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9100000345

第345章 礼物

如果按目前的这些话题聊下去,王仁智无疑听到的都是些夸奖,一味的受五人奉承,这样的聊下去王仁智没啥兴趣,于是他主动转移话题,把话题转到云兰本地的新年习俗上。总体上大梁朝比起川康王国还贫困,可即使是那种环境,襄平每年还有个新年花车游行活动,使全体襄平民众感受到新年喜庆的气息。

王仁智今天在云兰几乎逛了一天街道,除了从熙熙攘攘的人流感觉到新年即将来临以外,他感受不到一丝新年气息,只见到民众为了生存抓紧利用新年即将来临的商机。刚刚和大伙同饮一杯,王仁智放下酒杯的同时问道:“今年初到贵地,第一次在此度新年,按照正常情况新年前后假期大多是十天,我们昊天集团按常规放十天假,不知道云兰假期是多少天?新年期间可有什么庆祝活动?有啥较为特殊的习俗吗?平时云兰可有什么具有比较代表本地特色的活动?”

听到王仁智的问话,赵海江先是叹口气,然后摇摇头道:“有什么假期不假期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事干的时候全部都是放假,和你们这些大富豪不一样,我从未听说过新年期间有什么活动。当然各家各户祭祀活动还是有一些的,小户人家祭祀活动只是象征性的搞一下甚至根本没有,一年到头从没有啥活动,更别提有什么特色的活动了。”

长得一张白净脸的马德坤摇摇头道:“唉,也不全像你说的那样,据说原来每年云兰还是有一项活动,据传说是每年初夏六月六的评比。王老板现在应该知道具有云兰特色的只有一种东西,那就是各种染料,不但享誉川康,而且远销几千公里,特别是号称云兰蓝的各种蓝色染料,特别有名气。这些我不是太清楚,江老哥这方面比我们清楚,其它的好像就没什么了,总之都是被一个穷字害的,让王老板看笑话了,新年和平时的区别只是城区人多,税收增加不少。”

江文俊一开口,王仁智才明白,原来云兰新年前一天同样有活动,准确的说是新年前夜,由云兰当时的政府组织燃放焰火迎接新年。同时大户人家自己同样也燃放焰火迎接新年,小门小户的没有经济实力放几个爆竹迎新年,如今川康境内越来越穷,生活十分困难,商贩哪怕贩卖烟花爆竹也鲜有人问,现在哪怕有人想买也没地方卖。

原来确实有每年一度的染料评选活动,实际上不在评选本身,而是在于推销云兰所产的染料,方便外地客商选购。后来由于交通不便,亲自前来的客商越来越少,大多由云兰人自行贩运到外地,更因为政府因为无力承担活动费用,因此不知道从何时起停办评选活动。江文俊不愧为学校校长,讲述过程中对各种习俗典故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分析的比较透彻,王仁智听得出主要原因还是交通不便,另外没有政府统一管理和贫穷也是重要原因。

江文俊讲述过程中令王仁智意识到自己曾经听说过的一些习俗了解不足,他记得当初初到云兰和自己打交道的所谓管委会五个人,实际上都不是真正的成员,现在这五位才是管委会成员。江文俊善意的提醒王仁智,像他这样的富豪今后一定注意,和任何人打交道时绝对不能亲自出面,一定要派其他人代理,也可以以书信的方式与对方谈判。这并不是不尊重对方,而是一种体现身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出于安全方面考虑,真正的超级富豪即听不到名更见不到人,全部在背后遥控指挥。

这些习俗王仁智多少曾经听说过一些,只是他没料到在云兰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居然也是如此,小小的管委会基本上与外界没有联系,就这样还弄出五位替身。对于江文俊善意的提醒王仁智欣然接受,昊天集团给云兰做出巨大贡献,江文俊等人绝对是看在昊天集团巨额投资的情分上对自己这么以诚相待。虽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目的为了方便昊天集团,但是在这个没有什么东西用金钱不能买的社会,可以说昊天集团用金币开路,确确实实在云兰获得一致拥护,王仁智相信如今自己在云兰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

