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4400000003

第3章 洪昭光健康讲座是怎样火起来的

1

拿洪大夫自己的话说,有点像“无心插柳柳成阴”。

看起来有些突然,其实事情早就开始做了,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洪大夫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他从美国进修预防医学回来后,在心肺中心流行病研究室时就十分关心大众健康的普及。后来他在安贞医院干部病房,发现许多病人花数万元医疗费治疗的病原来完全可以不治。也就是说,不仅不需要花钱,而且还不需要“遭罪”。于是,他最初先是查房时给病人单独“教练”,怎么得的病,怎么预防,应该注意些什么,把“底”交给病人。当一个人拥有健康时,并不知道健康的重要,对各种卫生防病知识缺乏自觉的要求。然而一旦被疾病打倒,生理和心理上有了损伤,才知道原来健康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病人和病人家属饱尝疾病之苦,都渴望健康知识,听得认真极了。而同病房的病友,也都围上来听。因为讲得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病人出院前,还愿意让洪大夫再讲一次,他又有意多讲一些健康知识。一开始也就是几分钟,逐渐充实内容,越来越长。病人和病人家属边听边记笔记,互相核对,然后抄出来,当成健康教科书。慢慢地,听的人越来越多。病人建议,干脆一块讲,人多点,给整个病房讲,也省得你这么累。于是,这个讲座就成了干部病房的“保留节目”,每个月,为楼上楼下的病人讲一次。许多病人知道后,都想听完课再出院。有时洪大夫外出开会,病人出院还留下电话,嘱咐洪大夫讲课时,一定打电话通知他,他专门来医院听。

没想到这个并不正规的健康讲座这么受欢迎,出院病人邀请洪大夫到单位去讲,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这个讲座太好了。于是,有通过医院大夫,有通过卫生部门,都来请。洪大夫到总参三部讲过一次,反响强烈。总参二部听说,也坚决要听,他又专门去讲了一次。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直机关也都去讲过。有的单位要组织上千人听,洪大夫认为,健康座谈,一定要座谈的形式,人不能太多,有问有答。好多人要听,满足不了,没听上的人意见大极了,怎么办?那好,500人,不能再多。

洪大夫非常注意这个问题,从传播的角度看,个别指导,对症下药,效果当然最好,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大量的时间。大众传播媒介覆盖面广,但又不能将特定的目标人群区分开。例如电视,因为不可能占用黄金时间,以至于收视率并不理想。而演讲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别指导和大众传媒的缺点,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正规教学方法之一,简便易行,用不着花多少钱。但对演讲者来说比较难,你要吸引听众,除了最生动的例子,除了要对上听众的“胃口”,还有一条,必须允许听众提问题,当场解答,这样才会使演讲达到最佳效果。所以他强调一定要面对面的交流。

洪大夫在家里也接病人电话,回答病人的问题,反复交代,特别耐心,常常一个电话要讲好长时间。有时爱人方虹要打电话直着急,不得不在家里再安一部电话,专门给他一部电话看病。有时洪大夫放下电话,方虹问刚才是什么人呀?他就发愣,没弄太清楚,反正是病人。清华大学一位老教授住院时听洪大夫讲过一次课,就成了忘年交。不断提建议,听到民间什么好的方子都打电话告诉洪大夫,又是患者又是朋友。就是在这种“教学相长”中,洪大夫的健康讲座越“长”越“丰满”,不仅有他苦思苦想总结出来的健康箴言,有精心配制的简单易行的“秘方”,更有大量说服力极强的临床病例。

有人认为这种健康宣传再多也是“小儿科”,看不起。洪大夫不这样认为。他说,医学只有结合老百姓,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老百姓的健康,我就是要做普及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有很多统计,美国心脑血管病年年下降,而中国却年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在卫生资源方面,我国主要用于医疗,尤其重于事后抢救,而发达国家却是重视教育和事前预防。在全球6亿高血压患者中,中国占了五分之一。每每想到这些,洪大夫就觉得责任重大。只要有邀请,他时间再紧也要挤出时间去宣传。作为国内外医学界知名的学者和心血管、高血压病防治方面的知名专家,他的讲座有很高的权威性。

洪大夫认为,健康教育要突出以健康为中心,提倡人人参加,主动参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与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更多地掌握健康知识,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的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洪大夫说,我是医生,就是要符合老百姓的需要,让老百姓懂得健康常识,只有健康,才能生活质量好。

