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800000002

第2章 梦断五月

1

天摇地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降临在四川盆地西北方向的汶川小城。

这个中国古代大禹的故乡,

街道撕裂、房屋垮塌、山体滑坡,

漫长的断裂带上,

成千上万来不及呼救的生命,

散落满地惊恐和绝望。

该死的地壳,一次不打招呼的弹跳,

眩晕了大半个中国。

梦断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

大地刻下深重的伤痕。

都江堰一幢住院楼轰然倒下,

病床上惊醒的眼睛顿时一片漆黑。

“红十字”流泪,流出鲜红的血。

聚源中学聚集的青春源,

与琅琅书声一起折断。

北川夷为平地。

茂县死一样沉寂。

绵阳、德阳到处是凄厉的哭喊。

映秀的秀成伤,

羌寨、藏家,羌红与哈达,

撕扯得七零八落。

天的黑,地的黑,黑色笼罩和蔓延,

以喷射之状向远——

四川、甘肃、重庆、北京……

近在咫尺的成都,

几乎所有的民居空了,

近千万人选择花园、操场、府南河边,

帐篷、雨伞、汽车车厢里,挤满了恐惧。

中国天空下起了雨,暴雨如注,

在十三亿中国人心里,

铺开撕人心肺的长篇悼词。

2

中南海不眠。

那里一以贯之的凝重,

此时此刻,凝的是人民,重的是生命,

几乎凝固了那间高层会议室里,

所有的视线,所有的呼吸。

——“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抢救伤员!”

当那只手臂从空中落下,一道闪电,

划出一个国家的快速反应。

时间:第一时间。地点:前沿。

前沿是当天晚上的前沿。

前沿是汶川道路中断的前沿。

前沿是命悬一线的前沿。

前沿是一场伟大战役总指挥的前沿。

在都江堰,曾经蜀郡太守蹚过岷江的岸边,

最简易的帐篷集结起国家的力量——共和国的部长挤进了帐篷。

省委书记省长挤进了帐篷。

野战军、武警的将军挤进了帐篷。

挑灯夜战的帐篷,

指挥千军万马。

温文尔雅的总理,在帐篷里斩钉截铁:

快速前进!救援从南北两个方向。

抢。抢每一秒时间,

早一秒就有更多生命获救。

早一秒人民生命财产就少一分损失。

总参谋部应急启动。

成都军区、济南军区和空军,

上百架次军机运兵,数十万官兵陆空云集,

空投,专列,摩托化机动,

所有方式都朝着震中,急行军!

死亡逼近,时间就是生命。

掩埋在废墟里艰难的呼吸,

随时都可能因时间的推延而中断。

滂沱大雨之中,

某集团军侦察队率先徒步进入汶川,

第一个传递出被阻隔的灾情。

某军区救援大队徒步跟进。

武警救援大队徒步跟进。

某师装甲团数千官兵,

在通往北川拧成麻花样的路上疾驰。

一切,都在第一时间。

3

国家公布:汶川地震里氏8级,

这是当年唐山地震的级数。

比唐山更为惨烈的是,这次震源更浅,

波及的范围更大。而且和唐山地震一样,

相当于投放了四百颗原子弹的能量。

回望这一片国土——

1920年宁夏海源地震,

曾经陈尸百里、遍地哀鸿,

野狗群出吃人,灾情惨不忍睹。

1927年甘肃古浪地震,曾经土地开裂,

发绿的黑水、硫黄毒气横溢,

人畜几近无一生还。

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地震,

曾经地吐黄雾、城郭无存,

巨大山崩使岷江断流,壅坝成湖,

洪水倾湖溃出,山披霹雳,天罩尘雾,

鱼在天上飞,人在水面漂。

后来邢台。后来唐山。

每一次劫后,灾与难,都不堪回首。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撕裂的大地,记录了民族的悲伤与感动。

我们不能躲避灾害的到来,

我们却能够选择面对灾难的姿态,

那是党和政府珍视生命的姿态。

那是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姿态。

那是社会各界紧急驰援,

共和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姿态。

什邡穿心店废墟上,

那座斜插进地心的铁塔还在摇晃,

没有摇晃的是一个国人百十来斤的身躯。

一个政党的领袖,一个国家的元首,

一支伟大军队的最高统帅,

一双雨靴,一身迷彩,

一个最简易的扩音话筒,

向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强音:

“任何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4

水路留痕,岷江定格,

这里所有站立的都坍塌了。

第一个站起的是废墟上的五星红旗!

