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0300000007

第7章 壮歌:红色记忆(2)

1961年“八一”建军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开始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盛况空前。《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老同志更是连声叫好。此后,《十送红军》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被各大报纸、音乐刊物争相刊登,被各大文艺团体反复排演,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并且久唱不衰。

《十送红军》问世50多年来,以其情意笃真、缠绵悱恻,感动了千万群众,成为红色经典歌曲,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21世纪之初,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篇电视剧《长征》,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便是《十送红军》,宋祖英的出色演唱,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刘亚楼司令员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必须都是历史歌曲,不要另写新歌。为了避开创作痕迹,《十送红军》署成了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直到200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把《十送红军》作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剧中才恢复了词曲作者张士燮、朱正本的署名。

《五月的鲜花》

——悲壮地吹响抗日号角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低回深沉的歌声回荡,如呜如咽,如泣如诉。20世纪30年代是个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愤怒、团结、觉醒、奋斗的伟大时代。《五月的鲜花》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品。在国土沦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它像犀利的号角,警醒着人们不忘国耻;它堪称时代的战歌,催促人们奋起抗争,救亡图存。

(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 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把魔爪伸向了华北。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在长城一线挑起战事,侵占了热河省。1935年下半年,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大肆鼓吹“亲善睦邻”,到处培植汉奸,扶持傀儡政权,策动华北“自治”。国民党冀东行署专员殷汝耕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此为开端,一大批汉奸充斥了华北军政各界。为进一步使华北特殊化,日方提出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软弱无能,步步退让,竟然同意于1935年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华北之大,竟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6千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12月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后,诗人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名为《五月的鲜花》的诗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当局妥协卖国的政策,唤醒民众,呼吁大家起来抗日救国。这首诗歌在当时感染了许多人,包括曲作者阎述诗。

阎述诗曾经参加过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爆发时,他在北平宣外菜市口,亲眼目睹了这一爱国运动被残酷镇压的情景,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阎述诗当时义愤填膺。1936年夏,当一位东北大学学生拿着一首《五月的鲜花》歌词请他谱曲时,他便慨然接受。尽管不知道词作者是谁,但那悲壮昂奋的歌词和他当时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使他想起了自己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曲,当晚就完成了,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五月的鲜花》就这样诞生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解放后一直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担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诗集《光未然诗存》、《五月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其中包括长诗《屈原》、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曲作者:阎述诗(1905~1963),原名阎绍璩,字述诗,辽宁沈阳人,我国现代爱国音乐家,特级数学教师。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中学(北京汇文)担任数学老师。代表作有《五月的鲜花》、《落花》、《春水》、《泪》、《水仙》、《唐古歌》、《秋怨》、《感旧》、《桃花溪》、《苏武庙》、《风雨替花愁》等。

(二)

《五月的鲜花》曲子朴实、深情,全曲并没有华丽夸张的主题和乐句,旋律简洁得就像是自然音阶的简单排列,却如地下的火山,蕴藏着一股喷薄而出的巨大力量,呼唤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奋发起来,振作起来。“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革命需要人民的觉醒和行动,“一声怒吼”发出东方巨人的声音,“挥动拳头”展示中华民族的不屈血性。

就是这看似平稳的歌词,饱含感情,意境深远,有一种哀婉悲壮的意境,激发起民众心灵中压抑的不屈精神。就是这看似朴素、轻缓的旋律,充满着对民族英烈的无比怀念和无限景仰,那比呐喊更有力量的深情怀念感动着为自由而战的中国人民。仿佛是污浊瘴气中的一缕娇艳阳光,《五月的鲜花》在沉重的年代激起阵阵波涛,鼓舞着千万志士战斗,战斗!

《五月的鲜花》的歌词分为两段,第一段表达了对革命志士的哀念,更是对抗战豪情的颂扬,是民族自豪精神的表现;第二段是第一段感情的发展变化,只用一句“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发出了那个时代坚定的、钢铁般的声音。

《五月的鲜花》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首先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写道东北沦陷,“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煎熬,失去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中“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旧歌舞升平”,带领演唱者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到“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

(三)