2

1987年至1992年,洪大夫出任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专长心内科、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病,同时他还担任卫生部心血管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他脑子里有好多东西想写,苦于没时间,讲课,科研评审,开会,接待来访,忙得团团转。但只要中间有一半天“喘息”,他就赶紧写科普文章,节假日也不放过。近年来他除了撰写大量涉及本专业领域的科普文章,还与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卫生局、中国教育电视台合作摄制了12集的大型电视教育系列片《让高血压低头》,并经常在电视中进行健康宣传。

世界卫生组织说过,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在疾病面前,人不能“对着干”,尤其心脏的病,就是瞬间的事,说不行,就不行了。生命本身非常脆弱,只能好好呵护。过去不是有一句老话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自己的身体一定要有个科学态度,身体好,这是最要紧的。尤其上了年纪,要客观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身体情况,别还像年轻时一样拼命。你拼那几天,那几个小时,能做多少事?留得“青山”在,多少总会有点“柴”;没有了“青山”,什么“柴”也没有了。德国一位哲学家说,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一切都没有。

一位60岁左右的病人临出院前,问洪大夫,我这个病要注意点什么。洪大夫问:“你是想死,还是想活?”“当然想活。”“想活?回去后就要按‘四大基石’,好好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想死,你就照老办法干。”病人觉得哪里有这么严重,回去还是照样我行我素,不久前这个病人心力衰竭猝死了。发生心肌梗死后,相当一部分的心脏组织坏死,即使能抢救过来,也会使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洪大夫说,好比一辆卡车,可以装3吨,你只装2吨半,中速行驶,这辆车可以用上10年。你硬装5吨,还高速行驶,一年车可能就完了。人也一样,超重本来对心脏就是很大负担,加上血压高和没有按时吃药,心脏当然要停止工作了。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人的心态也不平衡了。过去大家齐步走,谁也不比谁富到哪里去。现在不同了,差距拉开,大款遍地。他能有钱,我为什么不能?可是有钱,有钱怎么样?钱再多,没有了健康,又有什么用?西方白领的生活原则是透支金钱,储蓄健康,而我们许多白领却是透支健康,储蓄金钱。洪大夫说,好多人认为金钱最重要,年轻时用命换钱,老了以后用钱买命。你用健康换钱,腰包是鼓了,可身体也坏透了,你不得不用钱去“买”健康,很可能你所有的钱还买不来健康。要知道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江春水向东流,而钱是“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健康比金钱更重要。一定要健康第一,金钱第二。如果你身体健康,头脑就会很清醒,你就能去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健康和金钱是天平的两端,千万不要透支健康,储蓄金钱。洪大夫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大款,手下有8个公司,个人资产就有1.5个亿。在别人看,这位亿万富翁是幸福极了。可惜老天不睁眼,他报了病危,广泛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救是救活了,但他的心脏“皮”太薄,跟牛皮纸一样,只有正常人的五分之一。不能咳嗽,大便也不敢使劲,稍一使劲心脏就要破。年轻轻的,比老头还老头,走路拄个棍,还要小心,怕摔个跟斗,把心脏摔破了,只好成天躺在床上。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上帝对他这么不公平,人家78岁还好好的,他才38岁,怎么就得了这么个要命的病?

洪大夫说,据我所知,“上帝”很公平。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保健医学的最新成果,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你看你,一天两包烟,顿顿喝酒,烟酒无度。山珍海味,生猛海鲜,你天天大吃大喝,所以你的血液黏稠,抽出来立刻就凝固,8小时后,血上面厚厚一层油,典型的高血脂症。你的体重188斤,腰围三尺三寸半,肚子越来越大。你出门坐奥迪,上楼坐电梯,到了办公室还坐着,所以你裤腰超长,血脂超高。再看你带那么多女秘书,你平衡得了她们吗?你今天拉拉小秘的手,心儿就颤抖,你明天拉拉情人的手,血压就往上走。挣了钱你就高兴,赔了钱你就着急,你怎么可能有心理平衡?健康的四大基石你条条对着干,你不心肌梗死,谁心肌梗死?这正好说明上帝公平,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谁违背谁倒霉,谁顺应谁平安。

