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2500000003

第3章

去年3月中旬,杜新兰去公社参加“四清”会。会议结束后,在山凹子里遇到一对母女。老的约有六十多岁,已经奄奄一息,少的也瘦得跟枯枝一般。说是南京南人,到蚌埠逃荒时迷了路。杜心兰见不得女人饥寒和张皇,便喊来大呆子等,将那老女人抬出了山凹子。这个老女人就是谢青婵,年轻女人是她的女儿叫路红莎。

谢青婵母女来到高塘后,先是吃住在杜新兰家,待气色养得匀称了,杜新兰就把她们安排在队里的那件废旧的炕房里住下了;又听谢青婵说,老家已没有亲人,也不打算回去,杜新兰又为她们落了户,发了工分本。

又过了一个月,这天,谢青婵拉着杜新兰的手道恩情,向杜新兰做了坦白。

在苏州乡下,有一个大村庄叫路家浜子。路家浜子里有个大财主叫路靖堂。这路靖堂不得了,城里有店铺几十片,乡下有良田上百亩。路靖堂靠一根扁担发家,知道他人的艰辛,无论对城里的伙计,还是乡下的佃户,都以宽厚相待,人称何大善人。据说,抗日战争期间,还为新四军送过成车的盘根西林。

苏州城吴衙街上有一个谢姓人家,做丝绸买卖的,做得很大,这谢家有一女儿,人长得漂亮自不用说,还能唱得一口绝调,为苏州城内评弹界的一大才女。一日,谢家女一眼就看上了来苏州城里鉴铺面的路靖堂,然后,不顾家人反对,不用顶红带轿,一杆子跑到乡下,生生做了何大善人的偏房,这便是谢青婵。

解放后,路靖堂因为财产太大,被政府打了脑袋。留下谢青婵母女只以为人死账清,可以有个安逸日子过了,没想到,从1963年开始,农村又斗地主了,娘儿俩便被揪了去,今儿斗,明儿斗,谢青婵终于受不了了,这才带着女儿逃了出来。

谢青婵一直握着杜新兰的手,她在说到这段时,就感到杜新兰的手越来越大,最后便从她的手中胀了出去。

见杜新兰脸色挂起来了,谢青婵说,她大姨,说什么也不能连累你,你就把我揭发了吧,然后再把我们遣送回去。我知道,没处跑,还是回去受吧。现在,我的身体好多了,也够斗一阵子了,如果能熬就熬几天,熬不过去,也值了。

杜小脚的话让杜新兰软了下来,她点上一支烟,吸了几口,然后说,他大姑,我是干部,不能向上级党隐瞒问题。你们的事情我必须要在队委会上通报。

听杜新兰这么说,谢青婵头上的汗一下子就出来了,脸也涨红了,不过,还是一个劲地点头,说,都听你的,都听你的。

于是,杜新兰就召开队委会。在征求处理意见时,队委之间分歧很大。有的建议,把谢青婵母女俩连夜撵走,有的建议把谢青婵母女送回原籍,有的要求将她们押送到公社。最后,记分员梁继成发言说,这两年,我们高塘大队只顾抓生产,搞副业,政治工作却迟迟上不去。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我们高塘村太安静了。别的大队不是有地主,就有富农,我们高塘都是贫雇农。这哪行啊!现在,毛主席他老人家看到这一点了,为我们送来了斗争对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啊!我们不珍惜就是违背毛主席的意愿啊!一定要留下!

因为抬出了毛主席,队委们都不吭声了。而梁继成的建议也正合了杜新兰的心愿,于是,她带头表态,支持了梁继成的观点。这样,谢青婵母女就被留在高塘了。

到了1965年初,各地的政治气氛更紧张了,这期间,公社还为高塘派来了社教干部周书记。此后,在如何对待流亡的地主婆及其子女路红莎的问题上,杜新兰和这个高塘大队的实际领导者,和这个决定着自己政治生命的人没少发生冲突,加上陈传庚和梁继成等人跟着搅浑水,扔油桶,两人的关系曾一度达到了冰点。在这种情况下,杜新兰最怕的就是谢青婵母女出事,现在,杜老头在这深更半夜里突然跑来说谢青婵出事了,怎么不让她惊慌。

刘老头告诉杜新兰,大呆子在梁传庚家喝多了,跑到山上炕房里,把路红莎给糟蹋了。

出乎杜老头意料的是,听说赵大呆子把红莎给糟蹋了,杜新兰却出奇的平静,她一边吸着烟,一边呆呆地看着墙角,也不怒,也不悲,也不见害臊样,过了好大一会,她才微笑着问,我叔,这个事除了你,别人可知道?

