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7000000011

第11章 浙东

新知旧友,问我是哪里人?我总说,我是浙东金华人。浙东浙西,究竟怎么一个分界?别省人每每弄不清楚,连梁启超那么博学,也会把余杭章太炎师,算作是浙东余姚人;而且说是浙东学派的史学家,不必说其他的人了。两浙东西,大体上是以钱塘江为界;浙西杭、嘉、湖三府属,属于太湖流域。浙东八府属:金华、衢州、严州、宁波、绍兴、台州、温州、处州,可以说是钱塘江流域,也和新安江流域有关。在古代,杭、嘉、湖属于吴国;浙东八府,属于越国。有一时期,严州各县属于新安州,和皖南各县合在一起。事实上,徽州各县的生活习惯和严州人相同。当年,绩溪人胡适之到杭州上海去读书,走的正是经新安江转钱塘江,和我们下杭州的水路,大半相同。而钱塘江上的经济大动脉,一半操在徽骆驼手中,真是呼吸相通呢!

浙东浙西,说起来虽是同属一个行政体系,实际上绝不相同。浙西多水,除了于潜、昌化这一边,都是一苇可航。浙东呢,除了绍兴是水乡,温州、宁波沿海滨,其他各县,都是山岭重叠。严州、台州、处州各府更是崇山峻岭,仿佛太行王屋的山区。这样的地理环境,农村生产条件,绝不相同。在我的家乡(从前的浦江南乡,今日兰溪梅江区),百里周围,最大的富户,不会拥有两百亩以上的田地;说是要靠收租过日子,做一个不稼不穑的地主,我就没见过。大体说来,都是自耕农;即以我自己来说,我便知道如何耕种?如何收割?我家那几处水田,适于什么谷种,每亩会有多少收成?我们的田地,都是种三熟:稻熟以后种豆,豆熟以后种麦。祖父是贫农,先父也是泥脚出身的秀才,中年以后才办学堂兴教育的。这就和浙西的情况大不相同了。那儿,一年种两熟稻,如南浔张家,擅蚕丝之利,还有万亩以上的土地;他们派庄主去收租,一个庄,总有几千亩田地,至于田地在哪儿,田地种了些什么,他们根本不知道。地主下乡去,佃户要摆香案来迎接。佃户交不出租来,地主可以叫家丁动板子打佃农的屁股。这都不是我们浙东人所能梦想的。浙东宁波绍兴的生产条件,比我们金华人好得多。(宁波人会做生意,绍兴人做师爷,别种财路很通达。绍兴的财主,称之为“、王”、读作“点王”,仿佛是“店王”。)因此,二十岁以前,除了看戏,没听见过“老爷、少爷、小姐、少奶、夫人”的称呼,我一生绝对不许男女工人称我为“少爷”或“老爷”。所以,浙西属于资产阶级的天地,浙东呢,大体上都是自耕农的社会。

浙江省城,便是闻名世界的杭州,南宋时期的京都。从我的家乡到杭州计三百六十华里之遥。一位浙东农村的庄稼人要进省城一回,那真是天大的事。一百农民之中,一生中到过杭州的,怕不会有一个人,所以浙西的事,跟我们浙东人毫不相干。先父考取了秀才,才到杭州去应乡试。他一生只到过两次杭州,嘉兴湖州就不曾到过。那些到过上海的商人,一回来就得写《天方夜谭》了。

我把浙东,跟皖南、赣东、闽北连在一起,让浙西回到太湖流域那圈子中去,这不独是历史的看法,也是军事的看法。二十一年前,当国共和谈终于陷入僵局,接着下来,便是“百万雄师下江南”。依当时上海人的想法,解放军一定首先攻取南京,沿京沪南进再向沪、杭、浙赣线推进的。事实上,并非如此。解放军首先在皖南荻港渡江,攻取了沿江南岸芜湖一带,随即分两路推进;一路从鄱阳湖东岸进攻赣东上饶,随即向闽北切入,直取福州。一路从皖南徽州,沿新安江东下攻取了浙东金华,再回师解放了杭州、嘉兴。从浦东围攻上海,和从江阴登陆的解放军会师。这都和当时上海人的预想完全相反。

