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9900000020

第20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有仁义;

【王弼注】失无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

此章当参见第七十八章“正言若反”,不可以照字面理解。因“正言若反”,所以“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如果“大道”如前面所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十章)。到这境界,哪还要讲什么仁义?人到了这种境界,那都是“羲皇上人”,那根本没有什么仁义不仁义的观念,都认为是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等脑子里一有仁义的观念,往好的说他是“示惠”;往不好的说,他是把人家看作“下愚之民”,他就玩弄了社会。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废者,失也。

“失无为之事”,“无为”就是大道,“失无为之事”则大道丢,大道丢则是有为的。有为之人,人自为道。像这种人如果我们不说他仁义,他为什么替我们拉马车?其实他把我们的钱弄到兜里去了。“善政要民财”,我们还得说他仁义,然后还得说他德政。所以说“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失了,才有仁义出来。

“更以施慧立善道进物也”,“施慧立善道”,以道进物,可以说完全把道当东西来用。

慧智出,有大伪。

【王弼注】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

“慧智出,有大伪”,等到智慧出了,就有“伪”;“伪”还不算,还是有“大伪”。何谓“伪”?人之为道,就叫作“伪”。“大伪”,就是连一点边都抓不住,都干空中楼阁的事,干的都是大伪之事。

所以王弼注:“行术用明,以察奸伪,趣睹形见,物知避之,故智慧出则大伪生也。”最重要的即“行术用明”,同学细玩味之。

这几句话其实告诉我们几个定理,并不是都要毁掉。告诉我们“大伪”“仁义”是从哪里来的?告诉大家要警觉这个“大伪”,轻视“仁义”,仁义非道也,但并不是要把这些都毁掉了。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王弼注】甚美之名生于大恶,所谓美恶同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和则看不出何为孝,何为慈。就因为有不孝的,才看出孝子。所以现在表扬孝子,可见都不孝,这些皆发人深省。表彰好人好事,就因为没有好人好事,其理亦同。清朝举孝廉方正,便因都不孝、都不廉、都不方、都不正,所以举孝廉方正。总之,当政者勉励什么,就缺什么。像我们天天讲道德,就因为缺德。老师之所以如此讲,就希望同学会动脑,不要叫人家用“歌”就欺骗住了。许多人往往因为一个“歌”就被骗住了,结果自己受骗,别人却撑饱了。

话说回来,既然没有孝慈,那何必去强求孝慈的虚名?所以有人说,要对老师好,老师说不必。因为老师自觉未曾对父母尽孝,那人家又何必孝顺老师呢?

同学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老子于此但言“大伪”是智慧的产物,并没有要我们不做“大伪”,不做“大伪”饿死自己而已。我们既知“大伪”是智慧的产物,那人家是一等的智慧,我们就要有一加一的智慧;人家是一加二的智慧,我们就要有一加八的智慧;人家是“大伪”,我们就是“大伪”的平方,必要干过他。老师不叫同学做乡愿,今天再学乡愿,讲道德,可能就“盗得”了,什么都没了。一个人如没有智慧,那还有什么“大伪”?傻呆呆如泥塑木雕一般,那有什么“大伪”?同学千万不要以为吃点亏可以上天堂,天下没有那回事。要是没有天堂,岂不白吃亏了?像老师……可能上天堂,笑!不懂?因为老师净讲真话,讲真话怎能不上天堂呢?

讲到这,同学也可以看出来,宗教在任何时代都是迷人的,但我们不能因为“迷人”,我们就“迷信”。像有的同学信宗教,信的头脑都没有似的,如同乡愿一般,哪还能上什么天堂?

