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000000019

第19章 乾卦《彖传》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坤两卦的《彖传》几乎是整个《易经》通过《易传》来阐释、理解、掌握运用的两把金钥匙,而且坤卦《彖传》又是以乾卦《彖传》为基础。《彖传》所包含的哲理非常丰富,像水的流行一样覆盖面广,可以不断地衍伸、衍化。但是不论如何衍伸、衍化,都是从乾、坤来的。像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写的《乾坤衍》这部书,就是锁定乾卦《彖传》带着坤卦《彖传》来讲整个《易经》的宇宙观、人生观。

大哉乾元

“大哉乾元”,“大哉”是赞词;“乾元”是一切创造的源头。这是《彖传》的作者对“元”的赞叹。有了“乾元”,宇宙人生就有一个可以开创一切的根源,这个根源不管是老子的“道”,还是后来讲的太极,反正宇宙人生的一切存在,一定有一个能量无穷的创造源头,它是宇宙的本体,或生命的根源。它不但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而且连比天地更大的物质宇宙也是从它所诞生的。所以,开天辟地、宇宙万象的后面都有一个“元”。作为宇宙人生、天地自然之本,这个创造的根源,就叫“乾元”。乾元至大无外,无边无尽,我们只能由衷赞叹:“大哉乾元!”因此,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里面,建构宇宙人生的本体根源,正式名称就叫“乾元”。至于另一个名词“太极”,《系辞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庄子》也有提到太极,但是太极并非最初的根源,因为在太极之先还有东西。

因为“乾”是一切的开始,“乾”后面还有“元”,所以坤卦《彖传》也提出“坤元”,不然“坤”所代表的山河大地、敦厚、柔顺的属性是怎么来的?“至哉坤元”,坤卦强调的是“至”(至圣先师的“至”,发展到最高境界的“至”),而不是用“大”来形容坤元。“坤元”和“乾元”其实还是同一个总源头。只是“乾元”、“坤元”的表现,就像乾卦跟坤卦一样,各有不同的属性。

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元生天,天生万物。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凭借着乾元的创造力,芸芸众生、一切万物都展开了。六个爻的第一个爻就叫“始”。“始壮究”(即万物经历开创、发展、到鼎盛,然后结束,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殆)、“始壮究”,生命有生命的开始,人类有人类的开始,公司、国家、个人都有开始。当你呱呱坠地那一天,或再往前推到父母结合孕育成胎的那一天,就是一个“始”。天地人鬼神在内的万物都要得到乾元的资养才能有所开始。正因为是“万物资始”,所以说“乃统天”,天的运行由乾元主导。为什么过去称天地人为“三才”?因为人本来没那么伟大,但若修成“大人”的境界,就是可以与天地齐平、与天地合德的“三才”之一。所以,“大人”比起君子、贤人、圣人还要高,是《易经》中德位最高的,相当于佛的境界,像乾卦第二爻、第五爻就有“大人”的概念,影响力重大。人要修到“大人”的境界可不是简单的功夫,但人人都有这个可能性,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内在都有“乾元”的基因。

六画卦也是建立在“三才”的概念上,三才又各分阴阳,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初爻、二爻叫“地位”,即立足的条件;五爻、上爻叫“天位”;中间顶天立地的三爻、四爻就叫“人位”。人就是在天地之间的大舞台上力求发展奋斗。天地人不管如何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乾元”;宇宙浩瀚无垠,但宇宙最后的根源还是无形无象的“乾元”。

“乃统天”的“天”就包含了我们看到的天象,以及物质宇宙的一切。我们现在发现宇宙之大无边无际,但是,这无边际的宇宙之上还有一个更高层级的“元”,“元”才是统天、统地、统人,以及生天、生地、生人的根源。“乃”字在文言文中有艰难转折的意思,意味着前面做了好大的努力,好不容易才达到后面的结果。“乃”字在乾卦《彖传》的表述中出现,说明“统天”很不容易。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敢说“统天”吗?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治理自然、宇宙吗?我们光一个地球都搞不好了,统得一塌糊涂。

