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7900000007

第7章 究竟涅槃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天高地厚

《系辞传》中记有许多孔子的言论,显为孔门后学追述,本章是第一处。以至字来表达钦仰赞叹之情,屡见于儒家的著述。盛德大业至矣哉!易简之善配至德;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在止于至善;至诚如神,至诚无息;孔子被尊称为至圣。《中庸》最后一个字即至,所描绘的境界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其记述孔子的慨叹:“中庸其至矣乎!”修辞语气和本章全同。依此看,在夫子心目中,易和中庸几乎可视为一事。系传首章结尾所云:“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亦为左证。自古即称《中庸》为“小易经”,与大易相表里,确非虚言。

上章论易简之善配至德,易为至道,必须透过人的实践凝为至德,才对人生发挥功效,所以往下即谈崇德而广业。易传德业并称,已见前述:进德修业、盛德大业。崇为积土而成高山,崇德表示盛德非一日可致,须日新又新,方克有成。崇德是内圣功夫,广业是外王事业。崇德而广业,而作能讲,内圣功深即能外王通达。《易经》卦序,复之后为无妄、无妄之后为大畜,已充分说明此义。

知崇礼卑,分别以天高地厚取象,来阐明修行的标准和理想。知非仅指知识和智能,而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良知,乾知大始、乾以易知的知。崇德实即致良知、明明德,累劫修行至止于至善,就是天人合一的知崇境界。礼为人群社会互动的规范,防止各为己私而起纷争,须切近人情而订立,以养成人人谦卑守礼的习惯。乾以自强,坤以容物,乾坤合德,大业于斯开展。

《中庸》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此亦知崇礼卑之旨。大易临、观二卦,一体相综。临卦二阳在下,临人临事,务切实际;观卦二阳在上,思想观念极尽高明。临虽务实,不废思维,《大象传》称:“教思无穷。”观虽精深,重视通俗,《大象传》云:“省方观民设教。”知崇礼卑,其实是配套的修为,相须成体,不可偏废。

天地设位的设字,用的绝好,和《说卦传》的天地定位不同。设有预设、假设、暂时设置之意,并非绝对不可更改。效天法地,只是设、只是象,达意就好,不必执着拘泥。易行乎其中,有天有地就有互动,就生变化。中既指天地之中,又有时中之道的涵意。《左传》成公十三年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易卦以三、四爻居中,为人位。易行乎其中,实指人的作为而言,正是前面说的崇德广业。

至字依《说文解字》的解释,为“鸟飞从高下至地”,恰有从天至地、行乎天地之中之象。易其至矣乎!易行乎其中,用字象喻理,真是生动。

功德圆满

《中庸》云:“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仁与知是天生的德性,不假外求,称为性之德。成己成物,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即为成性,《中庸》亦称为尽性。存存有永恒相,指不断的存养功夫,亦指成性的效果,悠久无疆,历劫不毁。

存字和在字不同,皆从才,存重子,在重土。重土表示当下眼前,强调现场感和真实性,如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或如乾卦的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重子则放眼未来,企盼永续不绝,如《春秋》所称“存三统”、浩气长存;或如孟子所称的“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成性存存,得存而又存,以免堕落,可见修为之难。《大学》所谓“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乾卦则称自强不息,九三小象稱:“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道义之门的说法很有趣,门是出入所必经,系传本身也有乾坤为易之门的说法。同人初九“出门同人”,明夷六四“于出门庭”,节九二小象“不出门庭,失时极也”,似乎皆鼓励往外拓展。当然,出必以先入为前提。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即有抬高门坎、森严门禁之意。《说卦传》称艮有门阙之象,艮为止欲修行,以化解人生险阻。观卦有大艮之象,外观世相,内澈心源,更是修行悟道的不二法门。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指天道,自然本具的规律;义指人事之宜,为所当为的判准。道义之门,一切天道人事的真理和智慧皆由此入,皆由此出。成性存存,一旦成就自性,功德圆满,即可参赞天地之化育,树立永恒的影响。六祖慧能在广东南华寺所遗留的真身,历时一千三百年不灭,轻敲还作铜器声响,比起那些到处盖铜像,以期不朽的枭雄人物,孰真孰幻?孰智孰痴?思之令人嗟叹不已。

孟子论浩然之气,有云:“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此段发挥精义甚多,足与本章之旨相参。

至大至刚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正是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实即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直养而无害,人之生也直,乾其动也直。坤六二:“直方大。”文言称:“直其正也。”各正性命,乃乾道变化所致,止于一为正。文言称:“方其义也。”由自然之道出发,行人事之宜,遂能“不习无不利。”不受习染所污,嗜欲浅而天机深。人皆有情,情若习气横发,不受性的节制,必然生害。咸卦为下经论情之首,六二小象即云:“顺不害也。”顺性纯情,才免纵情之害。九四“憧憧往来”,魂不守舍,须正心诚意,方得悔亡。小象传称:“未感害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气馁,慊为快足之意。情由心生,心不快足,情必难安。旅卦九四:“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有钱、有武力,仍不快足,难以安心立命。艮六二:“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厉熏心。”皆为止欲修行中艰苦的试炼。