云兰以出产染料著名,虽然昊天集团在云兰投资不可谓不大,今后给云兰税赋所做的贡献同样很大,但是直接得益的是云兰管委会,普通民众只能间接受益。在襄平时的城南区改造项目,码头系列改造工程,另外还有百草堂和唐家寨所做的贡献,使得整个襄平从中受益,得以从每年年底的摊派任务中解脱,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实惠。王仁智本想在明年新年期间花点钱放焰火,后来一想那只不过增加部分新年欢乐气氛,民众得不到其它实惠。

云兰既然先天具有出产染料的优势,原来又曾经进行过评比活动,遍布云兰大大小小的各种生产染料作坊应该数不胜数。如今随着轨道线逐步恢复,山口至云兰的道路修复一新,估计外地客商应该逐渐增多,重新恢复以前六月六的染料评比活动,对推动云兰生产的染料销售必定大有好处。

当地所产染料的销售增加必然直接使一部分人生活逐渐好转,云兰管委会同样受益匪浅,早晚有一天具备举办新年庆祝活动的能力,昊天集团还是别太出风头,想到这里王仁智问道:“云兰重新恢复六月六评比染料活动有多大难度?”

王仁智话一出口,管委会五人顿时表情各不相同,江文俊和张建龙赵海江精神一震,瞪大眼睛看向王仁智,马德坤和刘西棕眼神中似乎在询问王仁智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江文俊道:“说到染料的事情马、刘两位最有发言权,他们就是生产经营染料的合作伙伴,对云兰当地的染料生产情况和外部需求了解的最清楚。”

江文俊指名道姓的让两人发表意见,这时顾不上弄清楚王仁智的意图,只能先说说有关染料的相关情况,两个人彼此间看了一眼,然后率先开口马德坤说道:“还是我先来吧,说起来云兰的染料非常有名气,其实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现在恐怕只有我们这些云兰本地人才记得起来。我和老刘合作经营生产销售染料,我主要负责对外销售,他负责生产,据说很早以前云兰生产的染料因为品质上佳,因此比其它地方所产的染料价格高一到两成。可如今那已经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外界没人还记得云兰的染料,因此价格也上不去,和其它地方所产的染料价格相差无几。举办评选活动的目的是吸引外地客商,并不是真正选举出谁家的染料质量好品质高,没有客商参加我感觉举办这种评比活动不是难度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

马德坤说完后刘西棕点点头说道:“我和老马的意见差不多,现在云兰的染料不像原来那样有名气,另外因为多年交通不便,以至于销量逐步递减,据分析现在的年销售量几乎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我估计原来举办评比活动,各家染料作坊无不欢欣鼓舞踊跃参加,因为一年一度的活动每次都是推销各自产品的好机会。据说当初的评比活动费用和奖品都由各参加作坊均摊,当时的政府只负责牵头组织评比活动,现在没有外地客商,各作坊参加有何意义?没有人参加评比,举办评比活动的经费和奖品从何而来?”

最有发言权的两个人都明确不同意恢复举办评比活动,马德坤甚至直接强调不是难度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王仁智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同两个人聊起了生产经营染料的事情,从生产染料的原材料来源,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生产成本,整个云兰的生产规模,以及对云兰环境污染等等。三个生意人聊起来颇为投机,江文俊三人半天插不上话,未了打听清楚举办评选提供奖品的费用只不过几万金币,王仁智立马决定无偿赞助这笔资金。他当场对五人说道:“云兰生产染料的历史悠久,原材料来自本地和周边地区,这种具有传统优势的项目衰败是云兰的一大损失,我认为应该恢复评比活动,吸引外地客商,重新夺回云兰染料的名声。等到云兰染料重新恢复市场,受益的不仅仅是云兰民众,云兰管委会同样受益,其他与生产经营染料无关的民众同样间接受益。这样好不好,管委会负责组织筹备明年的评比活动,昊天集团大力提供支持,组织评比活动和奖品所需的费用由昊天集团全额承担。至于外界客商,我认为没必要关注,刚才你们说过多次,云兰染料走到今天这一步,究其原因主要是交通不便所致,不是因为染料质量等因素所致。因此我建议先行恢复一年一度的评比活动,同时把这个信息透露给自己的合作伙伴,短时间内恐怕收效甚微,但是时间一长必然有效果。”

