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6000000002

第2章

如往常一样,仁增汪杰天不亮就出门了。

漫步穿过那几排低矮呈梯状的土坯房,拐上那条狭窄的羊肠小道,远远地,仁增汪杰听见了哧溜溜呼啦啦的山风,闭上眼睛他也闻得出来是山谷熟悉的风声,这生硬且有些气势的声音再亲切不过了。现在,仁增汪杰感觉只不过眨了一下眼,近四十年的岁月就从身体里溜走了。这漫长的四十年,自己从未间断过每天这个时候走这条山路,兴许是这一走才感觉日子过得真实,时间却如闪电一般跑步,竟然四十年过去了。沿着羊肠小道自上而下来到河谷,河水依旧亲切却比记忆中的变小了。从当年自己亲手设计图纸,搬石头背砂浆建起的小石桥来到河对岸,山就陡峭了,山脊有一条小小的山路,打磨得亮灿灿的山路显然如他这般上了年纪,上了年纪的山路也如上了年纪的仁增汪杰稳健、夯实、深沉耐看了。仁增汪杰喜欢这条山路,河谷的人都喜欢。越往上走,山路变得越发险峻了,仁增汪杰停住脚步呼哧呼哧喘了几口粗气,到底是一个垂暮的老人了,走这样的山路不喘气那不是成仙了嘛。再说,河谷不同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在这里生活哪有走路不累哪有大活人不缺氧的呢?仁增汪杰不喜欢别人说他看上去身体还硬朗。其实,有没有大伙的恭维和赞美,时候到了,我仁增汪杰也一样会去马克思那里报到的。这话他没对别人说过,说了大多数人也不懂,河谷的人通常把死说成是上天堂,只有他才说是去见马克思和毛主席。

天儿还没亮明,这里的天儿本来就亮得晚,比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晚上大概两个小时零十分钟。在陡峭险峻的山路上慢慢蠕动着的仁增汪杰的身影有些模糊,早起的人们只是从风中移动着的小黑点分辨出仁增汪杰已走到哪里了,这个时候山路上没有别人。那个移动着的小黑点是仁增汪杰头顶上的帽子,河谷的所有男人都有这样的帽子。黑色的帽子是用羊毛或是牛毛也有可能是用羊皮或者牛皮做成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皮毡帽。男人们戴上它显得威武潇洒,当然不是好莱坞的西部牛仔的威武潇洒,眼神就大不一样,脸色也不一样,这里的男人敏锐犀利的眼睛更真实迷人,这里的男人脸色总是红扑扑的。如果回到四十年前,当皮毡帽戴在头上,仁增汪杰无论走在河谷还是山谷里,好莱坞电影中的西部牛仔们骑着马也未必能追上他,像仁增汪杰一样,这里的所有男人擅长在陡峭的山路和险峻的高海拔山地行走和奔跑。仁增汪杰年轻的时候并不帅气,身高不足一米七零,他却是河谷所有男人里最精神的一个。当然,他现在不可能奔跑了,但眼睛还那么犀利神色还那么刚毅声音还那么洪亮脾气还那么火爆。

越往上走,坡度越陡,八十度的坡度地段就有近千米,这一段路,从去年开始仁增汪杰差不多是爬上去的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快八十岁的仁增汪杰的生理机能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老伴边巴布芝劝过他,说歇着吧。它在那儿,风吹不跑的雪盖不住的水冲不垮的,你老头子啥时候想去了它准在呢。大儿子赤列也劝过他,说,还天天那么走啊看的,心脏受得了吗?没事了哪里歇一阵不比到空荡荡的大坝看几眼强啊!邻居甚至河谷里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劝他,仁增汪杰笑笑不说话。当劝他的话说得多了他就不耐烦了,或挥挥手说一句,“你们不懂!”意思是说这是我自己的事,你们少操这份心也不用担心我。老伴心疼他,知道劝他没用就激他,说,老不死的!就知道走走走,累死了看你还走不走?他也跟老伴急过,说,你们懂个屁,不走了不去那里看看了我才会死呢,你们想我早些死不是?仁增汪杰给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交待过,他死后是一定要埋在那地方的。河谷里的所有人都晓得仁增汪杰的这一愿望。仁增汪杰的这一想法是所有人都反对的,他们并不相信仁增汪杰去世后会被埋在那个大坝上,以他在河谷的德高望重,身为一乡之长的他的大儿子赤列难道真的会满足倔老头的这个愿望吗?不会的。只有天葬了,他的灵魂才可以去天堂。何况沿袭了几百年的风俗只有天葬和水葬,而土葬多半是疾病和遭遇自然灾害死亡的人的归宿。

