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6100000001

第1章 在玉树(1)

来源:《天涯》2009年第04期

栏目:作家立场

如今高原上骑马的人越来越少了,昔日传说中的骑手如今纷纷改骑摩托。一匹马过去卖两万人民币,现在卖八千,相当于中档摩托,摩托进入澜沧江源头地区不过几年,高原上骑手们已经把它玩得跟骑野马似的。通过电视,骑手们很快领悟了那些西方摩托车手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在摩托车上安装橡皮飘带,挂上青铜制作的老鹰头像,戴起墨镜和传统的毡帽,行装在放牧牦牛的劳动中打磨得风尘仆仆,将现代时髦与原始粗犷结合得毫不做作、时髦而准确自然。令人恍然大悟,摩托本来就是为野性、强壮的体格、行动、旺盛的繁殖力、女人和自由的奔驰而设计,起源自美国西部牛仔圈或者某个波西米亚部落的世界性时髦在这里回归了它的本色,而且比本色真实。我们经常遇见这些骑手,提起肌肉绷紧、似乎就要绷裂的大腿一踩发动机,扬起灰尘奔驰而去,转眼间,已经在山梁上腾空一越不见了。那些在电视里被观众大惊小怪的摩托障碍赛真是小巫见大巫。经常,后座上坐着女子,同样彪悍、吃得苦耐得劳,美如希腊女神,肤色比她们更深,因为离太阳最近,巨人安泰的妻子,摩托呼啸远去时,似乎后面有一大群孩子跟着跑呢。摩托车手阿金邀请我们去他的帐篷里喝酸奶,他刚花六千五百元买了一辆红色摩托车,翘首站在帐篷外面,擦得雪亮,好像已经获得了生命。藏獒漆黑如夜,站在摩托车旁边,藏獒也许视摩托车为兄弟,它吼陌生人,但不吼摩托。阿金一家分住在三个帐篷里,他父亲母亲和弟弟住一个,他哥哥家住一个,他自己家一个。有一个新帐篷还没有住人,那是给他弟弟结婚用的,四个帐篷散布在一条蜿蜒的溪流旁。不远处是尖利的山峰,像是从大地深处刺出来的短剑。高原上有些峰只有最高最尖的这一截,下半部被远古的泥石流埋掉了。天堂般的风景,只住着阿金一家。阿金的生活来源一个是靠养牦牛,一个是靠挖药草。牦牛是不卖的,家族成员之一,永不抱怨的奶妈,跟着这个家族直到老死。他们一家有两处牧场,冬天和春天的牧场在山背后,夏天和秋天牧场在这条溪水旁,溪流来自哪里,不知道;那座山是什么名字,不知道;那朵云是什么名字,不知道。教育给害的,我们经常忍不住要问些考察队的馊问题,都被回答不知道。为什么要知道呢?在者自在。日常用品是到扎多去买,骑摩托车得六七个小时,那不叫远,从前,他们骑马或者走路去。每年都要搬两次家,这是祖先传下来的规矩,牧场轮着放荒,有利于恢复生机。他父亲有三个妻子,其中一个是阿金的母亲,都是老妈妈,坐在草地上捻毛线。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牧牦牛,挤牛奶,制作各种奶制品,用奶酪到集市换成青稞粉、面粉,这些已经足够他们过E_子。他家养着一百多头牦牛。冬天的时候,在山上挖虫草,贝母、大黄……收入不菲。但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挖虫草的人太多了。许多牧民发了财,就在杂多盖房子。阿金并不想搬到杂多去,“我不喜欢杂多”,阿金说。牦牛群足够他一家安居乐业了,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很多钱,但他还是拼命地挖虫草,他对未来有一种担心。雪越来越少了,水越来越小了,草也在减少,与童年时代的高原相比,高原已经瘦了很多。他父亲是座高山一样的人物,岩石已经刻入他的灵魂,来自遥远的时代,他说的那种藏语已经很少人可以听懂了。他说起格萨尔王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个几天,但平常一言不发。阿金的哥哥在寺院里当喇嘛,帐篷里也有他的铺盖。睡觉的铺盖白天就卷起来顺着帐篷边放着,前面铺个毯子,就是简易的沙发。帐篷里的地就是土地,春实了,晚上睡觉把牛毛毡子一铺,很暖和。土和石头砌灶安在帐篷口,帐篷顶上有个口,烟子可以从那里出去,烧火用的是晒干的牦牛粪。牦牛真是大恩人,穿的、垫的、吃的、烧的……全靠它。阿金给我舀了一大碗酸奶,酸得要命,洁白得要命,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纯正的酸奶,我来的那个世界真是太甜了,什么都加了糖。阿金的妹妹卓玛与一个小伙子相好,结婚的日子就要到了,他住在另外一条溪流旁。高原,到哪里都很遥远,我以为阿金一家很孤独,没有邻居,就是有,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赶到的。可是等我喝了酸奶走出帐篷,外面已经停着七八辆摩托,一群高原汉子已经盘腿坐在外面的草地上了,獒没有叫,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阿金家有陌生人来访,这里没有手机、电话,天空中没有暗藏着无线网络,这是高原生活的秘密。遥远只对于生人,对于当地人来说,我们那种遥远并不存在。他们的时空与我们完全不同。这样的事情在高原上很正常,两个朋友在扎多一家小酒馆见面,吃羊肉,喝烈酒,互赠宝石。分手时说一年后的今天还在这里见面,一年后的今天,都来了。其中一个小伙子就是卓玛的未婚夫。抱着一只琴,已经弹起来,天国的音乐、流水、风、白云。牦牛也仰着耳朵。后来他们要求与越野车合影,琴手坐到方向盘前,边弹边照了一张,还不够,又戴上墨镜,再来一张。有一头牦牛是牦牛群里的美人,黑的身子,脸却是白的,有着温柔可爱的表情,大家早就公认,把它赶过来,也照上一张。另一只獒独自蹲在荒原深处,默默地看着一切,仿佛黑夜被它卷成了一团,藏在它的身体里。

