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照例恳请大家投票和收藏,给新人一点鼓励。谢谢!
七月初一。
福州城从奶白色的薄曦中醒来。清晨的第一束阳光尚未照射到古朴的城墙上,城市里的每处角落便已充斥着各种喧嚣。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普渡节。为了今天这个举城欢庆的节日,家家户户都在张灯结彩,擦洗香案,准备着各种祭祀物品。
听说为了让这个节日过的更加喜庆,城里各大家族在城南林氏的倡议下,共同出钱出力出人,准备办一场盛大的灯会,灯会上,有杂耍、舞狮、舞龙等各类表演。为此,还特意奏请节度使府解除了今日的宵禁。
福州城已经很多年没这么热闹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每家每户都行动了起来,尽自己所能地为这个难得的节日增添光彩。
今日福州城最忙的却还是要数徐仁宴徐曹史。因为就在今夜,他要纳清心居鱼玄衣姑娘为妾。
鱼玄衣一直是徐仁宴的红粉知己,二人时常在清心居诗词唱和、听风弄月,在福州城内倒也算一件风流韵事。徐仁宴早就有心将这个尤物娶回家门,金屋藏娇。怎奈鱼玄衣却怕入了徐氏之门,便要守规矩,再无在清心居内的自在快活,心中就不愿嫁作他人妾,徐仁宴倒也不勉强。
谁知这事在前些日子突然有了转机。唐国使节裴茳竟也迷上了鱼玄衣,自那日在清心居醉打徐仁宴,徐仁宴驿馆寻仇反受羞辱之后,裴茳更像是苍蝇一般,隔三岔五地便要去清心居,并指明就要鱼玄衣作陪,最要命的是此子酒品极差,喝多了便要搂着鱼玄衣拉拉扯扯,行那猥琐之事。鱼玄衣不胜烦忧,索性从良嫁给徐仁宴为妾,以此摆脱裴茳的纠缠。
故而,徐仁宴倒算是因祸得福,竟因此得尝所愿,为怕夜长梦多,索性匆匆忙忙地定在了七月初一纳妾。虽说只是纳妾,徐仁宴却不愿委屈了鱼玄衣,竟将这件喜事操办的极为热闹,遍洒请帖,在自家庭院里摆了三四十桌,几乎将福州城有些脸面的达官贵人请了个遍,不曾遗漏一人。他是李弘义身边的红人,一般人如没什么要紧事,都答应前去捧场。据说,连李弘义都派了自己的亲弟弟李弘通作为代表参加,可说是极给徐仁宴面子了。
清心居内。
鱼玄衣身穿大红色的嫁衣坐在铜镜面前,贴着花黄,一颗心却五味杂陈飘飘不知所踪。自那日裴茳与徐仁宴密谋之后,她便成了二人之间的传声筒,每次裴茳有什么消息要通知徐仁宴,都是跑到她房内,装着酒醉与她纠缠,然后将纸条塞入她的怀内。同样,徐仁宴如有什么大事,也是通过她转交裴茳。
直到前几天,那个笑嘻嘻的少年搂着自己的腰,挑着眉,在自己耳边轻声说道:“恭喜姑娘,七月初一,徐先生将来迎娶。我在这里恭祝姑娘平安喜乐一生。”
只记得,他那时的手指细而长,他唇角的笑容很温暖,他的眉毛挑起来的时候,很好看。还记得,当他恭喜自己的时候,自己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欢喜和开心。
于是,第二天便等来了徐仁宴的聘书。七月初一普渡节,便是自己嫁作他人妾的日子。
也许,这也是个不错的结局罢。鱼玄衣怔怔坐了半晌,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拿起手中的胭脂往唇上点去。
清心居在这天也被妆扮的喜气洋洋。原本纳妾,一乘小轿抬入徐府便是,但徐仁宴为示郑重,竟依着平妻之礼,用八抬大轿来抬,虽因时间匆忙之故,省了纳采、纳征等许多程序,但能做到这般地步,已经算给鱼玄衣撑足了门面。
日近黄昏,杏花巷便分外热闹起来。也不知徐仁宴从何处找来的迎亲队伍,吹拉弹唱的乐队,迎亲的傧相,抬聘礼的民夫和骡马,熙熙攘攘地竟有四五十人之多,直将清心居的门前挤了个水泄不通。惹得隔壁各家的青楼女子羡慕万分,纷纷表示鱼玄衣真是上辈子修来的好福气,不但嫁入官人家为妾,还能让徐官人以平妻之礼相待,迎娶进门。
迎亲队伍在喧闹声中鱼贯入了清心居,众傧相在鱼玄衣楼下念了催妆诗,蒙着盖头的鱼玄衣方在丫鬟的搀扶之下,款款下楼跨入轿子。
待徐仁宴跨着骏马,领着众人和大红花轿迤逦游街时,他的迎亲队伍则变得更为庞大。却原来鱼玄衣的嫁妆也是不少,箱笼铺盖,各式家具,生活用品等等,另有几个箱子分外沉重,抬杠都似乎压弯了,不是铜钱便是银子,抬着这些嫁妆的民夫少说也有五六十人。围观的百姓这才惊觉,这徐官人不但没吃亏,反而似乎是赚了不少,鱼玄衣的陪嫁竟这般丰厚,难怪徐官人对这桩婚事这般看重。
一路唢呐锣鼓齐鸣,穿行城市十几里,终于将鱼玄衣迎入徐府。徐府位于城北长乐宫右侧的永福坊,是众多达官贵人聚集之地。徐仁宴官位虽不高,不过任节度使府户曹曹史,却是李弘义手下为数不多的能吏,在政事和地方治理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军事上的建言建策也常能切中时弊,故而深得李弘义倚重。
占地广阔的徐府共有五进院落,前两院均已摆满了酒席,作为酬宾之所。前来贺喜的达官贵人和地方名流已陆陆续续地到了,自有礼宾代为接待。因客人大多是李弘义手下的重要官员和军中将领,互相之间都是同僚,气氛便极为热烈,还没正式开席,一些武夫已迫不及待地拿着桌上的酒坛互相灌酒了。
行了交拜之礼的徐仁宴将鱼玄衣送入洞房,揭去了盖头。鱼玄衣含羞抬眼望向徐仁宴时,却发现徐仁宴脸上竟无一丝欢颜,而是一片铁青之色。
鱼玄衣心中咯噔一下,疑惑问道:“夫君?”