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仁增汪杰沿着这条山路走上山去。仁增汪杰说过,哪一天他死了以后,他的灵魂还在这山路上走着,最终还是要停留在山上的大坝上,他活着和死去都是属于那个大坪坝的。

原来他是要沿着这条山路走到那个大坝上去。不错,这条山路的尽头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大坝。大坝有一个正统的名字:革命坝。在咱们中国,凡是带有革命两字的地方肯定有他的特别之处闪光之处,肯定是一个英雄的地方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富有诗意的地方让人景仰的地方。

眼下,仁增汪杰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天不亮走在山路上,天刚亮人已站在大坝上了。出发——走在山路上——站在大坝上的某个角落驻足凝望,陷入深思……年年岁岁风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日晒冰冻风雪无阻,即使大雪季节也不会间断。如果雪下得大了实在不好走,他会在出门前准备一把扫帚,边扫雪边上山。有时他会在大坝上漫无目的地转悠着,也就是围着大坝边缘转几圈,特别是在那一处如今已是残垣断壁的土坯房前,他总会禁不住默默地驻足,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经过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了愿望中的圣地一样找到了安慰和寄托。但仁增汪杰并不是一个信徒,他是河谷里唯一一个这样的人。像土生土长的西藏大多数老百姓一样,河谷里的人都有信佛教的传统,据说仁增汪杰二十岁之前也信佛教。通常,在土坯房前驻足大约十分钟或半个小时后,他会从大坝正中间穿行过去,放眼望着山下的河谷。此时,飘荡着牛粪火的炊烟正在袅袅升腾,河谷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了。下山回到家,仁增汪杰会喝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再吃点糌粑、风干牛肉。快八十岁的老人嘛,已是安享天年的时候,这一点,与这个年龄的所有人并没什么两样。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阳光是大自然给予河谷的馈赠和恩赐。除了阳光,河谷最常见的就是风和雪了。庄稼人所期盼的雨水很少光顾河谷,偶尔意思几下顶不了什么用。河谷的海拔高度注定了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无常到一天有四季:早中晚任何一个时候,阳光灿烂的天空顷刻间会风雪交加;风雪弥漫的天空也会突然晴空万里;下着雨的天空会突然放晴或者噼里啪啦地来一场冰雹,气候带给这里的一切带给这里的现实就像这个世界的未来一样不可知。外人适应这里的气候很困难,而从这里土生土长的人适应或是忍受这样的一天四季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阿爷是在散步吗?

难道阿爷也喜欢看风景?

阿爷可真有意思,连锻炼身体的方式也和别的阿爷不一样哩!

好像阿爷并不在意那个玛尼石堆啊!他辛辛苦苦走上去干嘛呢?

阿爷他为什么偏偏喜欢那个大坝呢?那上面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嘛。

……

河谷十一二岁的孩子们显然不明白,仁增汪杰为什么每天早晨会雷打不动去那个大坝。显然,他们的阿爸阿妈是给他们讲过了的,可能讲得不明白,也可能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再讲了,讲了他们也不会明白的。

同类推荐
  • 规则人生

    规则人生

    朱玫接到姐姐朱慧那个电话时,就隐隐猜到了是什么事。半小时后,她到了姐姐那里。姐夫高怀德也在。叮叮在睡午觉。姐姐为她冲了杯咖啡。其实她从不喝咖啡的,会胃疼。但她还是礼貌地拿起来,喝了一口。明明是在自己家,姐姐和姐夫神情却都有些拘谨,对着朱玫,像做错事的学生对着老师。“玫啊,”朱玫从来搞不清姐姐叫的到底是“玫”还是“妹”,”叮叮——”朱玫脸上带着笑,一颗心却提起来,看着姐姐的嘴。正如眼睛看到的东西会有叠影,此时此刻,姐姐嘴里说出来的话,也有叠声。—个字套着—个字,听着头晕。“叮叮——要不就给我们吧。”姐姐终于把那句话说出了口。
  • 清白