“统天”不同于“御天”。“统”是上级统领下级。“御天”的“御”是驾车,以前四匹马、六匹马拉的车,车夫就叫“御”,他能否让不同的马节奏一致,并且在坎坷的路上平稳前进,这都是“御”的功夫。以前帝王也称“御”,如“御旨”是皇帝的旨意。因为他要驾驭天下,天下也绝不只一匹“马”,怎样有效管控不同的人与事、不同的单位部门,这就叫“御”。所以,御就是管理、操持、经营。为什么能够御呢?因为统,你比他高,你负责管理他,所以你要御;如果你驾驭不住,那就非得下台不可,因为你不够格。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接下来是“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云行雨施”,“施”者,布施也,像佛教就讲布施。有政治权力和责任的人,要如何施政才能摆脱困局、国泰民安呢?就个人而言,人生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或影响小、或影响大,也叫“施”。基督教讲“施比受有福”,你能照顾别人,给人家精神、物质的支持,这也是“施”。

再看“雨”字,雨属于自然现象,阴阳之气和合到一个平衡点,就会下雨,然后有疏解闷热的效用。所以“雨”有阴阳和合、生机、化解矛盾、和平解决的意思;这也是《易经》追求的目标,借自然界的甘霖普降,象征人世间一个好的政治措施、一个好的宗教布施,可以普度众生、国泰民安。这就叫“云行雨施”。“雨”是和解的象征,而不可开交的斗争、两败俱伤的冲突,就用“血”来象征,像坤卦最后一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就是发生严重冲突。所以,刚柔平衡、阴阳和合而下雨,那是一种最大的布施。可是下雨之前,一定有一个布局、造势的阶段,那就叫“云行”。没有云哪来的雨呢?积水汽为云,水汽累积到一定的密度,时机、地势各方面都恰当了,就会下雨滋润大地,使作物生长、江河湖泊水量丰沛。云是随时在动的,风吹云走,所以叫“云行”。老百姓看政府的各项措施,就好像靠天吃饭的人看到云在天上流动,可是有了云还不一定有雨,还得看风向。因此,不论要在什么环境生存,还得学会看当时当地的风向、气候如何;如果风向转了,你就得随风转舵。

风向、行云的时机一成熟,雨就下来了。这就好比有了好措施,可以纾困了,就像两岸和解、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族群仇恨疏解了。可见,结局顺利,“云行”是先决条件;经过云行的努力,才有机会“雨施”。乾、坤的意象,大可以到无穷的宇宙,小可以到具象如男欢女爱、阴阳和合。我们说男女交合是“云雨”,也是从这个意象而来的。巫山云雨,先有云,再有雨;阳入阴中、阳施阴受,就可以生生不息。这也叫“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品”即分档次,譬如人品高尚是上品,人品差一点是中品,人品低劣是下品。再如品酒、品尝也是如此。这就说明万物皆有“品”,有演化、等级、优劣的差别。像一卦六爻金字塔式的结构,初爻是最底层,君位是第五爻,在金字塔塔尖,越高位数量越少,因为品的要求更高。生物在演化过程中,也有分级的现象,那就是“品物”;生物分类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就是研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原理。哺乳类的演化层级是比较高的,爬虫类、两栖类、鱼类的层级显然较低。而演化一定是由下而上、由内而外长时间慢慢演变的,就像爻的变化一样,越演化越进步;演化到像人类这样不只是有肉身躯壳,还有精神心灵,可能就到金字塔顶端了,这就叫“品”。

