低级的错误。每次谈判成功,我都认为是自己能力卓越。那时候客户见到我们总是毕恭毕敬的,我感觉自己厉害极了,谈判技巧一流,只要我一出马总能搞定。

但事实上,我们那时的产品很好,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换成任何一个人去谈判,客户都会答应。客户哪里是给我面子,分明是看在我代表的公司和产品的分儿上。

只有去掉公司的光环,方能真正认清自己的能力。没有公司,还有人认识你吗?没有公司,你还能被客户如此重视吗?没有公司,你能轻易地谈成这么一大笔生意吗?

一旦意识到失去了公司,自己便成为nobody,你就再不会对客户吆五喝六,你也就不会看不起同行。

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价值,才能保持谦卑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客户保持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和同事以及同行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你才能走得更远。

10.你和公司的关系应该是联盟关系

很多人在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会误认为公司是家。自己效忠于公司,也希望公司会十年如一日地栽培自己。

但是,家没有解雇概念,公司却有。现在几乎没有公司会承诺终生雇用了。公司有经营的风险,公司也会视员工的状态和能力,不同的时期给予不同的待遇。

古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当误把公司当成家,当成自己最后的归宿的时候,你会期望公司一直庇护你。而这种期望往往是不合理的。

当你一旦发现公司对待自己不公平时,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认为自己对公司付出那么多,到头来自己却落得这样的结局。

这种心态,会让自己在职场的发展充满挫败感。很多人因此一蹶不振。

正确的做法是,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公司的关系。

员工和公司应该是联盟的关系。你有你的理想,你可以利用企业的平台和资源培养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回报,你要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员工和企业不是联姻关系,也不是家庭关系,而是相互成就价值的联盟关系。

所以,不要希望公司应该对你的付出和未来负责。

你不是在为公司努力,你是在为自己努力。对你未来负责的不是公司,而是你自己。这一点每位职场人都应该铭记于心。

我升职了,却想辞职

我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她对我说:“我升职了。可是开心没几天,我竟陷入了痛苦中。这两个月以来,老板对我失望,下属不服管,同事排挤我,简直是度日如年。姐,我是不是该辞职?”

她的话让我想起了杰克·韦尔奇的经典名言:“在你成为领导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领导力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也许有人天生就会做领导,知道如何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但多数人都是后天成长起来的。从单打独斗到带领团队前进,这个转变对很多人来说,都具有挑战性。

当你升职加薪后,老板对你的要求和以前发生了变化。新职位的复杂度比以前要高得多,这时候,你现有的能力和公司对你的要求之间就产生了差距。如果你再用以前的标准来工作,那曾被认为的优秀就会降为有待提高。

而你的下属,他们的心态可能不一样。有些人比较能干,他们可能对你抱有怀疑的态度。他们可能会想,你能帮助他们成功吗?你能搞定其他部门那些障碍吗?你能带领团队成功吗?有些人习惯了混日子,他们可能在冷眼观察,你和上一任领导会有什么不一样,你对他们的既得利益会有什么影响?

而你,最大的挑战来自于,你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所有事都亲力亲为。你要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务,就不能再仅仅指望自己一味蛮干,而是要善于调配资源,懂得团队合作。

很多明星员工成为管理者之后最大的失误,就是没能完成从“做事”到“带人”的角色转变。

不懂得知人善用,就不知道如何管理下属,也无法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当下属工作效率和质量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很多人就失去了耐心:算了,还不如我自己来!于是,自己把团队成员的活儿都领了过来自己做。

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自己累死累活,活儿还做不完;另一方面下属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缺乏上进心的人,干脆就得过且过;而有追求的人会认为这里缺少发挥的空间,不如去外面寻找更多的机会。

这的确让人沮丧,累到半死,效率越来越低,而且团队士气也越来越差。甚至会出现一个人离职,带动很多人离职的现象。

还有的人一做了领导,会发生180度转变,认为自己多年媳妇熬成婆,现在终于升职为管理者,可以把工作全部交给下属干了。

这样做也同样会带来恶果。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领导,最重要的职责是制定策略,指明方向。如果领导者不能身先士卒,那么团队终将成为一盘散沙。团队绩效出不来,领导要承担第一责任。

