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100000029

第29章 坤卦《彖传》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万物资生,品物咸亨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三句话我在乾卦那一章已经详细讲述。“乾元”是用“大”来赞叹,至大无外,“坤元”用“至”,如同高空中一只飞鸟,天上的信息靠鸟的飞行直接传达到地上。所以坤卦的创造力不是自己去创造的,而是照着乾卦百分之百执行完成,这就叫执行力。结果是乾有多伟大,坤就有多伟大。如果不能百分之百达成,只完成十分之九,那就还有十分之一,乾坤之间就有了差距。也就是说,从创意到执行,从理想到现实,就有了落差。“至哉坤元”、“止于至善”、“至圣先师”都在讲修行,指一个人的人生实践达到最高境界,所以“大”和“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乾、坤两卦“元”创造力的核心,这两个“元”不是两个,还是同一个,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元,只是在乾卦属于开拓,强调“大”;在坤卦则强调信受奉行、配合无间地完成,所以强调“至”。

“万物资生”是指从乾卦的“资始”,有了生机的肇始,到坤卦的“资生”,亦即怀胎赋予形体。可见,《易传》的用字一点也不马虎,每一个字都有精确的含义,譬如“始”和“生”的概念就不同。父精母血,资始、资生。像日本化妆品牌“资生堂”,就是取坤卦《彖传》的“万物资生”为名,因为它的化妆品受众主体还是女性。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做男性化妆品,就可以参考乾卦《彖传》“万物资始”,命名为“资始堂”,搞不好比资生堂做得还好。如果你想做婴幼儿美容养颜产品,估计命名“始生堂”,一定一炮而红。

“乃顺承天”,“乃”字表示不容易,经过艰难转折。“乃”的前面得经过好多努力,才终于产生“乃”后面的结果——“顺承天”。坤道柔顺的特质就很明显了,这和乾卦“乃统天”控制一切、主导一切的高位阶就有了差别,各有各的精彩。

坤卦《彖传》和乾卦《彖传》一样,也是以四言韵文的节奏开展铺陈。但这些读来顺口的文字并非形容词的堆砌,讲的完全是人生的实际道理。接下来是:“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乃终有庆”是一个最好的结果,福国利民,皆大欢喜,这是解释“安贞吉”——“安贞之吉,应地无疆”,恰如其分地表现坤卦的本色,所以有最好的结果。我们在乾卦强调乾卦《彖传》最后讲“万国咸宁”,以世界和平为最高的理想。坤卦也提出光明的期望,希望在广大的土地上能够实现“品物咸亨”的最高理想。“品物”就是“品物流形”的“品物”,亦即大地众生不分演化层级的高下贵贱,都能亨通。不能上层的人亨通,下层社会民不聊生;也不能只让人类活得自在,而让其他物种的生态被破坏,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所以“品物流形”是让你自由发展定形;“品物咸亨”是希望坤卦所营造的世界,可以让所有物种都能亨通自在。

德合无疆、行地无疆、应地无疆

坤卦《彖传》有一个概念很重要,非常值得重视,就是“无疆”。“无疆”在《彖传》出现三次。可见《易传》的作者对这个词有高度的推崇。其用意又是什么呢?就是希望化解分别心,去掉我们内心及外在的疆界;不要抱着“非我同类,其心必异”的心思,把疆界划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准别人越界;然后属于疆内的自己人,不管做多大的坏事,贪污舞弊全部照顾。事实上,疆是永远划不完的,划到最后就剩下你自己,然后你就永远跨不出这个鸿沟。如此一来,根本就没有必要谈天说地了;从乾的天理到坤的地势,永远没有机会,文明也不会有前途,因为分界太明显。所以坤卦的伟大、它的包容,就要人们不要有“疆”的概念。像现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就是“无疆”吗?全世界不论哪一个地方,只要有本事,到处可以立足,可以运用那里的生产力,可以在那里开拓市场。当今之世,全球的经贸合作越来越体现“无疆”的概念,诸如资金、技术的往来越来越密切。当然“无疆”过火了也不得了,像全球金融风暴也是从“无疆”而来的,没有设限,就会流通过头。

坤卦广土众民,策略上是教我们要顺势用柔,尽量开放,尽量不要画地为牢,不然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譬如今天跟你取暖的有一万人,明天变成五千人,后天变成两百人,最后只剩下一个塔罗牌。倘若不设疆界,对整个世界开放,对天地人鬼神开放,就会越来越宏大。