杜老头想了想,告诉杜新兰,踩着晚上11点多,他在村口碰到过大呆子的,当时梁继成和孙会计都在,两人绑人似的,一左一右地架着大呆子。

听杜老头这么说,杜新兰直直地看着对方。

刘老头估猜着杜新兰的心思,照明里说,不用说,就是陈传庚和梁继成画的圈圈。

杜新兰对杜老头的话没做评论,她的目光滴落在一片黑暗处。又过了一会,她弹落褂襟上的烟灰说,我叔,你先回去吧。又叮咛说,这个事就到我这吧。

杜老头走后,杜新兰又点了一支烟。只是当这支烟点上后,她的手抖了起来。这样捱了一段时间,她出门向岗上走去。

杜新兰是来找谢青婵母女的。开门的是谢青婵,见是杜新兰家,谢青婵很惊讶,问,她大姨啊,这黑灯瞎火的,你怎么摸来了?

杜新兰看了谢青婵一眼。谢青婵的眼肿得透明。杜新兰的心里一阵恐慌,只是胡乱搭了两句,便径直地走到了红莎的床前。

此时,红莎用被蒙着头,在轻轻地抽泣。杜新兰坐下来,轻轻地喊了两声,红莎,红莎。红莎的哭声更大了。

见红莎激动了起来,杜新兰不再招惹,她叹了口气,点上了一支烟,只抽了一口,眼泪便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此时,杜新兰眼泪里的内容丰富得很,有同情,有怨恨,有担心,有伤心,自然也有求情的意思。

谢青婵见杜新兰流泪就走了过来,她紧紧握着杜新兰的手,也流起了泪。

这时,杜新兰说,她大姑,我是把红莎当我自己孩的,这次红莎受大委屈了,我的心也跟绳头子勒的样。我想问问,大呆子到底作了什么孽?

这时,谢青婵不停地摇手,苦苦地说,她大姨,不说了不说了。什么事都没有,什么事都没有。她姨夫喝多了。

谢青婵这么说,杜新兰内心一阵感激,她一把握住谢青婵的手,泪水再次流了出来。见杜新兰在不停地抹眼泪,谢青婵也抹起了眼泪,一边抹泪,一边还怕杜新兰过度伤心似的,不停地劝,她大姨,不要,不要……

流了一会泪,杜新兰说,你让红莎好生休养,我跟队里讲一下,为她记个病假工。说到这,杜新兰站了起来,然后从身上摸出一只手帕来。那手帕一层一层地卷着,等揭到底了,杜新兰从中拿出10元钱来,然后轻轻地塞到了红莎的枕头下。

这一幕被谢青婵看见了,谢青婵忙把那钱拿了出来,一边往杜新兰手里塞,一边流着泪说,她大姑,你这样做……叫我心难过……

因为是恩人的关系,平时,谢青婵可从没有用过这种语气和杜新兰说话,现在,杜新兰听谢青婵这么说,又见谢青婵的嘴唇抖得很,忽然感到,这个时候支钱确实有些不妥,就收回了,但是,这钱一收回,心里又不安起来,本来是拉架子走的,这回又慢慢地坐了下来。坐下来后,便一个劲地叹息。这时,谢青婵忽然说,她大姨放心,人都要讲良心,我娘俩的命都是你给的,就是一把火烧尽了,良心还得在,说什么我们也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

杜新兰从凌晨一点,一直忙到这小鸡叫了第三场,早已是身心疲惫了,等的就是这句话,现在她等到了。

同类推荐
  • 天无飞鸟河无鱼

    天无飞鸟河无鱼

    暮春的阳光已有了几分灼热,钱海仁敞开衣衫,挥舞着一根竹鞭,赶着公猪,沿着垂柳成荫的桃花河堤,兴冲冲地往回走,他爹钱包大慢腾腾跟在后面。父子俩一大早出门,走村串户,配种骟猪忙乎半天,在主人家好酒好菜吃了一顿,到现在酒还没全醒。钱海仁想到兜里刚进账的一百多块钱,美滋滋地亮开嗓子唱了起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嘀嘀嘀,忽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钱海仁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桃花山化工厂厂长钱有真那辆红色桑塔纳。他以前在厂里上过班,几次夜赌不归,被钱有真开除了。钱海仁一见他就来气,就故意装醉,东倒西歪地走着S步。
  • 罗忠恕:战时游走欧美的布衣使者

    罗忠恕:战时游走欧美的布衣使者

    1966年夏,狂飙突起。四川师范学院外语教师罗忠恕一夜之间被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红卫兵在游斗或开批判会时,勒令他穿劣质西服,歪系领带,挂上“反动学术权威、洋奴、卖国贼”的黑牌,低头示众……历史与人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罗忠恕任华西协和大学文学院院长,多次游学欧洲,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但他从不穿洋装。晚年钱穆写道:“忠恕留学英国,闻即终年御长袍不穿西装。漫游欧美归后,仍穿长袍。
  • 失去家园

