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4000000005

第5章

酒喝下去了,建坤脑袋一热,他赶紧要离开蝌蚪。他打断了小崔,他喊小崔,猛喊了小崔一声行长。众人先一愣,继而起哄。一声长一声短,行长行长喊得小崔不受用了。小崔说你是行长。建坤一愣,然后开心大笑,笑完了他说,我行长就行长,我是行长。就是这句话,秋秋怦然心动了。这还不算,建坤又说,大班岛上的银行我买下来,我就是行长。这话就不是凭空说说的了,有理有据,是名副其实的行长。很多人事后说,建坤恐怕对小崔有意见。何以见得呢?又说了,建坤说行长的时候,眼睛死盯着小崔边上的女人阿莲。建坤的眼睛深不见底,充满煞气,一副报仇雪恨的样子。吴敏黎说,他在怨小崔,他怨小崔抢了他的女朋友。

建坤实笃笃的话,定心丸一样落在秋秋心坎上。她的世界,在她眼前唰地亮了起来,但她声东击西了。她不说建坤给她的震撼,而是针对吴敏黎的说法。她很不满吴敏黎的说法,她说,小崔又不是行长,他怨什么怨?

那建坤算什么行长?他是卖山芋的。吴敏黎有些不买账。她试了一试,她发现她不注意秋秋的痣的话,她说起话来可以不低头,声音也不一样的。

卖山芋?秋秋有点不相信吴敏黎会这样对她说话。她说,罗汉果是山芋?

咦,你怎么知道建坤卖罗汉果?

你当我只知道银行啊?我不光知道他做农副产品出口生意,还知道他做原油转口贸易,他和联合国秘书长的儿子是同学。

这你也知道?

辛店城里还有谁不知道?

吴敏黎暗暗吃惊。她说,谁也没你知道得这么多。

算你会算。秋秋说道,半年前就有人介绍他跟我谈对象,可那时候他就是个有钱人。秋秋的话听上去意犹未尽,让吴敏黎很不甘心。现在又怎样?吴敏黎不屑地说。

现在人家是行长了。

秋秋的话,让吴敏黎横想竖想不甘心。到了半夜她给秋秋打电话。吴敏黎现在说话和考银行前不同了,她把话说得直截了当:你见过联合国秘书长的儿子吗?

那你见过奥巴马吗?秋秋一点不含糊,她好像就在等着吴敏黎说这句话。

吴敏黎噎住了,她已经被秋秋噎了一整天了。我实话告诉你吧,吴敏黎说,建坤的钱不干净。

秋秋不说话了,这让吴敏黎终于松了一口气。秋秋,吴敏黎要乘胜追击,她说,秋秋我是好心,我不能看着你去跳火坑……可她话还没说完,就被秋秋打断了。你这话是听谁说的?秋秋的话问得很冷,像一根冰冷的铁棒穿过来。

吴敏黎说,于军。

秋秋出气了,她“呸”的一声,他的话鬼也不信,你信?

吴敏黎有些猝不及防,她仓促应道,是于军亲自说的,你要不信,我不照看你娘了,你海南岛出差结束了。

找到了行长,我出差是该结束了。

吴敏黎被气昏了。她说,你鬼迷心窍,人不要要鬼。

秋秋笑笑。她的笑像阵风,话含在风里,清凉了。瞎子吃馄饨,是人是鬼,自己心里有数。

……

几十年的朋友,话说到这份上,就说不下去了。

于军是个囚犯。他们都是同学。秋秋知道吴敏黎喜欢于军,但吴敏黎喜欢于军的程度,却远远超出了秋秋的想象。

于军还没毕业就认识了建坤,并和建坤一起做生意了。于军起早摸黑,把丝绸厂的服装运到新加坡去,交给建坤卖。10块人民币一件,拿过去卖10美金。那时候建坤在新加坡留学,按照建坤的说法,他的同学就是联合国前秘书长的儿子。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是个黑人,建坤告诉于军,新加坡生意做好了,还可以到非洲去做。于军很好奇,他说,非洲人也穿丝绸吗?建坤说,不光是丝绸。世界那么大,就做点丝绸还做什么做。于军说可我只有丝绸。建坤点点头,你搞到丝绸就好。于军连连称是,对对对,10块人民币变10美金就好。