正说着,大款的大哥大响了。洪大夫说你看你,大哥大拴在身上,白天晚上都“办公”。现在都这样了,医生给你看病,你手机还在不停地响。你干嘛来了?看病。你要真想看病,就把秘书轰走,手机拿走,别拿健康换钱。钱挣不完,天下的钱也不可能都归你一个人,就是都归了你,你也不会知足。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没有健康,谈不上其他。

类似这样现实又生动的例子,在洪大夫的健康讲座里还有不少。

例如冠心病最怕着急和突然用力,很多人不懂,或搬书,或搬白菜,您少搬点也没事,却偏偏“不自量力”,一次搬好多。一使劲,搬书的心脏停跳,抢救过来成植物人了,四年医药费花去150万。搬白菜的累得呼呼直喘,赶快上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打针吧,这针比金子还贵,金子0.1克才10元,这药0.1克要1.5万,当然效果不错,出院了。咱们算一笔账,50斤白菜6元钱,为了6元钱的白菜,花了6万元的医药费,还差点搭上了命,您看这代价大的。如果有健康知识,知道平常不太活动的人不能突然干重活,完全可以避免。

洪大夫强调老年人要注意三个“半分钟”:睡觉醒了,不要马上起床,先躺上半分钟,坐起来等半分钟,两腿下垂床沿,再等半分钟。这三个“半分钟”非常重要,医学家从动态心电图上发现,好多人白天好好的,心电图正常,晚上心肌缺血,老是期前收缩。原因就是夜里起床上厕所太快了,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一时供应不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摔倒在地。有的摔破了头,有的摔成骨折,也有的心脏就停跳了。于是,医学家提出三个“半分钟”,就是说,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一点,别那么着急,这样,脑缺血就没有了,猝死、脑中风也就会减少很多。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可以少死很多人。有一次洪大夫讲完,在场的一位老干部当场大哭起来。他就是两年前上厕所,起床快了一点,感觉头晕,第二天半身不遂了。整整在床上躺了8个月,长了褥疮不说,儿子也不再孝顺。他说我早听这节课,早知道这三个“半分钟”,我哪至于受8个月的罪啊。

看来,把健康的钥匙交到老百姓的手中是多么重要。

3

但是这里恐怕还有个“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问题。比如说,你是营养学专家,你有很多研究成果,并且你准备得很充分,好几万字的稿子,几十张幻灯片。你也讲得满头大汗,可老百姓听不懂,什么卡路里,胆固醇,饱和不饱和,像听“天书”,这就达不到宣传的效果。洪大夫说并不是我多么高明,老百姓感觉到了什么,老百姓考虑什么,怎么能让他们听得懂,怎么讲到他们心里去,这是我经常考虑的问题。别一讲十万八千里,很遥远,要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讲。所以,他的讲座尽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整个健康讲座像是在与你谈心,没有那些令人头痛的数据,也没有那些高深的理论术语。并且他想方设法把需要牢记的主要内容编成顺口溜,既科学,又形象,一下就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识字的街道老太太也能懂。口渴?口渴就喝水,喝水用不着研究,也用不着理论。洪大夫说,你一大堆理论,哎呀,还不如几句话,你去喝牛奶,你去吃黑木耳,你去吃燕麦,你去吃蔬菜,你去散步,多简单。听了回去就能照着做,做了就可以立竿见“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合理膳食被洪大夫总结为两句话,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基本上就能满足我国人群的健康需要。每日一袋牛奶,三份高蛋白食品,半公斤蔬菜和水果,主食六至八两。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红黄绿白黑呢?红是西红柿,黄是胡萝卜、玉米等,绿是绿叶蔬菜、绿茶,白是燕麦片,黑是黑木耳。由于每个人体重及劳动量不同,热能消耗可相差一倍以上,所以饮食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以不增加体重为宜。除常吃粗粮、鱼、豆制品和绿叶蔬菜外,还应注意多进食一些有一定降脂、抗凝、降压等保健作用的食品,如牛奶、燕麦片、黑木耳、香菇、西红柿、胡萝卜、豆芽、荠菜、山楂、苹果、海藻类等等。

