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7000000004

第4章 金华佬

一开头,我就说我是浙东金华人,我的语气中,就有攀附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的意味。但是,在我十六岁以前,“金华佬”三字,多少带着刺耳的不快之感。原来,我们姓曹的这一派,明代中叶,从金华东乡洞井,由仁一公夫妇带着一个孩子,迁居到浦江南乡蒋畈这一小村落中,到了清光绪年间,快要三百年了。可是人口一直不旺盛,太平军以前,村中有过五六家人家,男女也有二十多人。经过了太平军战役,全村只留下了曾祖父和祖父母三个人,可说是门衰祚薄了。那三百年之中,蒋畈曹家没有一个识字的人,不必说应过科举得过什么功名。在封建社会,我们这种人家,种田挑粪,泥脚生活,叫作“凉藉”,即是说没有过读书种子。先父是三百年中第一个上府去应科举的人,他到浦江城中去应县考,浦江童生,指明他是金华人,便给赶了出来。受了这场打击,祖父便灰心了,叫先父歇了这份心,安分守己去种田算了。先父心有不甘,便背着曹氏宗谱,由金华朋友找了一位生员替他证明金华的籍贯,这才达到了志愿,以第一名秀才压倒了全场士子。先父到金华府应试的事,他是偷偷地动身,不敢让祖父知道。祖母呢,特地上了挂钟尖去拜神,许了愿,可是,她坐在庙前长叹息道:“浏源溪(蒋畈东边的溪流),直拢统,没个秀才种,我们能跟‘命’去拗吗?”哪知,先父一战而捷,报条送来那一天,一家人惊喜若狂。于是当地人又把那几句成语换个唱法了:“浏源溪,直拢统,半个秀才种!”因为先父这个秀才,一半是金华人。我们那穷乡僻壤,整个南乡,秀才寥寥可数,三百年之中,只有一个举人;因此,先父自幼种田,进了秀才,便挤到绅士层中去了。他是不肯认命的人,到杭州去应最末一科的举人。那一科没有中,却带了康梁维新变法的新观点回来,他要办学校、兴实业、放小脚,启蒙期种种,要在那乡僻地区,一一做起来。他在光绪二十八年办了育才小学,那时,全乡就只我们这一家小学,可说是得风气之先了。但是,岁时佳节,一家人聚在一起,总郑重告诉我们:“记住,我们是金华人!”我有时到大小姑母家中去,她们那两大镇的人,对我们总是指点着说:“金华佬!金华佬!”后来我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正如刘大白师所说的“放开世界眼光,始觉同乡欠大”。但,蒋家政权的官僚主义,只是三个“同”字:同姓、同学、同乡。抗战第二年,我从浙东到了福州,那时,福建的党务,抓在浦江的陈肇英老人的手中,他把我介绍给闽中人士总说我是浦江人。我笑着对他说:“抱歉得很,我是金华佬。”金华佬的事,和陈老他们是不相干的,但封建社会是把“同乡”看作是一种黏性的政治膏药的。等到了我有一份新的知识,粘在浙东学派金华学派边上,倒是一种光荣呢!

我们那一小村落,真是“边区”;从蒋畈到兰溪境,只有一里半路,离兰溪城只有六十华里;离浦江县城倒有五十华里,一面离开金华边上,只有二十华里;离金华县城也只有七十华里。如今呢,浦江县已经不成立了,我们这一乡划归兰溪县属;总说起来,也属于金华专区。看来,我说自己是金华人,该是不错的。

在这儿,谈“金华佬”的事,海外朋友一定不会有什么兴趣的,唯一和金华连在一起的,只是火腿,而且必须把狗腿的神话连着讲。还有一种半神话的说法,便是要把东阳上蒋的火腿算是天字第一号的好货色。我说,上蒋并没有好火腿,金华人并不懂得吃火腿,他们就有点不相信了。这件事正是一般人没有头脑的例证。

我到了香港,才知道我们一位小同乡黄初平在香港大大有名,尊之为黄大仙,声名之大,连九龙城的张大仙(巡)都比不上。这位叱石成羊的仙人,只有十七岁,他就在金华北山成仙,他成仙那个罗店村就在双龙洞前面。先父是不语“怪、力、乱、神”的理学家,虽说有这么一个乡邻,却不曾和我们谈过。民国初年,我在七中读书,到过罗店,老师们也不曾跟我们提及。直到抗战那年冬天,黄季宽先生邀我到罗店吃晚饭、这才攀起乡亲来。黄初平(七十二洞天仙人之一,并非西汉初年的黄石公),他生长在金华山北,龙门山脚,离我的家乡,只有二十五华里路,可说是近邻了。他十七岁那年,有一天,牵了一群羊到盘前去(盘前就在双龙洞边上,一个小村落),就此不回家去了。第二天,他的哥哥找到了那儿,看他坐在洞里,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他成了仙了,从此不再回家了。他大哥问他那一群羊的下落,他指着山谷中的石块,说那些就是羊。他站了起来,用草绳子一挥,那些石块都活了起来,果然是一群羊。这就有了“叱石成羊”的传说。至于黄大仙何以会到香港来成神,香港人何以这么敬仰黄大仙?我就不大明白。我只能说,在香港,和黄大仙最邻近的只有我。黄大仙也可说是真不二价的“金华佬”。