按照吴敏黎的说法,于军后来是按照建坤的要求到银行去开证的。开证需要保证金,于军没有钱,就让给他供货的丝绸厂担保。丝绸厂开了将近4000万远期信用证,到了兑付时才发现出了问题。开出去的那些票据,落在了一个不知何处的第三方公司头上。换句话说,那些钱成了魔术里的花纸头,一眨眼全都不见了。于军马上报案。抓建坤的时候,还以为建坤会潜逃,不敢走漏半点风声。可没想到根本不用去抓,人家建坤大大方方,到辛店创业来了。

情况很快弄清楚了,于军汇款的境外公司与建坤没有半点关系。建坤说,于军到新加坡来的时候,和秘书长儿子的一个女朋友结交很深。那是个红头发的女骗子,还骗过我的钱。建坤说着,还拿出了证据,那是一些榴莲味很浓的纸片。他抖着这些纸片对侦查人员说,我要到非洲去告这个红头发女骗子。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建坤一直在指证这个红头发女骗子,而对于军,他非但一点没指责,反而一再叹息,那意思是于军如果不迷恋红头发女骗子,那定会有大把好机会。他一口一个太幼稚,话里全是对于军的痛惜。但于军相反,一口一个骗子,自始至终在骂建坤。建坤听了,笑笑,也不答话。别人以为他理亏,默认了,他也笑笑。他说,我只说一句话,于军和我做生意,是他给我赚钱,还是我给他赚了钱?别人就把建坤这话说给于军听,于军听了,居然咬住手指,半天不再作声。

同类推荐
  • 白月光

    白月光

    多多是一个超生的女孩子,母亲病故后她随父亲来到大城市,跟着别人偷工地钢筋卖,去偷有钱人的猫狗讹诈钱。由于钢筋减少,工头偷工减料,导致脚手架垮塌,多多的父亲受伤。为了给哥哥挣学费,多多还干过小偷的勾当。最后多多和父亲一无所有的回到家乡,二人深陷泥潭……
  • 目标

    目标

    西条时子经常是星期三的下午2点钟左右到我一个人住的公寓里来访。因为我工作的美容院的休息日是星期三。时子比我小两岁,已经34岁了。但看上去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她面目清秀、气质高雅,特别是她那白皙的肌肤配上鸭蛋形的脸蛋,常使人联想起漂亮的玩具娃娃。“一个星期没见了,没什么事儿吧?”我把目光盯在坐在我对面的时子放在膝盖上那双纤细的手指问道。她无名指上的那枚翡翠戒指我看见过好多次,它看上去的确很值钱,总是闪烁着深绿色的光泽。今天的时子穿了一件合体的绿色底色、印着浅茶色图案的裙服,围了一条姑娘们时兴样式的披巾。
  • 那一夜,睡得香

    那一夜,睡得香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人。自从有了网络,记者之间相互串稿,包括新闻图片,早成为一种常态。有时候,许多记者根本没有参加某活动,由参加的记者写了稿,再一一发向同行的电子信箱,接受者简单一处理,署上自己的本报记者名字发出来,也算凑个任务。乔晓静尽量不这样,毕竟到现场,还有红包可拿,而坐在电脑前等稿,也仅是转化成分值混个绩效,肯定比不得拿红包的分量。何况,她既可拿到红包,也可以找别人要写好的电子稿,两不耽误。混到乔晓静这份上,自然懒得往电脑里输文字,也不想想,她所在的晨报毕竟居省会都市报老大,她在报社这些年头,虽然名片上不带主任或什么长,但首席记者的身份摆在那儿,她就是省会媒体的大姐大。要知道,平时在各种场合,她总被一帮采访对象捧着、宠着、围着、转着,以致外行或新入行的记者常常误以为她是受访对象。
  •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面对生活坚持不懈和穷追猛打的考验,我们除了能做一些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要取代一些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市的生活就是要打破你梦幻般的美好,让你看清并接受真实的残酷。
  • 咸的人