总记得,天下没有那一个君子是别人抬上去的,都是他抢到别人前面去了,人家没办法了,才说:“算了,算了,反正他也是老家伙了,他也不是人,反正也干不过他了。”这才称之为“君子”,称之为“圣人”。所以年轻人不要“伪君子”,天下没那种事。以孔子言,在《论语》就由“吾从周”起,不知变了多少次,最后要造反,弟子说不要去,老夫子说怎么不去?“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还发脾气了。结果到今天吃两千年生猪肉。像我们天天假惺惺不说真的,不但生猪肉吃不到,连熟猪肉都吃不到。读书必要活读。

“道”“不道”是相对的,你对我有道,我就对你有德。千万不要像我们对付小日本,一厢情愿式的,结果多冤枉?然后心有不甘,马桶牌子取个名叫“裕仁”,那除了阿Q,又有何用呢?只为了“道德”这一个虚名,落得如此,再背后骂日本“以怨报德”;自己“道德”了,也骂了,都没有用,反正挨憋的是你,吃亏是真的。

人千万不能后退,只要走得正,行得正,不必满口仁义道德,任谁也不敢碰我们。社会上只要我们能,人家必把好的都送上来了。放眼近世之事,谁都是“大伪”,倘若自己迷仁义,那只有吃亏是真的。我们根本没有明白书上说了什么,自己都变成乡愿了,还说我想办个书院,恢复旧道德,真要那样,那就完了。要知道像我们现在这些学者,这个爷,那个爷,这位先生,那位小姐,什么黑格尔、康德都是点缀品,美其名曰学者,不美其名什么都是。真有用,指哪打哪。从小的讲,有益于时,有益于事;从大的讲,有益于人类历史。那才真有益于一个时代。所以我们必要善用智慧,冷静地看历史,一代中究竟几个是有用的,多少人仅是点缀品而已。

教书,最难得、最有良心的,就是说真话,因为年轻人本来头脑就不灵活,教的人再说假的,那他们一辈子就完了。因此,不要光讲伪道德,讲完了自己都办不到。必要自己读明白一分,就发挥一分,不该把那一分放在后面,还说假的,假仁假义,最后一点不发挥作用。

像一般讲书的,尤其是理学,他们就是这么讲,光说孔老夫子怎么的忠,怎么的……事实上,我们看哪本经书曾经那样写过?书上只说过“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论语?阳货》),“佛肸召,子欲往”(《论语?阳货》),孔子欲往助叛。什么叫忠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忠臣吗?“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以报君”,就是忠臣吗?如果不是的话,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追究“忠臣”怎么来的?老子说得好:“国家昏乱,有忠臣。”所以有忠臣,就因为国家昏乱,国家要不昏乱,哪有什么忠臣?

因此那些跟着人殉葬的,也不过是“召忽”而已,孔老夫子还打个批语,“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还不知怎么死的。读书,要研究理学可以,但时代过去了。

在此,我们特别指出孔子“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观念。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先知道的基本观念。孔子的弟子如子路说:“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贡说:“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大家说管仲不仁,孔子则不以为然,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所以赞之曰:“如其仁!如其仁!”这里所说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就是“民族至上”;“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就是“国家至上”。管仲既能“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所以孔子许之为仁者。明乎此,则知孔子所言到底是什么。召忽之死,那种忠是殉人,那不必。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人者也。”(《孟子?尽心上》)所以“自经于沟渎”,只是匹夫匹妇的小诚小信,既不足为法,也不足为训,最多只能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罢了。而孔子所谓忠的观念也在这了,书要读到这种境界,才算真明白,才知道孔子所言到底是什么。

所以,书读明白很不容易。举个例子来说,聪明如中山先生亦不免有疏漏之处:中山先生自言其“天下为公”之道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而来,实则考之《春秋》,量之史册,其道应自尧、舜、孔子“大同之道”而来,至于由禹至清朝那又是另一系统,属“小康”世,此观念明揭于《礼记?礼运篇》。所以“自禹而德衰”(《孟子?万章上》)一语,可以说从禹一直骂到文武周公。那我们民主大同之治,又怎么可以说其道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而来,既“大同”又“小康”呢?

