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文学》2015年第06期
栏目:小说
陈不二未老先衰,四十六七岁的年纪看得出五十八九岁的样子。头顶光秃,眉毛稀疏,眼皮耷拉,两腮瘪陷,满脸的褶子深似沟壑,尽管一身挺括的旧名牌服装,七匹狼茄克、希尔顿衬衫、雅戈尔西裤,却再也衬托不出他昔日年轻、精干、强势的风采了。他也像个老人一样,每天无所事事,吃完午饭就去散步,沿着河堤溜达,跟迎面碰上的熟识的老头或老太太有气无力地打招呼。他跟他们没有多话说,点点头,继续往前走。有时他会蹲在河堤上痴痴地凝望着河对岸林立的高楼。其中最高耸、突兀,刺破蓝天的盛世华庭大楼,是他的目光停留最久的地方。这座二十六层的双子大楼,曾经是他的杰作,至今还是酉北市地标性建筑。往事如烟空回首,早在几年前,法院把位于双子楼A栋十九层精装修的四室两厅的他的家查封了。以前,他每天早上从那幢楼出来,晚上回到那幢楼里去,现在他跟那儿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了。现在他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沿着河堤走,一直往南走,走十来里后,来到一座小山下,坐在石阶上歇一次气,抽一只烟。扔掉烟屁股后,他开始爬山,爬到半坡,沿着盘山上来的水泥车道又往前走几十米,来到一座立着两只高大石狮的围墙外,拾级而上,到了铁门前,掏出钥匙开门,穿过两株一丈多高的雪松,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墓碑,他在墓碑前的石凳上坐下来。等到夕阳西下时,他才慢慢地起身,慢慢下山。若是冬季,等他回到市内时,已是夜暮降临,华灯初上,他一个人慢慢悠悠地往回走,街灯拉长他瘦小的身影,经过盛世华庭时,他会强忍着不抬起头去看那幢万家灯火的双子楼。他的家在距盛世华庭不到五百米的酉水源小区,三室两厅,除铺了地板砖,没怎么装修,从他家六楼的客厅,也一眼就能望到灯火辉煌的双子大楼,不过,这几年来,他家客厅的窗帘几乎就没有拉开过。以前,是老婆王小萍不让拉,后来没有老婆了,他自己也不愿意拉开。看到伤心啊!
陈不二原名不叫陈不二,叫陈再复,不二是他的绰号。他曾是酉北市非常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房地产商,身价几千万,在酉北的商界中威风凛凛,说一不二,连市委书记和市长都要敬他三分。虽说他长得不帅,五短身材,苦瓜脸,豹子眼,但那时的他一脸横肉,腆着个将军肚,往那一站,那神态和气势就出来了,镇得住全场人。那时陈不二算不上酉北最有钱的老板,但绝对是最张扬的企业家,他做慈善,搞捐赠,必要做到酉北第一,别人捐十万,他一张口就是三十万。有一年,市政府组织企业家为市民族中学搬迁新址募集资金,市委书记让大家说个数,一二十个资产雄厚的企业家谁也不说话,都盯着陈不二看,陈不二张口就来,二百万!把那帮人吓得一个个端起茶杯遮脸,眼珠子只差掉进杯子里当茶叶泡了,既不敢看他,也不敢看着书记。后来钱很快转账过去了,一天没拖,书记在年底商业界的年会上发言时批评了一些企业家承诺的钱款迟迟不到账,有言无信,三次夸奖陈不二说一不二,信誉杠杠的。陈不二这个绰号就是由此而来的。那时的陈不二,不仅信誉杠杠的,幸福也是杠杠的,出门有宝马驾座,随从呼拥,回家有娇妻相依,爱女缠膝。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天上的星星,也有手下人为他连夜赶制云梯。
陈不二想不到短短几年之后,他就会风光不再,落魄至此。
那座高大巍峨的墓碑是陈不二爹娘的坟墓,合葬墓。但实际上碑面虽然有他爹的名字,墓下面却并没有他爹的骨殖。陈不二出生在距离酉北市区十五里的一个叫那平的小山村。那平是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小小的村子,非常贫穷,陈不二是家里的老幺,上面有两个姐姐,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爹的概念。听村里人说,爹在他三岁时外出务工,一去就没有音讯了。那时候外出务工是要在队里请假,给队里交钱,一开始村里人都认为他爹不回家是为了逃交工分款。后来,他一直都没有回家,人们才确信他已经出意外,死在外面了。陈不二一直是娘拉扯大的。娘一个人供养三个孩子,可想而知,他们家那时穷到了什么程度,他的两个姐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一直到责任田到户很多年后,陈不二在酉北民族中学读初中时他们家住的还是低矮的茅草屋,他每月只有不到五块钱的生活费。像他这样的家庭条件,若不是娘咬牙坚持给他盘书,他跟两个姐姐的命运一样,小学毕业也会辍学回家打牛屁股。初三那年,陈不二考上了省属中专建筑学校。本来以他的成绩,可以考更好的部属学校,但陈不二毫不犹豫地选择考了建筑学校。那时他思想单纯,一心只想学好建筑,给娘造一栋高大、结实、雄伟的房子,不仅要让娘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还要是村子里最大最漂亮的房子。他想通过他的努力,一定能够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