    失去家园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哑巴人生的几个片断

    哑巴人生的几个片断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天行之诫

    天行之诫

    赫舍里灵菲,二百年前雍正皇帝座下血滴子高手的后人,为家族规矩与祖先恶业而挣扎彷徨。陈半觉,平常人家出身的武人,为求武道极致,于真武大帝前,立下大愿,为求圣人之心,行先贤之路,历尽牢狱之灾。赫舍里灵菲为求得更强的武技,拜陈半觉为师,内心深处所求,却是心灵的慰藉。陈半觉收灵菲为徒,本为将其引上武人正道,却因灵菲的孽缘,将自己逼上了武道更高远的境界。男师女徒,皆是孤独之人,日久生情而相恋,如互相舔舐伤口的苍狼。赫舍里灵菲,于爱别离、求而不得中,了悟“人间之缺,乃天道之本”,慷慨赴死,却险死还生。陈半觉在生死磨练中,了悟佛祖的三法印,虽向死而生,却生无可恋。
热门推荐
  • 调实居士证源录

    调实居士证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名门嫡女

    重生之名门嫡女

    前世,她为爱委曲求全,婆婆欺压,小三威逼,最后被丈夫陷于不义,家破人亡休离出府,最终在一场大火中,连同她肚子里三个月的孩子一起烧成灰烬。重生成为身份尊贵的长平郡主,凤凰涅槃,就让上一世的旧账,咱们这一世彻底结清!害她的人,一个人都逃不掉。不死不休,不休不止!
  • 夸父与小菊仙

    夸父与小菊仙

    小瓦在花园认识了一个叫小菊的女孩。花园里的时光飞速逝去,小菊正为爷爷的快速哀老而无奈。夸父一路飞奔,让花园里的时空倒流了,小菊却不见了。小瓦吹响了损,小菊在蓝菊丛中重现,原来她是蓝菊仙。人群破坏了花园的宁静,爷爷变成了一株蓝菊,小菊不得不离开了,只留下小瓦惆怅地坐在花园里,等待小菊的来信……
  • 忠诚无名

    忠诚无名

    为了利益,人类将陪伴自己千百年的动物伙伴——犬族——推上了残酷的角斗场。各阶层的犬族,包括四大王者血系——犬王,犬霸,犬灵与犬降——都将悉数登场。为了扑灭这种以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地下赌博,警方也在部署着自己的围剿计划。随着斗狗赛事的逐层升级,更多的人物将会浮出水面。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故事离奇曲折。在紧张的情节推进中,犬族们将迎来终极一战。之前的对手是会继续拼死一搏,还是摒弃前嫌,并肩作战?人类与犬族的命运会被引向何处?一切精彩敬请关注长篇热血共生类小说《忠诚无名》第一部:较量。
  • 巨大灵

    巨大灵

    在村子里很多人死了。偶尔说起来,就说谁家爹、谁家妈、谁家弟兄姐妹死了。就像死的人无名无姓。死很久的,有个就叫褚文进的跛子,死在打鬼子那会儿。天不怕地不怕,领着几个村里人去摸炮楼,进去了就没再出来。其他的人叫什么,不记得了。不像褚文进有大号。叫大毛二毛,叫三黑四黑的村里人多了。说大毛二毛三黑四黑死了,活的人忌讳。没大号的,理应被人遗忘。褚文进俨然成了孤胆英雄,要忘记就似乎有了难度。这是有大号的好处。再进一步说,是有文化的好处。
  •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 宁远县乡土志

    宁远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凡不可贵,最怕无作为

    平凡不可贵,最怕无作为

    一个人走上一条路,既是你选择了路,也是路选择了你。前途荒荒,大风大雨,走到哪里不知道,有路无路也不知,反正就是要一步一步走下去。间或风停雨歇,花叶水迹犹湿,小鸟唱出明丽的曲子,这一时半会儿的心旷神怡,就权作了给自己半世辛劳的无上答谢。?奋斗是人的一种生存本能和灵魂饥渴。本书以“事业”为切入点,讲述了我们的艰辛奋斗,艰难成功。奋斗到后来,你会发现,任何难题都不是难题。挑战是给你机会去战胜挑战,艰难是给你机会走出艰难,困境是给你机会让你成长到足够翻转困境。只要转换视角,就能翻转命运。
  • 傻丫头恋上恶魔校草

    傻丫头恋上恶魔校草

    身为少爷的他们会如何与身为小姐却不娇气反而直率的她们擦出爱的火花?几对冤家在感情之路上的挫折会如何解决?经过考验的爱情才最坚固、最终长久!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