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4200000002

第2章 惠因寺方丈纳财神 崆峒山住持逐乞丐

咸丰年间,破败的惠因寺来了一位外乡游客,年约五旬,身高体健,身着轻裘,腰束绣带。骑一匹高头大马,跟一名剽悍仆从。下马后,对着荒疏的寺院连连摇头叹息。主持慧远闻讯,出来迎迓,闻得此人正念:“难,难,难,岂知俗难僧亦难,一念之差铸此错,十万布施功难返。”

慧远合十道:“施主远来,有失迎迓,恕罪恕罪!”

客人道:“老法师可是慧远方丈?”

慧远道:“阿弥陀佛,老衲正是。”

客人道:“在下姓贾,名空,连州人氏。久闻江南惠因寺寺院雄奇;佛祖灵光。今日成行,不期宝寺竟然这般景象,实在出人意料。”

慧远脸皮一红,道:“原来是贾施主光临寒寺,老衲想那连州乃粤省地界,离此虔州地界相距千里,自是不知敝寺的种种奇怪。寺庙败落,老僧等难辞其咎。施主不辞辛苦,迢迢千里至此,想来是佛缘了。”

贾空微微一笑:“老方丈真是佛子慧眼,在下有一小名,正是叫做‘佛缘’。”

慧远喜道:“贾施主尊号佛缘,诚我佛门之喜。”

便人方丈用茶。奉茗之间,贾佛缘吩咐从人捧上纹银十两,要院主代为操办素斋。慧远方丈喜得银须抖抖,寿眉颤颤。连忙吩咐下去,打扫贵客房,整肃卧榻,务要讨得贾檀越欢愉。

慧远复对贾空道:“适才檀越言名唤佛缘,想必尊号定有一番来历。”

贾佛缘道:“贱名说来,的确可以敷衍出一段故事。在下世居连州,家境不敢称首富,也难屈居第二。只是在下父母婚后无子,是一大憾事。在下父母生平无所好,惟喜礼佛斋僧。菩萨面前,所燃香烛车载船装。久而久之,院后烛梗竟积聚成山,以此可见二老之虔诚。后来,家母中年得喜,临产之日,方于佛堂礼佛,在下竟在佛座前落生,因此取名为空,小字佛缘。”

斋罢,慧远引着贾佛缘于殿堂僧房、山前寺后游历一遍。每至一处,贾佛缘只是摇头叹息,默然不语。慧远甚觉愧然道:“六十年前,此寺时常闹祟,致使香客日稀,布施渐无,寺僧走了十之八九。老衲其时尚幼,身无退路,故而滞留。自老衲主持山寺以来,也算励精图治,勉为其难,把香火撑持下来。然修缮殿堂,整肃佛慈,实在无能为力。”

贾佛缘道:“老方丈不必自责。此寺故事,在下也风闻一二。据说当年寺僧行为不规,与山妇私通,不知可有此事?”

慧远陡然脸红,嗫嚅道:“老衲其时尚幼,无所知晓。待老衲年岁稍长时,寺内只留了些老弱病残的僧人,以躬耕自给了。”

贾佛缘道:“往事已矣。在下所言也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况寺庙之兴衰,犹俗业兴衰,自有定数,老方丈不必往心里去。在下此次来宝寺,是另有一番缘由。”

慧远道:“请施主赐示。”

佛缘道:“在下原本做过新州司马,因感世事艰难,官场险恶,遂弃官回乡侍奉父母。上月底,韦驮忽然入梦,引我至一寺,只见此寺颓败诸佛黯然,钟消鼓息,香火不继。韦驮叹道:‘此寺六十年前因妖孽作祟,以致成为这般模样。贾施主盛富一方,虔诚礼佛,能否效孙隆故事,使此寺重放佛光?’在下道:‘弟子正有此心,但不知此寺何名,宝刹何处?’韦驮道:‘此乃惠因寺,在虔州境内赣江岸边小崆峒山。’今日到此,果然与梦中景象无有二致。佛之所示,真是不谬。”

慧远大喜,道:“韦驮显圣,惠因寺重放佛光指日可待,贾施主请受老衲一拜。”

贾佛缘忙扶住道:“老方丈礼重了。振兴惠因,是在下之志。我沐雨栉风,跋山涉水,正是为了修茸宝刹,弘扬佛法,正所谓义不容辞。老方丈行此重礼,在下岂不要折福折寿?”

