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2700000002

第2章

仓房依然一盏烛火,忽亮忽暗。流浪者7号走到国道和村道的交会口时就望见了,心里竟有一脉细细的暖流升腾。

半年前他从另一个流浪汉那儿知道这地方,断续来过十多次了。按照“寄物居”的规矩,每次只能借宿三天,如果逢上大雪极寒天气,可以多待两日。以前风里雨里雪里照样裹一床破被倒地就睡,自到过这“寄物居”,再回到街头竟有了辗转难眠的毛病,可见人天生不得娇惯的,一娇惯就添麻烦。

他推开虚掩的铁门,“哐啷”一声响,老韩头半眯的眼睛略睁开来,摇头晃脑的节奏没停,似冲他点下头,他也点一下头,这就算打过招呼了。他径直走进右侧的小隔间,两张铺都空着,仿佛还是他临走时的模样。

他将身上的层层装备除下一半,尽数搭在身上。收音机的声量小了。他睁着眼睛盯住屋顶上斑驳的光影,略恍一恍神,此时身心都松弛下来,所有的骨头肌肉仿佛都找到了倚靠,不再费神凑一个整体。流浪五年,他在荒郊野外的田埂上睡过,在树洞里睡过,在树枝上用一根绳子将自己绑牢也睡过,在城里银行24小时自助点睡过,在医院停尸房屋檐下睡过,在夜风呼呼吹过的大桥桥墩下睡过,在随便一处马路牙子上睡过,眼睛合上了身体却是紧绷的,随时防备着有一只脚踢上来,或是一声呵斥在耳边炸响。有片完整的屋檐总归是好的,有个不被打扰的空间也是好的,这恐怕就是他一次次穿过大半个城市折来“寄物居”的缘由。

“寄物居”偏僻,这里原属郊县的于家村,十年前被划进了开发区,开发区陆续建起了一些厂房,招商引资很是喧腾过一阵子,有的厂房进驻了企业,有的建好后一直空着。有一处据说引进的是一家效益非常可观的化工厂,从沿海迁移过来,万事俱备了,市民听到消息炸了锅,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反对帖,天天有人在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迫于民愤最终搁浅了。

靠近于家村的这一幢阔大厂房为何闲置着,流浪者7号不清楚。他来时“寄物居”的樟木招牌已经挂在了铁门一侧,只是那时仓房更见空旷,后来东西越堆越多,越来越杂。他从不多话,可感叹是有的,原来人们积攒了那么多平时用不上的东西,用不上又不舍得丢,不像他,带着一副皮囊可以自在来去。

到达这座城市以前,他晃荡了大半个中国,在一个地方待的日子长短不拘,喜欢的地方就多待一待,那些地方的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广场、学校,还有没人管束的江河湖海,他见识过不少,也被人驱赶过,他不贪恋,离开就是,毫无牵绊。也不知是否这“寄物居”的缘故,他竟在这座城市待了近一年,好几次准备拔腿上路了,却又莫名地折转回来,仿佛这里是一个召唤。

当初带他来的流浪汉,是这里的流浪者3号,后来在“寄物居”又遇过一次就再没见过了。流浪者3号说过想去看海,他从甘南出发的,这辈子的心愿就是在海边撒个野,和海浪尽情地嬉戏,他一心一意往南走,立志要一直走到天涯海角……

他还见过几个流浪汉,有固定在这座城市的,也有像他一样四处晃荡的,他们之间没有同气相投的亲近感,舍得放弃一切的人素来不会有情感的敏感,也就不会有束缚。这“寄物居”对流浪者开放,且每人连续留宿不得超过三天。于是,他隔几日来一次,流流沓沓地也见识了不少人。并不都是流浪汉,他所知道的一个,好像是流浪者18号,大概是个瘾君子,他只一眼就看出这家伙不是过惯了流浪生活的。

流浪者18号来后就不停地打哈欠,将个木床折腾得嘎吱作响。他半夜蓦地惊醒,感觉有人在他身上盖的衣服里掏摸。他将眼睛虚虚地睁开,是那人,喘着粗气,蹲在床尾,他能感觉伸进衣服里的那只手抖得厉害。他佯作翻了个身,面朝向墙壁,墙上的一蓬虚影子退走了。

那晚他再没睡着,听见流浪者18号像只被困住的小兽在床上辗转,粗重的呼吸节奏混乱,时而像窒息了一般。后来,那人下了床,蹲伏在墙角,拿头撞墙,一下一下,哑闷的撞击声在空旷的夜里极其骇人。他不动,一动不动地躺着……