    清白

    要是没看见那条河,我就不会往河里跳。那天我在青年路上走,走到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就应该向左转,去东门长途汽车站,但我没有转弯。我在那红绿灯路口连停也没停一下,只管朝前走。那天飘着若有若无的雨雪,下午四点钟光景,行人不多,我的脚步声湿润而单调。青年路怎会有这么长啊,我以前走过无数次,每次都是走到第一个红绿灯路口就转了弯,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今天我像是被一根绳子牵着,不走到尽头,那根绳子就套住我的脖子不松。终于,我看到了另一块路牌。我打算走到那块路牌底下再倒回来。离路牌还有十来米远,我就看到了那条河。
  • 爱如山水

    爱如山水

    这是一部不露声色,读来却真挚感人的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的一次邂逅,彼此倾心,经过了七年看似根本无望的等待,爱情之神才翩然而至。这样单纯、真挚而忘我的感情,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所渴望而不可得的。我们阅读文学作品,从中观摩人生的各种可能,感受和体会爱与真情,从而温暖、丰富我们的人生。《爱如山水》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不仅是两个年轻人因七年前的一次邂逅,而产生浪漫爱情的经历,同时还生动展现了八十年代中、九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演变。细腻刻画了欲望的追逐受到来自于道德的羁绊时,人内心深处所经受的激烈较量,深刻剖析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心理的变化与成长,既有对人性自由的关怀,又有对道德自省的拷问。
  • 灯下黑(第一册)

    灯下黑(第一册)

    文身有哪些禁忌?鼓楼为什么会限高?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流泪?东越人为什么要崇拜蛇图腾?《灯下黑》,又名《中国异闻录》,是“悬疑怪才”羊行屮继《泰国异闻录》畅销10万册后的最新作品,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异闻、怪事。那些你原本以为天经地义的事,也许并不像你认识的那样……“异途行者”南晓楼、月无华再度启程,揭秘华夏文明古老的异闻、怪事!
  • 保家仙(上)

    保家仙(上)

    石碾子村是蒺藜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去最近的镇子也需走上三十里山路。巴掌大的山洼里圈着十来户庄家、百出头人口,平日里耕田种菜、养鸡喂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勉强能自给自足。封师雨家的两间木屋搭得离村子远了点,在山麓的矮坡上,方便进山打猎采药。这日,他照例整顿好弓箭、竹篓子,腰上挎把开山刀,拉开柴门时半瞎老爹正摸索着在院子角落拿糠秕喂鸡。“我走了,老爹,喂完记得圈好,别让鸡崽子钻栅栏跑了。”“放心吧,跑不了,你老爹眼瞎心不瞎。”
热门推荐
  • 问卿何天下

    问卿何天下

    傅深很早以前就知道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必须要自己去争取爱情是什么?小的时候不懂长大后遇到她她早已忘却他们过去的点点滴滴直至此刻他才发现他早已情根深种爱情到底是什么是她。时间飞逝,他终是牵到她的手。“阿深?”他缓缓回头,眼底笑意与温暖不散,“嗯。”走过去,轻柔在她额上落下一吻,引来她迷茫的目光。嬛儿,幸好,没有错过你。本文已完结,建议通过潇湘书院看正版比心比心,新文正在开。暖凉和莫莫的暂停更新谢谢理解PS:阿清和陈三的问被封了QAQ,没办法,开个别的类型的新文吧,八月份不一定能写完,将就一下吧?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血战争

    无血战争

    “阿麦,附近发现了还在运作的友方机器吗?”莎拉·班尼特低声问道。她强咽了一口唾沫,试图按捺住心中越来越剧烈的恐慌,仿佛那恐慌随时都会蹦出嗓子眼儿。我不是士兵,只是个给计算机编程的女人!我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肯定是哪儿出错了!自主军用智能机器人阿麦,语调平静、不带感情色彩地在她的耳朵里说:“往北约一公里有个修理厂,看上去完好,但极有可能已被敌人动过。靠近需谨慎。”
  •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时期,中华大地再次迎来大一统。这一次,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万邦,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各族。唐帝国以恢宏、自信的气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盛世:诗歌的繁兴、歌舞的风行、书画的臻盛、文明的多样……然而,盛极而衰,唐帝国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之祸推入覆灭的深渊,一个充满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的五代季世来临。在这三个多世纪里,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交错, “英雄”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交融,成就了这一繁华而复杂的时代。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唐太宗励精图治,君临万邦;唐玄宗英武明决,开创盛世;周世宗神武雄略,奠定大宋基础。在统一与分裂的两极之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大将,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温等乱世之雄,他们在雄心霸业、机变权谋的挟裹下,演绎出一段段有血有肉、令人神往的故事,讲述着千年梦萦、神韵悠扬的英雄历史。
  • 农家悍妻:夫君靠边站

