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88000000001

第1章 红鲤鱼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第03期

栏目:中篇撷英

孩子看到红鲤鱼的那年,大概是六七岁吧。可他跟着爷爷奶奶在葡萄园里已经生活了两年。

爷爷的葡萄园紧靠河边。河叫马颊河。水清得能看到小鱼在水草中乱钻。在孩子的印象里,那条河很宽很宽,宽得看对面坝堤上的人像小虫在缓缓地爬,汽车摩托车像小鸟在缓缓地飞。孩子生活得有滋有味,夏天有鱼吃,秋天有葡萄吃。孩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这一年是第三个年头了。爷爷又在葡萄园里养了蜜蜂。这里四周全是树林子,洋槐、垂柳、钻天杨、纠缠在一块儿的灌木丛,偶尔也能见到一两棵合欢树,树林茂密地盖住了河堤。咋看也看不到头。奶奶说,蜜蜂就喜欢树林子。奶奶还说,别走远了,林子里有狼呢,狼专吃小孩。

于是,孩子就不敢钻树林子。孩子爱到河边玩,河边上有蜗牛壳儿。还有一种潮潮的腥味,孩子很喜欢这种味儿。河边上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蓝天,有时候,孩子攥着柳条儿,坐在河边上,能看到小鱼在蓝天上飞,小眼睛瞪一瞪,摆摆尾巴,就又欢快地飞走了。孩子也想飞,但飞不起来,孩子一生气,柳条使劲儿抽在水里,天就破了,鱼就没了。

奶奶会在远处喊他。奶奶只要一听见河边有动静,便在远处喊他。奶奶的声音很愤怒。奶奶多次跟孩子讲,要是在河边上看到红鲤鱼,千万别下手去抓,更不能下水。

孩子说:“为啥?”

奶奶说:“红鲤鱼是龙王爷派来的,龙王爷想吃小孩了,就叫红鲤鱼来抓。”

孩子说:“要是黑鲤鱼呢?”

奶奶说:“黑鲤鱼也不能抓!”

孩子说:“那为啥?”

奶奶不理他。奶奶养了一群老母鸡,她把它们放在林子里吃蚂蚱。老母鸡在院子里咕咕一叫,奶奶要去拾鸡蛋了。

孩子来缠爷爷。爷爷蹲在篱架下给葡萄苗定枝抹芽。爷爷的手指头又粗又黑,上面裂着几道血口子,孩子看了心里疼疼的。爷爷干起活来利落得很。两个指头往上一凑,啪一声,枝断了,比剪刀还快。

“爷爷,你见过红鲤鱼吗?”

“见过,爷爷当然见过红鲤鱼。”

“红鲤鱼会吃人吗?”

“红鲤鱼不会吃人,红鲤鱼可爱极了。”

孩子很纳闷,奶奶说红鲤鱼那么可怕。爷爷却说红鲤鱼可爱极了。大人的话真是想不透。孩子还想问爷爷什么,但说不出来。孩子皱起眉头。斜着眼儿瞅一只鸟在天上飞。孩子还是相信爷爷的话。孩子也是觉得红鲤鱼可爱,跟天上的鸟一样可爱。孩子知道奶奶是在骗他,他在动画片里,没看到龙王派红鲤鱼来抓过孩子。

傍晚,孩子跟爷爷去河边洗手,太阳把所有的光都倒进河里,河水金光闪闪,耀花了孩子的眼睛。孩子看到河上面归巢的鸟儿都变成金色的了,高兴地拍起巴掌。

“爷爷,河里有金子吗?”

“有,爷爷说,河里全是金子。”

孩子又纳闷了,本来是随便问爷爷的话,没寻思河里会真有金子。爷爷说有,那肯定是有了。

“那爸爸妈妈干吗不到这儿来淘金子呢?”