“流形”的“流”是流动,有坎卦水流的象;“形”是形态、形状、形式。在阴阳和合、“云行雨施”的大好环境下,大地受到雨水滋润,万物就拼命生长,至于长成什么“形”得看因缘条件。在动物界猫有猫形、狗有狗形、人有人形,过去恐龙有恐龙的形、三叶虫有三叶虫的形;在自然界,山是这个形,水是那个形。这些“形”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宇宙创生过程;“云行雨施”是因,“品物流形”是果。“流”表示还在摸索创造的阶段,还没定“形”;在找到一个最好的、可以恒久生存、永续经营的“形”之前,还有不断修改、变化的可能,所以要保持流动的弹性,等到慢慢演化之后,发现这种生命形式是最适合生存的,它就固定下来了。像长颈鹿原来的颈子也不是那么长,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发现“长”是它的优势,所以就改变基因,成了今天的长颈鹿。根据考古发现,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北京人头骨,就和现在的人很不一样。为什么后来会演化成这样?因为比较有优势。造型艺术亦然,有创造经验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也不知道最后的成品会是什么样子,中间经过不断改进,最后才拿出传世精品。《易经》的传世也有从“流形”到定形的过程。所以,“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流得好就是上品,流得不好就是下品。形就是这么来的。

乾卦讲形,坤卦讲势,有形才有势。兵法也是一样,形势比人强。正如《正气歌》的一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在临死之前可以写出“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来,这不就是“流形”吗?“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山河大地不都是“流形”的结果吗?今天的地貌,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地壳变动!“下则为河岳”体现了大自然的雕塑、宇宙演化的“流形”。“上则为日星”,日月星辰也一样有它的演化历程。在人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人的浩然正气也是从天地正气来的,所以许多历史人物的表现,其实都在彰显天地的正气。由“气”而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品。

应用到商场,“品物流形”也是适用的。如果你做生意,各种不同的产品你都生产,而且都有消费者、有市场,那这个不容易。有些人专门做平价商品,他掌握的“品”就是最普及的;有人专做价钱昂贵且限量生产的精品,他一样可以做得起来,因为他专门针对上品的消费群。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你的对象属于哪一品。跟对手交往要用什么方式,也要了解他在哪一个层级。

因此,创造的历程就是“云行雨施”;有创造的环境、创造的条件,结果就是“品物流形”。组织的变革有时候也是一样,尤其在环境剧烈变动的时代,产品定位各方面都得靠组织具有灵活应变的弹性,随时调整。否则,十年前可以的,今天可能完全无法生存。很多人说发明计算机有一个好处,从前用笔写,要改很麻烦,现在计算机修改很方便。这也叫“流形”,创造过程中,最好的形式就存活下来了。

“品物流形”跟“品”有关,“品”在坤卦是“品物咸亨”。在第四十四卦姤卦也讲“品物咸章”。可见,“品”字特别重要,如果你的智慧只能够了解万物,那太含糊笼统了。万物还要细分等级,连电影都要分级,限制级的小孩子不能看。不同的对象演化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大明”,乾为心,所以在宇宙创生之初,就已蕴含未来心灵的能量可以突破物质躯壳的局限,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从第一卦的“乾”就预言了上经最后一卦离卦。离卦专门检讨文明的发展和缘起,还包括文明浩劫的隐忧,以及浩劫重生的法则。从“乾”发展成“离”,乾卦《彖传》的“大明”就是伏笔。离就叫“大明”。“大明终始”,生生不息。所以离卦《大象传》就有“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光靠物质不能创造文明,这也就是物种发展到人这种具有心灵能量的高级生物才能开创文明,而且薪尽火传,终而复始。而这个创造力的根源就在乾卦,所以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一卦有六爻,代表六个不同的位,是六个空间布局的概念。但是初爻到上爻的“六位”,由内而外,由下而上,每一个爻位都想成圣成贤、追求最高成就。想要成,想要“功不唐捐”(佛教用语,意即功夫不会平白浪费),就绝对不能脱离一个考虑,那就是“time”——时,一旦脱离“时”,不能与时俱进,错过当下这个时机,一定会被淘汰。这就叫“六位时成”。《易经》最讲究的就是“时”(time is everything.)。尤其乾为天道、天时,地要法天,所有的地利皆因为遵循天时才有地利。

位是空间,时是时间,时间、空间是没有办法截然划分的,而且“时”会决定“位”,这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新的宇宙观完全一样。因此《易经》的“位”都是时位,不然不能称其“位”。任何一个位置都不会永远固定不变,随着时代演变,一个位置的意义、价值都要重新评估;就是国家、社会、组织、个人也要随时重新定位,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投资银行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想法,现在严格讲没有投资银行了,又回归到商业银行。这就是重新定位。“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在不同时机,你的位要随时而转,这才是最大的智慧。

