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7000000012

第12章 失望的旅行

《失望的旅行》,这是我生平第一回所写最长的记叙文,有如陆放翁的入《蜀记》,约在四万五千字,一九二一年秋天,曾在邵力子先生主编的《觉悟》附刊上连载了一个多月。所记的,便是我那年到南京投考东南高师,落了第,又转到武汉投考武昌高师的一段经历。其中,给邵先生删去了六七千字,那是对胡适《红楼梦》考证的反诘;那时,我不相信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出于高鹗续笔的话,我的论证,当然十分幼稚。邵先生替我删去这一截,全文倒很完整了。

我们从师范出来的学生,大多是很穷的;因此,进大学的希望实在很少;唯一的希望,就放在高等师范上。当时,最有名的是南京的东南高等师范(当时,郭秉文任校长),投考学生很多,差不多三十取一。我这个做了两年学生会代表,功课那么荒落,英、算两科差得很,当然考不取;退而求其次,只好溯江而上,到武汉去投考武昌高等师范;正当秋初,刚考了一场国文,第二天生了疟疾,不能应试,又失败了。所以,我自称为“失望的旅行”。

二十岁以前,我从来没出过远门,毕业那年,我在家乡只度了半个暑假,便下杭州,乘火车经过上海北站,匆匆换了车到南京去了。我们这些穷学生,就住在南高的宿舍。南高的范围很广大,我们只住了半个月,也说不上来。只是记得从南高到秦淮河夫子庙热闹市区,要跋涉好几处一片汪洋的水潭;弥望荒凉冷落,南京实在比不上杭州。诚如《桃花扇》所描写的:“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夕阳道。”秦淮河那么一条狭小的臭沟,把书本上传说中带来的六朝金粉的梦境,完全打碎了。西湖还有那份清新气息,南京呢,却只有颓唐衰索的气象。督军李纯,他的督军署衙门,大而无当,先前大概是总督衙门;门外的瘦黄的饥兵,跟那两行衰残的杨柳相映成趣。当时,我也不懂,这么大的名城,又是帝都,怎么会冷落到如此田地?到后来,我才知道自从太平军战后,残破的旧帝都,和江北的扬州一样,一直不曾恢复过。虽说,主江南军政事务,如曾国荃、刘坤一,都是中兴名将,却不曾着手建设过什么,这是近百年间内忧外患所反映的图画。民初北洋派军人,那更不会考虑到国计民生了。当时,东南高师乃是属于江苏省教育会派的教育文化事业,还有点新气象;那正是东南民族资本的轻工业抬头的日子,所以南通王张季直的声威很高;南京城中,看去有点新气象的,大都和张氏有点关系;我呢,当然了解得很少,虽说有兴趣写新闻,却写不出一篇通讯来。那半个月中,我到过的地方很少,只上过雨花台,到过明孝陵,都是脚力所能及的。到了秦淮河边,上六朝居去喝茶、吃饺子的印象最深。茶是一铜元一碗,饺子三个小钱一只,两个铜元,就可以吃一顿早点了。过去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变动得太大了,那时的社会生活,我还交代不清楚呢。

和南京的古老城市相映衬的,便是下关码头,一个带洋气的街市,好似从上海那边伸长过来般的。下关的旅馆,就不像城中那么土里土气了。不过,给我这个乡下土孩子的印象最深的,倒是又多又大的臭虫和白日公开摸袋的扒手,跟那条半死不活的通往城中的小火车,可称为三绝。(小火车时常会断气,也和那时的官僚政治差不多的。)也不知花了多少钱,买到了从南京到汉口去的统舱位,就在扒手围攻中上了船,找到了床位,安顿下来就让扰扰攘攘的尘嚣带着我西行。我一躺下来就开始看《桃花扇》,我也是第一回懂得南曲的韵味。那时,我的记忆力颇不错;一路边看边念,念熟了八首著名的曲词。晚清以来,江南一带一直有着南明气象:饥兵骄将,贪官污吏,串成了政治暮景,所以念起《桃花扇》来格外对景。即如《投辕》那一节:

你看城枕着江水滔滔,鹦鹉洲阔,黄鹤楼高,鸡犬寂寥,人烟惨淡,市井萧条;都只把豺狼喂饱!好江城画破图抛,满耳呼号,鼙鼓声雄,铁马嘶骄。

正是我们所投奔的那个城市——武昌的写照。

我到了汉口,正如上月经过上海一般,只从它的边沿上溜过,给搬运夫敲诈了一笔小钱,当天下午就到了武昌了。武昌形势上的雄伟,也和金陵城相伯仲;而城市景象之惨淡,还在南京之上。恰巧,我到武昌时,正当武昌兵变之后,所有热闹街市,大商店、银行都被抢劫焚烧光了。那位王占元大帅,正在天津开会,他的饥兵,就上演了这么一幕大轴戏,把武昌老百姓害得够苦了。我到武昌,真是无枝可栖,就在斗级营小旅馆“一枝栖”中住着喂臭虫和蚊子,挨过武昌高等师范的入学考试期。我也自笑有志于做新闻记者的人,却连武昌大兵变的大新闻都不曾注意呢?武昌高师就像老太爷那样龙钟老态和英俊小伙子的南京高师正相对比。为了避免臭虫群的大劫难,我每天就睡在方桌上挨蚊子的围咬,这样,秋凉一开始,便打摆子了。第一天,考国文,还勉强应付得。第二天,寒热大作,只好不应考了。以后听说那回投考的学生并不多,要是我能终场的话,大概会录取的。不过,我对武昌高师的印象很坏,即算录取,也未必会留下来。当时,我不知为什么不想转到北京去?一待杭州的汇款一到,我就东归了。那一个月,并不曾渡江到汉口去看洋人的租界;武昌的胜迹,我只到过黄鹤楼,登楼凭栏,对着浩浩江流,不禁大哭了一场。那时,我还不会做诗,只好把《桃花扇》中的词句,反复吟诵,宣泄胸中的愁苦。等到一九三八年夏初,我重到武昌,已经面目一新,除了黄鹤楼旧迹,其他什么都不认识了。

从武昌回上海,已是仲秋,我是在轮中过中秋的。那晚阴雨,月色暗淡,游子他乡,又不禁黯然泪落。到了上海黄浦滩头,我身边只剩了一块多钱,坐车到法租界三益里陈望道师家中,才在上海住了下来。陈师正和邵力子先生相邻而居,也就是我结识邵老之始。

那时,我这个年轻小伙子,满怀壮志,好似对天下兴亡,依旧颇有信心。可是,对自己的浮萍前途,却觉得渺茫得很。在上海,我只认得陈望道师,要他照顾我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在我心头,有一个光明去处,那便是全国学生联合会;初以为范尧生兄在那儿主办《学联》日报,我可以帮着他做编辑上工作。哪知向邵老一打听,学联会会所已于五月间被封闭了,日报也禁止出版了。辗转找到了范兄,他在一家女校教课,勉强混下去。学联会的朋友,都在暗中活动,范围大大受了限制。徐白民、宣中华二兄也都离开上海,到萧山衙前小学,替沈玄庐先生做乡村教育工作去了。

照说,那时已是九月初,各地中小学都已开学,要想教书,也没有机会了。偏巧那一年情形特殊,上海正在闹交易所狂热,把四近的小学教师都吸引了去,各地都在闹教师荒。我呢,靠了邵力子先生的推介,九月中旬,便到浦东川沙县立小学去做高小一年级的级主任去了!这是我们那一批学生代表团的共同命运。既然是师范毕业生,教书也是心安理得的路子。说实话,我动身时,并不知道川沙乃是职业教育家黄任之先生的家乡;我是无意之中闯进去的。同在川沙高小教书的还有一位同班的同学赵兄,他在那儿教了很久;我呢,只教了半年,第二年春天便离开了。川沙的城市很小,滨海,海风很大,全城都是矮房子,也是鱼米之乡,秋深,肥蟹上场,那真鲜美极了。我这个土老儿,初次尝鲜,不懂得怎么吃,乱嚼一阵子;看人家吃得那么津津有味,只能瞠目相视。在川沙,也看不到职业教育有什么特色;县立高小,也着眼在门面的表现,并不留心青年的身心健康。我教的那一级学生,在新年纪念会上演了一幕讽刺体育教师的独幕剧;学校当局看了大为愤怒,要开除那几位学生,我在校务会议中提出异议,不让他们开除学生;我是级主任,他们也就无可奈何。这就离开川沙了。

