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人员对从事景泰蓝产品生产又对外开放的北京市珐琅厂和工艺美术厂近两年接待外宾的情况进行了检查,认为这两项技术曾于1976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让日本人参观、拍照,发生了泄密。
第一次发生在1976年6月,日本“七宝烧”代表团抵京考察。外贸部工艺品总公司、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人陪同外宾到工艺美术工厂参观。按照事先确定的接待方案,景泰蓝掐丝工艺的革新设备和生产工艺没有安排日本人参观。但在实际接待过程中,工艺美术厂的一位领导不按接待方案办事,私自带领外宾参观了掐丝工艺的革新设备和实际生产过程,并允许日本人拍照。日本人看了煨花的“鳔丝工艺”后,表示十分惊讶。第二年(1977)年日本人就搞出了掐丝“七宝烧”品种,畅销国际市场。
第二次发生在1979年5月。日本“七宝烧”代表团再次来京考察景泰蓝。一进门就开始拍电影,一直拍到参观结束,全部生产设备都拍照了,再次造成技术上的泄密。
对此次调查提出的第二次发生泄密问题,工艺美术品总公司调查后认为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当时,日本大藏省造印局局长和“七宝烧”工程师共五人,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北京市二轻局的同志陪同参观北京市珐琅厂。参观的路线是对外开放的路线,参观中没有拍电影,更没有“把全部设备都拍照”,只是在参观线上让日本人拍了一些工人制作产品时的照片。对于日本人提出的索要技术资料的要求,当场予以拒绝。工厂也没有送给日本人热压成型的半成品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