    农家悍妻:夫君靠边站

    机缘巧合,苦命的小村姑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从此以后,她便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发家致富之路。看来老天对她还不错嘛,上一世,这个短命的冲喜媳妇意外成了炮灰,但这一世,她发誓要救相公,斗恶人,逆袭悲剧人生!
  • 找个特工当女友

    找个特工当女友

    作为一个立志成为大明星的男人,拥有一个当特工的女友是怎样的体验?在线等,挺急的。系统:“宿主别浪了,赶紧去收集信仰之力,为本系统提供能量进行修复。”苏昊:“……”
  • 重生之星际文明海贼王

    重生之星际文明海贼王

    人类终于踏入了星际文明时代,各式各样富饶的恒星系犹如一座座孤岛,静静地躺在宇宙中,等待着人类的发现和探索。再一次,人类再一次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战争,阴谋,金钱,权势中闪耀的是文明的极致,还是人性的丑陋?在这个激荡的时代下,看一个小小的见习特工为了生存,竭尽全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人生的巅峰。
  •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丁步洲编著的《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是针对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所编写的教辅类考试用书。本书分两大部分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一是策略篇,里面涉及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复习巩固策略、设计和组织预习的策略、课堂讲授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知识巩固的策略等;二是艺术篇,主要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艺术、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高潮设置艺术等。
  • 未来之美食盛宴

    未来之美食盛宴

    【新文已开,欢迎大家前去阅读连载新文:《妆娘之花田农媳》!已完结文:《宝儿的璀璨人生》】何清盈作为何家新一代的唯一继承人,何家的厨艺天赋几乎在她身上表现的是‘完美’二字。在她爷爷刚去世不久,为实现自己爷爷的梦想,她报名参加争夺新一届厨王,却因为太高调,惹来杀身之祸,最后为躲避,不幸开车跌落悬崖、掉入大海,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缺乏美食只靠喝营养剂过日子的未来——二十四世纪?幸好她怀有一身厨艺,只要有食材,可以不用忧愁自己的肚子只能喝营养剂,而且还能够打造一场属于令人垂涎的美食盛宴。甚至,在打造美食盛宴的过程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吃货来崇拜,更加的吸引了一只大吃货不离不弃,终身陪伴……【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娱乐就好】
  • 乡野孤儿

    乡野孤儿

    这是一曲时代与生命的合奏之歌,是我们经历过的生活,也是我们生活的理想:生于八十年代物质向好的单纯,成长于九十年代下海经商的风潮,成年于轰轰烈烈的二十一世纪新科技革命的创业热潮。父母亲人之挚爱,少年懵懂之初情,青年志同道合之相知与相恋。亲情、爱情、友情,生命在纵横交错的爱与恋中走向成熟,平凡却不普通,如诗,如歌。静且美。幼小的婴儿,命运已不动声色地赠予坎坷:与死神擦肩,与至亲生离死别……然,她却因此拥有了一颗绵柔感恩、坚韧不屈的心。那些爱她和她爱的人,她都想好好去爱,尽管有些人,还是来不及。十岁,一个未曾开启已然夭折的秘密……十一岁,于霞光万丈的田间许下誓言,相惜于木芙蓉花树下……十九岁,于明亮的午后阳光里,静美如花开,他和她心心相印,爱,成了他们心头永不干涸的力量源泉、不会灭去的信仰灯塔……执手相依,流散天涯亦不惧。看,千帆过尽,谁在待与归?乡野村上,落英片片,芳草萋萋,无不是人间情味。原来,爱是力量,无处不在,从未离开。(第一部作品,敝帚自珍,爱它如初恋,忍不住就很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