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83300000007

第7章 陶渊明田园诗

陶渊明一生,外承五胡之扰,内继八王之乱,还有桓温、刘裕那样有野心的权臣。他是一个大诗人,但他出生于哪一年,史无明文,以致生年有几种说法(今定为365—427)。他八岁丧父,父亲曾任太守,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他自己的名字有渊明、潜、元亮三个,究竟名是什么,字是什么,又众说纷纭,沈约《宋书》中就说“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宋书》写成,上距渊明之死不过六十年,已不能明确地说了。他的诗,四言诗也写了不少,但和他的五言诗并观,差距很大。这一字之微,艺术上却像是两种水平。他的五言诗,用通常的语言,写通常的生活,随随便便写些随时在发生的事物,不用过高的嗓音却唱出了高妙的歌曲,不在斧凿上过分用力,却把一条可以让人游赏的山径开出来了,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新兴文体。特别是语言个性化方面,前人都没有他那样表现得鲜明。可是在南朝却不被重视,《宋书》中只略称他的志趣,对他文学上的成就未加评论。《宋书·谢灵运传》中历叙晋、宋诗人,也没有提到渊明。刘勰《文心雕龙》中没有提到他,钟嵘《诗品》中只将他列为“中品”[39]。这两部书都是古代文论中的权威之作。到了唐代,才对他有所注意,但大多以诗歌形式作些即兴式的纪念之词,或借陶诗中故事如饮酒赏菊之类发挥一下,也没有真正触及陶诗文学上的成就。杜甫在《遣兴五首》中说:“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在《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中说:“陶谢不枝梧,风雅共推激。”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以渊明之高,偏放于田园。”都是褒贬各半。到了宋代,对陶诗的赏析才形成高潮,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苏轼第一个提出来,说“近岁俗本”有将“见南山”作“望南山”的,“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东坡题跋》卷一)。同时也体现了苏轼自己的欣赏水平。又如“刑天舞干戚”,一作“形夭无千岁”,也是南宋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提出来并予以纠正[40]。总之,从宋代起,陶渊明诗文的声名就大异于前代,直到清代和民国。但有的言过其实,有的强作解人,如说《闲情赋》是在“伤故主”。晚清的钱振锽在《快雪轩全集》卷上中,却有这样说法:“渊明诗多不过百余首,即使其篇篇佳作,亦不得称大家,况美不掩恶,瑕胜于瑜,其中佳诗不过二十首耳。然其所为佳者,亦非独得之秘,后人颇能学而似之。”这恐怕是对陶诗评论中最严的一个了。他说得是否完全正确,是另一问题,但这种多少带些“异众”精神的立论,却是应该用青眼来看的。在学术上的诺诺连声的时候,何妨有寥落的谔谔[41]之声呢。

宋代对陶诗这样重视,一是随着诗话数量上之增多,对诗的评论的机会也增加了。二是陶诗的冲淡质朴、时杂议论的那种风格,和宋人的口胃也有共通处。三是南渡以后,中原沦亡,而后人又对渊明有耻事二姓之说,即所谓义熙甲子之说,虽然有些人对这说法并不同意,但他弃官就隐,不愿同流合污,这一点却是大家都承认的,因而南宋人对渊明的品格志节也就特别尊重。清朝亡后,连遗老中的汉人,也效法“义熙甲子”,不肯书写汉人统治下的民国名号。这当然是怪事,却说明陶渊明每逢动乱时代影响便越来越大。

钟嵘说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曾引起好些人的非议,因为渊明在弃官后仍有他不忘时政的一面。其实,这话对绝大部分的隐士都适用的。朱自清先生在《陶诗的深度》中说:“朱熹虽评《咏荆轲》诗‘豪放’,但他总论陶诗,只说:‘平淡出于自然’,他所重的还是‘萧散冲淡之趣’,便是那些田园诗里所表现的。田园诗才是渊明的独创;他到底还是‘隐逸诗人之宗’,钟嵘的评语没有错。”就渊明的本愿说,他也确实是想隐不想仕。其次,陶诗固然有鲁迅先生说的“金刚怒目式”,甚至还有被萧统讥为白璧微瑕的《闲情赋》,但他的主要倾向,他的整体,还是冲淡、恬静和自然。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举陶诗《读山海经》的“亭亭明玕照(指竹),落落清瑶流(指水)”两句,说:“岂无雕琢之功。”这两句是否可看作“雕琢之功”,固一疑问,即使如此,毕竟只是个别而非全貌。

