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78900000001

第1章 芦苇滩情事(1)

芦苇滩位于高家湖的东岸。

烟波浩渺的高家湖,在东岸留下了一个方圆一千多米的湖滩,湖滩三面临水,犹如一个伸展在高家湖中的半岛。半岛的北部,有五六个大小不一的湖汊。在一个中等湖汊的尾部,连接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莲花湖。南部的浅水里,生长着大片的芦苇,芦苇荡里小鱼小虾极多,是鸟儿们的天堂。

据县志记载,600多年前,这里有一个十分辽阔的芦苇滩,除了湖岸边的芦苇,湖岸上的沼泽里也长满了芦苇,芦苇滩由此得名。

元末明初,一户陈姓人家为了逃避战祸,闯进了这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落地生根,世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前夕,芦苇滩已经发展成100多户,700多人口的大村落。

岁月流逝,沧海变桑田。当年湖岸上大大小小的沼泽地,已经被勤劳的先民们改造成了一个个精耕细作的良田。只有南部湖边的芦苇荡,还浓缩一丝当年的壮观景象。

芦苇滩地肥水美,物产丰富。这里水源充足,盛产稻米。东北边一片稍高的黄土地上,种植了棉花、红薯、瓜果等耐旱农作物。湖汊里的莲藕、菱角、蒿芭,还有高家湖的鱼虾,是村民们的天然营养品。富饶的芦苇滩,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农家儿女,这里的男人长得壮实,女人变得俊俏。

芦苇滩以陈姓家族为主,夹杂张马黄郑四个小姓。

民国二十三年,五十挂零的私塾先生陈喜旺被陈姓族人推举为族长,并兼任芦苇村村长。

陈喜旺辈分高,知书达礼,德高望重,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卸任私塾先生以后,他把教鞭传给了二儿子智林,专心管理陈姓族人的家事,以及芦苇滩杂七杂八的一堆村务。在几个长辈的协助下,陈喜旺把芦苇滩治理得井然有序,村民们也过上了安分守己,安居乐业的日子。

地势偏僻的芦苇滩,远离了集镇的喧嚣,也远离了人间的钩心斗角,就像是一个置身世外的桃源,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土。

黑牯牛的家在村东头。

黑牯牛不姓黑,他也不叫牯牛。黑牯牛大名陈大牛,因他长得黑,身高体壮,就像是一头壮实的牯牛,村里人就喊他为黑牯牛。久而久之,人们反而不记得他的本名了,取而代之的是黑牯牛。

黑牯牛虽然长得黑,但他娶了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老婆。

黑牯牛的老婆草花,是8里外张集镇张铁匠的女儿。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黑牯牛与草花很早就相识,他们早就是熟人了。

还是少年的时候,黑牯牛就时常跟着他爸陈铜锁到张铁匠的铺子里打造铁制农具。那时候,草花已经是张铁匠的重要帮手了。有时农活紧张,需要添置农具,或者维修农具,陈铜锁抽不出身来,黑牯牛就自告奋勇地独自前往张铁匠的铺子。

在张铁匠的铺子里,就能见到长着一对迷人大眼睛的草花姑娘。

草花白皮肤、圆脸、大辫子、身材匀称,正处在少女的花季。情窦初开的黑牯牛,已经暗暗地喜欢上了漂亮又落落大方的草花。

要接近草花,获得她的好感,帮她干活是最好的办法。在等待张铁匠制作农具时,黑牯牛经常从草花手里接过活计,替张铁匠打下手,拉个风箱,抡个铁锤,干得不亦乐乎。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张铁匠收了一个徒弟。

混熟了,张铁匠与黑牯牛拉起了家常。

家里有什么人啊?种了几亩地?打的粮食够不够吃?

黑牯牛一一如实回答,说家里有婆、爸爸、妈妈、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自家有7亩水田、3亩旱地,种了稻谷、红薯、棉花,粮食基本够吃。家里还养了1头牛、2头猪、10只鸡。

张铁匠说:“你的家境不错啊,看来还是一个殷实的人家。”

得到了张铁匠的肯定,黑牯牛感觉比喝了蜂蜜还甜。

张铁匠很喜欢这个勤劳的小伙子,有时到了饭点,就请黑牯牛一起吃餐饭,黑牯牛也不讲客气。虽然是粗茶淡饭,但黑牯牛吃得特别香。

18岁的草花,脸色泛红,胸部隆起,很有一种小女人的味道。初夏时节,一身单衣的草花,曲线毕露,看得黑牯牛眼睛里直冒火。

“你咋这样看我啊?”草花忍不住地问。

“你真好看。”黑牯牛直话直说。

草花面带羞涩,忸怩作态:“有啥好看的?与你有啥关系啊?”