时乘六龙以御天

接下来就更进一步强调“时”的重要。“时”控制一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无情得很!人不能与时俱进,就得接受淘汰。何况乾卦强调在任何环境都要积极主动,才能统御一切。任何人、任何领袖能合乎时,不管环境怎么千变万化,永远可以驾驭得好、控制得好、管理得好,他就可以“乘六龙以御天”。抱残守缺,不合时宜,整天想着过去那一套,不但没有办法应付眼前的环境,还得老挨打。想要“乘六龙以御天”,就看你有没有长进、懂不懂现在的“时”变到什么程度了。乾卦六个爻就是“六龙”,龙代表积极主动的创造力,而且能上天下海、随时变化。一卦六爻代表这个卦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的一切变化。不管环境怎么变,我都可以驾驭,而且可以顺着这个变化管理整体大环境。这就是“时乘六龙以御天”。

“六位时成”,不要只注意到“六位”,千万别忘了“时”,这样才能“成”。长江后浪推前浪,浪淘尽时,再怎么样的风流人物,一样都可能把他刷掉。俱往矣,时移世易,我们要永远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要占上风,要知机、要应变。可见,懂得时是多么的重要!

“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就是六马,想象中的龙要落实成马了。依照过去的讲法,诸侯四匹马,叫“诸侯四驾”;而“天子六驾”,天子要驾驭六匹马,好比一卦六爻,变化更复杂,处理起来的难度也更高,因为要管理各个不同的部门,覆盖面更广。至于天子六驾的说法,早先曾被质疑过,因为以前有没有那么宽的马路,而且文物出土时没有挖掘过六匹马的殉葬坑。然而2002年在古代周天子定都所在的河南洛阳市中心,就挖出了天子六驾的殉葬墓、殉葬坑。这下铁证如山,证实天子六驾的记载,在考古学界造成轰动。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到“乾道变化”时,就要讲到“利贞”了。前面都在讲“元亨”。“乾道”是所有变化之道、创造之道,但不管天道怎么变化,任何一个生命、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独特的生命特色。我们绝对不可以忽略这个“独”字,不然在市场上产品没有区隔,在竞赛场上终将被取代。

“天命之谓性”,天命的流形,赋予人性、众生之性,不仅每个人生而不同,每一个民族性也不一样;绝不能强求一致,更不能说某一种体制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自由民主在欧美国家可能不错,但在阿拉伯国家就未必行得通;自由经济市场也不见得就是无限的福音,过去跟着老美走的,现在不都倒了一大堆吗?所以要“各正性命”,发展自己独特的生命风格或组织特色。“正”者,止于一,上面是“一”,下面是“止欲修行”、“止于至善”的“止”。只有“正”,才会使你找到应该发展的方向。但是路有千条万条,不必强求一致,因为乾道变化,生命的样态本来就是形形色色。“各”是各自性、独立性;“正”是动词。唯有保障独立个体的创造性,世界才会多彩多姿;但在现实环境中,人要相处,各民族国家要往来,倘若太偏重各自的独特性,各行其是,就会破坏整体的和谐,所以,还需要“保合太和”的功夫。

保合太和,乃利贞

“太”字在原始经文上就是“大”字。“太和”者,最大的和谐也(The great harmony)。故宫的太和殿,名称也源于此。“太和”也与《易经》同人、大有卦的“世界大同”呼应。有阴气、有阳气,就得有和气。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即阴阳接触之后合而为一的综合态。有了最大的和谐,人世间就没有战争,没有冲突。

“保合”是指不要丧失每一个人的独立性,要保障不同意见的抒发、不同生命特质的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表现;各存其异,求其大同,然后还可以互相合作、以求共存共荣。这就叫“保合太和”。北京故宫九千九百多栋建筑群中,从明朝到清朝数百年来,中轴线上三大殿的命名——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就是从乾卦的“统天”、“御天”而来。因为乾为君,是领导统御的中心。这是它的文化根源。

