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之善想要讨个说法,却迟迟没有得到来自校方的答复。
校方借口刚刚开学,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抽不出更多的人来陪同,所以,只让一位头脑非常灵活的莫副校长,不时露露面地来与聂之善周旋。看得出来,一直不曾露面的校长希望为聂之箴奔丧的人,越早离开学校越好,但聂之善却坚持要向校方讨个说法的原则立场。由于聂之善旗帜鲜明,同时也由于校方对死者的冷淡,我们这些聂之箴的门生,也就有了亡魂难慰之感,于是也想留下来,看看校方到底怎样了结此事。
顺便说一句,聂之箴在遗书中点到的十个得意门生,并没有一律如期而至。这些人有的在上海,有的在广州,还有的在美国。要让他们按电报上所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故乡奔丧,当然有很多的困难。其中有的人只是发来一封唁电,聊表悼念之情。
但有一位名叫邓文清的同学就在武汉,离故乡南渔县非常之近。我一直对他没来奔丧感到不解。在聂之善与校方相持不下时,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告知目前所出现的情况。我原以为邓文清会在电话中找一个堂而皇之的托词,解释自己没来的原因。没想到他直言不讳地对我说:老实说,我早就预料到聂之箴会有今天。他这个人的性格太离谱、太刚愎自用了。他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比孔乙己还要孔乙己,可惜没有人写他。我看你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写他肯定能够出名。说句对死者不敬的话,这叫咎由自取!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认为我是他的得意门生,我考上复旦并没有像你们一样,还在他家开过小灶!我记得高考之后、分数没有下来之前,他问我有没有上线的把握?我心里完全没有底,所以我说可能不行。他当时就非常自私地对我说:那你以后就别说是我聂之箴的学生!
聂之箴的确是个古怪得让人难以接受的人!如此说来,邓文清不来也有他不来的道理。
聂之善终于找到了一个向校方讨个说法的突破口。这件事与教师节有关。聂之箴自缢的前一天是教师节,学校在这天给每位教师发了一份礼品:一斤纯羊毛线。通过向潘天亮了解,聂之善发现校方并没有将这份人人该得的礼品送给聂之箴。聂之善有理由相信,这件看似很小的事,很可能会成为聂之箴自缢的原因。
聂之善当即找到莫副校长,质问他:为什么教师节的礼品没有聂之箴的一份?他毕竟还是你们学校的老师!你们怎么能连慰问老师的礼品都不给他?聂之善感觉这是向校方进攻的口实和有力武器。
哦,你是说这件事情呀!莫副校长的眼睛灵活一转之后便对聂之善说:有聂老师的呀!教师节的礼品,怎么会没有他的呢?只不过教师节当天很忙,没人送到聂老师家中去。
聂之善说:据了解,其他老师当天都拿到了这份礼品,唯独聂之箴没有拿到。你怎么给我解释这个问题?
莫副校长苦笑了一下说: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当然要你说真话。聂之善说:假话无法告慰亡灵。
莫副校长咳嗽几声之后说:要我说真话的话,那就是这样的。聂老师在世时,性格孤僻,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分发礼品,没有谁愿意帮他带回去。聂老师当天没有拿到礼品,并不等于没有他的礼品!这只是一个迟早的事,不是原则性的问题。
聂之善觉得莫副校长的话,既可信又不可信。莫副校长马上意识到了聂之善的这种心态,补充说:如果你不放心,那就派人去把总务处张主任叫来,你当面问他,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他可以证明我是不是说的假话。
聂之善当即对我说:小叶,麻烦你去把张主任叫来。
张主任来后只与莫副校长碰了一下目光,就如出一辙地说,他正准备第二天叫一个老师把礼品送到聂老师的家中去,没想到出了这种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聂之善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现在,莫副校长不管喊谁来,他们都会说礼品绝对会有聂之箴的。但至于到底有没有,这是一个很难查清和说清的问题。聂之善随即又问莫副校长:往年教师节发东西,有没有聂之箴的?
莫副校长像铁板钉钉似地说:都有,怎么会没有?!
聂之善问:有记载吗?
莫副校长迟疑须臾之后说:发点小礼品,一般都没什么记载。就是有什么记载,存根也可能找不到了。但你要相信,每次绝对都有聂老师的!
莫副校长说得很恳切,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死无对证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