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9200000002

第2章 引言

于丹火了,火得异乎寻常。用这样一种方式去宣讲《论语》竟让人名利双收,在此之前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这让一些专家很是不平,进而用多种方式指出于丹教授在学术上的种种不足,甚至有的专家不愿同于丹一起出席同一个学术交流活动。或许这些专家的目的是崇高的,但总让人感觉他们就是要说明自己比于丹更“论语”。也许有的专家确实很“论语”,可他们的学术价值不被市场认可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实,在于丹教授身上就可以获得很多启示:于丹不仅关注《论语》是什么,而且关注当今大众需要什么,还关注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让大众的潜在需要变成现实的需要。用企业的话说,就是于丹教授重视产品质量,也重视客户需求,懂得经营之道。

这个道理可以用一道公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天才+勤奋+机遇=成功”,这是大家熟知的一道形象化的公式,那么,如果在这个等式左边再添加一个“经营”,则既会使“勤奋”事半功倍,又会使“机遇”光顾的概率大大增加。这个“经营”应该是乘数,其大小取决于个人自我经营的能力,或者说取决于经营自己的能力。何谓“经营自己”呢?就是借鉴社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对自我发展做系统的谋划,对自身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开发,使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然、自身的肉体与灵魂交融和谐,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是中国老百姓朴素的经营意识。吃得好一点,饭量大一点,穿得好一点,衣服多一点,并不必然导致家庭财政困难,但如果谋划不好,家庭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家庭是如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有人说,中国人不会工作,也不会生活。通俗地说,经营自己就是让自己工作好,生活好。

这本书特别强调的是:我,是自己的主人,也就是经营的主体。我要对自己行主人之事,尽主人之责,也就是经营之道,这便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亲爱的朋友,也许你会说:自己的脑袋在自个肩膀上扛着,怎么还会由别人当家做主了呢?除非他是个白痴。且慢!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看一看,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更愿意替他人当家做主,又有多少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由他人来替自己当家做主呢?不是吗!如果你是一个孩子,父母替你当家做主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你顺从,父母则高兴愉悦;你反抗,父母则伤心失望。有的时候,他们只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是对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呢”;有的时候他们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反而忘掉了自己的初衷(现在,所谓80后孩子的情况有所变化,不再如以前的孩子们那么听话了,但却又出现了有“意见”无“定见”,只要权益不要责任的问题,让家长们头痛不已)。同样的事情可不仅仅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如果你是一个雇员,老板替你当家做主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你是一个下级,上级替你当家做主就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你不幸有了一点思考,那么结果只能是这样的:要么你失去灵魂,要么你的灵魂失去主人。更为不幸的是,替你做主的许多人都是满怀爱心的、替你负责的。“都是为你好,怎么不知好歹呢?”当你偶尔试图收回自己做主的权力时,他们这样说,很失望,也很委屈。而你自己也会有一些愧疚和不安从心中生出来。

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大多数人受到的是始终如一的“听话”教育。听家长的话,是好孩子;听老师的话,是好学生;听领导的话,是好员工。我们太缺乏独立思考意识的培育,许许多多的人丧失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而不自知,任由他人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早已变得习以为常,似乎生活本应如此。“听话”本应是听取别人讲话之意。认真地广泛地听听别人的看法,这是好的习惯、好的修养。问题出在我们把听话的内涵延伸为顺从,把不假思索地接受长者、领导的意见,上升为判断人的道德标准。然而,事实是:谁也没有自己对自己最了解,谁也不可能比自己对自己更负责任。在我们被复制成为“顺民”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失去个性、失去发现、失去思想的代价。“听话”是让别人特别舒心的行为,却不是对自己、对事业完全负责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先生”是个好学生,却不是一个“听话”的学生。他通过自我的独立思考,建立了与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完全不同的哲学体系,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竞争的世界,我们太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人。我们要认识到,我就是我,过去不曾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我们要从灵魂深处发出呐喊:“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我不替他人做主,我也决不允许别人替我做主!”谁的意志也不能强加于我,谁的思考也不能替代我的思考。

每一个人终究是独立的个体。对自己拥有“主权”,是经营自己的基础。

那么,该如何经营自己呢?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追求的东西,真是内心深处所渴望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也许更多的时候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罢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人活着以什么为幸福?以什么为快乐?这是人生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最不容易解决好的问题。然而,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却常常被轻视或忽略。以至忙忙碌碌大半生,却越来越迷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流传一句话:“穷得什么都没有了,光剩下钱了!”就是对灵魂丢失的一个群体的生动形象的概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经常性的思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修正思考的结果。谁在某一阶段把这个问题解决得相对好,谁的才智和勤奋就能够同获得的幸福快乐成正比,谁的付出就能同人生价值成正比,谁就有可能在与同龄人的“人生长跑比赛”中取得阶段性领先。谁能做到身体的成长、心智的开发和心灵的提升协调互动,谁就有可能获得内心的充实,实现心灵的和谐,获得恒久的快乐。

其次,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多地创造和获取财富(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在过程公平的前提下,一个人拥有的财富越多,说明他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受到的尊重也应该更多。当然,如果你愿意把自己的创造奉献给社会,则体现了一种更高尚的人生追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突显创造者的崇高。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都是如此的。但假若在来与去的过程中始终是赤条条的,岂不是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所以,一个人要研究如何开发运用自己的各种资源,更富有效率地去创造财富,并使得创造的成果合理地“惠及”自身,形成自激励、正反馈,从而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要探明一个人心智的潜能究竟有多大,尚属于天方夜谭,即使这个人是一个傻瓜。我们有理由认为,人的心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愿意努力,并且有一定的方法,“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

