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4700000014

第14章 下放

八月底的东莞,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为了赶生产进度,林姐终于累倒了。

那一天,卫东正在六车间落实最后一个生产计划,忽然想起,还有一个数据要和林姐核对一下。他回到生产部办公室一看,林姐不在那儿,就又下楼来,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地去找林姐。

找到四车间的时候,卫东发现前面围了一大群人,还有人在喊:“躺下!躺下!”、“掐人中!”之类的。他跑过去一看,林姐软软地斜躺在车间的地板上,脸色苍白,后面有一个拉长扶着她。

原来,林姐连续加了几个夜班,疲劳过度,又有点中暑症状,再加上厂里生产状况不好,她着急上火、积忧成疾了。旁边一位小姑娘喂林姐喝了一口水,她才慢慢地缓过劲来。周围是一些管理员和工程师,都是男生,大家一时不知道怎么办。

林姐看到卫东过来,朝他招了招手,有气无力地说:

“陪我去医务室吧。”

林姐挣扎着想站起来,可是没想到腿脚发软,眼冒金星,一下子又坐倒在地。卫东顾不上什么了,他蹲下身体,背起林姐,一路小跑,往医务室奔去。身上的林姐非常瘦弱,轻飘飘的,好像只有七、八十斤重的样子。

到了医务室,驻厂医生仔细检查了一下,林姐并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劳累过度,身体脱水,因此必须打点滴注射葡萄糖液。林姐坚持把点滴拿回办公室打,这样她好处理一些紧急工作,医生拿她没办法,只好给她扎好针头,由卫东举着输液瓶,一步一步挪回生产部办公室去了。

在生产部办公室里,林姐没有单独的隔间,只是在角落里占了一个相对比较宽敞的空间。她因为经常加班熬夜,早就准备了一把躺椅,正好用来打点滴。卫东扶着林姐躺下,把葡萄糖液在墙角的挂钩上挂好,又在柜子里翻出林姐自己的羊毛毯,给她搭在身上。

卫东在办公室里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块泡咖啡用的方糖。他用这块方糖冲了一杯糖水,等到放凉之后,端给了林姐。做完这些,卫东又开始忙乎起来,林姐病了,他要做的工作会更多一些。

下午下班的时候,有一个班组临时决定今晚加班赶进度,因此要领线圈用的漆包线。卫东和那名拉长一起填好领料单之后,本来是要林姐签字的。但是,这会儿林姐刚刚睡着,卫东不忍心喊醒她,就在签名栏代签了自己的名字。这种事情以前卫东也做过,仓库保管员也认卫东的签字,只是要林姐事后再补签一下。

望着那名拉长扭着屁股走远的身影,卫东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这个小丫头长得有点妖艳,喜欢浓妆艳抹的,据说和猪头曾经有过一腿。卫东对这样的女孩子,从来是敬而远之的,可今天他感觉这小丫头好像有点过分热情了。

晚上八点多钟的时候,卫东刚刚从总装车间核实数据回来,就接到了技术部打来的电话。说是质量检验组发现那个生产线的漆包线用错了,发现的时候,那个班组已经完成了两百多个磁头线圈。穿过线圈的磁头,无法返工,就只能报废了。还好质检组发现得早,否则损失难以估量。

卫东赶到现场一看,漆包线果然用错了,应该是13号线,却用了8号线。这个班组恰好是王金才管的,他在那里暴跳如雷,手下的那名拉长哭哭啼啼,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林姐闻讯,让生产部秘书举着点滴瓶,也赶了过来。这个时候,香港人老朱脸色阴沉地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张领料单。卫东看了一眼那张单子,心头不由得大吃一惊。在漆包线规格那一栏里,他明明记得自己手写的13号,却不知怎么被涂成了8号,“1”和“3”两个数字靠得近的话,是很容易被看成“8”的。

林姐也接过那张单子看了一眼,她停顿了一下,拔掉还剩小半瓶的点滴液,冷静地对老朱说:

“朱经理,是我的责任,我们回办公室说吧!”

说完这话,林姐带着卫东走在前面,老朱拖着颤巍巍的肥胖身躯,不无得意地跟在后面。

回到生产部办公室,林姐没有说一句责备卫东的话,坚持那是自己的错误,没有审核领料单并在上面签字确认。但是,老朱还是不依不饶,他蛮横地认为卫东必须为此负责,不能再做生产计划这份工作。

看到林姐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一付痛苦的样子,卫东坦然承认这是自己的问题,与林姐无关。他昂首面对香港人朱光,问他想怎么处置自己。

没想到,老朱这时候却假装做起好人来。他说,本来,这种事情是要开除人的,但他也觉得卫东是个人才,就决定把卫东下放到车间去做管理员。他又讨好地对林姐说,他马上会和香港的人事部门联系,让他们另派一个人过来,协助林姐做生产调度工作。

对于这样的结果,卫东倒觉得没有什么。本来,他就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进新新电子原先也是想当生产管理员的。只是辜负了林姐的一番心血,卫东有点歉意地望着身体虚弱的林姐,不知道说什么才能安慰一下她。

