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03年第03期
栏目:拍案惊奇
景泰蓝,是珐琅制品的一种。珐琅的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波斯,中世纪盛产于西亚、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传入我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唐代时我国就有这种工艺制作),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以北京产最为有名,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
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家族的是日本产品“七宝烧”原称“本七宝”,是在明代由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本七宝”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了德国和荷兰的珐琅技术,制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珐琅制品——“七宝烧”。
从七十年代开始,日本人多次来华考察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改革开放后,许多地方将生产景泰蓝工艺品的工厂辟为旅游点,每年接待大量外宾参观。八十年代以来,有关景泰蓝制作工艺泄密的说法曾数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日本人窃取了中国景泰蓝制作技术;也有人认为景泰蓝制作工艺没有泄密,也不需要保密。回顾一下日本人来华参观考察景泰蓝制作工艺的有关情况和我国有关部门几次的调查结论,相信读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对景泰蓝泄密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