“当然有关系了,我要娶你!”铁匠铺里只有他们两人,黑牯牛的胆子也大了。

“不害臊,我才不稀罕你这个黑炭球呢!”

“嘿嘿,我人是黑一点,可我有力气,能养活你!”

黑牯牛才不怕草花的嘲弄,哪怕是草花骂他,他也不在乎,只要他喜欢草花就行了。再说了,他本身就是一个黑脸面,谁还看见他红过脸呢?

打情骂俏过了,黑牯牛已经试探出草花并不讨厌他,甚至还觉得草花有点喜欢他。自此以后,黑牯牛总要找个由头往张集镇跑,不管有事还是无事,都要去张铁匠的铺子。

“黑牯牛,有人向我爹提亲了。”有一次,铺子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草花悄悄地对黑牯牛说。

“啊,谁提亲了?你爹答应了吗?”黑牯牛一脸的猴急。

草花“噗”的一声笑了,“你急个啥啊,不能好好问吗?告诉你吧,是山那边的李家,我爹还在考虑呢,准备过几天再回话。”

“那就是还没答应哦。嗐,吓死我了。”黑牯牛长吁了一口气。

黑牯牛不傻,他知道草花把这个秘密透露给他的用意。既然草花她爹还没有答应人家的提亲,那他就还有希望。黑牯牛不说话了,他抓起草帽,扛起锄头,急急忙忙地出了铁匠铺,连草花喊他也顾不上了。

回到家里,黑牯牛第一件事就是请求陈铜锁,赶紧找一个媒婆帮他提亲。

“向谁提亲啊?你相中了哪个姑娘?”陈铜锁抽着旱烟,不慌不忙地问道。

“还有谁啊,当然是草花了,山那头李家已经提亲了。还好,草花她爹还没有答应。”黑牯牛把他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草花,嗯,是个好姑娘。”陈铜锁吐出了一口烟丝,摇头晃脑地说。

“爸也觉得草花好,那就赶紧去提亲啊。晚了,草花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你急个啥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我想想。”陈铜锁抬起头来,扫视了黑牯牛一眼。

黑牯牛不说话了,耐着性子等候他爸的下文。

“按说,我们这个家,也配得上张铁匠那个家,你也配得上草花。可是,听说草花是张铁匠的独生姑娘,是张铁匠的心肝宝贝,张铁匠舍得把草花嫁到这么远的湖边吗?”陈铜锁眉头紧皱,慢吞吞地说。

“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草花她爹愿意不愿意呢?爸,依我看,还是试一下吧,找一个会说话的媒婆去,兴许草花她爹答应了呢。”看来,黑牯牛比陈铜锁自信多了。

一锅旱烟抽完了,陈铜锁把旱烟头在鞋底下磕打了几下,磕出了几丝尚未燃烧尽的残烟丝。

“好吧,依了你,请媒婆吧。”陈铜锁舒展了眉头,做出了决定。

黑牯牛心花怒放,无声地笑了。

第二年,秋收过后,草花被八抬大轿抬进了黑牯牛家里。

家里迎来了一个俊俏的媳妇,陈铜锁舍得下本钱,把儿子的婚事办得既体面又喜庆。陈家雇了八抬大轿,从张集镇到芦苇滩,一路上吹吹打打,热热闹闹。黑牯牛一身新衣,头戴礼帽,身着红色佩带,坐在一头骡子上,一路走,一路笑。遂了自己的心愿,黑牯牛春风得意,满心欢喜。

家里宰杀了一头肥猪,又买了十几斤鱼,还磨了豆腐,婚宴办得很得体。陈喜旺与陈铜锁有一个共同的爷爷,他既是族长又是村长,自然是婚宴上的座上宾。除了本房近支外,陈铜锁还宴请了村里几个有头有脸的长辈和人物。他们吃得满嘴流油,喝得红光满面,一个个打着饱嗝,心满意足。