“他们看不到,这儿的金子只有爷爷能看得到。”

孩子很失望。孩子想:要是爸爸妈妈能在这里淘到金子就好了。瞅着渐渐暗下去的天空,孩子想起爸爸妈妈来了。孩子很想他们,很想很想。可又有什么办法,他一淘气,奶奶就吓唬他:你爹妈都不要你了,你还闹呢。可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没有办法,才让他跟着爷爷奶奶的,他们整年住在城里,怎么能让他跟着呢?但孩子的心里还是蛮骄傲的。爷爷说,爸爸妈妈都在城里淘金子。孩子知道金子是啥东西。可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非得要到城里才能淘到金子。捕鱼的孔大个子领着他小儿子时常来跟爷爷拉呱,他的小儿子叫憨牛。憨牛不喜欢穿衣裳,总是光着屁股。憨牛的皮肤黑黑的,上面生着一圈圈的花斑,像鱼鳞,总是有股鱼腥味儿。孩子很喜欢跟他说话。

“俺爹能捕这么大这么大的鱼。”憨牛把两只胳膊都伸到身后去了,“你爹是干啥的?”

“我爸爸是淘金子的,金子,你见过吗?哼,黄澄澄的。”

憨牛把眼睛瞪得溜圆,眼珠都快掉下来了。过了一会儿,憨牛吞吞吐吐地说:“你爸爸再回来,你能给俺也要块金子吗?”

“行。”孩子骄傲得红光满面。孩子喜欢看憨牛求他的样子。

晚饭的时候,奶奶用一个蓝色的小碟子盛了蜂蜜,放在孩子面前。孩子嘴巴往前一努,哧溜一口,蜂蜜下去了半碟。

奶奶说:“慢着点吃,不怕甜掉牙。”

爷爷就嘿嘿笑。

孩子闭着眼睛,枣花香味儿,槐花甜味儿,一个劲儿地往牙缝里钻,美极了。

饭后,孩子在葡萄架下展开草苫子,躺在上面,奶奶坐在身边,用蒲扇撵蚊子,爷爷泡了壶茉莉花茶,坐在小方桌后面,叼着烟袋,哼着小吕剧。林子里不知疲倦的蝉还在唱,河边传来青蛙呱呱的叫声,一股清爽的气味从葡萄园里吹来。

“爷爷,看会儿电视吧。”孩子说。

“看啥电视,没好节目,浪费电钱。”奶奶吼一嗓子。

爷爷和孩子没再吱声儿。他们住的小屋里有一台小电视机,黑白的。奶奶高兴的时候,爷爷会把小电视搬到外边来,放到石头台子上,尽管里面的人不时地蹦跶两下,但孩子还是喜欢看。可是,奶奶大多数时候都不高兴。

孩子只好缠着爷爷讲故事。

讲故事前,爷爷总是琢磨一会儿。透过缓缓飘动的蓝烟,孩子看不清爷爷的脸,当然,爷爷的脸孩子再熟不过。那张脸是紫黑色的,奶奶经常说它像高粱面饼子。奶奶生气时就骂爷爷:看你这张饼子脸,像在锅沿上烤了三天。孩子没见到过高粱面饼子,但孩子想,奶奶说得不对。爷爷的脸上有千万道皱纹,稀稀拉拉的胡子茅子草似的从那一道道皱纹里钻出来,爷爷出汗的时候,它们上面都挂满一颗颗的汗珠子,像百货店里的冰糖豆。对,就像冰糖豆。

孩子从爷爷那里知道了很多东西,爷爷讲起故事来有板有眼,他从爷爷那里知道这个地方曾经来过鬼子。爷爷说鬼子的脸雪白雪白的,煮鸡放糖不放盐,甜得叫人受不了,他们光抓老百姓的鸡吃。孩子就很害怕鬼子。孩子想,奶奶养了这么多鸡,要是鬼子来了可就麻烦了。不过,爷爷说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爷爷小时候也没看见过鬼子,爷爷说他的爷爷见过。孩子没见过爷爷的爷爷,孩子想半天。他还是最害怕林子里的狼。孩子倒想在河边看到红鲤鱼,他不害怕红鲤鱼。

孩子最爱听爷爷讲的田螺姑娘的故事。爷爷说,那时候马颊河边上住着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他种着好多好多的玉米和大豆,他还常常帮着老人们去干活,每次从田里回来,他都累得躺在炕上爬不起来,有时候饭也不做了,就饿着肚子睡着了,可有一天,他从田里回家后,看到锅里冒热气儿,他掀开锅盖一瞧,呀,饭都做好了,全是他爱吃的。打那以后。他每天回到家来,饭总是热的。可他不知道是谁做的呀。有一天,他假装去了田里,其实他是藏在窗户下面,当他闻到香味,伸出头来从窗户里一看,嘿,是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正笑着给小伙子做饭呢。小伙子一高兴就闯了进来,可姑娘却被吓坏了,一着急,现了原形,原来她是一只大田螺。讲到这里爷爷便停下来。

“后来呢,爷爷,后来呢?”

