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86800000001

第1章

来源:《鸭绿江》2009年第08期

栏目:创作与批评

一生出来,他的眼皮就太大、太重,像一面墙堵在那里。从能站立起那天开始,他就在反复做一个动作——抬眼皮。拾啊,抬。终于从一个小缝隙里看到了正前方的亮光与物体,可人们看到他最终抬起来的不是眼皮,却是头。

当边门店老街那些吃饱喝足闲来无事的人们,就着傍晚夕阳的光辉,满嘴丫冒沫子说那些个没头没影的悬乎事儿时,在青石板上,便会看到这个孩子跌跌撞撞,仰脸朝天走路的样子,看光景有五六岁,他的小影子被拉得长如巨人。初看到他的人都感觉很奇怪,这个孩子怎么长成这样?他是谁家的?

这样,孩子的母亲路水水就再也藏不住了,被人们从角落里翻出来,平平展展地晾开。还好,不是扒光了衣服。可路水水就是有另一种感觉,当她迈着怯懦而凌乱的步子追偷跑出来的儿子时,就感觉自己的衣服被老街那些或站或蹲或坐在店边、路旁、屋檐下的男人们女人们扒掉了,一件也没留,所有藏匿的东西都大白于天下。

终于把这个不省心的孩子从外面捉回来,路水水关上院门后一屁股坐在院子的湿地上,大汗淋淋。儿子此时已又跑到沙土堆上用小铲子撮土了。儿子三岁还吊在怀里、挂在脖子上时,她们娘俩儿就搬到这两间小青砖房,有三年了。这三年来她一直紧闭着院子的木门。可这次终于还是没关住,就像耻辱总要在某一处留下鲜明的标记一样。比如眼前这个儿子,时时让她想到那个被塞了嘴、扒光衣服强行掰开腿的夜晚,时时让她感到猛然进入的那种撕裂般的疼痛。谁也没料到那才是一个疼痛的开始,由于不能做流产,而她又要活下去,便不得不一天天躲在膨胀的肚子后面哭泣。她的父亲说:“再熬些日子吧!等生下了就送到人多的地方,命好就有一户人家收留,命不好……唉!”这样九个月里,每天都会有一把新鲜的尖刀从清早路水水醒来的那一刻被举起,或慢或快地戳向她的心。当这个埋在体内的耻辱之果“砰然”落地后,她不禁放声大哭起来。这是一个那么柔弱的小东西,他仰在那儿挣扎着,细声啼叫,紧闭着眼,似乎不想面对这个光亮的地方。路水水那一刻在泪水的间隙里被孩子死死闭住的眼皮所打动。她感觉这就是另一个自己。她艰难地翻过身跪在父亲面前说:“把他留下吧!我只有他了。”父亲脸一下红涨起来,说:“不行!”

后来母亲也跪了下来。

父亲掩面长泣。

三年后,路水水能独自带孩子了才搬出一直沸腾不能平息的村子,在一个大月亮地儿里被父亲赶着马车送到边门店老街上叔叔遗留下来的老房子里。

路水水是想从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忘记。

可如今,看吧,她的这个孩子成什么样了?觑着眼睛好像不耻于与整个外界为伍。如果一直是这种高傲的姿态还好,她也满意了,算是一个面对周围替她抬起头的人。可事实不是这样的,真的,远不是!

路水水的一只母鸡最先替她看见了儿子以后的脚步。

那只鸡是路水水怕儿子寂寞从乡下父亲家要来的,本是两只,另一只没活到三天就死了。可儿子却并不喜欢这剩下的一只,每日看到它就要追打一气。这只鸡倒成了路水水的伴儿了,走到哪跟到哪。它在不断奔跑与追随中倒是很快就长成了,每日吃完食都会跑到墙角破筐里下一枚雪白的蛋。孩子从母亲那里知道每日吃的圆圆的好吃的东西叫鸡蛋,是外面那只鸡下的,于是他便也在吃完了路水水的饭后跑到那只破筐前蹲下。开始那只鸡有点害怕这个一直跌跌撞撞追打它的小孩,可后来,看他只在身边蹲着,似乎也有一个蛋在肚子里要下,便心安了一些,只盯着他的脸。蛋终于出来了。孩子看见后,冲过去抓在手里。一种奇怪的感觉在心里荡开,他感觉到手里的这个蛋太烫手,湿漉漉的,有一种绵软的感觉。他想起了上次抓起鸡屎的感觉,便啪地把它扔在地上。这一切都被站在门口的路水水看得一清二楚,她不解地问:“你为啥扔了鸡蛋?”儿子说:“我看鸡拉的蛋里有没有屎。”小孩对所有的事都好奇,第一次。路水水教训了几句就算了。可后来,儿子居然总是这样做,第二次他挨了一顿打,第三次又挨了一顿更重的,只因那一刻路水水想起了那个夜晚,涌起了恨。等到第四次,路水水只剩号啕的力气了。她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留下来的孩子,用了五年才学会独自走路,走路的姿势又足够令她悲伤,而今走到地上竟是做这样的事情。

路水水在哭没了泪水的夜里狠命地打了自己无数个嘴巴,从里往外的疼才稍稍轻了些。

直到一个中午,儿子一头尘土从外面进来。那只鸡早已挪了好几个地方生蛋,但总是甩不掉这个孩子。鸡只好随便找个地方一脸绝望地呆看着这个大眼皮男孩。这次,儿子双手捧着一枚完整的蛋对母亲说:“这里真不会有屎了,有一个红太阳。我肯定!”这样,路水水的心才没把残留的那一点点希望给扔掉。