那晚,“寄物居”的韩老板也在,一墙之隔的他赶了过来,递给那人一支烟。一缕烟的香息弥散开来,流浪者7号听见那人双唇抿紧的“吧吧”声,由急渐缓。

“天亮,就走吧。”他听见韩老板说一句,脚步声渐远。铁门撞响。

第二天一早,他起身离开,经过流浪者18号,一个满脸胡茬的男人,摊手摊脚地睡死在窄窄的木床上,青白的脸颊深陷下去。那一刻,他倒是宁静的。

原则上,“寄物居”只留宿,不提供饮食,所以来去的流浪汉白天得自己出去觅食,有的走远了也就懒得再返回,对于他们,有一张床和没一张床,区别并不大。有时,流浪者7号会提前备好三天的吃食来“寄物居”。这感觉倒有点像郊游,偶尔住一趟别墅。他见识过寄放者送东西来。多半是附近的村民。

村庄田地被征用大半划入了开发区,又配套建设公路,火车轨道也延伸过来,于是一征再征,于家村就剩不下多少地了。市政府建设了幸福新村来安置于家村村民,有自愿搬迁的,也有死抗着不愿迁出祖辈留下的宅基地和田地的,可最终胳臂拧不过大腿,还是迁得一户不剩。只是这幸福新村八栋贴着瓷砖亮晃晃的房子,平日里真正住的人并不多,一大部分人都进了城,也有奔了经济更发达地区。一整栋楼每天只负责吞吐五六个人的不在少数,还都是孩子老人。

留下来的老人,都是实在不愿意连根带须离开故土的,老村虽已面目全非,却还在视线范围内。一些老人心存侥幸,万一哪天落土了,也还是可以在这附近寻谋一小块地面让自己躺下来落叶归根的,毕竟是生于兹养于兹的故土。若走远了,那可就保不定了。

原来一户一宅,平房也好,楼房也好,空间是宽绰有余的。祖祖辈辈、成年累月积攒下的器物,塞在角角落落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搬进楼房,可好,都露了馅。还迁的房子再多,还迁的面积再大,也没有这些老旧物件的容身之地,尤其那些沾灰染尘被日月侵淫了又侵淫的物件,搁进粉白墙壁、家具簇新的屋子里,就像一个良家妇女活活给糟污了一般。年轻一辈决不允许一个新家眨眼工夫被糟污掉,可老人哪里舍得丢,每一样拿在手里都缀满了回忆和念想……有一阵子,于家村里吵闹声此起彼伏,多半为这个,一个不许搬,一个不肯丢。

韩老板是于家村常客,常进村或穿过村子去后面的梅山写生。听说他的画室在这处空厂房落脚有四五年了,原本想办个展厅的,考虑到位置偏远迟迟未付诸实施。眼见得于家村即将整体迁入新村,家家户户都流溢着生离死别的氛围,不时有争吵声从院落流泻出来,这景况改变了他的思路——办个可以寄放旧物的地方。那空旷的厂房仿佛是为这念头留着的。

没多久,“寄物居”的樟木牌子挂了出来,村里也出现了手绘的招贴:

“寄物居”免费存放旧物,不收费用也不支付费用,寄放物件写明清单,双方签名按手印,一式两份,各自留存,取用时按清单领取。

寄物居主

下面是一幅图,画明了“寄物居”的方位。开始村人还犹豫,渐渐地有人试探性地去仓房看了,也拿去了一两件不太作数的器物,那年纪轻轻的韩老板竟然好脾气地照单全收,而且按照承诺在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于家村人渐渐知道,这韩老板是个画家,一幅画就可以卖上万元,这人不缺钱,办这“寄物居”也不为钱。他说是父亲喜欢旧物,整日里让他和这些旧物待在一处,多少是个安慰。

这话老人爱听,孝心难得。这事年轻人也欢喜,免费寄放,随时可取,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砸在了咱于家村人的头上。消息越传越远,来寄放东西的渐渐不止于家村人,连城里人也有慕名寻来的……

这些,流浪者7号都是听人说的。来的人东一句西一句,就凑出了囫囵情景。

韩老板和他父亲老韩,流浪汉接触一两次后,就觉出了文化人的底子。一问老韩原来是老师,沉沉稳稳安安静静整日守着这大仓房,天天听戏听不厌,没事就在这些旧器物间转磨,还真是养老的好光景。

流浪者7号喜欢这里,还有一个原因。这里让他有用武之地。

他喜欢木工活,自小看做木匠的父亲拉墨线、旋刨花、锯木料,天天在木香里翻滚,亲切感就渗透到了骨子里。父亲去世后,母亲也伤心过度很快随他去了,他自小在叔叔家长大,见多了婶婶的阴阳脸,一觉得自己可以自立了就决然离开了那个不算家的家,开始漫无目的地晃荡,偶尔落脚一个村庄,做一点木匠活,攒点钱再往前走,竟渐渐爱上了这样的生活。可村人请木匠多请熟悉、有口碑的匠人,他并不是那么容易找到活计,后来灰了心,索性混沌地四处游逛,也学其他流浪汉在垃圾桶里捡食了。那样倒是轻松而自尊。

来“寄物居”的第二次,恰好有人送来一张木床,寄放的人说断了一只床脚,原来用块砖头垫上,现在搬新家,儿子死活不让搬过去,只好送来这里。床被分拆开来,散放在仓房角落,流浪者7号在它跟前旋磨了三四次,下了决心,“韩伯,有工具吗,我修修这床脚。”

老韩愣一愣神,眉眼舒展开来,“那敢情好!”