送走了贺喜的亲友,散开了闹洞房的村民,黑牯牛迫不及待地进入新房,揭开草花头上的红布盖。望着一脸娇羞的新娘子,黑牯牛陶醉了,傻傻地笑个不停。

新婚夜,他们的第一次不大顺利。

做惯了粗活的黑牯牛,做不好床上的细活。他笨手笨脚地脱下了新娘子的衣服,粗糙的双手在新娘子光滑的身上胡乱地摸一通。他不懂得什么叫作怜香惜玉,粗鲁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喘着粗气,两眼充血,头有点蒙,鲁莽地单刀直入。

“啊——”新娘子惊叫起来。

“咋啦?”黑牯牛停了下来。

“好疼,你轻一点,慢一点。”

黑牯牛愣了。随后,他领会了新娘子的意思,动作小了一点,却没有找到地方。还在摸索之中,却不由自主地一泄而尽。

忙碌了一天,两人都感到了疲倦,双双进入了梦乡。还在睡梦中,家里的公鸡开始打鸣了。黑牯牛醒了,他推醒了还想睡眠的新娘子,准备重振雄风。这一次算是比较顺利,在新娘子的配合下,没费什么周折,黑牯牛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

这一幕,被听房的光棍老五全盘知晓了。第二天,光棍老五对着一群探听洞房秘事的男人们,既绘声绘色,又添油加醋,大讲特讲黑牯牛的新婚第一夜。在男人们粗鲁的哄笑声中,“黑牯牛进洞房——瞎鸡巴日”,这个粗俗的歇后语在芦苇滩传开了。

初尝鱼水之欢甜头的黑牯牛,才懒得理会好事者们“轻一点”“慢一点”的戏谑,每天晚上照例辛勤地耕耘属于他的自留地。就是面对那个粗俗的歇后语,黑牯牛也做到了脸不红,心不跳,不烦恼。

在芦苇滩,新郎、新娘都是在众人嘻嘻哈哈的戏谑中过来的。这一带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民风,新婚无大小,面对众人的戏耍,新郎、新娘不能恼怒骂人,只能笑脸相迎,即便对某人有怨气,也只能等到对方娶妻或家里接媳妇的时候,自己变着花样再讨回来。

只有黑牯牛的弟弟小牛,对人们粗俗的玩笑充满了敌意,这个十三岁的少年,已经知道如何去保护他的新嫂子了。当光棍老五流着涎水调戏草花的时候,小牛怒目而视,把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有时候,几个顽皮的小男孩围攻草花时,他卖力地驱赶,甚至不惜与挑头者干上一架。草花把他们拉开后,很细心地察看小牛受伤了没有,并好言规劝他,这么当真干什么?你只当是一阵耳边风,过去了就算了,值得为我去打架吗?都是乡里乡亲的,打伤了谁都不好。小牛气愤地说,谁敢欺负我嫂子,我就不让他好过。草花既感动,又拿他没有办法。

草花很少干农活,黑牯牛心疼自己的老婆,不让细皮嫩肉的草花去稻田受蚊虫叮、蚂蝗咬。黑牯牛皮粗肉厚,面对蚊虫和蚂蝗,他都满不在乎。黑牯牛有的是力气,他多干一点,草花就可以少干一点。

草花在一个劳动人家长大,也是一个勤劳之人,黑牯牛不让她去稻田干活,她有些过意不去。看着一家人都在忙忙碌碌,她怎么好意思袖手旁观呢?多次争着要下稻田。陈铜锁很满意这个媳妇,就让草花跟着婆婆陈王氏在棉花地和红薯地里做些薅草、捉虫、松土的小农活。

黑牯牛白天在农田里舍得下力气,晚上在家里也很卖力气,很快就有了收获。

那一次,已到了就寝时分,黑牯牛有些急不可耐,他想马上享受鱼水之欢。可是,草花坐在床边,迟迟没有反应。

“快来啊,还等什么?”黑牯牛已经钻入了被子里,侧身对草花喊道。

“就想着你那点事,也不问问我有什么事情。”草花有些不满意地说。

“你今天怎么啦?”黑牯牛支起了半个身子,问道。

“牯牛,你看我,有什么变化没有?”草花晃动身体,显得有些忸怩。

“你今天怎么有些怪怪的,有事吗?”黑牯牛有些奇怪,从床上坐起来了。

“告诉你吧,我有了。”草花说着,神情有些羞涩。

“有了?有啥了?”黑牯牛一头雾水,越听越糊涂。

“你真是一头大笨牛呀。牯牛,你要当爸爸了。”