先父因为受了那一场科场中的打击,叫我们永远记住自己是金华人。一九二七年,先父逝世,我替他编了年谱。依曹氏宗谱的序列来说,曹彬(北宋初年下江南的名将)乃是我们的远祖,有宋太祖的敕书为证。但我动手考证,便知道这一传说是靠不住的;曹彬有八个儿子,何以我们宗谱上并不写明,哪一个儿子是我们的先人呢?后来才知道这份皇帝的敕书(武惠王),是从金华东乡另一曹家买来的。倒是那位写《红楼梦》的曹雪芹,才是曹彬第三个儿子的后代。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河北人,而是山东人;有一旁证:我们自称“我”为“俺”,这是山东话;而“来往”的“来”,读若“离”,这也是山东话。不过,我的远祖,并不是直接移住浙东,而是移居了苏北泰州;到了明代,游宦金华,才在洞井住了下来。因此,洞井曹家,和金华的曹宅曹村姓曹的并不同宗。明末清初,有一位大说书家柳敬亭,他倒是和我们血缘最相近的曹家人,也是我一生最敬仰的族人呢!

这话怎讲?雍正年修的《扬州府志》说:“柳逢春字敬亭,泰州人,本姓曹。”嘉庆年的《重修扬州府志》上说:“柳敬亭者,名逢春,本姓曹,泰州曹家庄人。”吴伟业《柳敬亭传》:“敬亭年十五,犷猂无比,名已在捕中,走之盱眙。……久之,意不乐,遂去;游至宁国,醉卧敬亭山下,垂杨拂其身,慨然曰:吾今姓柳矣,即号敬亭可乎?于是名逢春,号敬亭焉。”

我知道柳敬亭的为人,以及他的说书技巧,还是从孔尚任(云亭山人)的《桃花扇》中得来。那年我只有二十岁,到南京投考高等师范,落了第,又趁船溯江而上,到武昌去考高等师范。下轮时,买了《桃花扇》,一路看到了汉口。那时,军阀混战,情景和剧中时势相仿佛。剧中,一开头便是《听稗》;侯公子和社友陈定生、吴次尾去听柳敬亭说《论语》,那真妙绝了;侯公子说:“俺看敬亭人品高绝,胸襟洒脱,是我辈中人,说书乃其余技耳。”我心中,就想走这一条路子。后来,才知道这位大说书家,乃是曹家远祖,仿佛我也有了光辉似的。当时,才士们赞许敬亭的很多;有一位曹贞吉赋《贺新郎》词云:

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嘉荣旧友?天宝琵琶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他也说敬亭“六代风流归扺掌,舌下涛飞山走”。)

另外一位曹尔堪,和词前半也说:

八十庞眉叟,见从来衣冠优孟,功名刍狗。炯炯双眸惊拍案,似听涛飞石走。叹此老知名已久。大将黄州开广宴,倒银瓶击节频呼柳。排战舰,下樊口。

这就更增加了我对这位远祖向往之忱了!

且说,我十岁那年,先父的一位好友,章永泮伯,避仇逃到了我们家中来。章伯少林拳名家,空手从五兄弟的刀中逃出,不曾受什么伤,在我们心目中,已经是了不得的英雄。他还另有两套本领:一套是治跌打刀伤,另一套是说《水浒传》。他要把三套本领都传给我,我跟他学了一年多拳击,从搏斗、刀枪、到剑术基本上都学过了。他每天跟我们讲《水浒》二小时,讲了一整年,说书的本领也真不错。看了柳敬亭的传说,三十以后,我便想登台说书,做一个现代柳敬亭。近代的小品文之中,我最敬佩的是张宗子(岱),他在《陶庵梦忆》中,就有一段描写柳敬亭说武松打虎的话,绝妙。他说: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口+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閑中着色,细微至此。……每至丙夜……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書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CY1}舌死也。

他的说书,已进了化境了。所以,中年以后,我唯一心愿,就是师法这一远祖,要登场说书去。一九四四年冬天,赣县民众教育馆馆长徐巽华兄,让我试说一回书,主题是我所写的时事小说《灯》,插上一刻说时事,也已发了通告。哪知日军向赣江推进,赣州开始疏散,我的说书打算就告吹了。