王仁智的话刚刚说完,本应该是与染料生产经营参与者的马德坤刘西棕先表示感谢才对,只要有人赞助,举办评比活动他们当然是直接受益者,虽然如王仁智所讲恢复到以前辉煌需要时间,但是总归有希望比不举办没希望好的多。反倒是江文俊先开口说道:“哎呀王老板你这样为云兰民众让我们拿什么回报啊!今天给王老板准备的礼物还没有送给王老板,又让王老板为云兰民众破费。虽然王老板赞助评比活动所付出的资金远不能与给云兰造桥铺路的巨额资金相比,但是这件事情证明王老板对云兰民众无私的奉献,真令云兰对王老板无以回报啊。罢了罢了,原打算等最后王老板离开时把礼物送给王老板,我看还是现在先送给王老板吧,等会儿王老板签署赞助合同,显然是看在礼物才签署赞助合同,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说完话他率先哈哈哈的发出一阵大笑,其他四人也和他一起发出一阵大笑。

礼物?说的好好的突然间江文俊谈到礼物?王仁智不由得一阵疑惑,哪有酒至半酣送客人礼物的事情?真有什么礼物相送也应该在自己告辞离开江家才拿出来。他确实挺佩服江文俊的随机应变,因为真如他所讲,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自己是接受礼物之后才决定签署赞助合同,一份礼品起到了送两次的效果。

同类推荐
  • 战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战神再生之兵不血刃

    本文为《龙焱》、《全职特工》、《最强雇佣兵》姊妹篇与相关故事的延伸,致敬所有为民族复兴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读书交流群:244577168,有问题来群里讨论。
  • 《孙子兵法》的提醒

    《孙子兵法》的提醒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它展现出引导人们走出现代竞争迷宫的理性之光。这种理性之光,通过一系列“以智克力”、“以柔克刚”、“不战而胜”等深刻的战略理念展示出来,通过蕴涵在其中的“以德服人”、“天人合”等深刻的哲学理念展示出来。
  • 化谍飞

    化谍飞

    新的名字,新的身份,新的化谍路,哪怕艰难也要飞到最高!
  • 特战荣耀

    特战荣耀

    他叫叶成风,服役于风狼特种大队,在一次年度军事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至抗战前线。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他义无反顾的拿起钢枪抗击日寇。凭借着自身所学的军事技能建立“雪狼特战分队”使鬼子、伪军闻风丧胆!这是英雄的史诗,随我一起走进他们吧!
  • 特种兵之龙刃

    特种兵之龙刃

    【新书《我就是超级警察》已上传。】陆地猛虎,海中蛟龙,空降神兵,小爷我是海军陆战队员,全军最优秀的蛙人;嘿!兄弟!只有在龙焱,才有资格被称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而龙刃,则是龙焱中的最强者。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时,有死无生。【书友社群:559389715】
热门推荐
  •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

    《地方地名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
  • 第一宠婚,限量版萌妻

    第一宠婚,限量版萌妻

    一场精心设计的订婚宴让她失去最深爱的男友与闺蜜,为了自尊,她醉酒大闹民政局娶了无辜的隐身权贵。当所谓的复仇结束后,她几次想逃,却发现假婚老公的势力大得惊人。“虽然是假结婚,但本本却是真的啊,来,我们探讨探讨人生!”五个月过,刘伊心扶着有些隆起的肚子哭泣:“我要吃冰淇淋,烧烤,火锅!”“吃那些多没营养,来,吃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竹酒

    竹酒

    一盏竹酒,半生相思。霜雪红衣,幽影弦动。竹林深处,油纸伞撑起情缘。江湖,红尘,有你,就好。
  • 聪明女人的口才艺术与魅力修养

    聪明女人的口才艺术与魅力修养

    本书就是专为此一目的所编写的,书中所选取的例证典型、集中、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易学、易掌握,相信广大女性朋友手头有这样一本书,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人时,都能应对自如,处变不惊,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的女人。
  • 乱世游侠

