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40800000003

第3章 从“严禁手机”谈学校自新能力

日前,在一次采访当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说:“当今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对陶行知其人其学的宣传、推广、了解是很不够的。”周教授之所以如此忧心,是因为他认为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开拓者,以他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可以和孔孟为核心的古代教育思想相并列,共同构成中国教育思想,然而教育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不够。

周教授是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家,他深深懂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价值,懂得自己倾心投入的价值,所以他毫不讳言地批评整个教育界。其实有一点他不懂,教育界多数人并非是专门冷落陶行知,而是谁的思想都不学。

陶行知的确堪称“教育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到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他所提出的一些教育问题,到今天我们都还没有很好地解答。

98年前,他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说:“我们在教育界做事的人,胆量太小,对于一切新理,大惊小怪。如同小孩子见生人,怕和他接近。又如同小孩子遇了黑房,怕走进去。究其结果,他的一举一动,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也如同一个小孩子吃饭、穿衣,都要母亲帮助,走几步路,也要人扶着,真是可怜。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魄力,教育界有这种魄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这些话,放在今天来看,哪一句不击中我们的要害?今天的教育,不要说缺乏创新的能力,就是连创新的胆力都没有。我们生活的世界日新月异,可是我们却永远生活在过去,满足于过去,迷恋过去。“但是这种人才,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究竟要由什么学校造就?究竟要用什么方法养成?”面对这种追问,我们每个教育人一定都会惭愧不已。

比如面对智能手机,我们除了异口同声地喊“禁”,此外没有他法。手机就一无是处吗?手机就是洪水猛兽吗?在一个连政府都提倡“全城WIFI”的时代,学校居然还在高喊“禁止手机”,这不是逆历史潮流、做螳臂当车般的无谓抵抗吗?陶行知说:“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所以要使学校成为一个小共和国,须把社会上一切的事,拣选他主要的,一件一件的举行起来。不要使学生在校内是一个人,在校外又是一个人……我国学校的弊病不但在于与社会相隔绝,而且学校里面,全以教员为主,并不使学生参与。”当今学校想做的,正是想把学生和社会隔绝,把学校造成一个“世外桃源”,如此才好控制学生的思想和时间,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好手机,就是社会上“主要”的事。学校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来研究如何发挥手机好的方面的作用,消除它坏的方面的影响。如果都完全禁止了,接触尚不能够,还怎么来研究呢?这样做就是在推卸责任,将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的教育推向家庭,推向社会。只管在校的时候,不管在家的时候,只管当学生的时候,不管将来不当学生的时候。事实上,说了禁止,因为处理方法本来不当,结果多是禁而难止。面对这种情况,可是大家依然紧抱“禁止”不放,不想他法,另谋出路,自欺欺人。

这种状况,并不是手机问题真正无解,而是多数学校习惯于“学习经验”,等别人摸索出办法来再去趋之如鹜,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勇气,不肯开动自己的脑筋,真正静下心来思考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很多学校禁止手机的理由基本差不多,“影响学习”“影响休息”“伤害眼睛”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影响学习”,担心学生在手机上花的时间过多,从而减少听课、作业、复习、预习的时间,影响学校成绩。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手机的缺点,忽视了手机的好处,如果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很多课是不需要老师来讲的,很多题是不需要老师来解的,很多资料是不需要老师来准备的。现代的课不是看老师的知识有多丰富,而是看课堂的信息有多丰富,不是看教师的表演多精彩,而是看学生的思维多精彩。

从前些年开始,很多学校热衷于打造“翻转课堂”“智慧课堂”,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些课堂依然是“鲍鱼海参”,未成“家常便饭”,一般老百姓根本吃不上,看不上。这种课堂除了拿来装点门面,此外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这些课堂的理念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不是每个教室都能配上那些高档的设备,但是智能手机几乎人人都有,为什么不好好地利用这种智能终端呢?如果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学习,课堂的效果可能会好得多。正是学习和作业形式过于单一,让学校生活显得无趣,要想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就应当丰富学习的途径和作业的形式。可以用耳朵听讲,也可以用眼睛查阅,还可以单个交流或集体探讨。可以是个人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或网络作业,还可以是规模不等的集体作业。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知道,手机不只是娱乐的工具,它还是学习的利器。