旗帜飘扬,那么多手扒开残垣,

把阳光从缝隙送进黑色的深渊;

那么多天南地北的口音在向幸存者呼喊,

“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即使地底一个微弱的响动,

地面也是迷彩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

白衣天使的汪洋……

在成都新光华街,

一片远离高楼的开阔地搭起帐篷,

塞满了惶恐和惊悸。

那里安置了从医院转移出来的产妇,

那些整夜整夜守护的白衣天使,

顾不了亲人和家,没有任何人离开。

当记者问起一位中年医务人员的小孩,

那位当医生的母亲泪水如瀑,再也止不住了。

她想孩子,但她不知道孩子在哪里,

不知道孩子的父亲在哪里,

通信瘫痪了,没有瘫痪的是她的岗位。

城区东郊一个建筑工地,

工棚里有这里四百个建筑民工的床位,

那是最简易的床位,那里混合有

浓重的烟草味、体味和汗渍味,

几乎没有城里的人来过。

那是四百个打工兄弟在城市的栖息地,

是他们今天唯一的避所。

当满街流离的市民拥向这里,

没有动员,没有要求,

那些朴实的民工纷纷腾出自己的床,

安置了附近近千名男女老少,

让他们在风雨之夜体会了最简单的温暖。

害怕身边的亲人把手机调成振动,

害怕邻座的朋友双腿摇晃,

害怕好好的白天,突然黑。

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很想回。家就在这个城市,

回家的路,从那一天起被拉得很长。

两个最早住在帐篷里的年轻人,

最早把帐篷撤了。

和他们一样在府南河边,

那些星星点点的帐篷消失了。

这些帐篷被他们送到了前方。

那个叫前方的地方,

眨眼之间开满了缤纷的花朵,

雪白、草绿、迷彩、海洋蓝,

从城市转移,向北、向城市以远,

在废墟上捡拾散落的星星……

5

有一个记忆叫汉旺时间。

那是北京时间、伦敦时间、纽约时间,

甚至世界上所有移动排列的时差,

一统在钟楼上那个永远的定格。

汉旺是汉王的谐音。

时间是东汉光武帝用过的时间。

时间是灵魂叩问过的时间。

一个小镇镶嵌在四川盆地的边缘,

与汶川、北川、青川有关,

与德阳、绵阳、阿坝有关,

与藏有关,与羌有关,

与四川有关,与中国有关,

与人类那场劫难有关。

写在时间上的久远与深厚、死亡与生命,

在这里开出花朵。

每一片花瓣都有呼吸,

都有连绵的故事。

就像时间的流淌、停顿、再流淌,

只要地球还在转动,

就不会灭绝。一万年以后,

这里生长的坚忍与顽强,

成为一种精神,成为时间的重量。

6

总理在流泪,

废墟上血染的课本,和乱石一起,

沉重地砸在这个老人的心上。

已经模糊的双眼久久不能移动,

他视线如针,穿过瓦砾,穿过钢筋,

一页一页,正在装订那些飘飞的散片。

他轻轻拍打书上的尘土,擦拭血迹,

轻轻地,扶起折断的读书声,

泪水打湿的声音,可以慢慢复活。

泪流满面,总理没有掩饰,

比那一天的雨还真实。

江河涨潮,海洋涨潮,心离地面很近。

在大地撕裂的伤口上,

太多的血,如果没有泪水成河,

所有的坚强都不是坚强。

一个总理和普通百姓一样,

流泪了,一条大河奔涌而来,

抚慰这里的每一处伤痛……

一个年轻女警官在众目睽睽之下,

解开自己的警服、袒露雪白的乳房。

那是哺乳期的乳房,那是

世界上最漂亮的乳房。

我相信百年以后,她的乳房,

如同她头上的那枚警徽,

——永远光芒闪耀。

整整六天了,嗷嗷待哺的九个婴儿,

突然断了母亲的奶水。

不是所有漂亮的乳房都能够给予,

不是能够给予的都可以敞开。

这是在灾民安置点值勤的警官,

这是同样有六天没给孩子喂奶的母亲,

把一个个婴儿抱在了怀里。

