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4800000375

第375章 根源何在

实在由不得高务实不生气,因为在他的思考中,导致明亡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巨大的灾害和明朝应对灾害的无能,一定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一个位置。

本来明朝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朝代。后世邓云特先生曾有统计,说:“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计当时灾害最多者为水灾,共见一百九十六次;次为旱灾,共见一百七十四次;又次为地震,共见一百六十五次;再次为雹灾,共见一百十二次;更次为风灾,共见九十七次;复次为蝗灾,共见九十四次。此外歉饥九十三次;疫灾六十四次;霜雪之灾十六次,则其尤次焉者也。”

而高务实还曾经看过一篇学术文章,该文章称:如果以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为统计单位,对明代的主要灾害种类洪涝、旱灾、地震、雹灾、蝗灾、风沙、疫灾、霜雪灾害数量做一统计的话,其全国八种灾害的总数为6199次,其中包括了一次灾害涉及两个或多个省区的情况,因此这一数字不免有些扩大。

如果减去这些重复计算的灾害次数,明代这八种灾害的发生次数也不少于5700至5800次,而这一数字远远超过邓云特先生所得出的1011次。

就各个灾种来说,洪涝、旱灾、地震三种灾害均超过了1000次,而洪涝灾害更是达到2000次之多,平均每年发生洪涝灾害达7次之多。

就各省区来说,北直隶、南直隶、山西、山东、陕西、湖广、浙江、河南等省区灾害频繁,其中北直隶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92次,平均每年发生灾害近4次。而有些单次灾害,则波及面非常广,危害十分严重。

如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疫灾波及217县,华北平原人口总死亡率在50~90%不等,江南地区为20~30%,其状况简直惨不忍闻。

当然,对古代自然灾害做统计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那篇文章的作者也表示,不敢说自己所做的统计完全符合明代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但至少能大体反映明代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试想一下,如此频繁且严重的灾害,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朝,偏偏明朝从朝廷到地方,对于赈灾救灾的工作又十分不力,你不灭谁灭,你不亡谁亡?

但是,高务实既然以救明为目的,光嘴炮抨击而不解决问题,那没有任何意义,而要解决问题,则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首先要做的是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

有明一朝赈灾救灾之不力,是他们不愿意为之吗?肯定不是,从天子到群臣,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的,不管读傻没读傻,至少知道民为社稷之本,也至少知道“仁”乃儒家核心思想之一,又怎么可能不愿意赈灾救灾呢?

所以这其中必然有原因,导致他们没有做出太多的救灾举措。

既非不愿,便是不能。

不能者,力不能及也。

高务实在开封府向粟永禄建议以工代赈、以工代抚之时,就已经发现了他们力不能及的原因——无他,没钱而已。

在大明,不管是朝廷中枢,还是地方衙门,相较于中国其他朝代,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穷,而且穷得那叫一个骇世惊俗!穷得根本没有能力去赈灾、救灾,后来没办法了,朝廷甚至主动退出了赈灾救灾的主体。

这可不是高务实危言耸听,朝廷居然退出赈灾救灾的主体?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以前跟人键盘论战的时候,曾经找过许多资料,至少从万历、崇祯两朝的灾害救援来看,就是以民间自救为主,其中富商富户的捐助,已经取代朝廷而成为了主力。

例如崇祯十四年的浙江饥荒中,祁彪佳见“流移乞丐死者日以五六人计,恻然怜之,亟拟赈救”。而当地政府的唯一作为,就是对他的行为表示支持,当然也进行了一点点捐助——而且可笑的是,这个捐助还是以个人名义:知县等人集资捐助了大米30石,大约相当于4000斤粮食。而御史陈公祖念“一乡之情”捐助15石。另外,不归地方管辖的主管盐政的守宪老爷捐助了150两银子。

其他绝大部分粮食、钱财,也皆为富商富户捐助,另外,富商富户们还资助并组织开荒种田6800多亩。然而,富商富户毕竟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倾家荡产来捐助救灾,所以一般救济只限于当地,而“百里之鲜花难不生毒草”,有好心的富商富户,也必然有坏了心肠的富商富户,趁机大发国难财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使得朝廷窘迫如此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贪官污吏吗?

贪官污吏哪朝哪代都少不了,难道明代独多?显非其然,最起码清末的贪官污吏怎么看也比明末更胜一筹。

是皇帝剥削百姓太狠,自己穷奢极欲吗?这就更好笑了,明朝皇帝一餐饭才吃几个菜?隆庆爷喜欢吃驴肠,但吃驴肠的话,内府需要提前购入而现杀,有浪费的嫌疑,居然就被御史言官给骂了,结果隆庆帝老老实实下旨让内府减少购驴,这都被记录了下来呢!

相比之下,慈禧一顿饭摆一百零八道菜还说没地方下筷子,怎么算?

更不要说,明朝因雷击导致三大殿损坏不止一次,而每一次连修复皇宫都要拖了又拖,一不小心就是几年过去了,皇宫还在损坏状态,而皇帝还不敢随便催促,怕被言官喷,就这也称得上穷奢极欲?

反观清朝,就不说皇宫了,光说修园子,修了多少个园子?花了多少钱?

