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72500000005

第5章 安全感的建立,关乎孩子的一生

6个月-3岁,极为重要的安全感建立期

如果说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跟母亲是处于一种共生期的话,那么从6个月开始,婴儿和母亲会逐渐分化。也就是说,孩子是逐渐要跟妈妈分离,自己变得更独立、更个体化。这个分离从6个月开始一直要持续到3岁左右。如果妈妈情绪稳定,在孩子需要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孩子不需要时又能够默默退场,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很好地建立起来,孩子就能够很顺利地度过这个分离期。反之,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比如是焦虑不安的,甚至有的妈妈对孩子的需求大于孩子对妈妈的需求,那么孩子跟妈妈的分离就会比较痛苦,过程也比较艰难。如果这种分离不那么顺畅的话,很多孩子会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表现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分离焦虑状态。

在3岁前,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并不稳定,他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妈妈的分离。我家可乐1岁左右时需要我时时刻刻在他的眼前,于是我做饭时就把他放在小餐椅里,餐椅放在厨房门口,餐盘上有他喜欢的玩具,这样他一边玩玩具一边能随时看到我。如果他不愿意坐餐椅,我又要做饭干活儿时,我就直接用背带把他背在后背。所以我家的餐椅和背带那段时间是家里利用率最高的两样东西。

到1岁半左右,他就不需要我时时刻刻在他眼前了,他可以自己单独玩玩具,但会不时地抬头看看我在不在。我做饭的时候,他会时不时地跑到厨房看我一眼,然后再回去接着玩。他需要反复确定妈妈是否还在。通过反复的验证,他逐渐懂得,妈妈暂时不在他面前,但是很快会回来,他是安全的。这样,他的内心是安全的。他的安全感正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

到了2岁左右,他又变得特别黏人,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认为,这时候的孩子处在整合期(16-24个月),一方面他想要自主独立;另一方面,他又发现离开妈妈无法独立。这种矛盾让他处在一种经常说“不”而又特别依赖(黏)妈妈的状态。而且一旦碰到一点儿挫折或者一点儿小事就会找妈妈,尤其是在外出玩儿的时候需要妈妈随时跟在身边。这个阶段是最考验父母的,因为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小时候都没有这么黏人,大了反而更黏人了呢?经常是你越忙的时候,孩子越黏你,因此你很容易对孩子不耐烦,发脾气。

我是在家工作,因此经常一边工作,一边把可乐抱在腿上。在他需要我陪他玩儿时,我会跟他商量大概什么时间可以和他玩儿。如果实在黏得厉害,我就干脆暂时放下工作,陪他玩一会儿。

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不耐烦,有时正工作得起劲儿的时候,小家伙颠颠跑过来了。我还发现,我越是不耐烦,越是指责,越是生气地把他推开,他反而会“退行”得更厉害,变得更黏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的不接纳和想要把他推开的意图,而这个时期他的自我功能并没有发育完全,他害怕这种被抛弃、被拒绝的感受,于是就会一遍又一遍地黏你,来确认你仍旧是爱他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要确认他是安全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成长。理解和接纳他以后,孩子逐渐就不再那么黏人了,如果我需要工作,我会提前告诉他,妈妈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工作,可以陪他玩儿。有时我工作时,他就在我旁边念念有词地玩车,玩各种想象出来的游戏,在他需要时我也会给他一些回应。偶尔,他想我陪他玩儿时,我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他。这个阶段就这样顺利度过了。

再后来就算我出去上课、办事,只要提前告诉他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他也能接受了。上幼儿园时,他也能顺利过渡。

这就是孩子3岁前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建立的过程。

警惕让孩子“安心”的“过渡客体”

这个阶段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概念:过渡客体和陌生人焦虑。

“过渡客体”是由唐纳德·温尼科特最终定义的概念,也是他对客体关系理论最著名的贡献之一。它是存在于主观客体和真实客体之间的一个中间领域。于孩子而言,一般的过渡客体是一块柔软的毛毯或者一件旧衣服,用于睡觉时获得舒适感或者对焦虑与孤独的抵抗。

很多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解读为:当妈妈陪伴孩子不够或者孩子感觉探索这个世界时有过多的限制时,他就需要一个过渡客体来弥补妈妈对他的亏欠。

我们经常听说有的孩子要抱着妈妈的衣服或者一块旧毛毯才能睡着。衣服和旧毛毯还不能洗,如果洗了或者扔了,孩子就会烦躁或哭闹不已,这其实是孩子对妈妈的需要转移到这个物品上了。一般来说,这是婴儿从全能控制感过渡到现实感的中间过程。但是如果孩子对这个物品过于依赖,不管什么情况(吃饭、睡觉、出去玩)都要抱着的时候,那么就要特别注意了,是不是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或者就像上文所说的,当孩子需要抱的时候却故意不抱,和孩子的身体接触特别少,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我们常说的皮肤饥渴症,就跟这个阶段妈妈对孩子的抚摩和身体接触过少有关。

这再一次证明,所谓的“哭不抱,不哭再抱”的训练并不符合孩子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规律。

那是不是说孩子一哭就要马上抱呢?

