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67700000003

第3章 十五不武

两个月后,中原

开封府,这座数朝古都因为梁王族的投降而免于战火荼毒,依旧保持着其鼎盛时期的繁华锦簇,与外界的混乱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诺大的王宫变成了秦武帝的夏宫,原来的将军府则改为中原总督府,由林镇邑亲自坐镇震威慑反秦逆贼。

至于开封的原主人旧梁王室,则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仅剩一个世子和长公主依旧住在林镇邑的鼻子底下,继续享受着诸侯王级别的待遇。

姬静薇并没有选择在开封安家,而是选择了一个距开封不太远的小县聊城住了下来,一来这里环境朴素没有开封那种纸醉金迷的奢靡之风,二来这里虽是小城,但却乃中原咽喉要道,时刻有秦军精锐把守,并有锦衣卫的秘密联络点,实际上比之开封要安全得多,到时自己出去公干前给下属打个招呼,罗生自会有人照料;这其实和当初她独自带着年幼的罗生北逃时,低调的选择安家郎泉是一个道理。

姐弟两租了一个独门小院,地方虽然小了点但是胜在地段幽静盘于山腰,虽然平日里买菜打水会麻烦一点,但价格也低,一年的租子是一吊钱(一千文钱)多一点,换成银子大概是一两左右;须知如果租到开封,同样的院子没有五两是绝对下不来,而姬静薇在锦衣卫里正七品捕影缉事的俸银一年也就刚刚十两纹银,住开封的话恐怕姐弟两就得和西北风了。

次日,因为姬静薇看不上县城里那几个匠人的粗糙手艺,所以一大早就带着罗生赶着车去开封购置一些家具,毕竟以后可是要长居此地,以她的性格可不愿随便将就;毕竟以前是在郎泉那个地方又没钱又没条件,这来了中原自然要恢复正常了。

“过了小吃街和鼓楼便是开封主街,整个中原有的东西都能在这里买到;主街后面是原来的旧梁国子监,只不过经过朝廷改制现在称作翰林院,里面的酸儒被跑了一批,杀了一批,流放了一批,可尽管如此,现在翰林院还是人声鼎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知道原来讽刺那些清倌的大儒,现在又如何了?”姬静薇冷笑一声回头看去,却见罗生正踮着脚尖偷偷在打量翰林院不远处那一排排挂满红色灯笼的大牌坊,当即一巴掌呼到他后脑勺,皮笑肉不笑的威胁道:“你那么感兴趣?要不要姐姐找个俊俏的花魁给你开开眼?”

“啊?当……当然要不得!我可不是王瘸子,怎能去那种地方!”

“呵…让我知道的话,就让你尝尝什么‘绣春刀下过,秋风裆中凉’的销魂滋味。”

“不敢不敢…”罗生暗骂王瘸子,要不是那个老不修没事就将大城里的春楼吹上天去,他至于这么好奇的梗着脖子看吗?这下好了,就算以后有兴趣,也得掂量掂量了。

……

大秦入主中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科举修书改制并设立翰林,软硬兼施的将中原八成读书人都集中到了开封,以方便管理监视,绝了这些文人的‘爱国情怀’,从根本上快速抹除梁国国士文化对中原的影响,辅以数十年的愚民教化,便能逐步稳固中原进而‘天下归心’,只是现在看来这条路还任重而道远的很。

至于翰林院附近各类小食酒肆歌舞伎之流便也跟腥而来霍乱学问,暂时看来是件好事,起码年轻一辈的读书人大多被这灯红酒绿迷住了眼,全然忘了‘亡国之耻’,至于中原彻底归化后如何再将忠君报国的学问做起来,就不管武王什么事儿了。

除过翰林院,开封府北文庙也是相当人生鼎沸之地,虽然这里多清苦文士所以繁华不比翰林,但是依旧是许多才子佳人最爱的去处,除了文庙附近的坊市物美价廉外,更重要的是周边多是清雅的林园,很能满足清雅之士‘洗净浊世铅华’的雅愿。

“北文庙倒是不错,不过现在是晌午所以人不怎么多……”

“姐……”

“你看,那儿有卖糖葫芦的,北庙这家百年老字号做的是北方最正宗的……”

“家具啊姐!!”

“……”姬静薇楞了一下,随即脸色涨红的说到:“催什么催,我能忘了正事吗!跟我来后街吧,那里的有几个手艺不错的木匠师傅,就是不知道他们还是否在做…”说着她对罗生伸出手,“拿来?”

“啊?”罗生看姬静薇搓手的手势下意识捂住钱袋,“啥意思哟,完全不知道老姐你在说什么….”