一部廿五史就是小康之烂账,大同思想系统的史料还得重新整理。然而这不是说廿五史没有用了,廿五史亦值得研究,至少几千年历史陈迹虽不足法,亦足为戒。是以真读古书特别难,于此关节处必要弄清楚,如果人云亦云,不下真功夫,那永无明白之日。

拿老师来说,读书虽不一定真明白,但下了苦功夫,一件事磨很久,不明白不放手,至少要到自己认为明白才可以。至于谁的注解怎么说先都不管他,那是个人之见;但也不批评他,因为他有他的长处,只是我们有自己的看法。总之,读书就是功夫,智慧尚在其次,同学不要以为智慧高才能读书,真能读书有得,必是功夫深,绝不是光凭智慧而已。

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吸收前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并不是要做书呆子。如果读书不能启发智慧,纵使读得再好,入了圣庙也没有用。圣庙中挤得满满的,可是对国家民族真有贡献的,又有几人?所以一切不必痴心妄想,求侥幸,一个人只要真留德,必能馨香百世。

是故我们读书,断不可随便跟着他人胡扯。尤其生在这个时代,必要将前人苦心孤诣之真理读出来,否则不仅无法向时代交待,也对不起古人。拿《尚书》来说,孔子删《诗》《书》有其一定之标准、层次,何以写得那么多呢?乃是因为其中有的是为法的,有的是为戒的。其始先言尧、舜明其德化;其次为《皋陶谟》,乃弼臣典范,告诉大家如何做宰相,如何辅佐领袖;又次为《禹贡》,告诉我们疆域,盖人必明地理、历史,一个不懂地理历史之人,就不知爱国。至此,是用以为法的。

其后自《甘誓》以降,则是为戒的。何以说《甘誓》是为戒的呢?因为自尧、舜举贤,禹独与子,胤子反对破坏此一制度(此处胤子有不同说法,或以为即庶长子,古时婚姻关系,嫡子不一定为长子),启乃讨伐之,大战于甘之野,作《甘誓》,胁众人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甘誓》)《淮南鸿烈?齐俗训》评之云:“昔有扈氏为义而亡。”可见禹之所为,其时即有人反对,后世因其一念之私,而历数千年世袭政体,孔子思拨乱反治,故次《禹贡》以鉴戒后人。像这些地方,前人因为时代环境不同,不敢强调。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再不强调,就对不起为义而亡的有扈氏。

一般读书人思不及此,唯知好名,成天东考据、西考据,几个字厚厚弄了一大堆,皇帝一看弄了那么多,看也不看,就给个“博学鸿词”,就像给两个钱喂狗一样。无怪乎子思说:“现在我才知道,你拿我当小狗养啊!”(《孟子?万章下》“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这就是读书人的悲哀,子思可以说是第一个知道读书人悲哀的人,可叹今之读书人,人家拿他当小狗养,尚不自觉。

说了这许多,同学们看书可能会明白一点,千万不要跟着人家扯,扯到最后就完了。像有些人在今天还大力鼓吹恢复书院制度,要知道书院制度衰败了,并不是教育制度衰败了,更不是教育衰败了,那很可能是教育要复苏了。今天这时代的问题,它不是书院制度错没错,而是我们接受了新的,在试验中,不知道哪条路对。就像我们说以前那些大儒是开药方的,他们开了药方,我们不知道老百姓接受哪个,哪个可以治病。教育要办好是事实,现在教育有问题也是事实,若说这一切是没有书院制度,我们恢复书院制度,教育就成了,那完全是谬论。

中国今天强不强的问题,在于是否合乎时。要想强,绝不可违背时。打个比方来说,我们中国本身的电力资源很丰富,可是我们的电插头老没插上通电,如果适时插上通电,那就光照世界。这个时候,同学将来必会碰上。但话说回来,如果老插不上,那就完了,这个责任完全在同学身上。

总之,生在二十世纪,要做二十世纪的事。要以“前”为鉴,不要再想复古。

于此当注意公羊家言:“变古易常。”(《春秋繁露?必仁且知》)那个“古”乃指尧舜言,那个“常”也是指尧舜之道,因为尧舜时代是选举的,所以公羊家主张返尧舜之“古”,返尧舜之“常”,若是变了这“古”“常”,就是不对的。这与一般所谓“复古”是不同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绝对不能忽略他的时代性,忽略了,就不得了了。我们可以不懂,但不能反对。像我们不懂科学,自己可以不讲科学,可是不能反对科学。在今天若是要恢复书院制度,那是胡闹,绝对不能强国。同学切记,凡事不懂,不必乱讲,讲就讲懂的。并且堂堂国家大事,哪是乱晕晕的,否则怎么会有今天。