当然也不一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需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比如,如果孩子哭是因为饿了,那就去喂孩子,孩子饱了自然就不哭了;如果是孩子尿了,只要给他换一个干爽的尿片,他也就不哭了。但如果妈妈本身比较焦虑,不能准确地辨识宝宝的真实需求,例如宝宝尿湿了不舒服只想让妈妈帮他换块干爽的尿片,可是妈妈却抱住宝宝不放,一会儿喂喂,一会儿亲亲……宝宝真正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更加不舒服,不舒服又不会说,就只能通过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长期如此,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

还有一种就是像之前提到的那种想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妈妈,实际情况是妈妈经常处在矛盾中,一方面觉得要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但看见孩子哭自己也特别难受,于是忍不住又会去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方面需要不断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又经常处在对妈妈冷漠态度的愤怒中。需求和愤怒夹杂在一起,和妈妈的依恋关系当然也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跟亲密的另一半也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一方面对另一半特别依恋和依赖,另一方面当对方经常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又会非常愤怒甚至痛苦。这也是安全感差的表现。

实际上,孩子哭闹时到底要不要抱并没有标准答案,养育的问题不能一刀切,例如一边有个标准—什么时候哭能抱,另一边有个标准—什么时候哭不能抱。父母能做的只是用心去观察、去觉悟、去了解,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气质特点,养育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学习和有待成长之处。当我们自己内心安定、有足够的力量时,就不会纠结于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了,我们会敏锐地观察和了解到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并能及时给予孩子每个阶段成长所需的特定的心理营养。

孩子有“陌生人焦虑”时,请给予支持

当孩子逐渐懂得妈妈与自己的不同时,他也在探索和观察妈妈与别人的不同,因此很多孩子在6-9个月大时会出现陌生人焦虑。

可乐差不多也是6个多月开始害怕陌生人,尤其是对他热情打招呼的陌生人,他首先会回避,继而大哭。但如果陌生人不关注他,他就不会有任何反应。

所以,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初次见面打招呼并不是越热情孩子就越喜欢,正确的做法是:离孩子有一定的距离,微笑着打个招呼;再观察,孩子如果有回避的举动,就别再上前了。

在这个阶段,稳定的抚养人及对孩子的及时支持尤其重要。

稳定的抚养人是指尽量由妈妈看护孩子;如果不行,爸爸也可以参与;爸爸不行,就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来,最好不要经常更换。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断轮换抚养人,爷爷奶奶带一个月,姥姥姥爷带一个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养育方式,致使孩子经常处于混乱当中。他的分离焦虑在1岁半以后就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妈妈上班后,他会哭很长时间。姥姥姥爷无奈之下就会用小车推着他沿着妈妈上班的道路去“找”妈妈,常常一找就是一上午。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

后来上了幼儿园,孩子也是各种不适应,比如要求大人必须陪着他,大人离开后他会哭很长时间。同时,他的脾气也很大,没有一定的秩序感、规则感,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方面也比一般的孩子要困难。

对孩子有足够的支持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有陌生人(对孩子来说,他没见过的都是陌生人)逗孩子,有比较敏感的孩子会哭,会回避,我们需要理解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需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拥抱和安抚,而不是一上来就抱怨和指责:“你小时候还不怕生呢,怎么现在怕生了。”“别哭了,怎么这么胆小啊。”或者是故意把孩子往人特别多的地方带,让不同的人抱孩子,美其名曰“训练孩子的胆量”,在孩子哭时又不给予安抚。这表面上看是在训练孩子的胆量,实际上却总是让孩子处在一种不安全和无助的环境中,容易让孩子对父母、对陌生人产生不可修复的不信任感。

妈妈情绪稳定,宝宝更有安全感

孩子学会走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是最考验妈妈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不仅需要时常脱离妈妈,同时需要不断回到妈妈的怀抱。我的好友鲍阅把这个过程形象地描述为孩子的充电过程,“电”充满了就脱离妈妈独自玩一会儿;过一会儿,没“电”了又需要妈妈抱一抱、陪一会儿,直到“电量”再次充满。这也很像孩子学步的过程,他战战兢兢往前走出几步后,很快就会扑到妈妈的怀里;接着再试着走出几步,很快又会扑到妈妈的怀里。这种时候妈妈就是他的安全港湾,是“充电宝”。通过这样的不断的试探,从几步到十几步……孩子才能逐渐学会自己行走,从而脱离妈妈的怀抱。