“哼!真以为在我面前继续装傻有用?”果然,缓过劲来的姬静薇觉得被罗生晃点了好几年很是恼怒,所以特意在这里等着罗生呢…

“哪里有你这样的…”罗生纠结半天最终还是妥协,乖乖的从腰包里拿出一锭攒了许久的私房银子,“本来打算帮你买点水粉,让你高兴高兴的……”

“是吗~?”姬静薇似笑非笑,看的罗生脊梁发麻。

次日中午……

罗生满意的看着打扫干净的新家点点头,可惜姬静薇一早就出去办差了,否则说不定他能借着老姐心情好把没收去的私房钱要回来;独自吃完午饭后,罗生再次挑起了扁担准备干回老本行---借着帮邻居挑水相互熟悉的幌子将周围的地形全部记住,规划几条撤退路线,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俏寡妇……啊呸!是看看能不能从邻居那里打听到些什么有用的情报。

上山下山几个来回,罗生便将小小的聊城基本熟悉了,也替周围好几户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家都打了水,一来二去近一周过去,他乐于助人的‘憨傻’形象很快就建立了起来,住在他家周围的几个老太看着勤快能干又生的高大的罗生笑的合不拢嘴,越看他越顺眼,甚至有一个老太想将自己孙女许配给他,奈何那小女娃是个还不及罗生膝盖的幼齿,尴尬的他一脑门的汗连连推辞才让老太暂时放过他。

十月初,距罗生来到聊城也有快两个礼拜了,这天他练完桩替隔壁老太打好水后,指着一户大门紧闭的人家问到:“王老太,隔壁那户人家是怎么回事,怎的一天连门都不开?”

“别去管!那家人有些怪,要么一整天屋里没个响动,要么就是那家男人鬼嚎连天,偶尔那个苦命的小媳妇会外出购置柴米......哎,你说这是什么世道,一个男人不干活光靠女人养着?可就这么好的媳妇,还有人私下里乱鬼嚎说那小媳妇是狐妖,你说可笑不可笑?若真是妖,早就把那个病秧子男人吃了了事,还路着他祸害自个……”

“噢,这样啊,那听您的我不管闲事。”罗生赶紧将老太打断,“地也扫完了,我鞋底脏,屋里就不进去,还有事的话您喊我啊。”说完他赶紧开溜,否则说不定又像上次一样,老太絮絮叨叨近一个时辰说的都是废话,除了听的他脑仁疼外什么有用的事都打听不着。

俗话讲十年武,七年桩。

这句话将练桩的重要性很好的阐述清楚;武者,无论擅长刀剑枪棍或其他奇门兵器,其基础都是从下盘开始,而重中之重自然是练桩。

桩者,默立足与肩宽,分之若裂地,曲之不蹲不坐。

腕比肩,臂抱元,五指分,纳地气。

武者丹田内的真气便是借由这种基本功慢慢凝聚的,待何时产生第一缕真气时便算大功告成,以后也便不用进行这种枯燥的基础练习了;罗生虽然从六岁多一点便开始练桩,到今天十五快十六岁,近十年的功夫却每每感觉有气感产生时,体内总会莫名其妙的生出一股热流缓缓将真气悉数吸收,一丁点都不给他留下。

按江湖人的说法,像罗生这样练了这么些年还没练出真气的,就是典型的‘不开窍’,这辈子估计也很难在武道上登堂入室;但罗生并不灰心,离开师门逃荒前师父唯一嘱咐他的一句话便是‘十五不武’,估计师父十有八九早就料到了罗生以后的遭遇,提前给他打预防针?不过即使师父没说,他也不打算放弃。

年幼时与姬静薇一起颠沛流离的那几千里让罗生早慧了太多,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懂了,该忍的不该忍的也都经历过来了,所以他比什么人都明白,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事情就还有转机,更明白死的总是喜欢耍小聪明的傻子,反而看似笨傻之人总能化险为夷,还有一个奇怪的理解,那便是论起毒辣阴狠,山精妖怪永远比不得羽扇纶巾的文士。

……

“呼……”两炷香过去,罗生隐隐感觉腿脚开始酸胀便长出一口气收了桩,多年的练桩下来总会有极少的真气没被体内的热流吸收,刚那种酸胀感便是吸收到极限的特征之一。

王瘸子告诉过他,虽然逸散到血肉筋骨的真气只有极小一部分能被彻底消化为他所用,但也不要因此不拿蚊子肉当回事,练武本就是积少成多的精细活儿,所以即使罗生丹田内未留得一丝真气,但以他那股子力劲和眼力,对付寻常强盗猛兽之流还是绰绰有余的……前提就是不碰到真正入品的江湖好手。

罗生这才收功没多久,就听到不远处的院子门咔嚓一声打开,一个姿色普通身着布裙的少妇拎着菜篮子走了出来,小心的将门关好后便迈着小碎步迅速消失,隐约中罗生似乎听到了院子里传出的,若有若无的痛呼声。