一个白天一个晚上的工夫,他给床安上了木脚,可以稳稳地立在地面上,人坐上去都不会“吱”晃一下。从那以后,每逢他来,都会在满屋的器物间转磨,发现残缺的就搬出来修一修,他那手古旧的接木隼活儿,还真适合这些上了年头的东西。一样一样,他不慌不忙细细地琢磨,细细地修缮,反正有的是时间。

老韩心里过意不去,喊他一起吃饭,还斟一杯酒给他。酒暖过肠胃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有点留恋。这恐怕也是他迟迟不曾离开的原因。但他从不破坏“寄物居”的规矩,住满三天就走,哪怕再想念,也要过上几日再来这里。这里两张床,他得留点余地给别人。而且,人敬他,他便也要敬人,这样才不枉这一场缘分。

夜里,流浪者7号醒来一次,依稀听到仓房深处有什么响动,被雨声切割得模糊不清,似有又无了。惊蛰过后,各种虫豸都苏醒了,他相信那些看起来没生命的器物也在苏醒,它们仿佛应和着春天的节奏和气息,在暗里较着劲。

惊蛰那晚,他在马蹄般的雨声中,听见某个木柜发出吱呀的声响,他想是风,或者是木柜子从骨头里苏醒了,在伸懒腰。流浪者13号起身时,他听见了,那时雨声正烈,天还没敞亮。这么早动身是有急事?他心里嘀咕一句,又睡沉了。

同类推荐
  • 让死者闭眼

    让死者闭眼

    一桩桩耸人听闻的离奇血案,一具具冰冷沉默的尸体,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罪恶与秘密?一个冷静睿智的女法医,一位经验丰富的刑侦队长,面对一纸法医鉴定,一件件一层层剖开尸体背后的血腥、暴力与恐怖,一切看似毫无蛛丝马迹,却又在离奇中注定了对凶手的诅咒。冰冷的尸体,血腥的现场,扭曲的罪恶,他们抽丝剥茧,追根溯源,案件真相逐渐显露,却浑然不知即将面临的是更大的迷局……
  • 一草文集:年少三部曲(新版·全3册)

    一草文集:年少三部曲(新版·全3册)

    本套装共3册——《致年少回不去的爱》《那时年少》和《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愿你历经风帆,归来仍是少年。
  • 中国百科全书(1)

    中国百科全书(1)

    博尔赫斯曾在一篇论述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金斯的文章中,提到一部来自遥远中国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动物的分类是这样写的:a)属皇帝所有;b)气味芬芳的;c)驯服的;d)乳猪;e)美人鱼;f)传说中的;g)自由走动的狗;h)包括在此分类中的;i)疯子般烦躁不安的;j)数不清的;k)用精细骆驼毛画出来的;l)其他;m)刚刚打破水罐的;n)远看像苍蝇的。
  • 黄雀

    黄雀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没有彼岸的航行

    没有彼岸的航行

    这下轮到江枚、唐棣笑了,唐棣笑着舌头不听使唤地说:“言言啊,你比她还能瞎掰,女人呢,一辈子讲的是男人,骂的是男人,可念的还是男人,永远、永远地!”北京城的深夜,仍旧灯火通明。三个沧桑的中年女人东倒西歪地躺在红色地毯上睡着了,那些陪了她们一夜的酒瓶,也疲惫地东倒西歪在她们的脚下。她们的眼里还残留着未干的泪水,她们的灵魂还留在昨日的梦中。只是,黑夜过后就是黎明,她们会在下一个黎明轻松地醒来。
热门推荐
  • 骄记

    骄记

    一朝噩梦回的夜十一决计不再做个短命鬼!给自已立下三条规矩:一,强身健体;二,十九岁前不谈婚不论嫁;三,绝不嫁入仁国公府。某男,第一个,第二个,就算了,第三个什么意思!“倘天下与你为敌,我便与天下为敌!”“十一,往后换我护你!”“只要我还在大姐姐身边一日,我的野心便不会出现。”
  • 倒霉的鱼