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开和包容,允许孩子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各种探索。而孩子也会在这种探索过程中逐渐发现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得自信和控制感。最关键的是,你会发现孩子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是非常非常快乐的。当他的这种需求得到足够的尊重和满足时,孩子的情绪也更趋向稳定,安全感也更好。

很多妈妈,特别是很多老人带孩子时很焦虑和担心孩子会摔倒,还有的老人因为担心孩子过早走路会影响腿的发育就每天把孩子抱在身上,一直等到孩子满一周岁才让他学走路。这其实都是在限制和约束孩子的自然发育。孩子在这个阶段一旦失去了探索的机会,自我能力自然得不到肯定和满足,因此更容易出现问题,未来跟妈妈或抚养人的分离自然就比较困难。

这个阶段,孩子的探索欲已然达到高峰,我记得可乐当时对所有看到的物品都十分好奇,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但这时候的孩子虽然能够自己走路了,但走得还不太稳,需要看护人时刻看护,因为一不小心,孩子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于是很多爸爸妈妈就会买一个围栏把孩子围起来,或者弄一个学步车把孩子长期限制在里面。当然围栏和学步车短期使用还是不错的,比如父母做饭、搞卫生时需要暂时离开,但不适合长期使用,因为长期把孩子限制在一个地方,父母是方便了,却抑制了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探索能力。

“可怕的2岁”来了之后,很多孩子特别喜欢说“不”“不要”,也会变得特别依赖妈妈,经常处在一种既期待妈妈,又不要妈妈的矛盾心态中。其实这也是孩子既想要保持自主性,又希望依恋妈妈而产生的冲突。于是,这个时期情绪稳定、有足够接纳和包容性的妈妈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妈妈圈流行的“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养育观,值得推崇。妈妈情绪稳定、人格健全,既能够以欣赏的心态去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又能在孩子需要时给予足够的力量支持孩子,孩子的身心发展自然差不了。

如何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听上去很深奥,实际上很简单。比如:当孩子玩了一会儿跑过来需要妈妈抱时,妈妈就抱孩子一会儿;孩子要自己玩儿时,就放他下来;孩子自己玩儿时别轻易打扰;孩子需要你陪他时,就陪他;孩子要干什么,只要在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和公共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尽量满足他的需求……

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这个阶段是非常考验妈妈的原因,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需求很多时候是矛盾的。他需要不断在与妈妈的良性互动和妈妈的支持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妈妈支持一下,他的安全感就多一些,然后尝试分离的次数也会多一些,时间也会长一些,然后再支持,再分离……当安全感获得的足够多时,分离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有些焦虑的妈妈非常难以接受孩子这种“退行”的状态,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胆小了,所以有时会刻意做一些所谓的可以给孩子壮胆的训练,比如孩子非常害怕和哭泣时仍然让他独自睡觉;逼迫孩子在陌生的环境叫陌生人叔叔阿姨,并且在被“叔叔阿姨”抱时不许哭;在孩子要求陪伴时,用各种理由支开孩子,让孩子单独玩,甚至以打骂、指责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能太黏人……

还有的妈妈是自己没有办法跟孩子分离,她们每天时时刻刻跟在孩子后面,事事不放心,事事代孩子办。例如,有的孩子想自己吃饭,妈妈却说:“你吃不好,我来喂。”有的孩子想自己去拿桌子上的饼干,妈妈说:“爬椅子太危险了,你不行,妈妈帮你拿。”……事事代劳只会减少孩子探索各种事物和实践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控制,这种控制只会伤了孩子。

以上这些都可能致使孩子在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内在矛盾整合不好,导致安全感不够,以致长大后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同类推荐
  •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本书介绍了: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育儿方法。
  •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妈妈改变孩子一生》讲述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社会中的精英,但是一些父母过于注重学校的教育,而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哺育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时间较多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现在就需要提升自我。
  •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男孩:父子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我们知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其实,好爸爸一样胜过好老师,也一样胜过好学校。但是,你做到了吗?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讲?你做到了吗?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到上述两点,请阅读并实践《家有青春期男孩》,其中的各种技巧与理念,一定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爸爸!让你这个好爸爸胜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也胜过好学校。
  • 激发你的正能量