【严复批】以下三章,是老子哲学,与近世哲学异道所在,不可不留意也。今夫质之趋文,纯之入杂,由乾坤而驯至于未既济,亦自然之势也。老氏还淳返朴之义,犹驱江河之水,而使之在山,必不逮矣!夫物质而强之以文,老氏訾之是也;而物文而返之使质,老氏之术非也。何则?虽前后二者之为术不同,而其违自然拂道纪,则一而已矣!故今日之治,莫贵乎宠尚自繇,自繇则物各得其所自致,而天择之用,存其最宜,太平之盛,可不期而自至。

凡此数章可参见严氏之批,同不同意是一回事,但可以给大家一个启示。

同类推荐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大全集——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喜事庆典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一书在手,主持辞及致辞再不发愁。从此不再做期期艾艾的“木讷者”——如果还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主持辞而手忙脚乱,如果你还在为不知道如何开口表示祝贺而抓耳挠腮,《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给你锦词妙句,让你能脱口而出;给你华章美文,让你能信手拈来。
  •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将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文明素养要求、当代道德要求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将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中”特色、适合“三中”学生需求的德育之路。多年来,中国传统道德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全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系统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不少学生反映,每节课中能记住一两句有关道德的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这些年来,三中学子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与道德教育,与重视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眼前常有历史“叠影”,能感受现实中的历史“脉动”。这本面向大学生的历史读本,就是为这一点历史“叠影”而来。本书聚焦于古今一脉,如周公制礼,秦废封建立郡县。这是中华社会横向联系与纵向统治的骨干,穿越二十四史,至今还活在你我之间。本书背离流行的“文化讨论”,较多注意那些“制度硬件”,如财政税收、科举兴衰、国会与立宪。全书还关注重大事变及其带动的社会转折,如“蒙古崛起”,如“东南互保”,如近代“革命”等。希望读者有所收益,有所意会,再回头观察现实,多少能感受一点历史的“脉动”。
  •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

    《海怪简史》讲述中国古代海怪故事,全书分为外篇和内篇,外篇为来自底层的海怪,它们身上带着原始的野性,千百年来,它们的故事在民间秘密传递。内篇所记则不乏上古帝王苗裔、龙宫皂隶。可见,前者是“体制外”的海怪,后者是“体制内”的海怪,前者比后者可爱,故有此前后之序、内外之别。在当下,重新审视本民族关于海洋的本质追问,承续洪荒年代的奔放想象,无疑是告别平庸与浮泛的一条捷径,亦是物质年代的自救方式。
  • 说孟子

    说孟子

    《说孟子》是许仁图先生论述孟子学的深入发挥之作。《说孟子》全书探究孟子学说,重视孟子的好辩。许仁图先生认为,要贴近孟子思维,就不需要把孟子捧得高高在上,应该学孟子,好好跟孟子辩说,才能体悟孟子哲学的要义。
热门推荐
  • 斟月光

    斟月光

    流萤乱入,予红袖添香始。剑影如梦,赋流光飞舞辞。深闺有女,恬淡性情难掩天生丽质。心系苍生,兼济天下成就一世长宁。PS:权谋文,讲述女主伊自一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逐步蜕变为牵引国家命脉之股肱,最终蹴就固守天下格局的隐者之路。架空历史,土著女主,不穿越,不重生。阴谋阳谋,环环相扣,心机算计,战栗唏嘘。最美不过人心,最毒,亦是人心。
  • 重生:逆天女神

    重生:逆天女神

    【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她,司徒然,异世重生,两世为人,到底还是躲不过命运的安排。权势纠纷,姐妹相残。“哈哈,三姐,你还是乖乖的交出金令吧!否则别怪我不顾及姐妹情谊了!”司徒情说道!司徒然看了眼溢在胸前妖艳红色,“!呵,活了两世,看来注定要命断在此了。”说完转身跳下万丈悬崖。人在令在,人死令毁。这才是她的作风!
  • 十世堇年