    倒霉的鱼

    腊月过半,佟兆丰让妻子苏可可请假在家呆几天。苏可可说她突然想起柳老太,这个喜欢吃鱼的老县长夫人现在每天在农贸市场与卖鱼的讨价还价,弄得卖鱼的嫌她麻烦,都怕做她的生意。十年前柳老太家里的浴缸常年是用来养鱼的,老县长喜欢吃的丁鱼和湖里野生的鲫鱼密匝匝地浮在水面上换气。到腊月里,乡下的鱼塘清塘,七乡八镇的鱼都往她家送,搞得满屋都是腥味。苏可可会主动地去帮忙,帮柳老太处理鱼灾。柳老太看着忙活的苏可可会说:“没有你帮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只有把它们都扔掉,统统扔掉。”
  • 将门之惊华嫡妃

    将门之惊华嫡妃

    她是月府将门嫡女,草包花痴、胸大无脑的蓝月帝国第一美人,因为错看心爱之人,婚嫁当日新郎府前、众人目光之下被拒婚而含恨终了。她曾是百年将门君府的绝世嫡女,却因错信自以为的良人而惨遭满门被灭,遍地曼珠沙华之间,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会手刃仇人、不惜染满鲜血。然而再睁眼,她成了她,眉眼之间冷艳风华,谈吐之间字字珠玑。草包废物?胸大无脑?有谁知道这蓝月第一美人月妖兰实际上是个懂得隐忍、敛其锋芒的绝世才女!既然上天注定她成为她,那么,便绽放重生!惊才艳艳、冠满惊华,原来她才是那珍珠!一身红衣,飒爽英姿,智斗周围一切企图之人,毁那企图杀她辱她之人。家门中,她是那谈笑间素手颠覆云雨的月府嫡女,一身红衣死守月府一方净土。战场上,她是摆兵布阵、运筹帷幄的护国将门之女,一身红衣下破敌军十万大军。花丛中,她是那逍遥于世却爱她至极的妖孽男的结发妻,一身红衣伴他周游列国踏遍每寸土地。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精彩不能错过】月妖兰手中捧着天山雪莲,嘴角翘起不意外的那个倒霉被追杀的人的手冲着花而来,给他真是白瞎了。那人全身的重量压在她的身上这让月妖兰皱了皱眉头,刚换上的衣服就这么白瞎了。左手的食指戳了戳那人的肩膀,“要死就死一边去,衣服都弄脏了。”“我说月大小姐,救人救到底,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本是好听的男声却让月妖兰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颤栗了一圈。苏夏似乎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效果,愣了一下看着月妖兰一眼,然后放声大笑,似乎自己不是被追杀的那个人。。。。。。。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希望亲们驻留,能够喜欢文文。群么么! 
  •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

    本书是以张作霖传主的历史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张作霖如何从受招安的土匪,进而一步步成为“关外王”、“满蒙之王”乃至在北京“登基”担任大元帅的过程,展现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个乱世枭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本书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角度进行观察,既如实地描写张传霖为了“取天下”,不惜穷兵黩武,争霸中原,导致误国误民误己的一面,同时也没有忽略他顶着压力,巧妙地与日本人进行周旋,从而千方百计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
  • 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婚姻是上帝给所有女人设的一道重要关卡。古人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多时候,或许我们看不清婚姻的真实面目,只是因为身处牢笼之中,目光变得短浅。若想摆脱僵化的思维,就需要暂时抛开身处的环境。张爱玲,一个风靡于1930年代的上海女性,她以犀利的目光和独到的见解,为爱情与婚姻写出了教人叹服的哲理。诚如其所言,无论是爱情抑或是婚姻,都只是“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大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大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灰烬的无限传火记

    灰烬的无限传火记

    emmm,随便看看吧,我尽量日更_(:з」∠)_
  • 无人问津的地方

    无人问津的地方

    林飞指着地上的一百元大声喊道:“快看啊!有一百元在地上啊!有一百元啊!”旁边走过来一个人:“是啊,好少啊。”
  • 日常生活英语900句“袋”着走

    日常生活英语900句“袋”着走

    全书分4大类:生活、旅游、交际等,共涵盖90个话题。其中包括生活口语30个情景话题;旅游口语16个情景话题;休闲口语24个情景话题;交际口语20个情景话题;以大量实用的例句与场景会话让你将英语理解得更为透彻,从而掌握地道的表达方法。小开本的设计,方便读者携带,装到口袋里随时随地学英语。
  • 王妃,你莫嚣张

    王妃,你莫嚣张

    破虏当先,王妃,你的功夫为何这么好?九州赤县,王妃,你的智谋为何这么惊人?哎呀!不就是打了几次胜仗吗?你不就是仗着我喜欢你吗?王妃,你莫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