这个正在哺乳的女警官泪流满面,

白色的乳汁和清澈的泪水,

一起奔涌,所有的声响戛然而止。

这是露天广场,万人避难的公共场所,

这个违反了“风纪”的女警官,

提醒自己:等大难结束,

写一份检查,在检查的后面,

我要说,我不后悔。

正在恋爱中的男孩一直在废墟上,

守候深埋在地底的恋人。

他害怕爱人在漆黑的世界里睡了,

从此不再醒来。

几天几夜的守候和等待,

几天几夜的悄悄话,

成为灾难中的爱情宝典、生命宝典。

他趴在废墟上唱歌,

唱她最喜欢的歌,

一遍一遍地唱,直到声音沙哑,

沙哑的歌声在缝隙里穿行,

成为触动生命的强音。

四天三夜之后,姑娘终于获救了,

获救的姑娘告诉人们,

让她活下来的理由就是那沙哑的歌声,

就是男孩说了,出来以后就去完婚,

答应给她穿上最美的婚纱,

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刚刚送走了老伴的八十高龄的老人。

一个穿了一辈子迷彩的军人。

一个身患癌症的院士。

亡妻的伤痛还在,当他知道汶川前线亟待救援,

立即拨通院首长电话,

只问了一句:“什么时候出发?”

于是,在解放军总医院出征的队列里,

多了这位主动请战的老人——

一身戎装,一头花白的头发,

一腔热血,壮士情怀。

1966年邢台大地震,他站在前排。

1975年营口大地震,他站在前排。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站在前排。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他只是多了一条拐杖,

依然在前排,不减当年气概。

从都江堰废墟中救出的那个姑娘,

二十五岁的青春正在凋零,坍塌的大楼,

挤压了她的双腿,没有知觉了,

失血的花瓣上写满悲哀。

老人来了,姑娘抓住老人的手,

“救救我吧,爷爷——”

老人流泪了,他没有回答,

只是握住姑娘的手用力捏了一下,

把一股力量传递给了姑娘。

一双青春美丽的双腿,

一双原本已经决定截肢的腿,

在老人重新制订的方案中,

和青春一起保留下来了。

花一样的姑娘,重新站了起来,

站起的是明天的美好和梦想。

这是新版的《老人与海》,

海是五月汶川那一片壮丽的迷彩!

这是雕刻在抗震救灾前线的一幅肖像。

这是佩戴在大海胸膛上的一枚勋章。

7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这是从地底传出来的童谣,

这是六岁的任思雨被掩埋在废墟里,

独自在那里唱的童谣。

老师不见了,

小伙伴们也不见了,

四周的黑,黑得像夜晚。

没有星星和月亮,

身边也没有爸爸妈妈。

思雨想哭,想起爸爸说过,

思雨最勇敢最坚强,

最不让爸爸妈妈担心。

所以思雨不哭,想哭也不能哭。

思雨知道自己被什么压住了,

思雨被压疼了,疼了也不能哭。

不哭只能唱歌,刚刚学会的歌,

老虎就不会哭,思雨也不会哭。

唱着唱着,思雨就不疼了。

唱着唱着,思雨就不怕了。

直到解放军叔叔把她从废墟里救出,

担架上的思雨还在唱,

流着眼泪唱,

唱得所有的叔叔阿姨泪如泉涌……

比思雨还小的郎铮也在废墟里,

那是没有经历过的黑暗,

那是童话世界没有讲述过的痛苦。

一个三岁的孩子 ,

在无边的黑和无边的痛里,

等到一片灿烂的迷彩。

英雄们抱着他走向了阳光,

看见阳光,看见迷彩,

躺在担架上的孩子举起稚嫩的手,

向那些英雄们行了一个军礼。

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军礼,

这是怎样的一份敬意?

当他举起右手的时候,

几乎每一颗心都为之震撼!