“后来小伙子就娶了田螺姑娘做媳妇了。”

“爷爷,田螺姑娘还有吗?”

“没了,田螺姑娘没有了,小伙子也没有了。”

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有几颗星星露下来,孩子眨巴眼睛瞅星星,星星眨巴眼睛瞅孩子。这时候,孩子突然看到天上飞来一团亮亮的东西,并且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像过年时放的烟花,又像一个仙女拖着长长的裙子。

“爷爷,看,那是什么?”

爷爷和奶奶都站了起来,他们在黑影里张着大嘴。

爷爷说:“老天爷,是扫帚星啊。俗话说。扫帚星,死朝廷啊。”

“啥叫朝廷啊?”

“朝廷就是皇帝。”

孩子明白了。皇帝他见过,皇帝经常从电视里冒出来,戴着圆圆的帽子,留着小胡子,走路风风火火。孩子还想到那个“小燕子”姐姐,要是皇帝死了,小燕子姐姐肯定高兴,她总是和皇帝唧唧喳喳地吵架。想着想着,孩子便睡着了……

孩子醒来时,阳光已从窗户里照进来。落在他光溜溜的身上,他的小鸡鸡硬硬的,想尿尿呢。他听到鸟儿在屋后面正叫得起劲儿。院子里公鸡正扑棱棱抖翅膀。很远的地方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院子外面似乎有一些人在说话。孩子一骨碌身爬起来,跑到屋外。

原来是护林的老莫来了。孩子很高兴。老莫有猎枪,老莫的个头不高,但他的猎枪很长很长,枪管亮亮的,枪口又黑又深,冷森森的。孩子总是离得很远才敢瞅枪口。孩子又想摸摸他的猎枪了。但孩子又想到,这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上面不允许个人有枪,老莫便把枪缴上去了。

老莫跟爷爷蹲在架葡萄的柱子下面抽烟,他们谈论着孩子不关心的事儿。孩子还在想着老莫的猎枪。孩子趴在地上,闭着一只眼,瞄着准,做出扣扳机的动作,嘴里还砰砰地响着。

“娃,想上学不?”老莫突然问他。

“不想。”

“为啥不想上学?”

孩子不吱声,心想,上学有什么意思。

后来,孩子听明白了。老莫是来跟爷爷商量孩子们秋后上学的事,老莫有个儿子,叫黑根,今年都八岁了,再不上学就过了年龄。老莫很着急,就来找爷爷,打算叫孩子跟黑根一块去上学。

孩子见过黑根。爷爷带他去过老莫家。其实老莫家离这儿不远,只是隔一道河堤,老莫家在路边上。他家里收旧破烂,是个废品收购站。黑根的脸很黑,眼珠子白的多,黑的少,穿着一条大裤衩子,坐在一堆废旧的黑皮子橡胶轮胎上,太阳很毒,他家院子里充满一股熟橡胶味儿,黑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的白眼珠子紧盯着孩子。孩子有些害怕,紧抓着爷爷的衣袖子。还有,老莫的女人是个疯子,她整天被老莫关在一间屋子里,屋子的窗户被老莫封死了,里面黑得吓人,人们经常听到从里面传出狼一样的嚎叫。奶奶说她原来不疯,被坏人糟蹋了,就疯了。

“奶奶,孩子为啥都要上学?”

“不上学就变成野孩子了。”

“你和爷爷都上过学吗?”