我们再把元末明初朱洪武定天下的军事情势看一看:从苏北、豫东、鲁南一带奉大小明教起来的红军,接在郭子兴死后的统帅,便是这位皇觉寺的和尚;他在皖北立定了脚跟,便渡江和陈友谅争夺鄱阳地区的天下。陈友谅给他打垮,赣东皖南便成为他的根据地。他虽东进,攻取了金陵;他的主力军,却从赣东进入浙东,在金华、绍兴、衢州、处州一带树立新国的规模。那时,苏州、杭州,还是张士诚的天下,定东吴乃是次一步的军事计划。这一史事,也告诉我们:浙东是浙东,浙西是浙西;我们浙东人一直和皖南、赣东、闽北人患难与共,进退一致的。所以,上海人对浙东的事,一直蒙查查,不十分了解的。我且提醒一句:明初朱洪武和他的孙子建文帝,他们所用三个著名的宰相:刘伯温、宋濂、方孝孺都是浙东人,不该是偶然的吧!

且说:金兵攻陷开封以后两河南北人士,随着赵宋皇族流亡到江南来,在镇江(京口)站不住脚,便渡海到绍兴去(原本的会稽、山阴,改称为“绍兴”,即是此意);一部分皇族,流亡到温州去。依当时将相的建议,军事政治中心,必得放在四川成都那一角上,结果呢,一直在临安(杭州)苟安下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不过,南宋那一百五十三年中,全国文化思想,就在东南地区,开花结果了。代表道问学的道学大师朱熹,他是皖南婺源人;代表理学的大师陆九渊,他是赣东金溪人;代表浙东学派的吕祖谦、陈同甫、叶水心,他们是金华、温州人;而这些大师论学的鹅湖,正在赣东的铅山。而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他是绍兴人;大词人辛弃疾,他虽是山东人,却久住在赣东铅山;另一位大诗人杨万里,他是赣东吉州人。(只有范成大是浙西人。)十二至十五世纪的浙东、赣东、皖南、闽北,正是中国艺术文化的新摇篮;那位大思想家郑樵(渔仲),他富有科学头脑,也是闽北人。还有一点奇迹:毛主席有一首《如梦令》(一九三〇年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都不是近三百年间浙、闽、赣人所往来的通道;可是,我们看了朱熹的记叙,吕祖谦、辛稼轩的诗词,便知道南宋当年,从皖南到闽北,从浙东到赣东,他们走的就是这一条山路。我这个随军记者,便是从历史和军事来认识浙东的。

顾祖禹论浙江形势:“……至于仙霞入闽,良为要途。然汉伐闽粤,由会稽海道而进。吴越取福州,自温州越海而南;元人入闽,多自明州(今宁波)济师。明初年闽寇,一自江西出杉关(福建光泽西北杉岭上与江西黎川接界,赣闽往来通道),一自明州泛海,竟掩福州,实未尝由仙霞也。夫用间道者多奇功,自昔然矣。噫,此亦就浙江言之耳。有提衡六合之规者,居上游而连中原,浙江以南皆将传檄而下,望风而附,正不必切切于浙江也。或曰:明太祖何以先图两浙乎?曰:明太祖实起于东南,卧榻之旁,皆戎首焉,自不得不先为苞桑之计矣。”朱洪武早期的建国大业,到了浙东,才慢慢定下规模来。

朱洪武出兵打垮了方国珍以后,同时决定了南征和北伐的大计,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这其间,帮着他建立政治中枢的谋臣,刘基和宋濂,俱浙东人;那位大将军胡大海访问过的隐士王冕,也是浙东人(诸暨人)。那时,金华有小邹鲁之称。元末明初,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四先生,也和南宋的吕祖谦、唐仲友、陈同甫一样,为浙东之学的大师。那一时期,金华浦江郑义门,十三世同居,一家之中,丁口四千余人。朱洪武在金华时,郑氏家长郑濂主家政,洪武赠称为“江南第一家”,这一匾额,一直挂在郑氏的宗庙前。后来着帮洪武定帝业的三相:刘基、宋濂、方孝孺,当时都是郑家的家塾教师。而郑氏家规,在当时乃是氏族宪法。我们也称郑义门为民族共产主义。十年前,全国推行人民公社,金华人都说这是郑义门的老办法。所以,在浙东,共产主义并非洪水猛兽,早有印象了。