“保合太和”既保障群体相处的和谐,也保持各自的特色,这就是一个最好的社会了。“乃利贞”,所以“元亨”创造出来的东西就能固守,就能贞下起元、不断累积,真正创造正面的利益。这才是人世的正道。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讲到这里,就讲到关键了。这也和“用九”的“见群龙无首,吉”有关。“群龙无首”是一个最高境界,最后要实现的结果,就是群龙无首。那么“飞龙在天”的领导,要怎样慢慢过渡到“群龙无首”?也就是说,由金字塔架构发展成一个平铺的、网状的架构,每个地方都是中心,任何人都不要对哪个主要负责人依赖太深,把他当救世主,因为他也是人,他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时代的演变,他或者刚开始还不错,将来也可能受不了诱惑而堕落,因为那个位置充满无限的诱惑。所以“首”——领导的位置,它可能是致命的关键;一个“首”出问题,会影响到全局都出问题,如果交给他太多权柄,而不予以监督制衡,发展下去就不得了。美国自谓是全世界之“首”,但现在全世界的祸首不就是美国吗?这就叫“首为万恶之源”,所以“首”如果没有一定的监督制衡,最高权力的来源没有一个好的制度规范,一定会出问题。

对个人来说,也要去除对“首”的过分仰赖。最后每个人都是龙,为什么还要有“首”呢?“首”就是一个盲点,“首”好的时候没问题,要坏了怎么办?我们看古今中外,“首”是好的很少。佛教云“众生平等”,但是众生都成佛,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所以大部分时间一定还是有“首”的。对于“首”,我们要给予一定程度的规范,最好是民选的,是大家同意的,是可以监督制衡的,绝对不是世袭罔替的。假如这个“首”可以干一辈子,可以为所欲为,所有规矩都管不到他,就像联合国的规范,美国想不理就不理,要打仗也不必联合国同意,这就会出问题。所以《彖传》作者提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八个字,这是更深一层的思维。他发现“飞龙在天”的六爻卦结构有致命的弱点,所以要加一个但书,必须界定元首、领袖、强国盟主都要从众人之中诞生。“出”就是从那边出来,“首出庶物”,最高领导人要从众人之中诞生,才能深知民间疾苦、为民谋福。民众也是权力的来源。如果老百姓不同意,一样可以把你拿下来,不会有任何困难。“庶物”在政治上、在管理上,就是指广大的基层民众,在《易经》中就是初爻。

专制皇朝的第一代可能是从民间起来的。他很有创造力,也还没堕落;第二代通常生于深宫,他跟“庶物”——民间就有了隔离,你要他扮演一个好领袖就很难,所以富不过三代。如果他的权力又是有保障的,这就会有问题,历代以来血淋淋的皇权之争,你杀我夺,老百姓也会受到伤害。所以,《彖传》作者认为,要世界和平、“万国咸宁”,就必须让最高领导人从众人之中协议诞生。如此,再坏的领导人,四年,顶多八年就得下台!因为有任期限制,还有监督制衡。

可见,想要“万国咸宁”,就必须“首出庶物”。但这也还没有到“群龙无首”,还是中间阶段。也就是说,要从“飞龙在天”的垄断、专权、寡头,发展到没有任何问题的“群龙无首”,中间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努力。要到那个地步谈何容易!佛教说众生都可以成佛,然而实际上有几人成佛?“万国咸宁”、世界和平的理想,《尚书》也提,《易传》也提,可是现实世界只能设法建立“首出庶物”的制度,慢慢改正“飞龙在天”寡头垄断的流弊,然后一步一步往那个永远不可能的百分之百迈进,至少可以日渐趋近群龙无首、众生平等的大和谐局面。

就像现在,联合国还是由大国霸权当政,如果当时没有设立安全理事会,一国一票,那就很公平;或者没有设置否决权,现在美国就不会为所欲为。所以提出“群龙无首”的最高理想,是非常关键的。