市场上燕麦的牌子很多,但洪大夫在他的讲座中特意提到的“世壮牌”燕麦与众不同。这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彪等人研制出来的专门用于降血脂的燕麦。这种燕麦在雁北专门的生态基地生产,土壤空气没有污染,没有农药,没有化肥,完全是纯天然,并在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降脂的有效成分。它是从1492份燕麦资源中,经品质鉴定筛选出来的。又经过18家大医院5年观察,5轮动物试验,482例病人的观察,证明了的。

洪大夫强调喝牛奶的重要,不少学生原来不喝奶,现在上学拎一袋奶喝。

于是,超市里的牛奶、燕麦、木耳就卖得特别快。安贞医院所在地安华里的老太太们听了讲座,每天下午2点到4点自动聚到一起,讨论黑木耳怎么做更好吃,讨论怎样才能更健康。

洪大夫的讲座“培养”出一帮“追星族”,他讲到哪追到哪。不管他在那个单位讲,全去听,场场不落。他们说洪大夫老有新东西、新例子。确实,洪大夫每次讲座的内容都不完全一样。他给院士讲,给离退休干部讲,给老百姓讲,对象不一样,讲的侧重点就不一样。比如知识分子精神压力大,运动又少,就容易得高血压,他就重点讲高血压的预防。每次讲,他都要引用国内外最新的参考资料,不断把新东西“缝”进去。

既然是讲座嘛,就放得开,完全是口语,有时根据听众的情绪,还幽默几句。这样他累计演讲了几百场,没有幻灯,没有多媒体,也没有一个字,完全是腹稿,但反响强烈。

那么这个健康讲座是怎样被印刷成小册子风靡全国的呢?

4

那时有个口号,科技下乡。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科技部、卫生部经常组织专家们到各地进行科普宣传。洪大夫曾在多个城市作过《让健康伴随您》的报告,有的地方省委几套班子都来听。他常常是上午讲课,下午出差,回来一天又要走。2000年4月,江西方面邀请洪大夫到南昌和抚州地区作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和心血管病问题的专题报告。报告极受欢迎,时常被阵阵掌声打断,深深打动和吸引了前来听报告的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医务工作者,使大家懂得了身体保健的知识,掌握了健康长寿的要领和方法。这么好的讲座,只听一遍当然不过瘾,而且人数太有限,不能这么轻易就把这位大专家放“跑”了,江西方面就“偷偷”录了音。事后征得洪大夫的同意,江西省科协、抚州地区公医委、抚州地区科协等单位共同出面,对录音进行了认真整理,印刷出来,作为内部材料,发给老干部人手一册。

江西这份录音整理稿,完全尊重“原作”,连那些语气词也都没舍得丢掉。于是在有意无意中,保留住了“朴素”和“口语化”,再现了讲座现场的幽默和活跃气氛。看一遍,就好像亲临现场听到了这个健康讲座,效果自然不错。

最早把洪大夫健康讲座整理成文字稿的江西省先印了几百份,不够;又印了几千份,还不够。这个录音稿很快无胫而走,越传越厉害,先在四川等南方几个省市传播开。当地的老百姓争相传抄,又很快传到北方,山东省人大也决定印发给老同志,先印了5000册,一下发完了,又加印2万。据说有的单位一印就是3万。就这样,北京也传开了,连市委某领导那里也有了一份,是从中国科学院传过来的。

在老年人群中,洪大夫的健康讲座大受欢迎。一位脑血栓病人的家属看到这个小册子,哭了,说早得到这个手抄本,我们老头也“走”不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有一个老教授,一边生气一边抄洪大夫的讲座。原来另一位老教授得到了一本称之特别好的讲话,这位老教授看见,要借。不借,生气了,那我抄,抄都不太愿意借。最后洪大夫去讲了一次课,大家才心满意足。有位干部离休10年了,照着讲座做,天天坚持“四大基石”,每天走路两个小时,走了10年,心功能、肺功能、血色素比10年前更好了,每天都心情愉快。一位心外科副主任和老伴去爬香山,遇上另一对老夫妻,聊起来,人家很小心地从兜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说老先生,我看你面善,送你一本珍贵的礼物。心外科主任一看乐了,这不是我们医院洪大夫的讲话嘛。