“无疆”在坤卦《彖传》中,可谓是三次指点迷津。首先是讲坤卦与乾卦的配合。因为现实中的奋斗必须依循天理,所以“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这里的“合”就是和乾卦“合”。这就应了乾卦的“保合太和”。“德合无疆”,道与德合一,这样男女、强弱、大小、刚柔,也自然会“合”了,合才能生。乾卦代表的宇宙也是“无疆”的。那我们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上,难道还做不到“无疆”吗?至少内心也要做到“德合无疆”,要培养国际合作、人群合作的习惯,这样你的前途也会“无疆”。

其次是“牝马地类,行地无疆”。配合之后,就是行动了。“行地无疆”是一个“天马行地”的概念,当然不是“天马行空”那样前卫、超前。在现实生活中,天马行空的人很多,不过不是行动上的,而是嘴巴上的。常常一讲就不得了,可是怎么落实呢?可见,“天马行空”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坤卦为什么要取“牝马”的象,原因就在这里。公马的天马行空,在现实人间是无法落实的;思维可以纵横驰骋,新奇的理念、创意如泉涌般不可收拾,但是没有坤卦牝马脚踏实地地执行,再好的创意思维又有什么用?所以把创意落实就叫“至”,坤卦的创造力才算发挥到最高峰。坤卦取牝马的象,马本来是天的象,“行天无疆”很容易,宇宙空间本来就没有阻碍。一旦下地变成牝马“行地无疆”,汪洋大海、山河险阻都不在话下。由此可知,“牝马地类”是强调再高明的理想都要在人间跑跑看,跑对了配合无间,理想和现实没有落差,才会“行地无疆”,走遍天下无挂碍。这是第二个境界。不过“行地无疆”还是要建构在“德合无疆”、乾坤不离的基础认识上。

最后是“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坤卦《彖传》在下结论时出现“安贞之吉”,这说明中间可能会先迷后得主,可能会想岔了,摆错位置,发展方向错误,损失大量资源。如果中间有错就得赶快回头,亡羊补牢犹未晚,重点在最后的“乃终有庆”,皆大欢喜。所以最后告诉你,不管你是一直都对,还是先迷再回头,“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听起来就格外亲切,你不是地吗,那你乱跑什么呢?还是回归坤卦的基本面吧!“安贞之吉”,那么你仍然可以“无疆”。

总之,从“德合无疆”、“行地无疆”到“应地无疆”三个层次,又是“始壮究”的概念,意义很深远。

容保民无疆、民说(悦)无疆

从《易经》到《易传》总共提了六次“无疆”,这个思维不仅在我们二十一世纪管用,而且在往后的无穷岁月永远有用。坤卦是“无疆”的母体,另外三个“无疆”也全部在《易传》中。一个是临卦《大象传》的“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君子以教思无穷”,意思是说要动脑筋,在自由开放的临卦中要有创意、有想法,这样你的发展才是无穷的。“容保民无疆”,包容保障人民,没有界限、没有疆界、没有国界、没有分别,资源就可以自由流动,无穷无疆。从卦象来讲,临卦上卦是坤,其“无疆”的概念还是根源于坤卦,坤卦就是驰骋理想、实践理想的平台,所以临卦是以开放自由为主调。

另外一个是在益卦《彖传》中出现两个“无疆”:“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也是从坤卦来的,益卦的二、三、四爻互卦为“坤”,同样有坤卦在广土众民中顺势用柔的本事与智慧。益卦的《彖传》说,益是损上益下,“民说(通‘悦’)无疆”,老百姓高兴到没有边了,真是利益众生。“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每天都有收益,而且不是局限一个地方,在全世界,没有界限,没有国界。

益卦、临卦都是对人生有重大启示的卦,都强调“无疆”,不然事业不可能真正做大,只会小里小气,小鼻子小眼睛,画地为牢。如果能够落实坤卦“无疆”的概念,大家都坦坦荡荡,天下为公就有可能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含”就是坤卦第三爻,讲坤(地)道的人位。顺便提一下,要记得乾、坤十二爻,最好的方法就是记住每一爻的一个字,乾卦是“潜、见、惕、跃、飞、亢”,坤卦是“履、直、含、括、黄、血”。像坤卦第三爻的“含”,说的就是“含”的本事,“含”的忍耐力,口中含着一个东西,只能慢慢化掉,这需要时间和耐力。为什么不立即处理?因为马上处理就会造成紧张对峙的冲突。尤其在坤卦的时候,你居于势弱,人家就是要故意激怒你,然后借冲突收拾你。所以你必须忍耐,像韩信钻胯下、张良为了接受黄石公老人的教诲,三番两次受折辱;勾践为了复国,亲尝夫差的大便。这种忍耐力,皆得利于“含”字。所以我们常用“含辛茹苦”来形容母爱,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养成的韧性之高,也是“含”得恰到好处,不会过分地刚,也不会过分地柔。第三爻就是这个功夫,所以能有最好的结果,讲到具体的六爻时我们就会知道,所言不虚。