由此看来,《彖传》的创作大概是因为看到太多时代兴亡的实际案例,所以,许多思想已经产生了变化。

大家都晓得“大悲咒”。有人认为在《易经》系统中的乾卦《彖传》是“大智咒”。哪天你觉得有点气馁了,有点软弱了,有点挫折了,有点气提不上来了,有点慌乱了,就把乾卦《彖传》读个三千遍吧!马上智慧就来了,心就安定了。这叫“大智咒”,是从智慧出发的。我这么讲半是笑话,也半是真的。在末法时期讲经,特别感到由衷的敬佩,因为不管儒释道经典,都是千锤百炼、掷地有声的思想,真正掌握了人生的基本面。

乾卦《彖传》——创世计划书

乾卦《彖传》在最后谈到了“物”;而在一开始的“乾元”和“大明终始”则明确指出了“心”。正所谓天理人心,其实人心也是从天地之心来的。然而心无形无象,唯物论者所认定的心也不是心脏和脑袋,它们只是心的载体而已。

回到哲学层面,从唯物论的观点认为,宇宙间一定先有物质,在开天辟地之后,假定三十多亿年前海底开始有了生命,而之前整整一百亿年则是一片荒寂,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更不必讲到心灵和思想了。这是现代科学发现的事实。先有物,然后是物的漫长演进,在一定时间点上出现生命,然后人类出现,再慢慢从原始本能进化到学会思考,以及身心灵得到提升。可见,唯物论并非否认心的存在,只是主张物质先于心的存在。

坚持唯心论的哲学派别则认为,物质的东西怎么可能生出心来呢?物要多久才能变成心?这好比要让顽石点头一样难。所以是心生物,因为心量无边、万法唯心,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这是唯心论的看法。

然而从乾卦《彖传》可知,心早就存在了,只不过心无形无象,看不见。所以在最早条件尚未成熟、在连生命都没有的阶段,心无法借着物的载体彰显;随着生命的发展演进,心的发展越来越精细,条件成熟了,就可以借很多物显现其巨大无比的能量。因此,我们不能用“可见”或“不可见”来确定宇宙形成的先后,也不能界定“有”或“无”,那只是影和像、有形与无形的区别罢了。所以“大明终始”的心灵智慧,创造了像离卦那样光辉灿烂的文明,才能终而复始;肉身死亡就没有了,物已消亡,但心的智慧文明尽管无形无相,却可以传之久远,终而复始、生生不息。这是乾元的属性。

除了“大哉乾元”,还有“云行雨施”的阶段。“云行雨施”是第二十九卦坎卦才出现,表示开天辟地之后,智慧、心出现了,文明大放光芒的机缘于焉成熟。

因此可以说,乾卦《彖传》等于是一个“创世计划书”。我们且从《彖传》中出现的三个“物”来说明。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整个《易经》可以全部浓缩在乾卦的《彖传》中。从基本创造到整体发展,到最后还提出期许希望——“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天下太平”。首先是“万物”,万物是总量,其次是“品物”,把“万物”进行层次、品级的划分,这就观察得更细密,让人们知道每一种物都有不同的用法。最后是“庶物”。分级之后,尤其不能忽略基层。你看所有的宗教都要传到愚夫愚妇那一层,历代政治领袖也非常重视民意,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有了众多基层,才能撑起整个金字塔,不能局限于上层精英。由此可见,研究任何东西,都要具备“万物”、“品物”、“庶物”三种观照点,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万国咸宁”,每一个人都和谐感通。

正如下经第一卦,即专论感情、感应、感觉的第三十一卦咸卦。西方文化传统从《创世记》到《启示录》也是如此。

同类推荐
  •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

    《忧郁的常识》主要内容包括:周有光:大同是理想,小康才是现实;何光武:不敢乐观,也不敢悲观;齐邦媛:我用诗的真理写他们;许纪霖:我们这一代“真诚的虚伪”;徐友渔:作为知识分子,我充满了自我怀疑;余世存:知识分子要对这个社会的犬儒负责任等。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热门推荐
  • 民间烧尸怪谈