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把从江西得到的录音稿印刷成册,给每一个离退休老干部发了一本。一位老干部拿回家,爱人一看,这太好了,就打电话给干休所的政委,建议印出来发给大家。干休所政委说,我这也有。老干部不断来复印,都说好。干休所决定干脆印出来吧,专门和洪大夫取得联系,要内部铅印,发给老干部人手一册。别的干休所听说,也要印。西郊机场一位老干部,从不同渠道得到几个不同的版本,到处送人,却没送出去,一问人家都有了。

因为都是内部印刷,很多没经过作者本人,小册子的标题全不一样,有的连名字都搞错了,什么“胡昭光”,“洪耀邦”,五花八门。洪大夫认为,名啊利啊都是身外之物,他只是衷心希望人人享有健康知识。怎样才算健康,怎么避免高血压,避免那些常见病多发病,老百姓迫切需要这些知识。从病人健康出发,我应该把这些知识告诉老百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洪大夫的原则是谁都可以印,没有原则错误,内部印就印吧,反正是健康教育,对读者也是个交代。

这个由江西在两年前整理的健康讲座稿,在《北京晚报》刊登前,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已经有了68个不同的版本。至于这样的“手抄本”到底印刷了多少册,已无从统计。

5

就是这样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还是有局限,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迫切的健康需要。成都一家报纸和安徽一家老年杂志都与洪大夫联系,迫切要求印出来,说读者需要。

1995年,《北京晚报》“健康快车”专栏与北京市卫生局合作,开始举办“健康大课堂”,作为“健康快车”列车长之一的洪大夫不仅在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科普文章,编写了10多本科普小册子,还积近40年的临床经验,并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演讲风格。至今八年过去,“桃李”满天下,“健康快车”也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健康促进项目的子项目。

2002年五一节,《北京晚报》在读者强烈要求下,把洪大夫的讲座纪录稿分几次全文刊发,以此作为送给劳动者的礼物。这是洪大夫的健康讲座第一次公开刊登,不少人早早到报亭排队等着买晚报。洪大夫的爱人方虹感觉就是从《北京晚报》全文刊载后,开始大流行,“闹腾”得越来越厉害,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么多年,除了到处讲,大的报纸也经常约稿,电视里也系统地讲过很多次,可是远没这个公开刊登的讲座“火爆”,“火爆”得让你都招架不住。

2002年春节,一位读者把洪大夫讲座的复印件送给广东教育出版社,马上被争相传阅,不仅自己收藏,还纷纷复印寄给远方的亲友。广东教育出版社决定立即去北京,与洪大夫联系出版事宜。因为有媒体的热情参与,这时的传播速度就更快了。上海《文汇报》也全文转载,连连加印,还是不够,最后编辑手中的报纸也都被要光了。洪大夫的上海同学打电话来,说你那个报告在深圳传开了,到处都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也有,美国那边的华人报纸也开始登载,互联网上更是铺天盖地。医院一位领导到北京市开会,市里说你们洪大夫的那个讲话,我是从美国网站弄来的。

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人慕名而来。

同类推荐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2016年03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

    作者的自传体随笔,这部文集是作者刘晓航对他人生的一个总结。《风吹来满天都是白色的伞》主要分四个部分,讲述了作者在上山下乡插队过程中,如何不自甘沉沦,努力学习,最终高考得中,改变命运的曲折故事,以及作者在人生旅途中所结识的知已、至交、爱人、知名人士等,作者并对当前知青文化研究现状,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张。
  •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

    《生活,是第一位的》是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谈,篇目不仅包括《自报家门》《关于〈受戒〉》《〈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自白式的对自己创作初心与创作历程的阐述,也有《沈从文和他的〈边城〉》《读〈萧萧〉》这样对老师沈从文其人及其作品的剖析,更有《小说创作随谈》《小说技巧常谈》《关于小说的语言》《文学语言杂谈》这样关于小说创作的真知灼见……个中所述,皆是汪曾祺自己多年摸索的“甘苦之言”,绝非“零批转贩”。除小说外,本书中选编的文章还论及散文、戏剧等,汪曾祺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经验、心得,都在这些文章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热门推荐
  •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月归来风雨中

    云月归来风雨中

    高云海一直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双方一起努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直到某一天,她突然失踪,然后被动离婚,他才知道,有时候爱情不是努力就可以。有一段时间,他也想放弃所有,可是他没法坚持下去,他有一个年纪还小的女儿,还有神经质的母亲,还有一个超自卑的妹妹,他需要照顾她们……好不容易要忘记曾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女人,她却突然出现。不过让自己受不了,她没有说要复合,自己却主动要求在一起;最令他无语,人家居然因为自己柔情而又再次离开自己,难道自己的爱情就那么让她痛苦?
  • 邪魅世子懵懂妃