我们做过学生代表,总有点自命不凡,不可一世的;我那时已在《觉悟》上写长篇连载,颇有转向新闻界的意念,觉得这个小池子容不得蛟龙的;陆校长阮专重形式教条,和提倡自由思想的我,也合不来,因此我离开川沙,毫无留恋之意。在我的回忆中,川沙的印象,实在很淡。到了后来,才懂得一点职业教育家的路向。那时,我和黄任之先生在另一集团中,有点友情;我的友生,替职业教育社工作的也很多,和邹韬奋兄也成了好友。在新教育改革中,彼此成为战友,那是后话。

有一时期,那时国民党政权,已经在南京生了根,职业教育派退居于在野地位;黄任之先生那一集团也和政府处于对立地位,我倒有点怀念他的故乡川沙来了。一部中国教育史,有不少篇幅,正是职业教育派所写的;黄任老,也是我所怀念的一个人。

同类推荐
  •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

    《爱听老舍Ⅲ:散文精选集》收录了老舍在各个时期所写的38篇优美散文,篇幅有长有短,其中包括名篇《抬头见喜》、《济南的冬天》、《四位先生》等。本书内容饱含强烈而纯挚的感情,幽默俏皮,充满智慧,耐人寻味。随便挑一篇,读起来就会让你大笑不止。加上段纯的生动演绎,语言艺术大师和幽默大师老舍独特的京味语言和风格,一定会您回味良久。
  •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

    《一个孤独的国王》是重庆诗人李海洲近年来的诗歌自选集。本书收诗47首,共5辑,后附访谈和评论各一篇。“一个孤独的国王”象征着诗人自己,在寂寞里抒情,语言里穿梭,恣肆着想象,玩味着孤独。这些诗,无一不是自由个性的产物,彰显出诗人无拘无束的才情,浪漫,在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山城与江南的意象中尽情穿越梦游。在诗歌艺术的纯粹性方面,颇有造诣。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树木与树叶

    树木与树叶

    若山牧水作品的主题为歌颂自然美、旅途、恋爱和酒,整个《树木和树叶》系列共37篇长短不一的短歌和散文组成,挑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自然美和旅途)且短歌或俳句篇幅较少的文章做成一部散文集。笔触清新,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热门推荐
  • 驭君有道

    驭君有道

    【曾经想在无穷的夜色中穿梭千年,带着干瘪的爱意和苦涩的泪痕。可你是我的曙光,你站在天边远远吹上一曲,就吹跑了我生命中所有的黑暗】一场大火,属于沈家的浩劫。长达百年的窥预世家在火舌中慢慢陨落。七小姐沈云晦侥幸逃过一劫,苦修十年后回京。阴谋的背后总有着一场又一场泛黄的污渍。皇室的没落,隐晦的窥预之术……似乎都于此有关。她男扮女装潜入兰峰军院,只为一探究竟。沈云晦与燕王世子谢酒澜一起,寻找黑暗背后的秘密。沈云晦×谢酒澜温柔百变小公举×狂傲不羁幼稚鬼在夜色中谱写一场爱与治愈的故事。bingo!
  •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划时代著作,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本书还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著作,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图书。
  • 永夜四骑士

    永夜四骑士

    破晓之战后,永夜不再独霸人间,昼夜开始交替,侍奉均衡的人类成为尘世的主宰。无数的岁月在欢声笑语中慢慢流逝破损的封印在悲欢离合中风雨飘摇他们不堪失败,他们不甘凌辱他们必将卷土重来本文剧毒,慎入前期看得头疼的可以从233章开始读,讲的是主角昏迷十年后QQ群857299585,和朋友打赌完本前能不能凑够10个人
  • 异世荒野直播