“含弘”,气度宽宏,好比曾参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不就是坤卦“服役”的象吗?如《说卦传》云“致役乎坤”,然后才能大度包容。据说商朝《易》,乾、坤就叫“归藏”,乾以归之,坤以藏之,要能藏这么多东西,一定要很有包容力、很有内涵,里面是虚的,然后才能任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当然需要时间,坤卦就需要时间,如《论语?子路篇》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就叫“含弘”。要达到无限宽广,只有“弘”且“毅”,干到底,任重道远,才能够成功。有些人器量宽宏,有些人先天就小,尽算小账,小账算完了,大账也没有,有时候还因小失大。因此,只有“含弘”,从大地学的东西,才能光大事业,汇成大格局。坤卦本来势小,为什么有大的可能?就因为懂得“含”,懂得“忍”,懂得虚心学习。

“品物”就“咸亨”,有包容忍耐力,凡事皆能逆来顺受,那么在你这个领域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的品物都能亨通顺畅。可见,从乾卦的“品物流行”到坤卦的“品物咸亨”,表现得更具体了,伸枝展叶,发展得非常好。

“品物咸亨”的先决条件就是“含弘光大”,坤卦讲“光”,“含弘光大”,重视发出来的光;乾卦讲“明”,是指发光体的中心,智慧的中心。所以乾卦的《彖传》讲“大明终始”,落实到坤卦就变成“含弘光大”,由“明”生“光”。在后来的艮卦中,光和明就结合在一起了,正如其《彖传》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光”是坤卦的概念,“明”是乾卦的概念,修为成功,那是艮卦,“其道光明”,也是清朝道光皇帝年号的来由。正因为有了乾明坤光的概念,有“明”的点才能发光,像佛教讲的千灯相传,光光相照,就是由明生光的境界。遍览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出现“光”与“明”的地方比比皆是,我们要特别加以注意,人生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光明,没有明怎么会有光?有了明,还要想办法让它光。这就是乾卦的“明”和坤卦的“光”大致的意思。

西南得朋,乃终有庆

“乃终有庆”,就是皆大欢喜的意思。少数人高兴就叫“喜”,在《易经》中也是大量出现;个人的高兴叫喜,双方面的高兴就叫嘉,喜上加喜,两边都照顾到了。这种互动彼此才会有信心。一个领域中的众生都欢喜,像佛经记载每一次佛讲完法,闻法大众皆大欢喜。这就叫“众喜”。政治或管理跨越疆域的经营活动,也都追求皆大欢喜的境界。这就是“喜、嘉、庆”的大致意思。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这些在上文已阐述过,不再重复。“柔顺利贞”也容易懂。“君子有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就是解释“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乾卦的天道,在坤卦的实践中偏离了中心线,那就得赶紧回头。迷途知返,就叫做“后顺得常”。所以,坤的特质就是要懂得顺天顺乾,不要自己瞎摸索,瞎闯路。“先迷”是失道,“后顺”又回归常道了,“得常”就是得朋、得主,不再处于失落的状态。因为先会迷,会失道,所以道家“不敢为天下先”,不干傻事,宁愿居后做跟进的角色。这都是坤卦智慧的发挥。

然后就讲方位,“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乃与类行”是说乾、坤为类,阴阳互补为类,也就是说不要老跟自己相同的人一起,那是不能生生不息的,尝试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交往,才能创造相反相成乃至更广阔的人生。“西南得朋”,则说明坤卦要居阴位,就没有对立紧张,还会有类似于现代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坤卦的“类”就是指乾,公马跑到哪里,母马就跟到哪里,公母互为类,“类”、“朋”都是阴阳合的概念。如果是“东北丧朋”,则是想不开,走弯路、瞎搞,违反坤卦的本色;但只要最后懂得回头,后顺得常,还是来得及,“乃终有庆”。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西南得朋”,就做对了;如果中间错了,“东北丧朋”,赶快迷途知返,修补关系,最后还是皆大欢喜,万家生佛,“乃终有庆”。

由此可知,坤卦的处境就在于要了解自己的本分,了解跟外面的对应关系,如此才能应地无疆。人生追求无疆,追求光大就是如此,尤其坤卦是小国,资源缺乏,这是最佳的生存智慧。

这种智慧应用于兵法,更是了不得。像有一本关于兵法的书——《大智无疆》,就是谈《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书名很别致,大智慧无疆,可见兵法通了,不只用在军事领域,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