    民间烧尸怪谈

    爷爷说我是在鬼门关捡回来的,断我要和死人打一辈子交道。后来我进入火葬场,成为一名职业烧尸人。入行这些年,我经历过各种离奇诡异的案件,这些生人勿进的恐怖诡事,我都记录在一本从来不敢公开的笔记里。请记住:阴间离你有多远,就离我有多近。一个鬼门关的烧尸人,一本恐怖灵异笔记,一段生人勿进的诡事,尽在《民间烧尸怪谈》。
  • 谒先主庙

    谒先主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情离我三厘米

    爱情离我三厘米

    本书里面那个可爱的女生李薇拉和可爱的男生宁不悔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同桌,不仅让每个人都会不由的回想起自己曾经和他(她)的同桌时光,也是如此这般的美好有趣,或亦欢欣雀跃。这本书中有很多悬疑的地方,作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丢些疑问,让人越看越爱看,一步一步细致的看下去,欲罢不能。
  • 驱灵二三事

    驱灵二三事

    莫名其妙半强迫着做了驱灵师,世界观完全被颠覆,高维空间,灵魂裂缝,见识了一个又一个被困住的灵魂,终于踏上这条不归路。什么?还要上学培训?!以后的世界还会再怎样反转又颠覆?陈曦心里只能自求多福了......
  • 快穿系统之黑化反派虐渣记

    快穿系统之黑化反派虐渣记

    #无CP##作者学生党,不定时更新#业离幽不是人,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业离幽很叛逆,第一人格反社会,玩弄人心,第二人格反人类,杀伐果断。业离幽冷血无情、嗜血弑杀、止儿夜啼……她无恶不作——手撕天道、吊打男主、崩坏位面……终于,她被主神空间的系统收走了!众仙家喜极而泣,奔走相告——魔女终于死了!这个世界的毒瘤总算是被清除了!然而魔女·毒瘤·业离幽在另一个位面又开始了兴风作浪……系统:宿主啊,你能别玩了吗?好好做任务不行吗?业离幽:怎么?看不惯?先打得过我再说。系统:……
  • 权谋残卷

    权谋残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一九八零年,此时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帷幕,重生到刚刚出生时的刘琅,这一世不再只是一个无关轻重的看客,他要披荆斩棘,打破禁锢,成为时代的领航者,让自己的国家成为真正的强国。
  • 世界终末游戏

    世界终末游戏

    您有一封来自末日的信,请注意查收。已经被确认灭亡的零蓝世界,在宿命的推动下,与地球所在的宇宙展开重叠。无尽的亡者怀着对生者的恶意,拖着或干枯或腐烂的身体,扑向仍在挣扎求生的人们。诡秘莫测的命运测译者,被暗月覆盖的太阳,沉默如谜的未来……少年们能否完成复原一切的承诺与诅咒?放逐和背叛,该如何抉择?“我一定会来的,无论你面对的是上帝还是撒旦。”“自由……原来是那么危险的词啊。只是那种璀璨的光芒让我觉得,就算拼上一切去追逐,也不是毫无意义。”“毕竟失去希望的人,就只能靠谎言活着了啊。”有人在溃烂的世界里跌下神坛,有人从崩坏的秩序中重获新生。
  • 相公欠调教:惹上休夫娘子

    相公欠调教:惹上休夫娘子

    她美丽冷艳,冰冷无情却被身边最信任的人出卖,穿越之后竟然失忆。睁开眼那一瞬间,她爱上了他,江南世家少主,但,母亲却逼他纳妾,那日,她休了他。他,无殇宫宫主,异是冰冷无情,只有往外丢人却意外拣了从悬崖掉落下去的她回去。从此,另一段说不清的感情开始缠绵……一个是昔日的情人,一个是今日的恩人,一正一邪,水火不容,注定那一天的刀剑交锋!而她,又该何去何从!(纯属虚构)
  • 混沌灭世决

    混沌灭世决

    落魄书生,惨遭穿越,初来乍到,得人传承。灭世绝学,共进五层,层层致命,层层盖世。混沌大陆,一切未知,修仙之路,困难重重。塑造仙源,蓄气练气,我欲修仙,法力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