    异世荒野直播

    我曾生活在巨树遮天的魔兽雨林,与安徒恩正面交锋,也曾穿越过尸气弥漫的腐烂之地,与死亡骑士并肩而行;我曾潜伏在烈焰升腾的熔火之城,偷取变形金刚的动力核心,也曾混迹在似真似幻的元素位面,骑着暴鲤龙周游世界;我叫凌默,是一名武神,此时正在深渊位面为您直播,看看我身后这岩浆荒原,老实说刺鼻的硫磺气息实在太糟糕了,但我……等等!前面有一只吸血魔兽!吸血魔兽体格健壮,营养丰富,只要去掉头,其他部分都可以食用,嘿嘿!嘿嘿嘿!以上是文艺版,下面是简洁版:直播路线:魔兽雨林(自然系魔兽为主),腐烂之地(死灵系),熔火之城(机械系),元素位面(幻想系),深渊位面(恶魔系),后续待定
  • 九死医生

    九死医生

    医术之精湛,旁人难及,近乎于道。自闭、抑郁、艾滋……所有顽症绝症轻松攻克。哪怕你死九次,他也能将你从阎王那里拉回来。玄梦奇医,神瞳无双,一卷神奇的青玉卷轴,揭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面纱,纷乱大世即将拉开序幕。
  • 男神的丑妻:其实你很美

    男神的丑妻:其实你很美

    他包养她,她是他的契约情人。在合约到期时她不告而别并不再续约。再见时他惊愕这个靠他来养活的米虫竟然会是自己公司内的一名项目经理。而她却再次用辞职来对抗他那高高在上的鄙夷目光和从不明确的爱。直到有一天,她以一名大财团的接班掌门人出现在他面前跟他谈判的时候,他才恍然明白,原来她从来就不是一只丑小鸭,其实她不但很美丽,也很爱很爱他~!
  • 灰姑娘

    灰姑娘

    说的是一对打工姐妹的故事,姐姐叫大玉,妹妹叫小玉。当然,故事中还有一个男主角,叫小唐。两个配角,是一对夫妇,女的叫向日葵,男的叫马有贵。好了,交待完这些,我们开始进入故事吧。开始的时候,小玉并没有来南方打工,是姐姐大玉独自来的。大玉和小玉是一对双胞胎,她们的家乡,在四川大巴山。姐妹俩出生时,大巴山下了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做爹的呢,望着两个玉一样的孩儿,就给姐妹俩取了大玉;小玉这两个名字。姐妹俩一样的聪明好学,一样的乖巧懂事。
  • 余光暖暖都是你

    余光暖暖都是你

    【电竞大神X女团主唱】某次,暗恋江时的七月小心翼翼问他:“江时,我可不可以……喜欢你?”江时沉默片刻,面瘫脸回答:“我考虑考虑。”后来,在乌漆墨黑的电影院里,七月鼓起勇气牵了江时的手,开心的冒泡泡:我终于摸到江时的手啦!!江时傲娇开口:“你怎么可以对我耍流氓?喂,负责。”“怎、怎么负责?”“在一起,一辈子。”【日更√】【女追男√】【傲娇江同学X小可爱南同学√】
  • 宇宙涟漪

    宇宙涟漪

    “啧啧,真惨啊,与亲人分别是多大的痛苦,听的我都于心不忍了。”潘璋咽了口唾沫看向豹子,“你说这是多大的痛苦,你怎么忍心这么做呢。”说完摆摆手让豹子先不要说话,孙强本已绝望的眼神重新焕发出一丝神采。“这样吧,孙强也不用送到实验室了,送到我房间吧,他妈妈和妹妹也送到我房间,我要让他们一家人团圆。”潘璋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 田园小事:贫女翻身

    田园小事:贫女翻身

    穿越成偏远山村骨瘦如柴的十岁农家小丫头,家里有善良的娘亲,热情的兄长,温柔的姐姐,都将她当成珍宝疼爱,处处疼惜。谁知天降横祸,懦弱好赌的爹爹欠下巨额赌债,赌坊竟要将她姐姐卖入妓院还债。表面护家实则贪财狠毒的祖母对姐姐更是无情算计,叔可忍婶不能忍,程欢决定分家,创业,赚钱三手抓,必要将这破烂的家焕然一新,她一怒之下一脚踢墙,谁知钻出一只老鼠,叉腰瞪眼,骂骂咧咧的指责她。卖嘎的,天才了,她竟然听懂它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