同类推荐
  • 诡案罪4

    诡案罪4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老大

    老大

    老大的这个名字叫得有点蹊跷,把这个名字安在牛犊的身上——老大原名据说叫牛犊,确实是一件让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事情,因为老大生活在一个基本不会出现这个称呼的地方,敬老院。而且老大就属于最不该出现这个称呼的群体,供养对象。
  • 赤火明灯

    赤火明灯

    兹日清晨,桐花镇衔头抱脚乱了好一阵。原因无它,镇子东面一个人住着的外乡人蔡痒儿,前一日夜里教赤火大仙给掠走了。蔡痒儿原名蔡平生,早年读书不就,连年水患又失了家中田地,故而流落到此地。先前也与人写信作画营生,但后来生意惨淡,便动起了些歪脑筋。因其母舅早年做的药材生意,略通些医理,便拿丹砂雄黄并一些慈石之类的药粉混在一处,做了些害人的药丸出来,专供镇子上那些富家子弟消遣玩乐。也正因为此事,向来不大受邻里待见,因其做出的药丸人吃了后浑身痒热,便得了个诨号蔡痒儿。
  • 涂爱

    涂爱

    “当你站在暖暖的日光下,凌乱的线条切割着你的轮廓,我便知道,你是我的了。我是一定会把你夺过来的,无论你去到哪里,无论你的心寄居在哪一房温床,我一定会占有你。然后,毁灭你。”“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会离开你。但是你要明白,我爱你的。我一直都是爱你的,我只是不知道如何述说。可是我比任何人都要爱你都舍不得离开你。我一直在等你。”七年之前,他们素不相识,可是因为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她失去了姐姐,失去了父亲,她的母亲也因此变的神智不清;七年之后,她终于找到他,她实行着自己的计划,她告诉自己,要占有他、报复他、毁灭他……
  • 阿尔巴尼亚一家

    阿尔巴尼亚一家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后天大后天

    后天大后天

    我们生活在何其神奇的一个小世界。事物与事物,就如同碗豆与有萝卜,如此不同,又如此相似。就好比雷声和彩虹;作家和画家;垃圾车和洒水车;打呼噜的猫咪和小碎花的窗帘。而每一个小孩心中,都有一个长大的愿望;每一个大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童心未泯的理想。
  •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往何处去

    你往何处去

    本书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反映公元1世纪,罗马暴君尼罗统治时期,罗马的异教与基督教之间的斗争,揭示基督教徒殉道的主题。尼罗为了欣赏大火,便下令焚烧罗马城。事后,嫁祸于基督徒,大肆搜捕,并把他们押到斗兽场供猛兽啮噬。暴君下令将基督徒黎吉亚公主裸体缚于牛角上,然后令勇士威尔史与牛搏斗。青年将领维尼裘斯飞身进入斗兽场,呼吁市民主持正义,保全公主的生命。在市民的一片鼓噪声中,尼罗不得不答应。事后,他仍秘密搜捕基督徒彼得。彼得在逃离罗马的途中巧遇基督。他跪在地上问道:“主啊!你往何处去?”基督答道:“因为你离开我的子民,我现在要到罗马重竖十字架去。”
  • 怪哩古董的事(短篇小说)

    怪哩古董的事(短篇小说)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好像是午后的某个时候,好像是在办公室里,我接过一个电话。我用了好像这个词。我之所以用好像这个词,是因为,我始终不能证明这个电话的存在,甚至,我曾经肯定打过这个电话的人,面对我后来的肯定也一脸无辜,满眼流露出廉价的同情,而我却因为这个电话差点进了某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专科医院。我之所以用好像这个词,还因为,午后的某个时候,准确地说,是下午上班之后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里接到类似的电话或者打出类似的电话,是我漫长而无趣的工作过程中的常态。
  • 潇皇后

    潇皇后

    本来暑假和朋友开心去野外郊游,却意外和大家失去联系,掉进山谷里,醒来已经物是人非!!!悲剧的不是穿越到一个史书不曾记载的朝代,而是代重病的姐姐嫁入康王府,拜托,她才17岁,可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叫天天不灵,她只有步步为营!!!本以为遇到此生挚爱,到头却是一场空欢喜,你说三千繁花只拈眼前这一朵,你说世上美好女子多不胜数,而吾妻唯此一人,原来这些不过是你蛊惑人心的把戏罢了!究竟是谁沦为谁的棋子!
  •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文化手册

    一本对奈飞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力作。2009年,奈飞公开发布了一份介绍企业文化的PPT文件,在网上累计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被Facebook的CFO谢丽尔·桑德伯格称为“硅谷重要文件”。本书是奈飞前CHO,PPT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帕蒂·麦考德对这份PPT文件的深度解读。本书系统介绍奈飞文化准则,全面颠覆20世纪的管人理念。在这本书中,帕蒂·麦考德归纳出8条奈飞文化准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奈飞为什么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以及它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各类企业打造自己的“奈飞文化”的行动指南。《奈飞文化手册》通过特别的章节设计,方便企业管理者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奈飞文化”。
  • A Girl of the Limberlost

    A Girl of the Limberlo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席少爷的逃婚少夫人

    席少爷的逃婚少夫人

    《席少爷的逃婚少夫人》故事还是故事,我们下次再见。
  • 钓鱼台花师

    钓鱼台花师

    一个普通的苏州籍花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先后在国家外交部下属的钓鱼台和中国驻日本、希腊、土耳其、俄罗斯及瑞士等大使馆工作了将近半辈子。他一生不仅见到众多的中共中央高级首长,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留下了许多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上北京工作,绝对是件令人羡慕的事,何况调令是国家外交部发来的呢!所以,当苏州拙政园年仅二十二岁的花匠尚金生奉命来到苏州交际处(今苏州市外事办),听到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到北京外交部去工作时,他当时竟激动得说不出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