玉树县是青海省果洛自治州的首府,海拔三千五百米。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看上去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大街上空旷无人,有的小店还亮着灯,有人在喝酒说话。旅馆是过去的招待所模式,仅仅让你睡个觉而已,房间里除了有个图像不甚稳定的电视机外,就没有更多睡觉洗漱以外的多余东西,豪华在这里没有用处,身体之外的符号在这里没有优势,有辆珠光宝气的车子算个啥呢,如果它无法在戈壁滩上奔驰,无法在陷入泥石流时一吼而起。在这里,身体太重要了,养尊处优相当于受罪,要讨生活,就得随时准备迎着毒日头,与那些行动敏捷的藏羚羊一道穿越荒原。电压不稳,房间里光线昏暗,催人睡意,才九点钟左右,大部分居民已经睡去。黎明时拉开窗子,就看见远处有一座独立的山屹立在光辉中,山顶上有一个红色寺院。拔腿就朝着它去了,有一种吸引力。世界的宗教建筑总是一种吸引力,去看看,谁在那儿。穿过古老的居民区,随时会遇见举着转经筒缓慢行走的老人,就像一只只已经得道的老山羊。自来水龙头被锁在黑漆漆的小房子里,接水的小姑娘不想站在里面,她把桶放进去接水,自己站在外面听着水声。安放着转经筒的小庙与居民房紧紧相连。普通的土墙,标语、缺口、外乡人乱贴的广告什么的,忽然消失了,墙上出现了一排像是从土里钻出来的转经筒,前面的转经者刚刚离开,还咕噜地响着,不由自主就伸出手来,跟着一把一把地转起来,转了十几个,一个巨大的转经筒出现了,已经高悬在黑暗的房间里,流溢着金光,下面,转经的人一人把着一个柄,跟着巨筒转三圈才离去,一边转,一边念念有词。一老妈妈低头离开了,我插进去,跟着转起来,握着转经筒的柄,我感到一种悬空的力量,你必须用力去推动它,但转动起来的东西是一种无形的,那绝不是一个铜皮和木头制造的圆形器物。转经筒令人着迷,许多转经的人整日转着经筒,从不疲倦,仿佛经筒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在另一个转经房里,我看到人们搬来椅子,坐在经筒下,长时间地转着,聊着天。转经房与水井、辗房、榨油坊、小卖部、厕所……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须臾或缺的东西。这里是本地居民的客厅,谁都可以进去,具有社交的功能,人们在这里见面、聊天。而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保持着敬畏之心。神与我们同在,做什么事都要想着它。宗教生活在这里不是那种刻意做作的仪式,就是挑水吃饭一类的事情。就是孩子们放学归来,也玩耍着转转经筒,也许他的学校永远都不告诉他谁是释迦牟尼,但通过故乡的这个转经房,他冥冥的感觉到神灵的在场。所有经筒的新都已经被完全磨去,看起来就像古老的家具,公共的家具,将所有居民的家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街区,房子低矮、破旧,有些地方很脏,势利眼会以为这是贫民窟。其实人们幸福得很,他们的故乡深处住着神灵。穿过居民区就开始上山,上山的路经幡飘扬,山顶的寺院叫做结古寺,这是一个花教的寺院。经过粉红色的僧舍,大殿里没有人,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似乎都在聆听某个没现身的人在布道。神像一座座金光灿烂,很新,看起来是不久前才塑的,也许更久,由于高高在上,不能碰,那种崭新里依附着的俗气犹在,没心思琢磨,出门,忽然飘来一喇嘛,在我身后把大殿锁了,原来进去是要收费的,我不经心闯了进去。下山的时候看见城,孤零零的,像是广漠中卷起的一堆狂石,周围荒凉、原始,有人打马远去,扬起一股烟。