可是,明中叶以后,浙东学术文化慢慢暗淡下去;至少小邹鲁的金华,后继无人;所谓浙东学派,重心移到温州(永嘉学派)、宁波、余姚、绍兴那一带去了(阳明学派)。到了清代,浙东学派,实在比不上浙西学派的光芒万丈。这其间,和明成祖的杀方孝孺,连及十族,师友殉难的一万多人,而宋濂父子的收场也很悲惨有关。政治上的恐怖统治,金华学派便衰落;依我所说,清初只有兰溪的李笠翁(渔),他是南曲专家,清末的朱一新是理学家,可说是寥若晨星。而吕祖谦、陈同甫这一派的理学,原本和朱、陆鼎足而三,到了明清两代也就依附朱派以苟存了。先父梦岐先生,他也是浙东学派的后起人,但他一生走的是程朱路子,和北方的颜李学派相符合;可是,如先父这样躬行实践讲求实践的人,他对于叶水心、陈同甫、吕祖谦这几位大师的学说也是很隔膜的。金华学派南宋的唐仲友,也是很通达的思想家,就因为他受了朱熹的攻击,金华人也不重视这位大师的成就了!

(何炳松先生著《浙东学术溯源》:“初辟浙东史学之蚕丛者,实以程颐(伊川)为先导。程氏虽非浙人,而浙学实渊源于程氏。浙东之传程学者有永嘉之周行已、郑伯能以及金华之吕祖谦、陈亮等,实创浙东永嘉、金华两派之史学,即朱熹所目为功利之学者也。”)

同类推荐
  • 文学大师林语堂作品典藏版(全18册)

    文学大师林语堂作品典藏版(全18册)

    本套书是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共18册,分别为《从异教徒到基督徒》、《风声鹤唳》、《红牡丹》、《京华烟云(全2册)》、《孔子的智慧(2016年纪念典藏版)》、《赖柏英》、《老子的智慧(纪念典藏版)》、《美国的智慧(上下册)(2016年纪念典藏版)》、《奇岛(纪念典藏版)》、《生活的艺术(17年湖南文艺版)》、《苏东坡传》、《唐人街》、《啼笑皆非》、《吾国与吾民(17年湖南文艺版)》、《武则天正传》、《印度的智慧》、《中国的智慧》、《朱门》。
  • 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

    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

    赵丽宏乃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本书为2002年至今作者为全国百余位作家作品写的序和跋的汇编。文字灵动、真诚,展示了作者作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的人文情怀和文学造诣。此书可以使读者感受到篇幅短小的“序”或“跋”也能写出如此不同的意味,对喜爱中国文学的读者是很好的奉献。
  • 安魂帖

    安魂帖

    本书是一部以思想性见长的散文集,囊括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精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药引》和《阉割》,这两篇作品取材独特,文字优美,熔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先后在《美文》杂志“一线散文”栏目和“中篇散文”栏目隆重推出,并配发了编者短评。作品发表后引发圈内外关注。《安魂帖》也是一篇关注现实,触动人心的作品,该作先后刊发于《创作与评论》《厦门文学》,随后被《散文选刊》转载,获得“东丽杯”第二十四届孙犁散文奖。作为叙写乡愁的文字,能深切感受到作品的忧患与哀伤。书稿其他所有作品都独具特色,手法各异,每一篇都有鲜明的主题,足见作者宽广的创作视野和责任担当意识,充分显现了新散文的艺术追求与美学价值,是作者近年来大胆探索,潜心创作的重要收获。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
  • 山菊淡淡

    山菊淡淡

    收集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发表在报刊上的短篇小说、散文、杂谈、诗歌以及一部分政论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大致上勾勒出作家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秉烛夜读、伏案创作的生命风景。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些林林总总的作品织成的艺术长廊时,就从中把握了一条穿越岁月的红线,这就是一个作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
热门推荐
  • 诡谲屋的秘密