“七月初一,普渡节,鬼门关大开。明日你我究竟是人是鬼,只看今夜!”
徐仁宴脸带狰狞之色,眼中却一片决然。
城南平安坊。
与往日安宁祥和的气氛不同,今日平安坊内似乎暗藏着一种爆裂而不安的气息。坊内的居民们一样的张灯结彩,一样的香案供奉,孩童们依然兴奋地在坊间巷道里欢快的嬉戏,从表面上看起来,与别的地方并无不同。然而在坊内的每个大人脸上,都隐隐带着一丝紧张和焦虑。
林氏宗祠之内,年老的族长林辰南领着近百名林氏子弟庄严肃穆向祖宗牌位敬献香火,三叩九拜之后,三支粗大的香火插入供桌前的炉盆里,供桌上摆满了各式祭奠的肉食酒菜,在烟火缭绕之下,散发着一种妖艳而诡异的气息。
“今天,是我林氏一族的大日子。我林辰南作为族长供奉祖先已二十多年了,年迈体弱,早就不堪重任。如今各房各家都派了代表来,就请大家做个见证,便在今日,我林辰南将族长之位交给仁翰。仁翰,你过来。”白发白须的林辰南虽已年届六十,但耳聪目明身子硬朗,腰不弯背不驼,哪里有半分龙钟之态。只是今夜林氏将行之事太过凶险,为了加重林仁翰在族内的权限和威望,林辰南毅然交出了族长的权杖。
林氏子弟大都已知此事,故而并无喧闹,默默地看着林仁翰走向前,双手高举接过林辰南手中的一个盒子。盒内,是宗祠的钥匙以及林氏族产的房契和地契。
“今夜,我林氏一族将举大事。诸房子弟当携手共进,若有退缩不前者,除族!若有背叛家族者,诛灭!各位听清了么?”林仁翰在祖宗牌位前再度叩拜之后,转身向林氏子弟厉声喝道。
“偌!”众子弟齐声答道。
城北,节度使府。
年已五十有余的李弘义坐在空旷的节堂内,依旧在浏览各地发来的折子。身上仅穿着件单薄的绸衣,半白的头发仅用一根黄色布带束了,随意地披散在脑后。戎马倥偬数十载,他的身板依旧挺直如松,可眼睛却似有些老花了,折子上那细如蚊蝇般大小的字体,有时候会莫名糊成一团。
抬头看看殿外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他不易察觉的皱了皱眉头,低声吩咐道:“掌灯。”
一位胡须花白的驼背老仆颤巍巍地将一盏油灯放置到他的案前,轻声道:“大郎,忙了一天了,该歇歇了。”
李弘义抬头一看,见来的是跟了自己半辈子的忠仆元宝,不由笑了起来道:“怎么是你来了。别的人呢?”
“今儿是普渡节。街面上热闹,便放了那几个小猴子出去松快松快。”元宝微笑道。在李家已经呆了一辈子,自老太爷那时起便进了这个家门,然后是太爷,最后是眼前这位。吃过谷糠、喝过马尿,什么苦都受过了,但也享到了原先做梦都不敢享的福。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在军中都已是独领一军的军指挥使,也是三妻四妾、金珠玉环绫罗绸缎样样不缺。他们一直劝自己好好的在家里享清福,但自己就是不愿意,总觉得还是呆在大郎身边帮着他做点事更舒坦更踏实。
蓦然,极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锣鼓声,节奏欢快。
李弘义放下手中的折子,侧耳倾听,心中却有一丝惘然。今日是普渡节?日子过的竟这般快。
元宝叹了口气,关心道:“大郎,自你当了这劳什子的节度使,我便没见你有一天轻松欢快的时候,总是愁眉苦脸的。咱家如今已是富贵之极,你也该歇歇了。有些事,可以放手让二郎、三郎、承哥儿、熙哥儿他们去做。”
李弘义苦笑道:“他们?你说哪个是成器的?”
说着,他离开案桌扶着老仆走到大殿门口,指着宫墙外暮霭深深之下已逐渐燃起点点灯火的城市,道:“我提着脑袋,吃尽千般苦受尽万般罪,赤手空拳打下了这一片江山,哪能这般容易放手?”
“哐哐哐”、“咚咚咚”。
锣鼓声越来越近,伴随着阵阵喝彩声、喧闹声,直传入耳。这该是哪家富商组成的舞狮队在巡街表演吧,李弘义在心内暗暗猜测道。
晚风徐徐袭来,初一无月,唯有点点星光高挂天际,一闪一烁。
今夜,普渡莅临,鬼门关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