“啊?真的?你怀上毛毛了?”这一次,黑牯牛不糊涂了。说完,他靠近草花,伸出一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草花的肚子。一会儿,他低下头来,把耳朵贴在草花的肚皮上听动静。

“你真是一个急性子,哪有那么快啊,还早着哩。”说完,草花笑了起来。

“快了,快了,再过几个月,我儿子就可以用小脚踢我了。”黑牯牛自信地说。

草花怀孕了,第四代即将降生,而且是长房长子,陈家不敢大意,草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怀孕初期,草花反应大,吐酸水,没有胃口,陈王氏有经验,一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草花如何应对,一边想着法子让草花吃上可口的饭菜,增加营养。黑牯牛不甘落后,草花想吃酸的,他就去湖汊摸鱼,让他妈给草花做酸菜鱼吃。

初期过后,草花的胃口大好,黑牯牛大显身手的时候也到了,他到湖汊里扯蒿芭,到莲花湖里采藕带、摘莲蓬。小牛也卖力,他居然在芦苇荡里抓到了2只野鸭子,还在湖里钓了十多条鱼。

十月临盆,草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给陈家带来的是一片欢声笑语,还有无限的期望。

满月酒办得很热闹。张铁匠提着两只鸡过来了,他看到养得白白胖胖的女儿,还有虎头虎脑的外孙,感慨不已,老泪纵横。那一晚,陈铜锁陪着张铁匠喝了不少酒,说了好多话,两个亲家都喝多了,双双从桌子上喝到了地上。

在满月酒上,应陈铜锁的要求,颇有学问的族长喜旺给黑牯牛的儿子起名为陈虎,乳名小虎子。

小虎子三岁的时候,草花生下了女儿桂香。

接连生了两个孩子,草花的身材不但没有走样,而且更具有成熟女人的魅力。除了皮肤还是那样白外,现在还显得更加光洁,脸上也是容光焕发。她让芦苇滩的年轻男人垂涎三尺,让大姑娘小媳妇充满了嫉妒。

初夏时节,气温升高。晚饭过后,几个年轻的男人聚集在光棍老五家,他们谈论起女人来。谈着谈着,就谈到黑牯牛和草花身上了。

“这个黑牯牛啊,黑不溜湫的,不知道他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娶了这么好的老婆。”矮墩墩的筲箕说。

同类推荐
  • 笑了

    笑了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

    石光荣和他的儿女们

    戎马一生的老革命石光荣,希望儿女们延续自己的军人理想,继承军人家庭的光荣传统,而适逢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浪潮,三个儿女顺应时代发展又很有着独立的想法,两代人会摩擦出怎样的思想火花?石林遭遇国家大裁军而退伍转业;石晶从事了危险的刑警事业;石海装病想要退伍,一心想从事文学创作……老石家的事情不断,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矛盾时有出现;“一言堂”的石光荣和“矫情”的褚琴也总为子女的事情争吵不断,而在矛盾和争吵中,一家人又被浓浓的亲情所包围。
  • 毒案喋血

    毒案喋血

    本部小说以缉毒为主题,以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缉毒卫士们用鲜血和汗水与国际贩毒团伙作殊死战斗的动人故事。故事情节扑朔迷离,悬念丛生,美丽如画的春丽市突然被一片毒雾笼罩,吸毒人员直线上升,戒毒所人满为患,而且,毒品还不断从事丽市流向外地,两代缉毒英雄联手缉拿毒凫,但是,案情每每刚露端倪,很快又线继钩脱……作品意蕴深厚,发人深思,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高度统一的佳作。
  • 那一夜,睡得香

    那一夜,睡得香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人。自从有了网络,记者之间相互串稿,包括新闻图片,早成为一种常态。有时候,许多记者根本没有参加某活动,由参加的记者写了稿,再一一发向同行的电子信箱,接受者简单一处理,署上自己的本报记者名字发出来,也算凑个任务。乔晓静尽量不这样,毕竟到现场,还有红包可拿,而坐在电脑前等稿,也仅是转化成分值混个绩效,肯定比不得拿红包的分量。何况,她既可拿到红包,也可以找别人要写好的电子稿,两不耽误。混到乔晓静这份上,自然懒得往电脑里输文字,也不想想,她所在的晨报毕竟居省会都市报老大,她在报社这些年头,虽然名片上不带主任或什么长,但首席记者的身份摆在那儿,她就是省会媒体的大姐大。要知道,平时在各种场合,她总被一帮采访对象捧着、宠着、围着、转着,以致外行或新入行的记者常常误以为她是受访对象。
  • 红领巾