    激发你的正能量

    《影响孩子一生的正能量:激发你的正能量》教你如何开启自身的正能量。全书着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做事能力,让孩子通过阅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书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往家里搬,培训班、辅导班总是不停地报,这些虽然不是育儿高招,但却对孩子的成长环境和读书习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高知妈妈是一群热衷于孩子教育投资的人,高知妈妈如何培养孩子的旨在揭开高知育儿的神秘面纱,邀请大家走入高知育儿的神秘世界。
热门推荐
  • 虚灵舟

    虚灵舟

    别人的机缘都要自己找,但柳真云不用。绝世传承你还要经过考验,等我在梦里,捞一下;极品武器你还要出手抢夺,等我在梦里,在捞一下;秘传知识你还要等价交换,等我在梦里,继续捞;梦里真好啥都有。
  • 四气摄生图

    四气摄生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两个全国最大的调查机构,调查过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得出的是同样的结果——教育孩子问题。所以说,教育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又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教育工作中,基础的基础是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深刻影响,已经得到人们相当普遍的共识。
  • 凰盟

    凰盟

    身为楚国长公主,芈凰只想活着,可是前世却被人生生喂蛇生吞而死……当有人划破九幽地狱的大门,魂兮归来,从此所有人的命运,天翻地覆!命运起落,无人会两世甘心永远屈居人下!立于高处,便注定会有人想将你踩在脚下!十年隐忍,只等一朝,回归帝凰,马踏山河,尊九州。《Ps:这是一篇春秋女帝崛起文!!》
  •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

    破碎的星球三部曲

    在静寂的安宁洲中,一条巨大的红色裂隙将大陆从中心撕裂,残酷可怕的“第五季”到来。桑泽帝国的心脏尤迈尼斯城面临崩溃。伊松隐姓埋名在雷诺镇上,她的平静生活一夕之间不复存在,命运走向不可逆转的另一个极端。一座城市变成废墟,一个帝国陷入恐惧。人类文明进入冰冷永夜,毁灭季越来越黑暗。
  • 捡到一座金靠山

    捡到一座金靠山

    前世季云菀救了座金靠山自己却不知道,把他当成了杂役使唤,后来过的是战战兢兢,生怕金靠山找她算账。重生后季云菀在见到金靠山的第一面,就是把他带回去当贵客供着,讨好的朝他笑,你以后可要报答我呀。再见面,金靠山竟然假装忘了她的救命之恩,半点想要报答的意思也没有。季云菀:呵,男人。金靠山那么多,我要换一座。祁承:……不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前列腺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前列腺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前列腺病是男性的“专利”,给男性朋友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本书从正确了解前列腺,正确检查前列腺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疾病的饮食治疗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权威的医学指导。
  • 傲世妖凰

    傲世妖凰

    世人皆知,凤族的废物三小姐臭名昭著,身为神兽竟无半点灵力,亲人唾弃,家族排挤,最终死于非命······再次睁眼,这幅胆小懦弱、废柴绝脉的躯体却换上了一个心狠手辣、冷漠无情的灵魂。辱我者,百倍奉还!欺我亲人者,杀无赦!天道不容?那就灭了天道!自此,这世上少了一个废物神兽,多了一个邪恶魔主。丹师稀有,而且等级不高?不好意思,她向来拿炼丹当游戏呢,神级丹药当糖吃。神器厉害,万年难得?她舍神火一出,神器一抓一大把。魔兽难驯,契约更是难上加难?看她身后,多少美男魔兽追着求着要她契约呢。冰瞳现世,冷芒慑人于千里,三千银丝倾泄,魅惑世间!温润优雅的凤族王子,为她思念牵肠;邪魅尊贵的万兽之皇,为她心绪激荡;桀骜不驯的人类少主,甘心追随······历经人世沧桑巨变,物是人非,又有何人能与她并肩携手,逍遥天地!且看一代魔主穿越到这个神奇的混乱世界重生后如何一步步踏上世界的巅峰,傲视天下!--------------------------------------------------------------------------------------本文以女主修炼为主,亲情,友情,爱情必不可少。美男多多,野兽多多,这是个混乱的时代。本文女主成长型、非善类,美男人数待定,一对一结局。
  •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安忆自选集

    王安忆自选集

    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存在,始终以一种顽强坚韧的姿态,畅快地书写着她的人生体验、精神历险和生命向往。本书精选了王安忆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中篇小说《小鲍庄》、《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文革轶事》、《隐居的时代》;短篇小说《招工》、《酒徒》、《天仙配》、《黑弄堂》;散文《剑桥的星空》、《华丽家族》等篇章,全面反映了王安忆的创作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