诞生于“一二-九”运动期间的《五月的鲜花》,充分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对爱国青年的真切悼念,对敌人野蛮行为的控诉,同时表现了人民斗争意志的不可侵犯。《五月的鲜花》诞生后,先是学校里的学生中传唱,后来逐渐传到了一些抗日团体里,不久便传遍了全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1937年,冼星海在一次万人聚会上,一句一句地教大家唱《五月的鲜花》,在场的好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被用来鼓舞士气,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抗日救亡“战歌”。 在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界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随着《青春之歌》在全国的上映,《五月的鲜花》再次热唱于全国。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旧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怒恨,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出了人民的心声

一首歌曲,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饱满的热情,滚烫的旋律,使这首歌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这首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心声的歌点燃了激情,响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记录红色历史,留存红色记忆的不朽之作,也是影响力最大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

(一)

1943年,正值中国抗战相持阶段的艰苦岁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这年3月,蒋介石公开抛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大肆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理论,疯狂攻击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诬蔑八路军、新四军为“新式军阀”、“变相割据”,扬言要在两年内解决中国内政问题,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6月,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顽固派更企图趁机解散共产党,消灭抗日民主根据地。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中国书法全集3

    中国书法全集3

    本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热门推荐
  • 誓不为后:追捕神医小逃妻

    誓不为后:追捕神医小逃妻

    四年之前这个男人退婚让她成为凤府的罪人命悬一线四年之后这个男人竟然把她困在皇宫之中要她成为他的妃子为他生皇子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她是谁?她可是凤子歌天下商号‘歌’号的幕后老板还是神医‘魅’的唯一传人这样的她不屑待在这个皇宫之中经过一番算计她带着他的儿子落跑了这一落跑竟然就是另外一个四年
  • 妖怪公司优秀员工

    妖怪公司优秀员工

    毕业后一直找不到靠谱工作的李麟误入妖族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妖族中介人,而他的工作就是——帮妖怪们找工作!身为妖怪公司的优秀员工,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帮精卫填海,帮牛头马面卖冥币,听白泽讲故事,给宅男朱雀订外卖……女娲:“加油,干的好我给你捏个女朋友。”李麟:“报告老板!保证完成任务!”
  • 今天也在努力拆cp

    今天也在努力拆cp

    于悟作为世间仅存的一只老妖怪,秉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生活了几百年,忽然被莫名其妙的组织绑定,走在快穿第一线,任务是给男女主牵线搭桥。然而风格跑偏了,于是——校园男女主情路坎坷,她一路指导,谁知道最后还是be了。眼看着霸道总裁男主即将拖着女主来一场生命大和谐,她却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带走了不省人事的女主。就连偏执狂男主要不顾女主意愿强行将其囚禁时,她也奔走在前线,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男主:该说不说,你有点碍事了。女主:别,我就觉得不错。
  • 漂流岛

    漂流岛

    我爹是个音乐家,认为人们理所当然应该和他一样,可以通过几个支支吾吾的音节获悉说话者内心最深处的准确想法。他是痛苦的,当他对人们一览无余时,人们却仅仅认为他是个有表达障碍的老实人。好吧,既然我和爹在这方面是相通的,我们也就敏锐地探测到了对方身上最细微的罪恶和悲剧意识。但我们不能就这些进行正式交谈,这样的交谈会将我们的生活和整个西风村导向分崩离析的境地,让我们互相做出最为严酷的审判,最终将一无继承。事实上,我们藐视这种交谈,难道有面对面一本正经进行这样一场搜肠刮肚、条分缕析、自我剖白和标榜的交谈的必要吗?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 青年作家(2015年第2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2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7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 925号邮筒

    925号邮筒

    一段被遗忘的记忆,一部仅为你写下的小说。有一天,我被自己的小说吸了进去,治愈、拯救、逃脱,最后…
  • 宠溺无边

    宠溺无边

    一日半夜,温镜似乎听见了尹梓夜的声音。“我很想你,别生气。”那头默了几秒,才温柔道:“早点回家,我……也很想你。”温镜清醒后才知道,是自己睡着后不小心长按进了语音控制,梦中又一直在叫她的名字,所以才有了那个电话。他放下手机,一夜好梦,好事终成。总之,这就是一个温油的治疗师把自己的病人变为太太的故事。
  • 我家学生能改变历史

    我家学生能改变历史

    沉迷游戏不可自拔的李白,每天阅读鸡汤的武则天,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的墨子,整天捣鼓火药的霍去病。作为这些历史人物的老师,主角表示压力很大,因为一不小心将他们教偏了,那么华夏的历史就会大变模样。《我家客人你惹不起》已经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