同类推荐
  • 锈锄头

    锈锄头

    李忠民是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并扎根城市的成功人士,一天回家时意外遇到小偷,并被小偷控制。为了解困,他竭尽所能对小偷展示善意,回忆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此获得小偷的共鸣和好感,最后在小偷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候,他果断出手,用一把锈锄头打死了小偷。
  • 姑获鸟之绊

    姑获鸟之绊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侦探偶然借宿在一家大户庭院,并且目睹了一场残忍的命案。案件的背后,《混乱之家》是一张异常混乱的人际关系之网。一个流传着都市传说的小岛,一条羁绊着无数人生的命运之线。把真相隐藏在心底,也许才是《姑获鸟之绊》最好的结果。面对突如其来的外星侵略者,人类上演了一幕丑陋的浮世绘。而最终拯救人类的《救世主》却是……
  • 铜鼓秘录

    铜鼓秘录

    我家曾藏有一面铜鼓,鼓身刻着十二种动物,鼓底刻着二十四种,而鼓面上刻得是一幅人面怪羊吃草的图案,据说,这鼓名叫‘镇万仙’,而鼓的原持有者,是我的祖父。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声音

    声音

    开学的第一天,金秋遇到了幼儿园的同学李青,两人一愣,都认出了对方。现在的李青留着一头男式发型,粗红的眼镜眶,把原本就小的两眼遮得都快看不见了。金秋记得小时候,她可是胖乎乎的。刚升入高中,大家都很新奇,趁老师不在,同学们正忙着互相交流,像一群麻雀。这时,前后桌自然成了天生的“盟友”。金秋的同桌看起来很可爱,中长头发,脸只有巴掌大小,眼睛却大大的。李青的同桌显得很活泼,梳一个马尾辫,光洁的额头一跳一跳的。
热门推荐
  • 不肯渡江东

    不肯渡江东

    她,萧苏仙,装疯卖傻十五年,一朝遇见倾心人,竟是个贪官?不不不,竟是个将?什么?你是上古魔王?!!!三千年前你是我夫君?!她,扶桑,作恶无数,在三千年前许下诅咒,生生世世痛不欲生,只为赎罪之后能与苏仙并肩。他,万俟(mòqí)无尊,前世傲娇,为名利算计万物,失妻方知痛苦,天下万物,唯妻最好。照看帝休神树三千年,只为其结果还爱妻。
  •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网游之我是武林高手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我大明终其一朝315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铁骨铮铮,唯我大明;甲申天变,神州陆沉;大好河山,遍染腥膻;汉家儿郎,誓不为奴!永历十三年,郑成功北伐,这本是一场毫无快乐的痛——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输光了。这一年,朱明忠意外的来到大明,成为郑成功麾下一小卒……建了两个读者群欢迎加入大明铁骨:150536833大明铁骨VIP读者群:150536544新书《这个大明太凶猛》已经发布!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无语,支持这个与众不同的明末故事……
  • 米萧的宝石

    米萧的宝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Culture and Anarchy

    Culture and Anarc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娘子是财迷

    我家娘子是财迷

    钱朵眼睛发亮:“公子,我有个梦想!”墨宸望着畅想未来的小姑娘,对方表情鲜明生动,宛如一朵绽放的玉兰花。受到感染,墨宸觉着自己的人生也要有点梦想,于是慢条斯理掏出一个袖珍的金算盘噼里啪啦拨了几下:“钱管事一共欠了我一百三十两白银,到今天正好十一天整,利钱少算点,给我一贯钱就好。”力争做首富的钱朵:“……”(架空朝代,请勿考据。就是个谈恋爱的温馨小说,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弃,没必要较真,让生活轻松点(???`?))
  • 价值的实现(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价值的实现(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是否可以这样说,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
  • 无开黑不王者

    无开黑不王者

    当游戏世界再度重组,当文明与秩序再度受到挑战,当战斗变得更加疯狂。他一路披荆斩棘,他夺得王者世界一切荣誉,他请求再次出战,无开黑不王者,这次为了王者的荣耀而战!
  • 一睡成婚:总裁,不要了

    一睡成婚:总裁,不要了

    周梦思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正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各个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直到周梦思这天接到昌龙集团的面试通知,故事由此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她的保镖很酷拽

    她的保镖很酷拽

    【新书《恶少来袭:妈咪,快跑!》求支持】堂堂女总统竟和自己的贴身保镖睡了!睡就睡了呗,可某天狄羽笙发现他竟然是某组织神秘大BOSS,还是终身禁爱那种!看着他的“守节砂”,她冷笑,“这玩意还能造假。”某男笑容邪肆,“不假,我一直都在为你守节。”*合众国第一任大总统就职会,一萌娃抢过记者话筒,“请问大总统先生,你女儿将来也可以当大总统吗?”看着眼前如出一辙的小脸蛋,大总统笑了,“找出她妈咪,我就让她当。”萌娃笑嘻嘻朝人群大喊,“妈咪别躲了,我要当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