说毕,吩咐从人打开箱匣,对慧远道:“依在下看,全部殿堂、亭阁、塔院所需缮资,大约两万银足矣。可惜当日走得仓促,又恐路上不太平,携带银两不便,故只带得纹银一千,仅可供工匠开工办料所需之费。在下即日便到山下客栈寻宿,此银老方丈可先收好,开工之后,余银白当遣人返家把银票打来。”

慧远忙推辞道:“老衲断无保管此银的道理。山寺虽贫,总有施主一卧榻,还祈施主不嫌衾薄,就在山上安顿。”

贾佛缘略一沉吟,爽然道:“既然大师强挽,在下便住寺内。”

慧远大喜。

即命人安顿客人、马匹。正计议间,僧人寄禅来报,说寺外一年轻乞丐要求剃度。

慧远斥道:“你等好不晓事,今日有贵客在此,如何有空去招呼什么乞丐?再者山寺本穷,旧僧已是不堪负担,哪里还敢再纳沙弥?打点一顿斋饭,送他下山去罢。”

寄禅道:“徒弟也是这般做来。无奈此人抵死不肯下山,非要见方丈一面不可。”

慧远面露不悦之色:“红尘中人,最是势利。若不惹事,谁肯跨进这道山门?所以求佛者,大抵为一己之私。想早先惠因寺何等鼎盛?因寺养僧,僧众无数。后来寺院闹鬼,粮缺炊断,顷刻间众僧瓦解,哪有人上山剃度?去吧,劝他下山,勿误了日后前程。”

寄禅作难道:“这个丐者不比往日上山避难之人,他斋饭不吃,汤水也不喝,躺在山门外石阶上,只是口口声声要见方丈,又身患恶疾,冷热无常。他说,反正是一死,如老方丈不见,就死在山门口,生不能作惠因僧,死也要做惠因鬼。”

慧远怒道:“可见是一个无赖狡诈之徒,去告诉僧值,与我赶下山去。”

寄禅正要领命而走,贾佛缘起身道:“老方丈且慢!在下有一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慧远道:“请只管赐示。”

佛缘道:“在下以为,人空门者,大抵是三种人:一为官府所逼,无路可走者,所谓遁入空门;二为生计无着,衣食不全者,所谓逼入空门;三为虔诚向佛,乐而为僧者,所谓求人空门。此三等人,佛门不拒。现此人既有向佛之心,老方丈还是去见见为好。”

慧远道:“善哉善哉!施主所言极是。只因寺产耗尽,不敢再开山门收徒,既然施主如此说,我且去看来。”

于是到达山门,见那乞丐衣衫褴褛,斜倚在山门外石阶上,身边一卷烂棉絮,脏秽异常。见慧远等人来,翻身纳头便拜。

慧远道:“你且起来,老衲有话问你。”

丐者起身道:“老法师请讲。”

慧远细细端详,见丐者也就二十来岁年纪,虽面污发乱,脸呈病容,却眉清目秀,两眼有神,礼数周至。慧远道:“年轻人,你放着好端端自由身不做,为何想起做这空门中人?”

丐者垂泪道:“老方丈明鉴,如今世道,朝廷腐败,洋人横行,兵燹粮荒,盗贼蜂起,哪里还有小民的活路?”

慧远道:“你来投寺,想必自有隐衷?”

丐者道:“小人家居虔化,系世代书香,至我父辈,家道中落。小人年幼时,村中时疫流行,父母长辈皆染恶疾去世。小人无依无靠,遂沦为乞丐。后得一蛇丐垂怜,收为徒,至今已十年,谁知上月我师徒俱染恶疾,师父年迈,终于不能抗病,于十日前去世。小人细细思量,既然终有一天不免一死,不如求人空门以图一生。恳请老方丈慈悲,将弟子收留。”

佛缘插话道:“古人云:为僧为道,出于无奈。山寺贫寒,和尚清苦,你小小年纪,熬得住吗?”

丐者道:“既入佛门,便是佛子。寺内戒律,自当遵守,永生永世,善修己身。”

慧远叹道:“你虔诚向佛,老衲断无拒你于佛门外之理。只是荒寺穷久,支用浩繁,增一僧则多一份斋,此例一开,恐山门就要大开了。”

佛缘听后,略略沉吟,道:“在下红尘中人,本不宜置喙方外之事,只是看这年轻人面目善良,言词恳切,向佛之心,如铁板钉钉。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望法师格外开恩,录为沙弥。其度牒支偿等一应费用,概由在下一力承担。”

慧远脸回春色,道:“阿弥陀佛,此乃功德无量之事,贾施主既如此说,老衲敢不应命?那年轻人,你且报上身世姓名来。”

丐者大喜,道:“小人吴金石,虔化直隶州人氏,因父母双亡,孤苦无依,今发鸿誓,愿皈依沙门,永作佛子。”

说毕,跪下行三叩之礼。

次日,由贾佛缘出资操持,方丈慧远命击鼓撞钟,焚香祝祷,禀告佛祖,为蛇丐吴金石剃度,录为僧籍,取法号印慈。

同类推荐
  • 走入芈地

    走入芈地

    尹走下北方某所名牌大学的台阶,没费什么周折,他就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江南水乡——芈地。尹是一个靠吃大米长大的人。关于他回故乡芈地,简单朴素地或者皮相地认为他是思念大米。他的自愿书上用鸵蓝墨水写着“芈”。官方认为尹是热爱家乡的表现值得嘉奖。芈地好像还为他张贴了热烈的红纸。此刻的他行李简单地在芈地的一条生草的土堤上,有一刻没一刻地,头顶是一片纸鸟飞过的天空。这时,故乡的一阵风吹了他。他嗅到了苦楝的馨香。他望了望远方,望见了一条缓缓的河以及懒懒散散的村庄。河在远方飘逸形如带子。尹走下了土堤。习惯地回头看了看,没有看见堤上走着的自己,看见了一只青蛙。他发现自己已走下了土堤。
  • 神雕侠侣(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神雕侠侣(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被郭靖送去全真教学武。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收留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但师徒通婚违背宋朝礼教,二人爱情不能为世俗所容,其间尝尽聚合离散之苦,杨过更得知了父亲身死的真相,但在国仇家恨的权衡中明白了更多。杨龙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终分离十六年。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杨过以高强武功,于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大军顿时崩溃,在襄阳就要失守时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
  • 金银铜铁

