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昭坐在马车上,被晃的神智不清。原想着来的时候已经晕车过一次,回去的时候怎么也算是个有经验的人了。没想到做足准备,现在还是腿软手软全身软绵绵,连头发丝都焉巴了。
本想着人烟稀少的地方,怎么也能纵马狂奔,现在只能躺在棉垫上六亲不认。
颠了一个月,在董明昭濒临散架之际,终于到了江南。董明昭当即决定就地修整两天再去外祖家,否则多年不见,一见这副样子,实在有损形象。
董明昭足足在床上躺了两天,才缓过来,收拾妥当,派了个人去送信,才坐上马车出发了。幸好,到外祖家才一个时辰。
老远就瞧见沈府的门匾下,大门敞开,门口站了丫鬟婆子的站了两排,还有几个衣衫亮丽的年轻妇人。
董明昭下了马车,就有个相对来说年纪稍大些的鹅蛋脸红衣的妇人过来,边拉了她的手往里走,边说道:“明昭妹妹可算是来了,我是你大表嫂,自从收到了将军的的来信,老太爷老太太便日日盼着了,现在都在里边儿等着呢。咱们家啊一大家子人,等下呐,有的你记了,我便先不在这儿给你介绍了。”
明昭一脸乖巧的应是。
穿过大厅和花园,来到了一处院子,院子门口站着几个丫鬟,有一个老远见了她们,就转身进去回禀,剩下的也是迎了上来问安。
董明昭就在一群大小美人的环绕下,进了屋,瞧见上头坐着的两位头发微白,身型微胖,和蔼可亲的老人,嗯,没错,虽然好几年没见,但还是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自家外祖父外祖母。赶紧上前去行了个大礼。
沈老太太眼泛泪光的伸手,嘴里说着:“快起来快起来,到我这儿来。”
旁边早有机灵的丫鬟上来扶她,董明昭顺势起身,走到沈老太太身前,沈老太太拉了她的手让她坐在身边,搂在怀里摩挲着肩膀,直摸眼泪道:“你那狠心的娘,竟然舍得让你跟着你阿爹去边关那地方,瞧瞧这都瘦成什么样了。那是小姑娘家该去的吗,这么远的地方,一去四年…”
旁边的沈老太爷也是眼角泛泪,但还是训斥道:“阿昭才回来,你就哭个不停,也不怕把阿昭吓到!”
沈老太太搂着董明昭的手紧了紧,像个老小孩般狡辩道:“阿昭自小胆子大得很,怎会被吓到。我就是想外孙女了,这次说什么也要在我这儿住上几个月才准走。”
董明昭反手笑嘻嘻的搂着深沈老太太撒娇道:“阿昭也想外祖母呢,您瞧,一回来就先来瞧您了。我呀就准备赖在外祖母这儿不走了,您赶我我也不走啦。”
“阿昭光想外祖母,不想大舅母了吗?可见是白疼你了,哎…”
董明昭循声望去,就见沈大太太在下坐揶揄的打趣儿,立刻起身,佯作一本正经的行礼:“给大舅母请安,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沈大太太还来不及出声,一旁的沈二太太就接着话道:“阿昭可是偏心,对大舅母甚是想念,不知道我这个二舅母有几分想的呢?”
董明昭端着严肃的小脸道:“想二舅母九分九。”
沈二太太一脸好奇的问:“那剩下的一去了哪儿呀?”
董明昭依旧严肃的答道:“自然也要分一点给二舅舅。”
在坐众人皆忍不住笑出了声,沈二老爷最是严肃一人了,实在难以想象有人对着深二老爷说“想你”,他是否会气的变脸。
沈大太太笑骂道:“你个猴儿,惯会哄人!来见见你两个嫂子。”
沈家董明昭这一辈可以说是人口众多,大房就有两个儿子,嫡出的沈琛,庶出的沈珂,还有嫡出的女儿沈珺。二房则是三个儿子:嫡子沈琅和沈琏以及庶出的沈瑭。
“这是你大表嫂,这是你二表嫂。”沈大太太一个个指过去。
董明昭走上前去一一见礼。两人拿出准备好的礼物,董明昭收下。然后与一旁的沈茹眨眨眼,沈珺笑眯了眼,也回了她一下眨眼。
沈老太太笑眯眯的看着她们,说道:“阿昭赶了这么些日子的路,定是累着了,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过两日设个家宴,大家再慢慢说。”
又拉着董明昭说道:“你那院子就是你娘出嫁前住的,你之前来也是住过的,找人呀给你细细的又收拾了一遍,保准你会喜欢。回去好好休息,明天早上不用来请安啦。”
明昭也是想去休息了,便顺从的应下,众人纷纷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