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幼儿园接儿子,看到一个别的班的小女孩走出来,特别可爱,我就忍不住上前逗逗她,没想到小公主立刻换上一副特别严肃的表情,对我说:“我妈妈说了,不许和陌生人说话!”然后狠狠瞥了我一眼,走了,留下一头雾水的我独自凌乱。
挺可笑,也挺可爱的,但这样的安全教育有效吗?单纯地教育三四岁的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当她遇到陌生人的时候,竟然大声地向陌生人宣布出来,是不是有点儿出乎意料?如果我真是一个坏人,可能还会觉得这个孩子如此坦白,应该属于很好骗的那一类吧!
在对孩子进行安全自护教育的时候,家长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句话有错吗?看似没有,但对于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有限的孩子来说,它太笼统、太抽象,或者说它是个理念,而非实操技能,幼儿是很难理解一个理念的。
陌生人≠坏人
不认识的人都可以称为“陌生人”,不跟陌生人说话,就是教孩子拒绝一切不认识的人。可是,并不是所有陌生人都是坏人呀!
我还目睹过比我更尴尬的情景。
也是一个阿姨觉得小朋友特别可爱,就去逗孩子,孩子应该也是感应到了阿姨对他的喜爱,没有立刻跑开。突然,奶奶冲了过来,大声说着:“我不是叫你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嘛!”然后大义凛然地拉着孩子走了。
这样教育有多可怕!这就等于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根本被“坏人”占领了,处处有危险,人人需防范,有人向你示好,转身就可能把你卖了!那么,这个孩子除了父母家人还会信任谁?他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会有交心的朋友、可以托付真心的爱人吗?
也许奶奶想不到这么远,她只要在当下保护好这个小生命;也许她认为什么都没有安全重要,“信任”这话题太玄、太不实际。然而,她可能不知道,很多针对儿童的犯罪恰恰是发生在熟人之中。
这是一种教育的偏差,从小就怀揣“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理,怎么快乐阳光地长大?我们要告诉孩子,什么样的陌生人是危险的,什么样的陌生人是他可以信任、可以去求助的。
识别危险的陌生人
“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可一概而论,首先要让孩子能区分出对他来说安全和不安全的人。父母、家人、老师,这些日常照料和关注他的人,是安全的人,跟这些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不认识的人来打招呼,跟人交谈也是相对安全的。而当孩子独自一人时,如果有陌生人给他吃的、玩具,或者要带他去哪里玩,直接抱他,触摸他身体的重要部位,就一定要坚定、大声地拒绝。
孩子一般看到长得比较凶的、看起来不太正常的人,比如,神情怪异的精神病患、衣衫褴褛的乞丐等,会本能地害怕、跑开,但坏人的脸上绝对不可能贴着“坏人”两字,他们大多都是看起来很正常的人,所以要教会孩子根据人的行为来识别危险分子,而不是外貌。
求助可信赖的陌生人
警察
有一种传承几代人的育儿“金句”——“再淘气就叫警察把你带走!”“警察来了,别闹了!”仔细想想,非常不合适。
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警察来吓唬小孩子,那还教他遇到危险打110干吗?警察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变得混乱矛盾,一旦“怕警察”的意识占了上风,当遇到危险时,他可能就不敢找警察求助了。
工作人员
我们要告诉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去寻求谁的帮助,除了警察,还有工作人员。带孩子去超市、游乐场,就指给他看,穿一样衣服的人、佩戴统一标识的人、从事某个工种的人,比如保安、收银员等。和孩子一起观察他们的共同点,孩子会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学会自己去识别这些人。
应对陌生人“实战演习”
对孩子进行自护教育,光凭说教是没有用的,让他有危险找警察,可警察真的在他面前,他也有可能语无伦次。但孩子都爱玩角色扮演游戏,父母可以经常编一些小情境,扮演坏人、警察,也可以与孩子互换角色,让他通过“实战演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怎么办,说什么话。比如,在商场里找不到妈妈了,不能随便跟人说“我丢了”,而是跟导购、保安说,当然,也要记住爸爸妈妈的名字、电话等。
“演习”还有一个目的,让孩子学会大声呼救。很多孩子在危险的时候完全被吓坏了,根本喊不出来,可能就失去了求救的最佳时机。所以要让孩子“学习”,当他们感到害怕或者觉得自己身处危险之中时,可以尽可能地吵闹——摔东西、尖叫都没问题。如果有陌生人试图强迫他们或者制服他们,可以大喊:“救命!我不认识你!”或者“救命!他不是我爸爸!”
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但我们的生活还是充满阳光的,在做这些游戏,跟孩子一起看有关安全的绘本、故事时,多跟孩子讨论,鼓励他们动脑筋思考。同时,父母也不要有过多的关于孩子安全的顾虑和担心,以积极、乐观、平静的态度教导孩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孩子的内心也会是阳光灿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