    咸的人

    《咸的人》是一部讲述传统制盐的特殊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说,包含对传统制盐工艺的介绍,以及陕北风土人情和当下农村存在的问题等等。
热门推荐
  • 大乘入道次

    大乘入道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校花的贴身天医

    校花的贴身天医

    【2017年最火爆都市修仙文】张连峰一天突发奇想,将来我一旦修成大自在,身化数身,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美眉吗?一个在那儿搂着一个,环肥燕瘦的,这还是清纯的我吗?且看一名高中生穿越到未来,如何修真成圣,战天斗地,成为一名道业大亨。
  • 播州土司民间传说

    播州土司民间传说

    本书系“海龙囤土司遗址文化价值系列丛书”之一,考察的对象是有关海龙囤遗址的民间传说。本书所载的民间故事即传说具体可分为:第一部分播州杨氏的传说,第二部分海龙囤的传说及第三部分播州地名的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可以与正史记载、遗存及出土文物相互印证。既有文献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结晶。这本书的整理与出版对播州土司文化及海龙囤遗址的研究与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苏轼文集3

    苏轼文集3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 金融街郊路

    金融街郊路

    京漂一族中的小人物故事,有谋生的艰辛,有善与恶、美与丑和冷与暖的较量及对城里人隐私的另类窥探。小说带我们进入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世界……一说完了吗?哭够了吗?小桂问大桂。大桂皱着眉头,不满地看了小桂一眼。她在说的时候哭的时候,小桂一直在洗衣服。小桂洗衣服用的是一只红色大塑料桶。桶里的水已经变得非常浑浊,各种不同颜色的衣服混淆在一起,几乎分不清了。小桂的老公两年前收废品时,花15元钱收了一台洗衣机,只用了两次又成了废品,现在放在门口的楼道上。小桂说这是给左邻右舍看的,装装样子,免得人家嫌咱穷。
  • 领个夫君捡俩娃

    领个夫君捡俩娃

    出国考察带上蓝朋友,本来是件超级嘚瑟的事;返航途中发现了宝贝,本来是件做梦都能笑醒的事,为毛她洛悠悠就在一个大好天气被强行坠海了?浮出水面,洛悠悠顺利穿越。女人真麻烦!洛悠悠穿上男装,化名苏洛,平战争,定天下。设计我娶你?呵呵呵!前世?前世还有前世?前世的前世还有苦逼的故事!帅锅?跟我走呗!俩娃?养着玩儿呗!蓝朋友?哦,不是本人!“宇文晨,你得听我的!”“好!”
  • 女人三十

    女人三十

    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人生又有几个能在关口徘徊而又洁身自好的?袁雪在经历婚姻的平淡、丈夫的背叛后,意外遇到一个令她心动却不能接近的男人,她没有选择做他事实的情人,不是因为这个男人的事业由辉煌走向败落,只是因为她不能容忍也不能接受自己人格的出轨,她只能叹息,“做不了你现实的情人,就让我在精神上与你共舞!”
  • 她的心动喜欢

    她的心动喜欢

    “是不是你天天偷看我啊”李轩昂弯着腰歪着头对王子沐笑着说
  •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本书详细地披露了日航复兴过程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本书作者历经一年时间,听取了稻盛和夫名誉会长、大西贤会长和植木义晴社长等多位人士的真实声音。并采访了从集团公司的职员、飞行员、客舱乘务员到地勤工作者(负责行李和货物的装载)、航行管理者等涉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日航的崛起挥洒汗水,贡献了一己之力。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逐渐了解到,意识改革究竟以何种形式渗透到他们的内心并使之发生变化。日航的重生看似是个奇迹,其实这并非意外。从职员到董事,每个人内心的变化,以及意识、行动、组织和企划的变化是实现其快速崛起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