孟子主张“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依易卦来说,欲得于心,必得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之后为无妄、大畜。无妄保其固有,不假外求。大畜《大象传》称:“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二卦主旨,正是孟子所称:“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知言养气做到了,即进入修养功深的颐卦,自养养人,养正则吉。颐为养生,大过为丧死,只要修练得浩气长存,养生丧死无憾。大过之后为坎,习气业障,永世沉沦;坎之后为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孟子称“所恶有甚于死者”,即坎;“所好有甚于生者”,即离。一旦突破了生死存亡的自然限制,即进入薪尽火传、永垂不朽的文明境界。本章所称的“成性存存,道义之门”;乾卦彖传所谓的“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实即指此而言。

同类推荐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东海瀛洲

    东海瀛洲

    有着“东海瀛洲”之称的崇明岛,它1600多年的海派文化的传奇故事,记录了崇明昂首阔步前进的闪光足迹,展示了一幅幅崇明艰苦创业、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海派文化历史画卷。崇明岛上的人们风雨同舟、艰苦创业,为着将崇明建设成世界级生态岛这一共同理想,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展现了令人震撼人性光辉,显示了崇明千余年峥嵘岁月中锐意进取的独特风范。崇明海派文化是崇明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是前辈对后人的慷慨赐予。《东海瀛洲》,带你领会一种励志的海派文化。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中庸(全集)

    中庸(全集)

    《中庸》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子思所作。它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作为平民哲学,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因而此书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本书吸取了其他《中庸》版本的精髓,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活用的体例,进行了全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引导读者理解其中精要,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
热门推荐
  • 学徒侦探

    学徒侦探

    这天早上,镇派出所的小胡接到区里协查一起案件的任务。他驱车来到镇下属的辛留村,经村口热心妇女的指点,找到王东家门。大门敞开,小胡并没在铁门上敲一下示意,而是径直走进庭院,一股说不上来的粪便味扑上来。西边的茅厕门敞着,他捂住鼻子走过去,看到王东手持锄头半蹲在茅坑边上打捞什么东西。小胡没出声,站在门边盯着看。打捞并不顺利,传来几声扑通声,王东拄着锄头起身,耷拉着脑袋叹了几口气,心情很沉重的样子。他转身看到等候多时的小胡,往后退身体失去平衡,幸好那把锄头,才得以站稳。小胡走过来,伸头往茅坑里看,视线所及并非令人作呕的人类排泄物,而是一片如墨汁的粪水。
  • 尉缭子

    尉缭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绝尘朱华(女尊女强人)

    穿越之绝尘朱华(女尊女强人)

    前世的她是一枚棋子,没有保护好她最亲的人,这世,她到了女尊的国家,一切从头开始,她决定让自已强大,誓死保护她最在意的人,在这阴阳颠倒的世界,经过磨难,即便是被男人伤了心,只要她还有亲人在,她仍然是独一无二的上官绝尘!
  • 无言真实

    无言真实

    虚妄的顾灵言……双生一般的世界观……到底是谁操控着我,还是我操控着他人……一个不知道自己状况的病人,疯子……是精神分裂还是抑郁症的最后爆发,又或者是歇斯底里?
  • 戴老板的追杀令

    戴老板的追杀令

    1942年春,缅甸沦陷,脆弱的“驼峰”空中补给线屡遭重创。国民政府紧急运作,几经周折开辟了从南亚到新疆的驿道运输线,成功地将援华物资运抵重庆。1943年冬,负责物资调拨和运输的公路总局驻印度代表陈振轩回到重庆,返回印度的途中决定绕道北平去呼和浩特。新运输线开辟后不久就惊动了日本人,有情报显示,日本驻张家口领事馆调查室正在物色间谍伺机潜入新疆刺探情报,破坏新西北运输线。戴笠命令军统绥远站站长史弘,必须安全护送陈振轩从北平安全抵达呼和浩特。
  • 废材逆天:绝色大小姐

    废材逆天:绝色大小姐

    现代特工精英庞飞茹穿越成安宁镇最出名的废物大小姐,爹爹不疼,娘亲不爱,庶妹打压,成为整个家族的耻辱,这还不止,庶妹设计让她身败名裂被逐出家族!被逐出家族?被全镇耻笑驱赶?很好,她要让这些愚蠢的人类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废物!”(没有最雷,只有更雷,雷雷更健康!)
  • 净慈要语

    净慈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废材千金要逆天

    穿越之废材千金要逆天

    21纪的顶级杀手,因朋友的背叛,穿越这种事情竟然发生在她身上!这辈子她有仇报仇,顾羽瑶对着他们冷笑“废材就怎么了,就不能逆天了吗?你们在高级人士眼里还不是废渣。有什么资格说别人?”你们喜欢欺负人,我奉陪到底!至于怎么活,那就是我的事了,你们没资格管。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