    十世堇年

    她一夜醒来莫名变成了修行界唯一的锻灵之上四方游历增长了见识也收获了伙伴现实与梦境相合揭示过往再寻前世再寻自己 …… 一梦入千年,千年十世难游历名山大川,剥开重重迷雾,寻到最真的自己
  •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杀杀杀!无尽的杀戮,是明末的主题这里是,杀百人为雄,杀万人为人雄,杀百万人为雄中雄的时代。血腥的战场,无尽的杀戮,不择手段的战争,能够陪伴你一直走下去的人,只有生死兄弟!提枪跃马,逐鹿中原,引百万大军,一定乾坤。1641年,将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晋北重工,工程师,将明末历史这架狂飙的马车,引向了另一个未知岔道。历史的改变,是吉是凶,是祸是福,没有人知道。华夏历史数千年,王朝兴衰,帝王更替,战争从未停止,只有这里的百姓,和奔腾的黄河水,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记忆着这里发生这一切。
  • 卡夫卡谜题(1—15)

    卡夫卡谜题(1—15)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秋天。山间的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将自己残余的养分重新退回到自己的母本。一个光彩夺目的色彩盛宴开始了。各种树木争相露出自己最后的灿烂之光,将要脱离树枝的叶片显出了五彩缤纷的一幕,这是最后的一幕,辉煌绝伦的一幕。为什么它们用夏季只有花朵才能说出的语言来留下未来的预言?它们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年度轮回的感叹?还是对自己命运的酬谢?
  • 噩梦的交易

    噩梦的交易

    喂,快停下。——这句话可能真的脱口而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吵醒我的老婆法子,她肯定很不高兴吧。不管怎么说,法子睡得很浅,连早上送报纸喀嗒的那种轻微声响都能把她吵起来。她会以为我这是在说梦话吗?可我明明从来不说梦话的“喂,快停下。你连做梦的时候都非要工作吗?”笹原在梦里苦笑着说道。现在这是……对,现在我一定是在梦里。在梦里的话无论我怎么吵怎么闹应该也不会把法子惊醒。梦也分很多种,有的梦你巴不得不要醒来,比如梦到和像衬衫卖场里的水越爱那样可爱的姑娘在一起之类的场面,那是修来的艳福。
  • 快穿之原来你是这样的宿主

    快穿之原来你是这样的宿主

    月老哪家强?“反派”红翎真“红娘”。————主神大人送关怀分界线————白羽:为什么最后一关是情劫?现任主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你这一瓢还是我掐指给算的,怎么样,够意思吧!白羽:......为什么叫“情劫”?(“劫”字咬着念)现任主神:呵呵~(意味深长)「历代主神惯例坑,我会告诉你?!」——————————————————2222:大猪蹄,看在宿主大大这么“在意”你的份上,人家…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加油,我知道你……可能……可以的!
  • 真正元凶

    真正元凶

    这到底是一起什么性质的案件?是盗窃凶杀还是有意识的谋杀?其作案动机是什么?难道真是一起简单的谋财害命案?随着内幕被层层剥开,结果引发了一系列惊人的事件,这是一起蓄谋已久具有双重性质的案件,其背景复杂,势力强大,他们有着一定反侦察伎俩,凶残而狡猾,而是背后有着重大阴谋,一些人物相应浮出水面,并抓捕了案犯嫌疑人,查出犯罪事实,似乎可以结案,但是专案组总是觉得其背后还有一双眼睛在死死盯住他们,只是行为更加狡猾隐蔽。为了使整个案件的圆满结束,抓住幕后的真正元凶,专案组采取了欲擒故纵等手段,迫使元凶终于跳出来。作者全部作品:桀贪骜诈:http://m.wkkk.net/a/298668/贪婪末日:http://m.wkkk.net/a/64685/红旗在县城飘扬:http://m.wkkk.net/a/76251/爱的升华:http://m.wkkk.net/a/316001/QQ交流群:120852651欢迎加入
  • 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

    如果下辈子我还记得你

    在结婚的前一刻被甩,金融危机中又遭遇失业……梁洛心是最“灰”的灰姑娘。为了几千万的业务单,她纠缠上地产巨子郑凯文。他终结了她的平凡,可豪门梦浅,他的爱来得别有居心,她在这场爱情中一无所有。而前男友化身电子新贵杜泽山,带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违背了家族意志,重新出现在她的身边。在家族势力面前,她的爱情,飘渺得如同泡沫。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她终究碎落在他遗失的记忆里,梦归阑珊处。而今生欠你的幸福,请你在下辈子等我来偿还。
  •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