    邪魅世子懵懂妃

    推荐新书【妃常贪欢,皇上翻牌忙】,希望大家喜欢。当她,还是人人眼中的废材小姐时,她早已更替灵魂,脱胎换骨,踏上无人能及的修炼之路。灵宠?她随随便便坑来一只就是百年难得一见!当她,华丽归来,傲世九天;而他,世人眼中那早已神化的存在,却无怨无悔,甘愿退与她身后一线,默默为她扫去荆棘,只为见她光华万千,拋去如画天下,来换她笑魇如花,他便心满意足,看着她眼中的骄傲,却是那么惹人疼爱。她是世人眼中的魔女,令人闻风丧胆,却在他面前,却永远是俏皮可爱,懵懂无知如邻家女孩的形象,只为给他永远的好影响,却不知真面目早已被他所窥。他桀骜不驯,无惧天地,众人眼中的神明;在她的眼中,却是温柔体贴,俊美无双的男子。
  • 爱是伤筋动骨的痛

    爱是伤筋动骨的痛

    我爱他爱的要死,他恨我恨得要命,终于我死了心,丢了命,可他却跟失了魂一样……江云汐哭着问沈慕寒:你能不能娶我沈慕寒说:可以,除非你爸不是凶手,除非你不是他的女儿两个除非,江云汐终于明白,有些事,是生死都不能跨越的……她绝望的纵身一跃,沈慕寒那一刻才知道,没有什么是除非的……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活在清朝

    生活在清朝

    不负责任的男人, 阴毒的主母, 恐怖的嬷嬷。 背主心切的丫头。 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 这样的日子用过吗? 脱下顺从的外衣,摘下乖宝宝的面具。 踢飞四四,过自由自在的小日子去。 四四算什么,咱是自由、飞扬宋馥。
  • 意念力练习题

    意念力练习题

    每个人其实都是天才,但是为什么你的天才特质得不到发挥呢?这是因为你没有挖掘出你的潜能量,更没有去操控它。只要我们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语来与潜意识交谈,潜意识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得以实现。本书指导我们运用自身的本能力量,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境况,可以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影响我们的生活。
  • 影圈巨变:慕少娇妻要翻天

    影圈巨变:慕少娇妻要翻天

    [不要相信评分!作者简介废,想了解更多请移步正文。]一纸婚约,两人捆绑在一起。从此之后,雪樱虐渣,慕少善后。助理:总裁,夫人被喷了。某人:撤了,发布澄清新闻。助理:总裁,夫人又打架了。某人:夫人有事吗?助理:没事。某人:去把对面的大卸八块,喂狗。助理:总裁,夫人被传闻包养了。某人:嗯,把我们结婚证放出去。一天。某女人炸毛,“慕亦辰,我要离婚!”某人直接堵住娇妻的嘴,“说什么胡话呢?是你要嫁给我的。”影后娇妻vs霸道总裁,虐渣打脸都很配~
  • 末世丧尸皇重生之我的逗比老公

    末世丧尸皇重生之我的逗比老公

    重生前,白夏邪只是个很悲剧的女大学生,被自己的男友抛弃,末世里又为了就那个有了外遇的男友,把自己的妹妹害死了,不仅这样,自己又被青梅竹马的基地拿去做实验了。重生后,感觉战斗值都爆表了,在也不会是战五渣了,谁还会再去就那个男人啊!我要走上人生巅峰!哦!不!是尸生巅峰!
  • 枪毙曹毛崽

    枪毙曹毛崽

    江华明,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中国作协会员,江西省作协常务理事,景德镇市作协主席。曾就读于江西大学和鲁迅文学院,执教过中学和大学,任职过地方电视和报纸媒体,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第二届特聘作家。在《上海文学》《花城》《大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期刊上发表百多万字,小说被多种选本选刊转载,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两部和长篇小说《尖锐的瓷片》。现于景德镇市文联供职。在那一年雨季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瓷器镇上的许多镇巴佬都莫名其妙地看到:小窑户老板曹茂斋就像是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一样东游西荡。他心思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