如果说,陶渊明有什么伟大地方,那么,他的伟大就在于真实,他的隐居确是连灵魂一同隐居的。田园诗里说的话,都可以使人相信不是假话,不是卖弄清高,不像看某些隐士的作品,还要让人想一想:是不是老实话?钟嵘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这话是对的。许顗[42]《彦周诗话》说:“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赋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也就是不虚假的意思。隐逸并不是我们所要提倡的行为,它的本身终究是消极的,但在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中,还是能表现出他的本色。

这里试以《归园田居五首》中前三首为例。

这一组诗是他辞去彭泽令的次年所作,时年四十二,也是陶诗中最有层次之作。他对朝夕相见的普通事物,都是从感情上来评论它们。

第一首中,有地几亩,屋几间,后檐有哪些树木,前堂有哪些花果,远望村落,近看墟烟成何景色,狗在哪里叫,鸡在何处啼,门庭没有尘杂,所以虚室才有余闲。前因后果,左顾右盼,“大舍细入”,琐琐写来,不慌不忙,却又显得大气盘旋。诗是千百年前的人写的,但这些景物,却又活动在我们的可见性之中。

第二首,因为地处野外,人迹稀少,由静到动,便将门关上,来到田头去找乡人。相见之下,要说的便是桑麻已经长大。“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无杂言”是说没有世俗的客套话,三字中有人情,有性格。接下来“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将桑麻长重提一笔,加强诗人闻语后的内心感受,并由桑麻想到土地,自然极了。一切有个性的作品都是不带做作痕迹的。末两句“常恐霜霰[43]至,零落同草莽”,补足他的欣慰心情。因为他老是担心霜霰会伤害桑麻,和杂草一同零落,如今桑麻日长,才始了却心愿。元人刘履以为这是忧朝廷将有倾危之祸,未免热心过头,实也是一种标签。

第三首,草盛苗稀,生怕豆不能长,只好早夜都到田间治草锄土。道狭露多,务农本是苦事,但能和自己的志愿不违反,还是人生一乐。末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却要从深一层去理解。衣服上沾着一点露水,本来谈不上惜与不惜,但诗人在这里是和惜衣沾作为对立概念而存在的,即与不违愿形成矛盾:要么是为了惜衣沾而离开田园,要么是任凭露水沾衣而安居田园。诗人选择了后者。这两句诗就有更高的哲理上的意蕴。苏轼在《东坡题跋》卷二中说:“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意思说,为了不肯隐居而在浊世中做了愧负操守的事情的人太多了。虽是借题发挥,比上述刘履的话要贴切些。

这首中的“常恐”两句和第二首中的“衣沾”两句,前者是愿望经过恐惧而实现,写情绪;后者是愿望从无恐惧中去获得,写意志。

如果从历史的真实看,陶渊明时代的农村当然极其残破黑暗,天灾人祸决不会放过它,因而要说他“美化现实”也可以。但作为诗人的陶渊明是在写诗,诗总是倾向美的。他对当时的那种政治生活是厌恶的,对农村生活却有感情,因而在写他的周围世界时,总是要把注意力主动地集中在能使他得到稳定、和谐的快感的对象上,并把它们驯服于自己的欣赏趣味上来完成。他的田园诗所以具有平衡性的特色,就因为他在归隐后愿望既已实现,因而精神生活上得到安宁从容的保证的缘故,因而一些与此相反的杂质也就被剔除,如同他写“野老”时总是写他淳朴可爱的一面。鲁迅先生在《这也是生活》中曾说画家不会画毛毛虫、癞头疮、鼻涕、大便。尽管在生活里是很普遍的。

陶渊明的时代是病态的、丑恶的,但他在田园诗里表现的感情、趣味还是健康的、高洁的,给予我们的感染作用还是正大于负,还不至于把人引导到庸俗浅薄、邪恶油滑的那种趣味上去。我们太需要谈得上高尚的趣味了。

同类推荐
  •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

    《2016中国年度散文诗》由王剑冰主持编选,选取耿林莽、许淇、曹雷等人的诗作,约八十余篇目。诗歌从个人心理幻想、往事回忆到对当下的描述,皆有涉及,题样广泛,思想丰富,语言优美,充满了艺术性与哲理性,是对2016中国散文诗领域的概括与总结。
  • 海的味道