第二天晚上,宏达开发区的丁书记出面,请香港人老朱吃饭。地点选在东莞城里的东麓山庄,其实,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域内并无什么高山,所谓山庄,也不过是旧时候有钱人留下来的庄园。可是,这个东麓山庄却是当时莞城最顶级的五星级酒店,据说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丁宏强请客,档次当然不会低,山珍海味摆了满满一桌。陪席的却只有一人,那是丁书记的亲侄儿,现任新新厂的保安队队长。队长本来也姓丁,但是因为喜欢穿一身黄色T恤,又有点儿好色,所以人称“黄队长”。

酒过三巡,老朱讨好地对丁书记说:

“这一次,我把胡卫东那小子整了一下,削了林洁娥的左臂右膀,也算是对汤镇港的一个打击了。”

“嗯,你们汤老板太强势,很多事情都不听我的招呼。”

“是啊,他一直都不肯提我做厂里的港方厂长,对林洁娥却言听计从,这让我很不舒服!”

“没事,老弟,市里的领导是我亲戚,我的说话还是管用的。你看,我提拔一个保安队长,汤老板也要犹豫半天,最后还不是得依我的。来,小丁,你们俩碰一杯,以后在厂子里好好合作!”

“干了,干了!”

猪头也兴奋地喊了起来,一脸凶相的“黄”队长在旁边陪笑,显得有点儿滑稽。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喝完了三瓶XO,丁书记却一点事儿也没有,显然酒量深不可测,猪头和老黄却已经在旁边东倒西歪了。丁书记用纸巾擦擦嘴,跟两个人说他先走了,然后从随身的老板包里掏出厚厚一叠百元大钞,不无鄙夷地说:

“喏,你们两人今晚就住这里吧,这些钱,够你们今晚爽的了,餐费已经记我账上了。”

老黄感恩戴德地接过那沓人民币,口眼歪斜,和猪头两个互相搀扶着,一路喷着酒气,到前台开房间去了。

那时候的东莞城,还没有“性都”一说,但是色情行业却早已生根发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个东麓山庄,据说鼎盛时期,酒店里面住着一百多位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美女,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当然,东麓山庄的房价不菲,八十年代末就要一千多元一晚。猪头和老黄这两个醉鬼,为了省钱,居然两人开了一间房,搞得前台的服务小姐也是一脸鄙视的神情。

两个人刚进房间,把自己放倒在床上,电话铃就响了,里面传来老毛妹子半咸不淡的中国话。猪头连价钱都没问,就让人家过来了,他是怕自己一会儿醉得睡着了,就啥也干不成了。

结果,房门一打开,居然涌进来四个十七、八岁的金发美女。美女们身材婀娜,容貌靓丽,只是身上一股羊骚味儿不太好闻。那两位呢,酒喝多了,也顾不上味儿不味儿了,被四个女子一人两个挟持到床上,折腾了一宿。第二天早上起来,除了头痛欲裂,啥也回忆不起来,只是那一万多元人民币已被花得一干二净。

“猪八戒吃人参果!”

猪头醉眼朦胧地看着客房里的满地狼藉,到处都是乱扔的床单、枕头,以及脏兮兮的纸巾,不知道怎么搞的,脑子里却蹦出了这么一句话来。他狠狠地踢了黄队长一脚,把他喊起来,要他送自己回工厂上班去。

同类推荐
  • 嘘,我在秘密生长

    嘘,我在秘密生长

    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娓娓讲述了她身边人的种种变故以及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 康庄大道上

    康庄大道上

    《消防英雄》作者回忆如烟最新力作,献给最美扶贫工作者们!2015年康家庄被列为贫困村,范哲主动请缨来到这个被人嫌弃的村庄。在这里开便利店、建卫生所,成立百亩樱桃树种植基地,帮村民开养殖场,盖小学,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康家庄从一个被人嫌弃的村庄发展成全市最富有的村庄。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坚持人民小事我大事,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用行动证明走在康庄大道上,一个都不可以少。
  • 安能不苟活

    安能不苟活

    底层小人物的挣扎,草根改变命运的奋斗,酸甜苦辣都是人生……
  • 最幸福的婚礼

    最幸福的婚礼

    我们只想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但是,当时候很多不是我们能决定。那些挫折、那些意外我们还如何去面对,如果有多一个婚姻我们又会如何选择。欢迎加入《幸福》书友群,群聊号码:608987224
  • 退去的时光

    退去的时光

    从20世纪的七十年代未开始,在中国的乡,镇,市有这么一群人,在老百姓眼里,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打架斗殴,有的欺行霸市,有的坑蒙拐骗……这些人俗称“混混”,在南方某些省市称之为“流子”。本文讲述的是和我村里的一个青年从“小混混”,渐渐地成为名震一方的“大混混”的一系列故事。
热门推荐
  •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作为一个合格的财迷,为了讨回自己的损失,惩罚那个偷了自己东西,挡了自己财路的混蛋,宁上陌不惜上京告御状。可是,为什么,一道圣旨入手,她却成了那人的媳妇?
  • 黑蚂蚁