那是他爸爸的手。

他妈妈的手。

那是小伙伴们的手。

那是废墟里血肉模糊的手。

那是那些已经折断不能再举起的手。

那是四川八千万森林般的手。

一位将军说,

这是我们接受的最崇高的敬礼,

足以让群山肃立,举国敬仰,

让每一个生命在大难面前体会从容,

给中国一个永远的感动。

同样被掩埋的还有二十岁的生日。

废墟下三天三夜的花季,

没有眼泪,没有绝望,

她在黑暗里体会母亲二十年前的难产,

体会天下所有母亲经历的疼痛。

她坚信自己是一个好女人,

坚信自己也会是一个好母亲。

她努力寻找天上的阳光,

她在无比巨大的黑色的子宫里挣扎、坚持,

甚至小便也不让自己失禁,一点一点,

可以延长自己的信心和生命。

她知道生命的宝贵,知道

外面有很多父亲、母亲和兄弟姊妹在等待,

等待她重生的辉煌时刻。

她出来了,看见废墟上层层叠叠,

层层叠叠的救援大军像众神屹立,

为她齐声同唱“生日快乐”,

她是新生的孩儿,和所有新生的孩儿一样,

号啕大哭了……

8

岷的江,岷的山,

这是一条通往九寨天堂的路。

好多年了,路上的每个导游走进汶川,

都会手指车窗外连绵的海子,

讲一个故事: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这里发生过一次特大地震,

一座美丽的小镇整体被埋入了水底。

后来就生长出碧蓝的海子,

海子长出红藻,

血一样鲜红……

这是海子略带凄婉的美丽传说。

2008年汶川大地震,这个版本更新了,

那是抗震救灾伟大战争的壮丽,

一首不屈不挠、万众一心的现代史诗,

那是人之诗、生命之诗,

已经,名垂青史。

同类推荐
  • 凝思集

    凝思集

    本书是本散文作品集。收录了日月经天、冬日五则、平明小札、大地的心灵、夕阳红到无边、我的海、秋风十渡、白桦树、春雪等散文。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青春有约(读者精品)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热门推荐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剖心

    剖心

    下了飞机,扑面而来是清凉的风。故乡,秋天已经开始了。我没有在F市停留,打“的士”直接奔赴长途汽车站,坐上通往春谷县的空调客运巴士。又是一年了。今年的公休假我一个人去了云南,准备圣诞假期再回老家。现在却不得不提前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全程高速。这条路与20年前大不一样。那个时候,从春谷到F市,真是麻烦,火车、汽车、轮船,交通工具全部用上,时间要耗去一天。现在便捷多了。科技迅猛发展,拉近了时空的距离。然而,任是最强悍的科技,面对阴阳阻隔也无能为力。世间再无外公,也再无小姨父了。
  • 一往而深

    一往而深

    在许流潋看来,当年的她与他,实在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不光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也不同。听说他是出身高贵的有钱人并且那时已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而她不过是个清贫的普通女生。他毁了她赖以生存的初恋,逼走了她用尽全力去爱的人,他让她的世界一片天昏地暗,她恨他入骨。他说,许流潋,你说你想要自由和幸福,好,我放手,让你去追。可是,如果你追不到,那就只能乖乖回到我身边,让我……给你幸福!他说,许流潋,我想我应该告诉你一句话,别回忆!因为你回不去!不管你跟他的过去有多美好,你这辈子都回不去了,你这辈子都注定是我陆舟越的女人了!
  • 断魂崖

    断魂崖

    月亮升到了西山顶端,慢慢向下坠去,地上的银光开始渐渐收起,天上的启明星却更显眼了。秦婴提着一只瘪塌塌的旅行袋,翘首望天。他看见东边的天空已准备开亮,那些散漫的云缓缓游走,像是一滩滩被小孩弄散了的豆腐渣。这个三等小站依旧那么残破,出站口的铁栏杆油漆剥落,候车室几扇破损的窗玻璃则用塑料纸潦草地钉着。但令秦婴惊奇的是,站房前面的那处小广场上,居然出现了两块铁皮广告牌,一块是有关优质兔种的,另一块是有关电子元配件的。尽管语词古板,图案拙劣,尤其是那只兔子画得一脸凶相,像是一只前来讨债的吊睛白额老虎,但广告牌这一新鲜事物的兀然出现,仍使秦婴不由自主地驻足。
  • 呐喊·彷徨

    呐喊·彷徨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并回忆道:“有一回,我竞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离席

    离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凯特·格林纳威的游戏之书

    凯特·格林纳威的游戏之书

    假扮猫咪的孩子站在中间,其他孩子围绕着他站在一个固定位置上。一个人召唤另一个人说道:“猫咪,猫咪,给我一滴水。”然后所有孩子跑着更换位置。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