    乱世游侠

    镇竿城南,护城河外,一向幽深肃杀的天王庙,今天显得格外阴沉。庙前的开阔地带,黑压压地站满了被反绑着双手的人犯。数十名刽子手一字排开,站在不远的护城河边,几十柄大刀寒光闪闪,杀气腾腾。护城河沿已歪七竖八地躺了一堆尸体,血流汩汩,腥风阵阵。四周高大浓密的苍柏树上,不住地传来寒鸦的“桀桀”怪叫。“下一个!”总兵杨让梨站在一张供桌边,大声叫道。在他身后一丈外的滴水檐下,坐着从道台到都司一溜官员。众人犯一阵混乱。两名兵勇上前一把扯了一个出来,解去绳索,重重一推。
  • 帝王书,妃卿莫属

    帝王书,妃卿莫属

    自她踏入西沧后宫的那一刻起,她就是一个最为传奇的存在,茶余饭后,事经多年,总还有人侃侃而谈。那年,她毒害皇帝宠妃,重臣之女,众臣上奏诛之,皇帝一人力排众议,保她性命,当真用情至深。那年,皇帝为天下祈福,百官面前,下跪叩头,虔诚至极,世人皆赞皇帝仁君天下,爱民如子。殊不知,他只是为了换取一个,救她的机会。她一直以为,她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却不知道,她这颗棋子不是被放在手心,而是早被那人藏在了心尖。这场骗局中,他是她唯一的暖色,纵然如飞蛾扑火般危险,她依旧想要靠近,哪怕遍体鳞伤。……他一向果敢狠绝,从不犹豫,却次次对她心软。用她做饵,当她棋子,却又忍不住暗地护她周全,给她温暖。他默许,她总是毫不客气唤他的名字;他默许,自己唯一的子嗣唤她娘亲,即便,那并不是她的孩子。这场较量中,她是他唯一的软肋,只想妥帖收藏,悉心呵护。……“你有没有想过,我也是会死的。”“朕不会让你死的。”……“想救她,你拿什么来换?”“三十年阳寿。”----------------------------(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水墨出场,更新稳定,绝不弃坑!!!)亲们若是喜欢,就动动你们的小手指,加入书架收藏一下吧,可以及时的看到更新,也可以养肥了再看哦……
  • 造化大战神

    造化大战神

    真武大地出生的武者叶飞,因天缘造化,经历坎坷后最终成为了造化战神,不但开辟了自己的国家,还带领真武大地的武者创造许多世间奇迹。
  • 收到命令,指挥官

    收到命令,指挥官

    “能者多得才是市场的规律!”“弱者需要受到平等的对待!”“女王殿下万岁!”“住嘴你这个萝莉控!”*2自由还是平等的冲突,意识形态造成的矛盾。帝国,盟军,苏联在异世界的又一次冲突。三主角带红警三基地车穿越,哄哄闹闹的战争史诗就此展开。
  • 范村梅谱

    范村梅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叽叽喳喳

    叽叽喳喳

    一个春末夏初的晴天,太阳特旺,湿润的地皮升腾着水蒸气,万物都在这触摸不着的蒸气中飘飘忽忽,变了原形。上班的电铃声刚响起,各组室的人员便忙乱起来。大家十分亢奋,因为今日要搬迁,要离开这怨透恨透的四合院式的祠堂。祠堂内的地皮一年四季都潮湿,尤其是到了黄梅天,地上湿漉漉的,就像露天的积水地坪一样,踩一脚,便会“咕嗞”响一声。下暴雨时,大家非得拎着皮鞋“哗哗”蹚水才能进入办公室。能不怨吗?祠堂原产权单位是地段医院,做过病房,据说每一间里面都死过人。其实在上海,建造时间上百年的老平房,哪一间没死过个把人?在浦东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