    诡谲屋的秘密

    著名的旅游胜地戴宗山风景区迎来了十六个青年男女和两位老人共计十八位旅游者,这些本来高高兴兴的普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没有入住山脚下美丽舒适的度假村,而是来到了距离半山腰不远处的偏僻休息区落脚。正当他们决定好好玩一玩的时候,突然增强的暴雪封死了下山的路,不得已之下,十八个人只能选择入住坐落在诡谲崖上的度假别墅作为临时落脚点,等待除雪车前来救援。整整三天四夜的时间,入住诡谲别墅的十八个人中九个人相继遇害,诡异事件接连不断发生,令所有人陷入恐慌和猜疑之中,最终剩下的九个人是否可以脱离死亡诅咒,成功回到原来的生活之中呢?让我们在《诡谲屋的秘密》中一起来寻找最后的答案吧。
  • 冥冥之中是你

    冥冥之中是你

    “说,为了嫁给我,你预谋了多久?”新婚夜,他将她逼近床角,邪肆一笑,“今晚又想玩什么?”她欲哭无泪,因为一副匪夷所思的画,被迫嫁给赫赫有名的穆家二少。白天,人前秀恩爱;晚上,人后刑逼供。最初她以为,他是她的救世英雄。后来才知道,不过是才出狼穴,又入虎口。对于外界盛传的穆家二少是宠妻狂魔这个观点,她倒是非常赞同。只是这个宠,特别的……另类。【前方高能狗粮,单身狗慎入。】
  • 神影仙迹

    神影仙迹

    大神道:“你救救我吧!我给你钱。”姬云道:“莫慌,你先等等~!佛曰:“求你了,把金莲还我吧!”姬云道:“里面的莲子做成羹真好吃,明天吃完了还你!”仙帝泣声道:“女婿,魔王那厮好坏呀!你一定要教训他!”姬云答道:“恩……把鞋给我擦干净,我要出门咯!”一个神州大陆的绝世奇才强势的修真人生,金钱,名誉,实力,势力,全都不在话下,诙谐,爆笑的情节令人不禁捧腹……
  • 快穿之玩坏总裁

    快穿之玩坏总裁

    说好了是穿越到各个总裁文世界,享受被护被宠被爱的女主待遇,可一上来就被黑化总裁囚禁,往死里虐是什么开场热身?还有系统居然告诉她,九五至尊,仙界帝君,丧尸之王,他们有权有势有地位,他们狂霸拽吊炸天,他们冰冷腹黑,还是宠妻狂魔,除了世界观不一样,不就是总裁穿越到其他世界了吗?所以,遇上不一样的他,就是她的总裁攻陷任务。
  • 嘟嘟大陆

    嘟嘟大陆

    一单薄身躯的少年行走于参天大林中,身后不紧不慢的跟着一位蒙面剑侍,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却是诡异的安静,就这样缓缓的朝着森林的一个方向走去。少年抬头看着被树叶遮住的天空喃喃道:应该快要穿越这个森林了吧。
  • 论词随笔

    论词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当我是谁

    你当我是谁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修真小邪妃

    修真小邪妃

    天才修真少女一夕穿越成了重生复仇的白府嫡女。打渣男,虐小妾!她想事了拂袖去,深藏功与名。某世子却拉住她衣袖:“夺走我心还想离开?”“不然?”“以心易心,方为不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际农场主

    星际农场主

    浩瀚神秘的宇宙 唯有金属与热血才是永恒的基调 看着自己身后那铺天盖地的巨型战舰,雷胖子露出了微笑。 哥也是传说...... (貌似是200人的超级群:65364139)
  • 几世京华情

    几世京华情

    这部小说由《天桥遗梦》(已完成)《前门残梦》(连载中)两部分组成,讲述的是两代人四个主人公在民国北京内城所发生的悲欢离合。看点:在这部书中,如今已经灰飞烟灭的天桥,盛世不再的前门,面目全非的什刹海都将以最美妙时的景象重现,一些在民国时期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如天桥八大怪、刘春霖、小德张、赛金花、孟小冬、林白水、邵飘萍、曹锟等都会在其中悉数亮相,而各类老字号、会馆、老戏园、庙会、东安市场、北海、景山、鼓楼、西山的别样风情都会点缀其中。老北京的历史故事,曲艺,美食,民风民情的点滴精彩也贯穿着全书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