    海的味道

    作者邓刚用散文化的笔触记录了关于海的趣闻趣事,内容虽然是对大海的叙述,但归根结底作者是写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因为作者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的种种记忆已经根植在作者内心深处,所以作者把人物和故事放在了海里。读来不仅文字优美,且有心灵的感悟。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王蒙、王朔、张晓风、郭文斌、张小娴、李娟、冯杰、雪青、何向阳等数十位作家的数十篇佳作,题材丰富、语言凝练,或直面人生,拷问人性,或回眸过往,思索历史,在呈现散文题材的丰沛性、写法的可能性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本书是由中国散文界知名选家从全国当年发表的精短散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精短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精短散文。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热门推荐
  • 大智若愚的点滴

    大智若愚的点滴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一生一遇

    一生一遇

    有些人,有些机会,一生一遇。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哪一天会与命运相遇。
  • 神道占星术师

    神道占星术师

    神灵是神吗?因果又是何物?若是不知道的话,那就去成为神吧。追寻着这个世界的真理之门,去寻找身为人类最为宝贵的东西。即使前方的路破朔迷离,不用担心,那只是个新的开始。那么,一起去寻找吧,那曾经丢遗失掉的,属于自己的宝贵之物。
  • 扶贫

    扶贫

    司里决定派庄建敏参加部里的扶贫工作组,到很远很穷很偏僻的南方山区去当副县长。听到这个消息时,庄建敏正用报纸卷公家发的鸡蛋,等他晃晃脑袋清醒过来伸手摘听筒要给司长挂电话问凭什么的时候,发现掌心的鸡蛋已碎成一片黄汤。庄建敏并没有给司长挂电话,而是匆匆地上八楼人事司找了一趟去年刚从母校分来的小学弟。消息得到证实:自己司里提的名,人事司同意,部主管领导也点过头,回旋的余地恐怕不大了。庄建敏心中的怒火被泼上一瓢凉水,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烟火混杂,又闷又燥。扭身咚咚咚跑下楼直奔司长办公室,顾不得敲门请示,一头闯进去。
  • 狼情犬意

    狼情犬意

    爱犬豆豆爱上了对面豪宅里的白狼……可是,它的主人是个浑蛋!豆豆放尿伺候!谁知道,他竟然是她的顶头上司,看着她的眼神充满着她是特种行业的鄙夷……要不是为了豆豆的爱情,她才懒得理他!可是,白狼的生活好好,她竟然会羡慕嫉妒恨一只狗狗……
  •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巴山月蜀水潮:文铭权新闻作品集

    本书是一部反映四川省多个市州改革发展、时代风貌的大型新闻纪实文学作品,全书约28万字。作者饱含真情,勤于思考,以新闻这一独特的视觉,深入众多新闻现场,真实而又全面地呈现了这些市州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展示了广大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面貌,既讴歌了时代的主旋律,突出真善美,又提倡多样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芦山大地震发生后,作者在均第一时间赶赴抗震救灾一线,写出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新闻作品。
  •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果你已经是一位成功者,那么本书将告诉你怎样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保持成功,永不言败;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失败者,那么本书将帮你跃出失败的泥潭,摆脱过去的阴影,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成就你的未来;如果你信心不足,还在犹豫不决,踌躇不前,那么本书将帮你打开心结,透析你的强弱,提升你的智能,运用这些心灵的力量去实现你的愿望,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 白露凝,秋水老

    白露凝,秋水老

    北方的秋,天光会缩短距离,并不和人商量。若是睡眠还依着老时间到来,会凭空多出一些昏暗寥落的时光,要用力气去打发才行。街道上流传的林放映爱慕街角报亭老板金枝的故事,也因之增加了许多的想象空间。一日黄昏,我调制奶茶,小芬斜着身子靠在柜台上说,都说金枝姐不喜欢林放映是因为他的沉闷性格呢。我看着小芬姣好的面庞说,芬,我们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要下评判。林放映有丰富的内心,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说完我给小芬倒茶,一并燃亮电灯,叹道,今天好像天黑得格外早。
  • 日心历险记

    日心历险记

    唐猴沙猪和寒老师驾驶追击号向日心扎去,不想一路上却颠簸不停,怪事连连。更神奇的是,太阳神竟不请自来钻进追击号,还召集恒星神们办起了星光大赛。太空中的星光大赛怎么个比法?哪颗恒星会摘得大赛的桂冠?不可一世的太阳神会是最后的赢家吗?赶快翻开《日心历险记》,跟唐猴沙猪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 末日猎魔记

    末日猎魔记

    丧尸,异怪,异兽,进化人,主人公历经艰险,获得逆天技能,干倒了女神,给地球末日带来了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