同类推荐
  • 悠悠长生路

    悠悠长生路

    手执天地造化之笔,夺世间万物之气运!执笔超凡,落笔成仙!
  • 这是你的江湖

    这是你的江湖

    武是一种文化,侠是一份情怀。传统武侠虽已没落,但武侠精神却不该因此而萎靡。江湖从来都不远,江湖就在你的身边。
  • 神兵记忆

    神兵记忆

    世界上真的有那些飞檐走壁、飞天遁地的武功吗?如果有,它们会如何存在?这是一个问题。
  • 斩鸦

    斩鸦

    【反武侠】窃国者诸侯,窃钩者诛。吃白斩鸭容易,斩“鸦”却很难。杀人复仇容易,诛心亡魂却很难。那个没心没肺的开朗少年本只想做个得过且过的小偷,但一个所谓的“荡魔炼剑”却让他不得不走上了一条斩乌杀道的不归路。ps:简介以后大概会换,感觉比正文还难写==ps:无系统无异能无魔法无黑科技无金手指无德无耻主角一枚,在光怪陆离神鬼共存的江湖谋一线生机......
  • 洪武双侠

    洪武双侠

    明朝洪武初年,江湖势力纷争不绝,明教新旧派系斗争激烈,大明王朝内部暗潮汹涌,北元、倭国四处侵扰,明王叶苍穹之子叶凌云与大明丞相胡惟庸之子胡萧,背负忠诚与道义、国仇与家恨,从相识结义、同仇敌忾到各为其主、分道扬镳的人生道路。
热门推荐
  • 大学时代(下)

    大学时代(下)

    外白渡桥的名字让人想入非非,可惜尚没有一首诗媲美巴黎《米拉波桥》,甚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题记。春去夏来,大学里的每一学期都过得飞快。不久,就到了第一个暑假,这也是我第一次回家省亲的时刻。放假前几天,我荣幸地当选为“三好学生”,那是全班同学的一次无记名投票,但没有任何物质奖励。那时的经济条件只允许我走陆路或水路,这第一次回家,我精心挑选着中转站,最后一轮候选城市有上海、杭州和宁波,这三处均有轮船或汽车直达我的故乡。而其他地方,比如苏南的那几座城市,那时尚没有发往台州的直达班车。
  • 唯剑惊鸿

    唯剑惊鸿

    腰悬三尺剑,脚踏万重山。路遇不平事,一剑证肝胆。谁言匹夫勇,敢为天下先。高歌御风去,清白在人间!我心唯剑,行侠天下!
  • 蝶恋媚佳人

    蝶恋媚佳人

    上世纪末,乳臭小丫头怀两心愿孤身闯南。 花花世界,纸醉金迷,大难不死陷阴谋。 水落石出又临身世之谜,奈何命途之坎坷? 谜解,千金之路更迷乱! 原来,爱的是“生父”,恋的是“长兄”,恨的是“外公”…… 情感错位的女强人又该如何决择? 一块精致的“玉蝴蝶”引发两代人的爱、恨、情、仇…… 这是一个80版“灰姑娘”故事,一个小丫头的成长史和奋斗史…… ‖曲折离奇,催人泪下……‖ 交流群①:19626401②:96274295欢迎各位亲们加入^.^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刀天剑涯

    刀天剑涯

    两个女子,为了完成师父留下来的遗命,她们通过各种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险恶的武林中挣扎着前进。她们完成了使命,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故事以刀开始,一个不知何处的地方的人闯入武林,掀起一场风波,剑涯作为刀的守护者,她的命运如何?后来,这把嗜血刀的秘密被层层剥开,而中原武林也完成了大洗牌。这些都是由“幕后黑手”所计划和决策的,这位“幕后黑手”,也慢慢的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 一只猫与二十万

    一只猫与二十万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一只猫与二十万》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系列”幽默讽刺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幽默讽刺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幽默诙谐,蕴含辛辣讽刺,读来笑中有泪,让热爱幽默讽刺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科技炼器师

    科技炼器师

    这是一个带着科技之心拜入炼器门的地球穿越小子,他炼器不用锤,不烧火,却每每能成功。他创造的器物都稀奇古怪、闻所未闻,有的被世人疯狂追求,有的却被弃之如敝。更重要的是,别人的坐骑是凶暴异兽,他的是摩托车,别人使的是飞剑,他的也是飞舰,别人都是长衣长袍,他整个地球现代服装……“作为青春期的少年,我只是想追求一点不一样而已,拒绝撞器,撞车,还有撞衫。”——姜预撇了撇嘴。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欢迎加入星际之城,群聊号码:548312687新书:《超武全球》,望请支持!
  • 苦瓜和尚画语录

    苦瓜和尚画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梦流歌

    剑梦流歌

    楚云歌是翠云斋的一名伙计,一天他得到了一把剑,这把铜剑长八尺,周身上下刻着几个字,就在他接过长剑的一瞬间,仿佛灵魂附体,武了一段武功,却是失传多年的剑法。此后,他遍踏上了降妖伏魔的旅程。旅程中,他被卷入了一个阴谋,而阴谋的主使,竟是她……
  • 《案例。》系列(第3辑)

    《案例。》系列(第3辑)

    《案例》(第3辑)作为国内第一份以公司案例为内容的商业读本,由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主编的《案例。》的出版,无疑给我们在本土财经写作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声音,它既不是讳莫如深的学院式研究,也不是时效性的简单叙述,《案例。》所发出的声音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它让“案例”写作变的轻快但不失厚重,简洁而又易于阅读。本书为《案例。(第3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