这样做的另一个后果是,领导者的职位容易被下属架空。如果团队中有比较能干也肯干的下属,会把本来属于领导者的活儿都揽过来,长期下去,公司的同事和领导都知道,有任何事只要找你的下属就可以,而你渐渐地就成了被淘汰的人。

在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我带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员工,也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情况。我发现无论是什么年龄的管理者,什么经营领域的公司,所涉及的管理理念都是相同的。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不但可以成就自我,更能成就员工,从而实现共赢的目标。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

1.招聘能力是每一位领导者必须拥有的能力

领导者要训练自己成为伯乐。伯乐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挑选出千里马。如何挑选?从面试中挑选就是重要一关。

很多应聘者掌握了娴熟的面试技巧,往往会把自己包装得很漂亮,利用假象引发用人单位的好感。这时候,管理者就需要锻炼自己具备火眼金睛看人的能力。

火眼金睛不是靠看,而是靠问。怎么问?采用漏斗原则。

先问大方面,看整体思路和逻辑。

再逐渐把问题缩窄,问对方相关的经验,以及让对方描述过往工作中所做过的事。

通过详细的回答,来确认应聘者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品德,是否和公司文化相匹配。

去找那些工作态度认真,学习能力强且积极乐观的人。还有一个要点是,看人更需要看他未来的潜力,而不仅仅是现在的经验。

2.正确授权的前提是领导者要身先士卒

每一个领导者都要学会授权。授权的概念不是让别人做你的事,而是让别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学会管人的第一步就是懂得制定有效的组织架构,让组织中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果组织机构臃肿,角色和职责不分,就会导致人浮于事,工作相互推诿,效率低下。

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学会充分授权,这是激发员工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但是在充分授权之前,你得身先士卒。你需要懂业务,懂市场,懂客户。如果你什么也不懂就授权,最终团队会犹如一匹失控的野马。

很多领导都会犯这个错误,要么不懂得授权,要么过于充分授权。比如将业务交给某个经理后,自己再也不过问,不了解市场动态,不认识核心客户。这样的话,当员工出现困难或者挑战的时候,领导者往往束手无策,除了继续施压给员工,无计可施。而员工也会怨声载道,认为领导者无能,给不了自己任何建议和资源支持。

所以,领导者必须要和员工站在一起。自己躲在大后方,只知道让员工冲锋陷阵的领导者,注定是要被抛弃的。

正确授权的前提是,领导者身先士卒。

3.学会用愿景、目标和核心KPI来管理员工

以终为始是一种做人和做事的习惯,带团队也需要这样的习惯。如果团队和个人没有目标,就会失去斗志。

假如你的员工不知道团队目标是什么,团队愿景是什么,考核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这里能学到什么,那是很危险的。单纯靠自觉或者靠制度去激励,很难让他们干劲十足。

领导者应该首先以团队目标为核心,让大家明确看到奋斗的方向。先从大的目标着手,再从员工个人目标出发。正常来说,团队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应该各占50%。没有个人目标和考核,会让员工感到不公平,而没有团队目标和考核,会让团队失去凝聚力。

新型的领导者和员工之间应该是一种联盟关系。也就是说,员工需要了解公司的愿景和目标,领导者也应该了解员工的个人发展规划。这是一种彼此成就的关系,领导者帮助员工努力达成个人目标,而员工也应该承诺帮助组织取得更好的发展。

4.做一个奖惩分明,值得信赖的领导者

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团队,当时这个团队的士气极其低下。

在我和员工交流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奖惩不分明。工作表现特别好的员工不能获得晋升,表现特别差的员工又没有被处罚。前任领导在任几年,从不奖励,也不处罚任何人。甚至抓到员工上班溜出去打牌,也不作为。所以很多人都在混日子。