所以,不是明朝历代皇帝太奢侈,也不是朝臣太腐败,尽管这些因素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是根源,也不是主因。

主因在哪?主因就在朱元璋。

要不是朱元璋定下的财政制度太不着调,怎会搞出这么畸形的财政状况来?

高务实前世,他的亲叔叔一辈子工作在税务系统,也喜欢读书,曾经跟他说过:朱元璋根本没有弄清元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只以为是元朝朝廷横征暴敛,导致了天下皆反,从而亡国。

结果就是,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一味的压低税率,甚至大幅度削减朝廷官、吏的俸禄,以为如此就能让天下人过好日子。但是他却不知道,国家税收本身就是国家行政力量的根本,没有足够的税收,一旦国家出现问题,不管是内忧还是外患,国家都只能干瞪眼,根本使不上力——不是不愿使力,实在是无力可使!

税者,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你连取都没取,该用的时候又拿什么用呢?

同类推荐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关山飞渡:1962年的中国

    从1957年至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也是正确与错误两种倾向都在发展的十年。正确的方面表现为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大见成效,经过五年的调整,196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共和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之一。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也取得长足进展。“我们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错误的方面集中表现为阶级斗争理论进一步发展,最终导向“文化大革命”这一全民族的灾难。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但矛盾暂时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了。历史的复杂性,为我们展现了曲折的发展轨迹。
  • 这里曾经是汉朝1

    这里曾经是汉朝1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刘邦为代表的草根阶层,于战乱中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没落贵族后裔项羽,于绝境奋起,力克群雄,争霸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韬光养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出关中,与项羽逐鹿天下。一时间,英雄为决胜负,拔剑相向,天下如煮水鼎沸,血流成河,天地黯然无光……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 大炙王朝

    大炙王朝

    唐朝末年,武将割据,天下散分。檀香秋阁,江湖共勉,檀香阁主,天下公认,左相才子。国恨家仇,在他的心中展开,大炙官途,成为他的一生所求。他不追逐名利,只愿如此安好。但是他的内心,注定他无法如此。辅佐君王,破除敌患,成为他的重任,只求心安。 欢迎加入小说群书文吧!,群聊号码:731135319
热门推荐
  • 必杀

    必杀

    流沙镇,大漠边陲的一处小小的市井,人烟不多,往来的都是出没大漠的商旅。“归来客栈”因此成了大漠边陲旅人共同的驿站。出沙漠,抛开满目风沙,过一片稀疏草地,眼前市井宛然,归来客栈就在眼前。月奴喜上眉梢,在骆驼背上雀跃着:“这鬼沙漠,终于到了尽头了!”走在前面的猎人回头道:“这些日子可把你晒坏了,到归来客栈刚好可以好好泡一泡‘百花香汤’。”月奴衣里袖里,浑身上下,尽是细小的沙尘,和着汗水黏糊糊的难受,闻言不由悠然神往。月奴和猎人两人都是“佣兵团伙”成员。
  • 锦晓甚微

    锦晓甚微

    15岁的张晓,涅槃重生。青春阳光,永远带着笑,对生活充满热爱对父母充满关心对仇人........呵呵.....绝不以德报怨总之,这辈子要肆意洒脱要弥补遗憾
  • The Age of Big Business

    The Age of Big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学师承记

    汉学师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蓝色危机

    蓝色危机

    狂魔出,烽火燃,圣邪斗!千万年,刀光剑影,谁主沉浮?未来,究竟是梦魇还是光明?少年登山惊坠深渊,在这里,他的命运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训练营,K级任务,卧底险境,皇陵探险,星球大劫……漫漫征途,坎坷艰辛,真情缱绻……当正邪双方的命运交付到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手中时,他将如何执掌天下?生为圣盟人,死为圣盟魂!江山一统,谁与我并肩驰骋?这是他的宣言!尽管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但,这个世界的命运,他做主!
  •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玉景九天金霄威神王祝太元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全新修订典藏版)

    写历史的人很多,这样写历史的人很少!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介绍了文景之治的有关内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景之治》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无畏帝皇系统

    无畏帝皇系统

    凡吾目光之所及,皆为吾之国土;凡吾国土之子民,皆为吾之顺民;凡吾之顺民,皆听吾之令;凡违吾命者,皆为吾之敌;凡吾之敌,皆得死!皇权至上,唯霸独宰!——刘旸
  • 一朵时光轻流年

    一朵时光轻流年

    原本是童星的阎小朵,在十八岁以后竟然从白天鹅变回了丑小鸭,可爱喜人的模样最终被时间消磨成一张柿饼脸。不过生活还是愈加的不幸,她高考失利,本就不爱学习的她混迹在各个剧组跑龙套,套近乎,做一切还和原来沾边的事,她有一颗清傲的心,源于幼时的骄傲。在狼狈中,竟然偶遇了曾与他幼年一起主持电台的童星顾诺一,顾诺一亦如既往的干净帅气,还有不变得人气。阎小朵为了再次重回荧屏,便不断的靠近顾诺一。在此间,阎小朵认识了旅居画家。缘分从那张很丑的肖像画开始,但何逐的身份却又令她迷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