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9200000001

第1章 大姑屯(1)

来源:《江南》2012年第01期

栏目:短篇小说

大姑姑嫁到了大姑屯。

这已是30多年前的事情啦。

某一天,当我无意间想起了这件事,同时也就想起了青春时代的大姑姑,想起了她美丽的样貌,想起了她后来的遭遇,当然也想起了那次叫我终生难忘的“送亲”活动。

说到送亲,这本来是一种习俗。在我老家那一带,男人女人结婚时,倘若新郎和新娘不在同一个屯子住,便要由娘家负责,将新娘子给新郎倌儿送过去,这就叫送亲。——这个习俗如今还有。

在当年,送亲基本都用马车。就是那种四匹马拉着的胶轮大车。一般来说,一辆马车就够了。可要是娘家的客人比较多,七大姑八大姨,外加叔伯娘舅、兄弟姐妹、侄男甥女,多到十几位甚至几十位,要用两辆或三辆车,那也是有的。

每辆车上,都要铺一床花棉被。

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如果两地距离不是很远,比如就是两个相邻的屯子,婚礼当天把人送过去就行了;但若两地距离较远,则在婚礼的前一天就得送到,总之不能误了拜堂的时间。我们那儿有个规矩,凡新婚夫妇,拜堂一律都在上午,只有改嫁或再娶的,才会在下午拜堂。

当时,我还没去过大姑屯,不知道那里有多远,但听大人们说,似乎是很远的。我还听大人们说,大姑屯跟我们不是同一个公社,而在另一个公社。

不过,此前我倒是见过大姑父了。

大姑父姓杨,大名叫杨德亮,个头儿很高,颧骨也很高。我第一次见他,是他到我们这儿来相亲。我现在还记得,那天他穿了一身蓝卡其布的衣裳,很新,也许是第一次穿;脚穿一双黄胶鞋——显得脚很大;头发也刚刚剪过,鬓角和后脑勺都剪得很短,连头皮都看得见了,脑瓜顶上留了一条头缝儿,头发大部分被梳向了右边,一小部分被梳向了左边。

大姑姑跟大姑父的亲事,是曹金贵的老婆给介绍的。曹金贵的老婆以前就是大姑屯的人,好像还是大姑父的姐,多年前嫁给了曹金贵,成了我们屯的人。

相亲是在一天傍晚。吃完晚饭后,就见曹金贵和他老婆,还有大姑父,来到了大姑姑家里。说起相亲,其实就是见个面。我记得,那天大姑父坐在北炕的炕沿上,自始至终红着脸,也没说几句话,只在别人问他什么的时候,才简短地回答一两个字,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没有。大姑姑的表现比大姑父还要差一点儿。她坐在南炕的炕里,背倚着窗台,整个相亲的过程,连一句话都没说。本来她是正对着大姑父的,可她连头都不敢抬,就那样低着,直到大姑父他们离开了,才把头抬起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在我们那儿,当年的婚事大概都是这样一个程序。首先是相亲。相亲之后,觉得可以了,便要过彩礼。彩礼分为头茬礼、二茬礼、三茬礼。彩礼一过,亲事基本就定下来了。当然也有例外的,由于种种原因,会有退婚的,但总的来说,这种情况很少。

相亲已经过去了两三年——这期间,过了头茬礼,过了二茬礼,过了三茬礼,就等着成亲了。

那阵子,我见大姑姑特别地忙。因为她是生产队的社员,每天都要到生产队干活儿。春种,夏锄,秋收,入冬则要打场,就是给庄稼脱粒,这一切都搞完了,还要挖沙子改良盐碱地,反正没有闲着的时候。等到下了工,吃完下晚儿饭,她又要忙自个儿的嫁妆。被窝,褥子,枕套,还有各种小玩意儿,以及新衣裳。衣裳还要分单衣和棉衣,棉袄了,棉裤了。而且不光是她自己的,还包括大姑父的。特别是棉衣,一定要里外三新(新衣面、新衣里、新棉花)。

当时大姑姑用彩礼钱买了一台“蜜蜂”牌的缝纫机,一有空儿,她就会坐下来踩一会儿。踩的时候嗡嗡嗡、嗡嗡嗡,真像一只蜜蜂在那儿叫。不过,做被窝和棉衣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情景了。做被窝做棉衣,就都要在炕上做了。那要把裁剪好的东西在光溜溜的炕席上铺展开,接着将买来的棉花一片一片地“絮”上去,要“絮”得不薄不厚,十分的均匀(这样穿起来才舒服)。再用线一行一行地绗起来。针脚不必太细密,可太宽松了也不行,那样棉花会“滚包”——有的地方棉花过多,形成一个个疙瘩,有的地方又没有棉花——最合适的行距是一寸左右(不超过一寸)。