于是我立即把优秀员工的档案调出来,仔细观察这些人的表现,最终确定出一张表现优秀的员工名单表。然后我去努力说服公司,对优秀的员工进行升职加薪,并进行集体宣传。同时,对一些混日子的员工,果断地请他们离开。这样一执行,团队的整体氛围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意识到,不用心工作是会被炒掉的,而优秀的人就能获得晋升机会。

身为领导者,就要想办法获得员工的信任,而不是和稀泥。让员工相信,你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所得。而对那些工作态度不端正的员工,如果不能改变,就应该果断地让其离开,越快越好。即使是明星员工,如果骄傲自大自私自利,行为对团队氛围有负面影响,这样的员工也不应该留。只有奖惩分明,才能带来“良币驱逐劣币”的结果。

5.成为让员工喜欢又敬畏的领导者

很多人成为领导者后,最难把握的就是和员工相处的分寸。

和员工走得太近,会让员工失去界限感,领导者也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这样对管理员工毫无益处。

和员工太过疏远,会让员工产生距离感,领导者无法了解更多信息,做不到知人善用,也不能激励和鼓励员工士气。

正确的做法是,工作时走出办公室,走到员工身边去,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难,是否需要帮助。你要知道,很少有员工敢主动敲办公室的门,来向你反馈工作情况。如果想取得员工的信任,你就要主动接近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相信你愿意帮助他们。

你表现得越积极乐观,你的员工就越会被你所影响。有时候,拍拍员工的肩膀,说一句:good job!就足以让员工信心百倍。

而当员工犯了错时,也要避免当众批评。你应该立即把员工叫进办公室,告诉他,你看到的事实,你的感受以及你对他的期望。既要顾全他的面子,也要让他知错就改。

当团队达成了目标,或者当员工取得了好成绩,要懂得带领团队进行庆祝。这种方式不需要高大上,去餐厅吃一顿,去周边短途旅游,晚上喝点小酒,大声宣布一下所取得的小进步。这些都是很接地气的庆祝方式。

我经常会和我的团队举行小型欢庆聚会。每个月我们都有团队目标,只要达成,我就会带着大家一起聚餐。如果季度或者半年达成指标,我们会做稍微大一点规模的庆祝。如果是年度的,我们有可能会进行一个短途旅行。在这样的氛围里,团队成员每天都干劲十足,他们渴望成功,渴望为成功而庆祝。

从只做好自己的工作,到学会带领团队工作,这条路不容易走。但好消息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实践和学习成为合格的管理者。你必须要记住,当你成为领导者之后,你的成功不是“我要赢”,而是“我们要赢”。

同类推荐
  • 真正的优雅,是伤痛里开出的花

    真正的优雅,是伤痛里开出的花

    此书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女性励志故事,告诉每一位生于这世间的女子,唯有修炼自己,才能让自己破茧成蝶。任何外在的力量都不能使自己成长,唯有自己坚强,从心底生出勇气,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个世界的一切。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然而依然热爱世界,热爱生活,慢慢地在岁月的磨砺中,修炼出真正的优雅,做自己世界里的女王,主宰自己的生活。
  •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读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相互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在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
  •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

    给有梦想却没资本的年轻人的社会生存指南。毕业日即失业日,这一天我们刚刚还在温室,瞬间就被遗弃在街头,开始独自一个人面对残酷的现实。前途看不到希望,全是迷茫与彷徨,金兰都说: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没有翅膀,所以努力奔跑》的作者说:不要用痛舔舐青春。青春,就是要努力奔跑!
  • 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

    “本教材从我国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出发,针对职业礼仪的特点,设计了五个单元:职业礼仪原理,职业形象塑造,基本职业礼仪,职业礼仪的延展,境外职业礼仪。教材以一个学期十八周的教学时限为依据,设计了十七章,预留适当空间,利于课堂教学灵活安排。本教材2013年8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2014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教材适合作为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职业礼仪”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线秘书和礼仪研究的参考书。”
  • 超级记忆力训练