    黑蚂蚁

    云南腾越西南,滇缅交界,重山峻岭绵亘杂沓,溪流泉瀑纵横交错。其中都是亘古无人的荒山野地,森林甚多,往往回环数百里不见天日。除却林中藏伏的各种毒蛇猛兽之外,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虫蚁,俱都凶毒已极,沼泽间的瘴气又重,休说孤身行旅,便是大队人马带了兵器、食粮想要横冲过去也办不到。为有种种危险灾害。常人从来不敢深入。但这里面财富甚多,非但珍贵药材、兽皮多到无数,更有荒金、石油好些天然富源埋藏在内。一些贪利的山野土人把那大片森林认作衣食父母,虽不敢犯了奇险深入腹地,每当雨季过后也常结伴裹粮人内,大都走进个十里八里,将所采掘猎取的贵重物事得到手中,立时急赶回来。
  • 凤头鸡

    凤头鸡

    相传很久以前,峨眉山有一种神奇的野鸡,尾很长,毛色火红鲜亮,头上长着好看的花冠,看上去既像孔雀又有些像传说中的凤凰,因此被叫作凤头鸡。这种鸡居然不吃叶,不吃草,更不吃瓜果粮食,独独只吃一样东西——蜈蚣。它真正神奇的是能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峨眉山上有两户中医世家,一家姓熊,父子两人,父亲叫熊绥,五十岁,儿子叫熊山。二十五岁。另一家姓牛,却是父女两人,父亲叫牛峨,四十六岁,女儿叫牛眉,刚满二十岁,虽说这两家不同姓不同宗,但医术却都是同一个祖师爷传下来的,他们居然都能治疗红斑狼疮、癌症等多种疑难杂症。
  • 不是结局的结局

    不是结局的结局

    从小他俩就在一起,一起小学,一起初中,一起高中,却不是青梅竹马。从小他俩一个学校,却不是同一个班。小学四年级之前,他们俩都是同一层楼的教室,到了五年级女孩就比男孩高了一层楼,每每他们俩相遇,女孩都只记得男孩的白色短袖T恤,其他的,连男孩的样貌都是模模糊糊的。到了初中,男孩又比女孩高了一层楼,后来的追问,女孩因为老师的办公室在楼上,就总往楼上跑,可女孩却一次都没有遇到过男孩,或许是他们俩都相遇过的,可都不记得彼此了,所以忘记了。不过啊,听说男孩在初中交往了一个女朋友,却不是特别的喜欢,再加上旁边有一个漂亮的小姐姐,也因为有班主任的阻挠,所以分手了。到了高中,两个人也因为某些关系,也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的关系,不过那时谁也不知道,直到高二的文理分科,命运吧,两个人终是在一个班了。后来的后来,男孩总是让着女孩,怕她受委屈,怕她会吃苦,恨不得什么都替她做,每次的上学放学,男孩总要去接送,每天早中晚餐都是男孩亲手端到女孩的面前来,让女孩吃。女孩每次与同学的疯闹,都是男孩护着顾着,不许她乱跑,而自己却去做了女孩的角色。不过,毕业的那天的散伙饭,女孩真的是傻。班主任说让男孩女孩以后好好的,结果女孩傻傻的问了一句“老师你知道了我们的事?”老师说“我早就知道了。”女孩问“老师你什么时候知道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啊。”老师则笑笑不语,让女孩小心回家。也就是那天晚上,女孩与男孩的关系更进一步。
  • 诛天

    诛天

    天遮吾眼,吾便捅破这天,见证大道;地困吾身,吾就踏破这地,遨游九幽;一句承诺,吾与万族为敌又何惧?上穷碧落下黄泉,誓要做这大凶之人。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BOOS夫人跟打架了,阿卓哆哆嗦嗦的说“什么”她跟人打架了,那你来告诉我干什么?还不去帮忙?走!慕容轩拿起自己的外套就往外走,上了车一直开到那家咖啡店的门。打开车们迈开他那笔直的长腿,刚进店里就看见……
  • 素食主义:知道这些就够了

    素食主义: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主要针对素食新人所写,但也包含了一些为更有这方面经验的读者服务的深入话题。如果你在寻找一本简明易懂且详细描述了有关这个主题的各方各面的书,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
  • 墨染此彼成两岸

    墨染此彼成两岸

    墨染此彼成两岸,有些已经注定的缘分正在悄悄变化……
  • 鲁迅和他的周边

    鲁迅和他的周边

    《鲁迅和他的周边》是一部研究讨论鲁迅和他同时代人的著作。书中内容紧扣既定研究对象,同时注意联系当下的国情与世态,不少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者不刻意追求论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坚持从鲁迅研究的实际出发,突出问题意识,注重补苴罅漏,力求文章有开掘,有拓展,有新意;全书资料翔实,立论严谨,注重学术品质和学理内核,但远离艰涩生硬的经院文体,而采用散文随笔式的表达,行文简洁生动,文风舒展睿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