在做这些的时候,人要坐在炕上,不仅弯腰还要低头。

房顶悬挂着一盏15瓦的电灯泡。

那段时间,不知道多少次,我眼见大姑姑坐在炕上,一心一意地做棉衣,做被窝。那个15瓦的电灯泡就吊在她的头顶上,光线“黄不棱登”的,一点儿也不明亮。这“黄不棱登”的光线就像一条纱巾,覆盖着她的头,她的背,她的脖颈儿,还有她不停活动的两只手。她全神贯注,一声不吭,眼睛紧紧盯着手里的伙计,只从鼻孔发出均匀的喘气声。偶尔,她也会停下来,扭动几下僵硬了的脖颈儿,再揉一揉酸胀的双眼,有时候会到外屋地(厨房)舀一碗凉水喝,一回来马上又接着做活儿……

每次看见大姑姑在那儿忙,我心里都会想:当个女人可真辛苦啊!有时候我也揣测,这会儿,大姑姑心里会想啥呢?她会不会很幸福?会不会很期待?会不会很着急?

那几年,大姑父每年都要到大姑姑家里来一次。具体时间我说不太准,大体是在每年的正月,在初五之后,十五之前。每次都要带一些礼品:酒,罐头,饼干,糖块儿,而且都是双份。在我们那儿,这叫“四合礼”,算是最贵重的礼品了。糖块儿和饼干还要用黄色的包装纸包扎起来,包得四棱四角的,再用长长的纸绳扎好(一般都扎成十字形)。酒也不是什么名酒,就是我们县里出产的老白干。

大姑父每次来,都是先去曹金贵家,先在那儿住一晚上,第二天才由曹金贵或他老婆陪着,来到大姑姑家。大姑姑家则会招待他们吃一顿饭。这顿饭,大姑姑会亲自下厨。所做的菜自然也都是家里能做的最好的菜,鸡了,鸭了,鱼了。这都是早早就预备好了的,就放在小仓房里冷冻着,要专等大姑父过来才做。一到了这一天,大姑姑家里会处处弥漫着肉香,连墙角旮旯都是,站在院子里都闻得到。

为了这顿饭,大姑姑得忙上一小天儿。首先,她要把那些东西拿到屋子里化上。化得差不多了,便要用水细细地洗,洗不净的地方,还要用刀子刮。这时候,大姑姑的手会变得很红,尤其是手背,仿佛特别地滑溜,特别地嫩,就像那儿换了一层皮。洗好之后才依次下锅。照我们那儿的习惯,基本上都是炖: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鲤鱼炖豆腐。炖菜是很费工夫的。炖一个菜,起码也要半个小时。等到所有菜都炖好了(先炖好的菜,盛出来放到锅台后面热着),再一样一样地端上桌子。

我们那儿还有个习惯,也是一个规矩吧:家里来了客(读qie),女人是不能上桌的。

另外,我注意到,在那个过程中,大姑姑和大姑父,他们是从不说话的。就我了解的情况,他们还真的从没说过话。他们甚至从未正眼相看(对视)过。他们如果相看,也是非常迅速的,就那么轻轻一“碰”,马上就躲开了。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很害羞的。

那么,他们是不是从来就没说过话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没见到过。

现在,大姑姑跟大姑父终于要成亲了。

正日子就在明天!

我们要把大姑姑给大姑父送过去。

这天上午,吃完头晌饭,大约11点钟前后,“送亲”的马车出发了。

“送亲”的马车一共两辆。其中,第一辆车上全部坐人;第二辆车上除了坐人,还拉了一些嫁妆,比方那台“蜜蜂”牌缝纫机,还有她这几年缝好的棉袄、棉裤和被窝(分别用被单包着,包了几个大包),还有大姑姑家里陪送的一对榆木柜,还有大姑姑的一些好姐妹给她买的小东西,洗脸盆了,暖水瓶了,玻璃镜子什么的。——所有的东西都装在车后梢儿,用一根麻绳紧紧地拢住。

大姑姑坐在第一辆车上。我也坐在第一辆车上。第一辆车上还坐着大姑姑的哥哥、嫂子,她的娘舅和舅母,她姨家的两个妹妹,她的干妈顾老太太,她的好姐妹夏春芳和高二秀等,总共十多个人。

第二辆车上有七八个人,不过我忘记都有谁了。

大姑姑坐在第一辆车的正中间儿。

那天,大姑姑穿了一身的红衣红裤。红衣红裤都是新的。脖颈上还扎了一条红围巾。脚上穿着红袜子,外边是一双绣了云字钩的纳底儿布鞋。

穿上这身衣裳,人也变得好看了。

老实说,在我眼里,大姑姑以前并不怎么好看,或者说,我没有发现她的好看。我觉得,以前的大姑姑再平常不过了。以前的大姑姑,总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因为每天要到生产队去干活儿,还粗手大脚的。脸色也不白,就像没洗干净。头发嘛也干巴巴的,上面落满了尘土。大概由于劳累吧,看去总是一脸倦容,没精打采的……

可是今天,大姑姑就像换了一个人,头发、脸色、眉眼,处处透露出一种说不出来的神采和气息,都那么好看,好看得让人奇怪,让我不敢相信:这还是大姑姑吗?