    超级记忆力训练

    记忆是思考的基石。倘若脑海中没有已经记住的知识,你就不会深思熟虑,不能定义周遭,亦不可能以理服人,自作决策,更不要提自主创新或是贡献社会了。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请你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我想你肯定已经意识到了,否则你就不会拿起这本书。没有记忆是没有知识可言的(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如果你忘记了拼音和汉字,你就读不懂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了)。《超级记忆力训练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教给你许多记忆的诀窍,让你学起来容易,用起来也有趣。这些诀窍不仅对你的学业会有所帮助,而且对于你日后的生活也会大有裨益。 学会这些易学易记的诀窍后,再去记忆需要记忆的...
热门推荐
  • 夜莺书店

    夜莺书店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朱利叶斯·南丁格尔,在一家书店打工时,遇到了一生挚爱。他们一起开了家虽然不大,后来却成为很多人心灵庇护所的“夜莺书店”,并且有了一个女儿。父亲去世后,艾米莉亚·南丁格尔努力维持着书店的正常运转。把书店卖掉的诱惑太大了,但她怎能违背对父亲的承诺?莎拉·巴斯尔顿,匹斯布鲁克大宅子的主人,过去几年里,她都把书店当做躲避问题的世外桃源……杰克森搞砸了自己的婚姻,他向艾米莉亚咨询,应该给儿子读什么样的书,但是杰克森还有个秘密……还有托马西娜,非常害羞,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开了家临时餐馆。她暗恋一个在书店烹饪书架碰见的男子,后来却没再遇到。她能鼓起勇气说出心里的感觉吗?
  •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医魂

    青医魂

    每个人似乎都是在爱恨情仇中生活着,故事里的人们也是如此,可当一场巨大的灾难来临时,所有的一切都在瞬间灰飞烟灭……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里面有最普通的爱情和最普通的友情,与其说这部小说是在纪念一场灾难,不如说是纪念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还有他们的故事,他们曾经的生活……——这些故事和这些人,都那么让人怀念……
  •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当今社会,读书已成为人们的终生功课。在适当的年龄,须以适当的书籍陶治情操,指导人生;选择适当的图书,以适当的方法去阅读品味,方能获得智慧,提高能力。本书汇集了20世纪近百位名人的读书经验,他们之中有:指点江山的政治领袖;名震寰宇的科学巨匠;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寻大师的成才之路;你将获得无限启迪……
  • 奇异果

    奇异果

    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坐在后排的她正在戴眼镜,她从小个子就高,但是眼睛又一直近视得厉害。她早就听说了这位地理老师学识了得,很好奇地想看看是个怎么样的老师。走进来的男人居然梳着中分,林薇对于老师的第一印象一下子降到冰点。林薇心里觉得只有汉奸才会梳中分的。老师的个子也并不伟岸,灰不拉几的夹克衫套在一件黑格子衬衣上面。九月的天气还不算冷,有的男同学还穿着短袖呢,这可真是老土的老人家才会有的打扮吧,林薇失望极了。
  • 养个你,杀了我

    养个你,杀了我

    活了很久很久的吸血鬼,终于找到了能够结束漫长生命的方法,他找到了那个能够结束自己生命的人,那么就好好教导她吧。(这个故事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治愈向故事,文笔随意故事随意,不喜勿喷。)
  •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为使读者能够全面立体、准确深刻地领略小说的原貌和精华,在体例上做了精心安排,分设“作家档案”“内容导读”“作品赏析”三大辅助栏目。“作家档案”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小说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及代表作品,让读者对作家有个概要的了解和认识;“内容导读”部分,对小说内容情节作了高度的根据和提炼,为读者做好下一步的深入阅读打下铺垫;“作品赏析”部分,用精炼的文字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中心思想、社会意义和艺术特色等作了画龙点睛的评析,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原作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个性。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 才女爱上冰山男

    才女爱上冰山男

    她和他遇见本来是那么的不和,为什么到最后他们爱了却又不在一起?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缘分,为什么到最后他们又受了什么激将法选择了面对。她和他遇见本来就是一见钟情,又为什么她要面对的选择会如此艰难……俩个人相爱本来就不容易,为什么命运一而再,再而三的将他们分离?难道这是天意吗?他们会迎接、面对他们的爱情吗?
  • 少室六门

    少室六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