再次,如何尽可能地提高生命的质量。人都希望长寿,但绝大多数人也不是单单为活着而活着,而是希望同时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生命延续到极致。这就有平衡、取舍和协调统一的艺术。健康地活着,是必须的;有滋有味地活着,活得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社会有所贡献,才是自己的幸福,亲人的幸福,社会的福音,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和充分的。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市场经济,有了物权制度,才有了经营自己的可能性。完善的市场经济意味着自由、平等、公平和公正。它不认权力,不查祖宗三代,只认你自身的价值。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使得人尽其才有了实现的可能。只要你有本事,得方法,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市场配置财富,使得“按劳取酬”,准确地说是劳动的价值有了实现的可能,只要你肯付出,有效率,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总之,真正的市场经济会使你的才能和勤奋与你的获得基本保持一致成为一种常态,而不再是某个组织或某个开明人士给你带来的意外惊喜和感激涕零。《物权法》确定了个人财产的合法性,这从制度上保证了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剥夺你合法财产的权力,意味着“穷有理”的逻辑在法理上不再成立,合法致富的人无需再遮遮掩掩地享受自己的财富。我们无需苛求人人达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境界,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个利己利人的人。一部《物权法》看似保护的是个人的财产,实则保护的是一个国家每一个公民劳动的动力和创造的热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们的幸运还体现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人不再单单是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工具,不再仅仅是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下某一个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创意创造财富,个人的知识、智慧、技能、经验等所决定的创造力,在市场竞争中愈来愈显示出其决定性力量,形成了与传统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相抗衡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所有者一样共同拥有公司的权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也成为话语权和分配权的凭借。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一手老茧”的人正渴望拥有更多的知识,也好把自己演变成“臭老九”,“臭老九”日益成为人人想拥有的“香饽饽”;“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的时代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老话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现在“兵”都已是秀才,秀才才是好“兵”,秀才在角斗场上也不再是弱者的代名词。

我们走进新时代,我们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朋友,仅有心情豪迈还是不够的呀!我们需要把激情转变成为踏实有效的创业行动,我们需要由心情的豪迈升华到心灵的超越。经营自己吧,给自己当好董事长,当好总经理,当好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一刻开始,给自己下一张任命书,并宣誓就职吧!

是时候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啦!

同类推荐
  •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胡适:如今我们回来了

    这是胡适一九一七年三月八日写在日记上的一段话。注明是《伊利亚特》第十八章第125行。他不是直接从该书中摘录的。日记中说,英国十九世纪的宗教改良运动未起时,其未来的领袖纽曼(Newman)、傅鲁得(Froude)、客白儿(Keble)诸人久以改良宗教相期许。三人将其所作的宗教诗歌合为一集,纽曼取荷马诗中这句话题其上。其意若曰:“如今我们回来,你们请看分晓罢。”日记中又说,此亦可作吾辈留学生之先锋旗也。多年后,胡适又一次重译这句话时,作了稍许的改动。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热门推荐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流氓女帝的倒追路

    流氓女帝的倒追路

    “小哥,我可是花了重金买下了你,你可要好好伺候我呀!”某女淫笑。“小哥,怎么样,姐姐我是不是很漂亮呀!”某女嘚瑟。“不要害羞嘛,亲亲。”某女噘嘴。“就是要靠着你说话。”某女极尽无赖。某男怒,“你到底是女帝,还是流氓无赖啊?”“我是天下的女帝,你的流氓无赖!”
  • “赌国王后”牌软糖

    “赌国王后”牌软糖

    我的亲人们:这是一个住在香港的你们的同胞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写给你们的第一封信。几年以来,我对我的祖国有着种种的怀疑和不了解;但是这次在祖国一个月的观光和学习,使我从恶毒的谣言和诽谤中解脱出来。祖国是这样可爱!它永远是我们的!这就是我的结论。我每天都含着满眶热泪,念叨着这句话……“孙处长!不知道你看了这些热情的句子,有什么感觉?我有个很幼稚的毛病,说来自己也脸红,虽然我每天都要听到这一类感情激动的谈话,可我每一次听到它的时候,还是鼻子发酸。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 果果偶遇真爱

    果果偶遇真爱

    偶遇总裁,天真的她本以为自己只是他拒绝别人的挡箭牌,却没想到,他愿意为她排除万难,势要永不分离。
  • 佛说太子刷护经一卷

    佛说太子刷护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守卫团

    地球守卫团

    公元2060年,一个沉浸式游戏面世----地球守卫团。当玩家们疯狂涌入之时,一个惊天的秘密也在游戏当中慢慢浮出水面……
  • 凤策天下,毒医逆天嫡小姐

    凤策天下,毒医逆天嫡小姐

    她是罪臣之女,被送入有着“魔狱”之称的皇宫,成为最卑贱的女奴。在这般嗜血之地,生存不易,步步踏血,斩荆披棘,才终获一线生机!他是她幽默风趣的难得知己,两人一见如故。是她在冰冷皇宫内的唯一温暖。而他却又是人称最阴狠手辣的四皇子,如同死神般的存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以为遇上他是这辈子的温暖,而当真实身份揭露,却面临家仇与情愫的两难。那么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他?生存艰难,世人冷漠。九州百川,茫茫人海,却无她真正立足之地?
  • 茶谱

    茶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