“都上过学,哪有孩子不上学的。”

孩子有些不服气。他不明白孩子为什么都要上学。他走进树林子里拾蝉蜕去了。孩子已经拾了很多蝉蜕。蝉蜕可以入药,蝉蜕多了,爷爷就带到镇上去卖钱。奶奶说,攒足了钱,秋后给他买个书包。孩子不喜欢奶奶说的话,可奶奶偏要说。

这一天中午,太阳很毒,树林子里又潮又热,孩子一只手里提着篮子,另一只手里攥着根竹竿,磕磕绊绊地在树林子里转悠着拾蝉蜕。孩子热得浑身湿漉漉,脑袋晕晕乎乎。可他不敢脱衣服。林子里的蚊子很厉害。孩子实在是受不住了,就往河边靠去。

孩子走出林子的时候,正好起了一阵风,舒服极了。他撒腿往河边跑,河边上有一棵老柳树,孤零零的,有一半的根裸露在外面,有一条很粗很长的根,弯弯曲曲地像条巨蛇爬着似的钻进水里,孩子把篮子和竹竿往树下一放,一屁股坐在树根上,脚下面就是河水了。河水绿幽幽的,有一只蜻蜓蘸了下水面,又飞走了。

周围很静,蝉声显得很遥远,阳光直直地砸在他脑门上,渗出了一颗颗的汗珠儿,脑门儿怦怦直跳,他又闻到了那股潮潮的腥味儿。他先想到憨牛,接着又想起黑根。他想黑根准又坐在他家那堆黑橡胶轮胎上一动不动地晒太阳了。他想到黑根,就闻到一股熟胶皮味儿。他想黑根的眼珠真怪,白的那么多,黑的那么少,一点也不像个好孩子。他想到等些日子自己要跟黑根一块儿去上学,心里很泄气。

但他没想到一条红鲤鱼会在脚下的水里出现,他一泄气就把眼光放进了水里。

他看到了红鲤鱼。

孩子把嘴巴张得好大好大,心就要从嘴里蹦出来了。

红鲤鱼真是漂亮极了。红须子红尾巴红鳞片。红鲤鱼斜一斜身子,水里鲜亮亮的一片,红鲤鱼的两条红须子动了动,两只玻璃球似的红眼珠转了转,又甩了甩红尾巴,就想游走。

孩子想,红鲤鱼红鲤鱼你别走呀,我还没看够呢。但红鲤鱼像眼他赌气似地越游越远。

不知不觉中,孩子钻进了水里。水温乎乎。透过几根稀疏的水草,他看到红鲤鱼就在前面,孩子想我也变成红鲤鱼了,于是,他学红鲤鱼的样子,也摆动着身子,但两腿不听使唤,他拼命地划呀划,但身子还是往下沉。孩子憋得难受,想,红鲤鱼咋就不憋得难受呢?这时候,孩子感到有什么东西往水里拽他,他的眼前渐渐变黑。他看到身边有很多红鲤鱼,它们都摆动着红尾巴,瞪着红眼珠,伸出小嘴来亲亲他,弄得他痒痒极了。孩子挺挺身子,发现自己正往水里游去。一种恐惧感猛地钻进他的脑袋,他嘴里哇哇地叫着,猛地想起奶奶的话来,他害怕极了。红鲤鱼肯定是来抓他喂阎王爷去的。孩子一着急,一下子把身子直起来,猛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的大树根,他使出浑身的力气扑过去,一把攥住了树根。身子稳了。

孩子听到蝉声,感到了阳光,闻到了潮潮的腥味儿。他肚子胀胀的,心怦怦跳,像敲小鼓。

孩子吓掉了魂儿。夜里发起了高烧。

奶奶等星星出全了,端着一碗小米到河边去。回来后,把小米放在孩子脑袋前,又端了碗白水,把黑白两根线十字交错着挂在碗沿上,提着一把挂线的木锥子在上面晃。奶奶开始给受惊的孩子收魂。

奶奶口里不停地念叨着:狗精、猫精、孩子吓着孩子精:饿了来吃米,渴了来喝水……

奶奶的声音好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又好像从水的深处如气泡似地冒上来。孩子听到了,轻轻地喊一声:“奶奶。”

奶奶笑了,手里的锥子还在晃着圈儿。

同类推荐
  • 朝圣之路

    朝圣之路

    如今高原上骑马的人越来越少了,昔日传说中的骑手如今纷纷改骑摩托。一匹马过去卖两万人民币,现在卖八千,相当于中档摩托,摩托进入澜沧江源头地区不过几年,高原上骑手们已经把它玩得跟骑野马似的。通过电视,骑手们很快领悟了那些西方摩托车手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在摩托车上安装橡皮飘带,挂上青铜制作的老鹰头像,戴起墨镜和传统的毡帽,行装在放牧牦牛的劳动中打磨得风尘仆仆,将现代时髦与原始粗犷结合得毫不做作、时髦而准确自然。
  • 极乐