    金银铜铁

    一想找那个叫银子的女孩聊天,心里竟暖了一下。我选好见面的地点,再给她打电话。仔仔细细地说给她地址,就是想她明白要行走的路线和那家小饭馆的名称。银子来自于一个很偏远的乡村,她第一次给我描述家乡时那份神情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一张质朴的鸭蛋脸上同样有着质朴的笑意。她说俺家被围在了大山里,一群群的山。群山你见没,就是跟庄户人头上戴的草帽似的,一圈套着一圈。我当时被她的比喻说乐了,就这种修辞方法还大学生呢,怎么念上的呀。
  • 土坯墙上蝴蝶飞(微阅读1+1工程·第七辑)

    土坯墙上蝴蝶飞(微阅读1+1工程·第七辑)

    刘会然创作的《土坯墙上蝴蝶飞》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亲吻母亲》、《中秋月儿圆》、《栀子飘香》、《涌泉滴水》、《水果阿婆》、《长鼻子刮饭婆》、《铁币黑硬币白》、《等候》、《校长家的狗》、《食堂里的狗》、《畏惧的门》等故事。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热门推荐
  • 祸宫

    祸宫

    穿越了,她一时冲动在后宫里捡了个孩子,顺带拐了个男人,这日子也就变得有趣起来。.........作者有话说:后宫争斗真有那么残酷吗?是嫡庶有别尊卑有序,女人之间的鸡毛蒜皮,还是结合朝堂权利争夺,甚至演变为株连九族的殊死博弈?作者菌一直很喜欢看宫斗类型的作品,按捺不住动笔写下这个故事,希望有人能喜欢。重点还是言情!!!
  • 双面谍妃(合集)

    双面谍妃(合集)

    洞房花烛夜,新郎幡然变脸,羞辱她是破鞋----东宸国白清幽被送到凤秦国和亲,新郎是凤秦国“战神”凤绝。洞房花烛夜,风绝幡然变脸,言语刻薄歹毒,羞辱她是破鞋。白清幽怒火难平,当即找稳婆验身,发现身子被破,战神凤绝对她的辱骂竟然全是事实。失忆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谁破了她的身子?凤绝为何对她如此憎恨?白清幽潜伏凤秦国探取情报之时,念念不忘地是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
  • 赚钱要学犹太人

    赚钱要学犹太人

    犹太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在他们看来赚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这个民族曾经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却拥有惊人的财富。正是凭借着惊人的富有和奇异的赚钱能力,让犹太人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也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
  •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精心选择了一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流传了很久,有些则是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它们犹如一面的镜子,让你的孩子能很容易地看到自身的坏习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些故事,它们可能是我们小时候。甚至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衷心希望这《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 影之武者

    影之武者

    这是一个另类的武者世界,这是一个科技与武道并存的世界,这是一个人与影为一体的世界。
  • 重生八零:锦绣小娇妻

    重生八零:锦绣小娇妻

    “亲也亲了,抱也抱了,你准备什么时候给我名分?”某日,帅痞男人闯进她的闺房,委屈的开口。林芳华懒懒看了他一眼,“她们都说我配不上你。”帅痞男人一脸的严肃,“谁在胡说八道?世界百强集团幕后boss,亿万金难求的最年轻国医,身价高到无法估算,明明是我配不上你才对,媳妇儿,求抱大腿!”一朝重生,父亲冷血?奶奶极品?婶子总想占便宜?还外加父亲的白莲花小三?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看她一脚踢开冷血父亲,斗极品,虐渣渣,手撕白莲花。身怀顶级医术,赚钱经商,还顺便考了个高考状元,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只是,那个传闻不近女色的帅痞长官,为什么总想来撩我?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乱世妖妃不承欢

    乱世妖妃不承欢

    他是冷漠邪魅的大秦少主,后宫佳丽三千,却视女人为工具。她是文武双全的将门千金,却叛国私奔,身负血海深仇。一场利益的交换,她成了他的夫人。她心甘情愿被他利用,只愿能够亲手报仇。他对她眷宠偏爱,温柔的脸庞之下却是另有隐情。这一场,身与心的斗智斗勇,究竟是谁输谁赢?那日,他为她踏平千军万马,只求接她回家。她却抱着另一个男人的尸体,一脸决绝。暮景曦,我不会恨你。但是,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贵女有恨

    贵女有恨

    大恩竟成仇?!封后前夜,渣妹渣母合力把她弄死,并代替她成为皇后?重来一世,她智斗渣母,恶整渣妹!不仅如此,还要找个硬靠山。等她拜了师,学了艺,却有更多的麻烦接踵而来……天!师傅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