综上所述,“含”字的意义深远,也就是阴阳和合的智慧。就像现代社会一些夫妻之间,做老板的丈夫在商场纵横来去,能力确实很强,但是回到家中,老板的太太更强,因为她叫“老板娘”;你再怎么大,即使你管理全世界,但是老娘管你,间接管理全世界。所以你尽管去赚,赚到最后还是得孝敬老板娘。这也叫“含”。阳在阴中,阳不管多大,这个“含”都有弹性可以包容;所以尽管你大,但你间接助长了我的大。这就是柔的智慧。就像很多从小秘书、小会计发展成老板娘的事例,也不失为成功的快捷方式。总之,整个坤卦《彖传》阐述的坤卦智慧,除了包容用柔,以小博大,以小事大,还要强调服务无疆的精神,才算真正把乾、坤两卦结合运用到人间的主从管理上。正如《系辞传》所说,我们且看下文。

同类推荐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之作《论语》到勾勒生物和人类的历史轨迹的《世界史纲》;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国富论》到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的名著《法哲学原理》,本书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著作,是研读中西文化经典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热门推荐
  • 侠行盛唐

    侠行盛唐

    金庸武侠 大唐盛世侠者天下侠骨柔情,江山美人,兄弟情义,浪漫爱情……
  •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内容上可分为5部分。第1和2章介绍了认识庄家和庄家操盘过程的内容。第3~5章介绍了看盘基础、K线分析技巧、均线分析技巧等内容。第6~16章介绍了寻找庄股、庄家建仓、常用建仓手法、建仓完成、庄家试盘、庄家洗盘的特征、常用洗盘手法、拉升股价、常见拉升方式、出货的特征、常见出货手法等内容。第17~20章介绍了成交量骗术、庄家的骗线、庄家消息骗术、多头空头陷阱等内容。第21~24章介绍了买入时机、卖出时机、追击涨停板、捕捉黑马股等内容。
  • 民女逆袭:封妃路漫漫

    民女逆袭:封妃路漫漫

    他是天子最喜欢的儿子没有之一,他最不喜欢一类人的就是:王妃。他爹和他哥哥非要塞给他那么一个人,真心无奈。不过要做他的王妃,要做好不受宠爱的思想准备,必要的时候还要有杀人放火、谋朝篡位的勇气哦……“这位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听说是十万两买回来的,这里是许王府,我的家,一纸卖身契在我手,你想要嚣张,得问过我!”……当她唯一的希望被击碎,誓要报仇,但“若牵连了王爷可怎么是好?”……“不就是杀个人,我许鑫泽还不至于窝囊至此,大不了谋个朝!”……诶,可是怎么被朝廷追兵追得连顿好饭都吃不上了……
  • 维多利亚时代的鬼故事

    维多利亚时代的鬼故事

    为女人决斗,在欧洲十七,十八世纪的上流社会不但普遍且为时尚。文中的“我”海科特和堂兄因了同样的理由,也去决斗,庆幸的是海科特活了,不幸的是女人不爱他,且背叛了他。不经意间被一个单纯又美丽的女孩爱上做了新娘。继承堂兄的古堡和美貌的妻子度光阴该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可是恶梦却跟踪而至。在堂兄的古堡里,妻子碰见了不可能存在的陌生男,最终是应验了堂兄临终前恶毒的诅咒,继而弥留之际的爱妻忏悔词竟是爱上了堂兄的鬼魂。作者手法颇似希区柯克,对白生动,人物真实,情节惊险,结局意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日本首相评传

    日本首相评传

    每一个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本书将为你揭示日本首相的故事。
  • 飞仙武神传

    飞仙武神传

    武林大会?呵,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武林四泰斗?哎,徒有虚名罢了;扫地神僧,嗯,有两把刷子啥?问我怎么这么牛?因为我是外星人,在我面前你们都是战力为五的渣渣当传统武侠遇上外星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各位看官请慢慢看来~
  • 不平凡的人生

    不平凡的人生

    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真的,你会相信吗?一次离奇结婚,开启我半辈子不平凡的人生。
  • 汤姆·索亚历险记(经典译林)

    汤姆·索亚历险记(经典译林)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汤姆·索亚这个美国小顽童讨厌学习、打架闹事、不守教规,但同时又正直、善良、足智多谋、富有冒险精神。他对自由自在、充满激情的生活的追求,令人深受感染。一天深夜,汤姆与好朋友哈克贝里·芬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里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 异世重生:极品女神医

    异世重生:极品女神医

    为回到前世报仇雪恨,她答应生死官穿越到异世去完成任务。奈何投身为不受宠的庶出五小姐,一边虐渣斗白莲花,一边撩美男俘获真心……本以为爱无能的她,却不知不觉芳心沦陷……当重生机会将至,她又何去何从?
  •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本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莲池老人》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创作于70年代的《取经》等作品,主要以政治视角写基层干部;80年代“梦庄纪事”系列则不再直接写政治,而是写生活于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普通农民的人性及人情;90年代之后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