陶行知还说:“教人勿赌博,勿饮酒,这都是消极的禁止。至于积极的办法,要使他们时常去做好的事情,没有机会去做那坏的事情。”人在什么时候才玩手机?就是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当他们认为所做的事情不重要,或者不影响做事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出手机来玩。现在很多人沉溺于手机之中,多数是因为无事可干。因为生活无趣,所以才有人迷恋网聊、游戏。学校的任务就是设法增加校园生活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假若他们在手机上做的是有意义的事,也要大胆允许和支持,只是不忘帮助他们一起采取一些保护健康的措施。当学生头脑的田地里长满庄稼,就不会长出大片的野草。

陶行知又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信息时代,面对智能手机的问题,不能再用老经验、老办法,一味地“禁止”,应当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历史早已证明,在新事物面前采取保守态度的,终究都要落伍,终究都要成为后人的笑柄。每所学校,都应当“知史明智”,与时俱进。作为传播文化和文明的地方,学校不能只满足于学习知识、教授知识,还应该积极主动发现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经常站在时代的前沿,才有资格去引领学生、引领社会。

陶行知还提倡“自新”“常新”和“全新”,说“我们中国的教育,倘若忽而学日本、忽而学美国,忽而学德国,终究是无所适从”,“即如洗澡,一定要天天洗才能天天干净”,“我们所讲的新,不单是属于形式的方面,还要有精神上的新”。从如何对待手机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今天的很多学校,只会“学”,不会“想”,迷恋“习惯”,不爱“洗澡”,喜做表面文章,不肯实质改变。100年快过去了,陶先生的这些话,依然是“矢有其的”。

教师不自新,自辱!学校不自新,自亡!教育不自新,自朽!

同类推荐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耕耘南广

    耕耘南广

    辑录了几十篇在南广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一线辛勤耕耘的教工们的创业回忆文章。它记录着创业者的艰辛与欢乐、光荣与梦想,和年轻南广的成长历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南广青春律动的脉搏,园丁的敬业、奉献和激情,聆听她深情嘹亮的歌唱。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热门推荐
  • 内丹诀

    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门骄女

    农门骄女

    “唉……”一声满含怨念的悠长轻叹,这已经是阮芸自醒来后的第一百零八次叹息了。在这个穿越成风的年代,她好好一个现代女强人也终于赶上了这趟末班车,刚签下了一笔两千万的大单子,结果一眨眼间就穿到了某个封建时代的穷山沟里。环视着这间小小的空荡荡的房间,除了一个放衣服的柜子,还有自己身下这张简陋的床,其他竟然什么都没有了。天,这到底是一户多穷的家庭啊!……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西方的孔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都市错爱

    都市错爱

    懂乌云的密布,懂阳光的温柔,懂狂风的残酷,懂时钟的节奏,但却不懂这世界浓缩的态度。更加不明白青春到底散落在了哪一处……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 隋唐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隋唐演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共一百回,七十余万字。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小说中塑造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脍炙人口。
  •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

    《黑鱼千岁》包括黑鱼千岁、第二篇老虎大福、第三篇山鬼木客、第四篇雨、第五篇雾、第六篇风、第七篇上镜、第八篇寂宽尼玛路、第九篇菜子坪手记、第十篇醒也无聊、第十一篇醉也无聊、第十二篇瘦尽灯花又一宵。
  • 杨柳青小志

    杨柳青小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在青云端

    莫在青云端

    那年,他第一次见到她,他十五,她十二。他是摄政王义子,她被许婚当朝太子。本以为就这样岁月静好。却因她身后的权势成为皇帝为幼子布下的最后一枚棋。再入宫,已是后宫妃。别人斗宫妃,夺帝恩。她偏就要养皇帝、斗太后、斗外戚,最后还要斗自己一手教出来的皇帝。为了天下,为了情义,她甘之如饴。原来所谓一代明君,所谓无愧天地,无愧万民。却终究愧了她漠氏……他浴血而归,一路摒除外戚,兵镇外邦,匡扶天下,为了恩义,为了苍生,也为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