    极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洪水、跳蚤

    洪水、跳蚤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二手生活

    二手生活

    很多人一喊他名字的时候就笑,有的说亏着你不姓“xing”。谢生活自己也觉得好笑,可他不反驳。日子无论过成什么样,就不感谢生活吗?当然更要感谢养父,把自己养大又把家业传给自己。家业不大,一块堆二手货的场地,三间瓦房一个院子。地方不错,就是在农村离城远了,每天谢生活要骑上一个小时的三轮车才能进城收货,三轮车前面一个喇叭,里面有他录好的吆喝声:“收二手货,旧电器,旧家具,报纸,废品,价格公道,老少不欺。”喇叭用一个小电瓶供电,电瓶是报废的,他捣腾好以后还能用。
热门推荐
  • 虚城幻国

    虚城幻国

    小说由一叶枯城,一花落城,一梦悠城,一冥伤城,一纸虚城,一絮飘城,一烛幻城,一沙荒城,一水清城、一曲孤城、理想之城,希望之城12个故事组成。小说主人工孟夫出生一世袭丞相家庭,以后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丞相。他的父亲是名军国主义者,策划对央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以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可是孟夫却是个单纯善良的人,也是个厌战者,他不想继承家里的世袭丞相爵位,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与邻国开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用美好的故事感动众生。他经常进入一些幻想的世界,在那些天马行空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 三国之烽烟万里

    三国之烽烟万里

    九曲黄河,万里烽烟。重生韩遂之子,立志争霸三国。各位看官,若是本书可以勾起您的三国情怀,哪怕就一丝一毫。那老九斗胆请您收藏拙作,感激不尽。
  • 倾国倾城赋

    倾国倾城赋

    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带着一颗简单的真心入宫,却不知是自己兄长的步步为营。他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天下正主,坐拥江山美人,却因一曲《倾国倾城赋》难以忘怀。他是不败战神,是大漠里面驰骋无阻的天之骄子,保家卫国,却逃不开飞鸟尽良弓藏的宿命。她是一国皇后,伊人如水,有一种美丽永远不随时光而消逝,可惜,自古皇帝多薄情。他是名门之后,雄姿英发,却牵连进了皇位之争,为她生、为她死。昔日的“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犹在耳,内忧外患的长安城中,色衰日、爱去时。阿娇若歌,子夫若曲,李蓁若赋,钩戈若诗。看汉武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四个女人,看汉武帝背后的四个男人,看盛世西汉,看深宫内的勾心斗角。
  •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 阳光的味道:受用一生的名人格言

    阳光的味道:受用一生的名人格言

    本书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的全新理念:“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展开广泛阅读,在广泛的阅读中挑选出一篇或一组真正感动、启迪自己的文学精品,并把这些精品当作自己研究社会、研究人生、研究历史,甚至是研究自己的案例。在读、品、悟的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用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文学案倒,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体验、构建新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 DNF之直播阿拉德

    DNF之直播阿拉德

    亲眼见证阿拉德大陆的风霜雨雪、繁荣兴衰。新书《神弃哥布林》已上传
  • 不良鲜妻有点甜

    不良鲜妻有点甜

    顾烟终于提出了离婚,语气轻淡的像是在说“今天天气很好。”江辰希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由,带着狐朋狗友一顿花天酒地,醉酒后回到家中,面对的只有冷清的房间与冰冷的家具,他感觉心里好像少了一块。等他回头想要看一眼顾烟的身影,却发现那个女人早已消失不见。江辰希问顾蜜:顾烟呢?顾蜜:她已经死了……
  • 法师手札

    法师手札

    魔法师们在高塔的阴影中窃窃私语,至今已经少有人能够听到他们微风一般的低吟。新历二十二年我故地重游,法师塔隐没于梧桐与橡叶的树荫当中。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那也是一个神话的终结,是更多传说的发端。两个世界的碰撞,两种力量的战争,无数种族的血泪,亿万生灵的哀嚎……由野心、鲜血、仇恨、掠夺、迷茫、欣喜构成这画卷,而我就在开端。在某个明媚的清晨,我踏上旅途的第一步。这个世界,早已不是我所知的那副模样。-----书友群号:13271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