同类推荐
  • 自导自演

    自导自演

    本书分为五辑:主要为生活随笔、散文和小说合集。第一辑:视觉滞留,主要为过往生活的人生感悟。第二辑:无声默片,主要为音乐、影视的另类评论。第三辑:渐显渐隐,散文感悟,笔触较为细腻;第四辑:见幕写手,偏小说风格,人物类的描述较多。第五辑:爵士浮华:主要写一些对于近几年生活的升华部分。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愿你的孤独 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 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 郭沫若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郭沫若散文》内容简介:“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热门推荐
  • 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力量

    如何讲话有逻辑,怎样说服有力量

    大家都知道,沟通需要技巧。在生活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而话说得是否让人喜欢听,别人能否从他的话语中感悟出什么道理更重要。当今时代,人们处于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下,不论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沟通能力就派上了大用场。
  • 替嫁丫鬟:冷清王爷下堂妃

    替嫁丫鬟:冷清王爷下堂妃

    “我会保证的你的清白之身,治好溪儿,你大可远走高飞。”男人冷酷的话语在她耳边萦绕。可真到她想脱身之时,他却又狠狠拖着她,强行要她跪在另一个女人的病榻前,对她极尽羞辱!她奉旨嫁入王府,本该守住自己的心,可却情不自禁地爱上了那个冷漠伟岸的男子。只是在他眼中,她从来就不是他的女人。她给了他倾尽全力的爱,他回报她的却是永无止境的憎恨。再见之际,她挺着孕肚倚在敌国太子的身侧,冲他盈盈一笑,风华绝代,语笑倾城……
  • 异能神医:萌宠儿子冰山爹

    异能神医:萌宠儿子冰山爹

    世人都说,她是一个异类,是天降煞星。在她身边的人,都会遭殃会倒霉。儿子却说,娘亲是天赋异品,是神女下凡。在娘亲身边的他,求生欲都变强了。刚穿越到这具身体的时候,连她都觉得自己是一朵娇艳的奇葩。因为……心情不好外面会下雨,生气就有闪电,思考的时候开始刮风,开心的时候天就放晴了……最糟糕的是,她控制不住自己!某天,儿子发现,娘亲一见到某人就晴空万里。于是,他决定踏上坑爹之路……
  • 王爷的弃妃

    王爷的弃妃

    简介:穿越,她以为获得了重生。怀了孩子是否排得上本年度最倒霉的十个穿越女?从此,她成了被王爷遗弃的侧妃。本想平平静静地过剩下的日子,谁知五年后却发现她的儿子…===片段1:“你不配见他,既然我都不能见他,你凭什么?”柳烟的唇畔噙着一抹笑,但眼神却愈来愈冷,“你不过是一双破鞋而已!”片段2:“他?”柳烟难掩吃惊地挑眉,然后静默了好一会儿,又蓦地疯狂大笑,笑得前仰后合,眼角已然溢出泪花。她用手指擦了擦眼角,满脸鄙夷地看着岚西,语气尖刻无比,“岚西啊岚西,你真是令我太吃惊了。当年,你苟且偷生,还选择生下这个野种;而如今,你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么多年了,你居然惦着他,哈哈,你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一个乞丐,他不过是我找来羞辱你的一个乞丐而已。你居然惦记着他?看来你还真是一个人尽可夫的荡Fu!”---------------------------------------------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漓城篇,凤族篇和京城篇---------------------------------------------
  • 万武天尊

    万武天尊

    异世醒来,萧晨获得传世之宝,武神攻略。从此,一代学神横空出世。脚踩仙帝,拳打魔尊,太古神明供我驱使,洪荒巨兽给我看门。你问我为什么这么牛?呵呵,一句话——有文化,真可怕!
  • 布莱塔妮娅帝国的崛起

    布莱塔妮娅帝国的崛起

    来自地球的灵魂来到魔法世界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帝国,也继承了母亲的遗产,随后……入侵其他世界……(异世界综漫+部分人物乱入)
  • 阿吒薄呴付嘱咒

    阿吒薄呴付嘱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仙可道
  • 婚在迷途情永殇

    婚在迷途情永殇

    易寒尧在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在邓欢的内心安居下来。结婚之后,她才明白,他娶自己,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她可以成为他妹妹的移动血库!邓欢的心就这样被易寒尧割了一刀,再一刀。就连她那未成形的孩子,都被他执意流掉。她实在熬不住了了——“易寒尧,你会后悔的!”是啊,他终究如她的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洲杂编

    凤洲杂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