    红领巾

    Q妈觉得小Q的笑比以往更光亮,更甜蜜了些。凭着对儿子的了解,她知道小Q肯定在学校里有了好事情。孩子们一到家长止步线,就像惊了的小羊群,四散开,奔向家长。Q妈等小Q挤到跟前,就发现好事情在他的脖子上——系上了红领巾。Q妈惊呼一声:哦,小Q成少先队员了!小Q颇矜持地晃了下身子,抿着嘴笑了一下,眼睛斜斜旁边的人。Q妈说,来来来,宝贝,咱们到校门口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今天,可是我家小Q第一次戴红领巾呢!拍什么呀,老师不让围在学校门口,要求见到家长就马上离开!小Q扯住妈妈的衣襟阻止着。不要紧,来吧,咱们又不到线里面,就站在线外面,远一点拍,老师看不见的。
热门推荐
  • 我是魔王我很年轻

    我是魔王我很年轻

    本来以为自己平凡,结果是神魔结合由妖生下来的人类;以为全家被灭,原来是魔王大人演的一出戏;以为自己心上人是年轻的魔界翘楚,原来是不知道大了她几岁的魔王大人。。。“洛洛,什么叫以为很年轻啊~”魔王大人的手摸上了国辅大人的腰,“我没有满足你吗?我从头到尾都很年轻有活力的~”“·······”说归说,把手拿开行不行!!
  • 性空臻禅师语录

    性空臻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焰火飞雪

    焰火飞雪

    前世:五岁母亲神秘离开,沈子衿受姑母照拂逐渐长大,莫名其妙的赐婚,之后沈府惨遭血洗;新出现的萧竹是谁?今生:陷入抑郁,好不容易一切有了好转,男友被害。陷入幻境,魂寄前世。你顺手挽起火焰,化作漫天飞雪。——《青灯》
  • 都市神级护花保镖

    都市神级护花保镖

    世界闻名的佣兵之王,在执行过一次任务之后莫名隐退,回到中国并且结婚,在跟兄弟们喝酒时打赌进了某美女的房间,却没想到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 位面复制大师

    位面复制大师

    《血族必须优雅》,新书发布中……叮,发现可移动存储设备。游走各大影视剧,动漫乃至小说位面,当武岩触碰到了别人的时候,脑海中自动出现一个电脑操作页面。四大磁盘分别藏着自身的基因、技能、知识和记忆,同时可将别人的文件复制到自身相应的磁盘之中。万磁王控制磁铁基因?复制。武装色霸气使用技巧?复制。魔法师高等理论?复制。咦?这是七十二变,三昧真火,法天象地……书友群:681511346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 双鱼

    双鱼

    肖萌生命中仅有的幸福都记录在他珍藏的油画《双鱼》中,这幸福在他九岁那年戛然而止。九年后,肖萌与画中人不期而遇,随即被卷入一场惊人的案件。冥冥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细细密密地罗织出一张巨网,将彼此的命运诡异地联系在一起。吓坏200万读者的悬疑推理小说,发生在身边的中国版《白夜行》,媲美东野圭吾的青春推理之作。
  • 女皇的孤独

    女皇的孤独

    遭后妈设计迫害,从自家天台上被推下去,因此穿越到另一个时空……成为那个时空的女皇
  • 魔兽战神2:十大战王

    魔兽战神2:十大战王

    少年战无命偶得前世的战神记忆,自魔兽森林杀出,手持天辰棍,座下玄冥虎,冲向那五彩缤纷的武者世界。他炼真丹,控魔兽,抓傀儡,败尽各界天骄,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战无命将踏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我。无论为人、为灵、为兽、为仙、为神,他定要突破天道,掌我运程,控我命魂。战无命发誓,即使拼却魂飞魄散,也要消灭一切曾经陷害自己、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人。他一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纵横三界六道,成就最强魔兽战神!"
  • 文化与诗学(第七辑)

    文化与诗学(第七辑)

    《文化与诗学(第七辑)》是《文化与诗学》的第七辑,对中国的文化与诗歌学作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重大问题讨论专辑、文学批评、论文、书评。《文化与诗学(第7辑)》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