在乡亲们的注视下,马车缓缓地驶出了屯子。

就在这当儿,大姑姑突然没头没脑地哭起来,哭得抽抽搭搭的,眼泪鼻涕一块儿往外冒,那样子说不上有多伤心,说不上有多难过,说不上有多委屈……

我当时吓坏了,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哭。

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其他人对此倒没显得怎么吃惊。不过,他们也劝了大姑姑几句。有的说,咳,哭个啥?女人都有这一天儿的。有的说,想家你就回来看看嘛,虽说远了点儿,坐班车半天儿也就到了。有的说,女人就是这个命,嫁到哪旮儿哪旮儿就是家。有的说,我看那杨德亮挺本分的,不大会给你气受。有谁接过来说,他要敢给你气受,你就回来找曹金贵算账,他不是介绍人嘛……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一气,除了我,每个人都说了话,到后来,好像没啥话说了,就都不吱声了,光让大姑姑自个儿在那哭。

同类推荐
  • 此文献给少女w

    此文献给少女w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藏龙诀2:蓬莱太岁

    藏龙诀2:蓬莱太岁

    我们一行人从迷幻城逃出来,但却被独眼鬼虫所伤,九爷更是昏迷不醒。被独眼鬼虫咬伤的人,重者尸骨即化成黑水,轻者百日之后也必死无疑。若想治愈,只有寻得人间珍宝之首,世间至阴之物——血太岁。为了救命,我和马骝、关灵三人决定前往蓬莱仙岛,寻找传说中的血太岁。我和马骝拜见了穿山道人关谷山,并从他那里获得一个重要线索,那就是西州太平庄有个叫沈工的人曾经在蓬莱仙岛见过血太岁。但等我们去到的时候,却发现太平庄已经成了荒村,并遭到一个叫水哥的人暗算。后来才得知水哥原来是沈工的孙子,他也想去寻找血太岁。从他那里得知,寻得血太岁,必先寻得猫灵木。经过一番寻找,我们发现了一个地下石室,并在沈工留下的几句口诀里,我悟出了猫灵木的藏身之地,找到了猫灵木。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 后街上的老房子

    后街上的老房子

    他们决定让丘比先进去。达伦?迪克解释道:第一,丘比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阅历最深的人,因此,理应他领头;第二,丘比又是团队的新人,此次正是证明他自己的机会;第三,达伦说,他本不同意丘比来,但他非要来。还有,丘比较胖,藏在房子里的罪犯,会在里面挖洞躲避警察,只有笨重、跑不快的人才能把罪犯引出来,等另两人看清后,跑去报告时才讲得清楚。达伦又说,奖励肯定会有,甚至是钱。“咱们怎么知道会不会有奖励?”丘比问。达伦说:“抓罪犯总是有奖励的。”“咱们怎么知道里面一定有罪犯?”
  • 火高粱

    火高粱

    《火高粱》是一部制高点题材的小说。《火高粱》作者以饱满浓厚的激情浓黩重彩地描绘了制高点初期发生的冀南成安保卫战。全书内容丰富,共分三十八章描写国共两党抗战军队有地方民团等众多人物。
热门推荐
  • 青春期女孩手册

    青春期女孩手册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有可能会对女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本书讲解了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特点、心理品质、学习生活、成长困惑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引导女孩健康、快乐地度过人生中最为关键的一段时光。
  • 独家蜜爱

    独家蜜爱

    她是别人眼里的富家千金,却被自己的爸爸和未婚夫送给了客户。他是金融大鳄,动一动脚,“海市”抖三抖,无数女人对他趋之若鹜,他一一拒之门外。第一次见到她,她抱着他吐得昏天暗地,他铁青了脸,“女人,别以为我舍不得收拾你!”某喝醉的女人主动伸出自己的右脸:“求收拾!”……
  • 总裁大人不要跑

    总裁大人不要跑

    柳明悦不能接受六年前那夜荒唐的事实,却又不得不奉命贴身保护他。重点是那家伙有事没事就来一句:“你是猪吗?”靠,猪怎么了,猪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别出了什么事都找猪的麻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张子正蒙注

    张子正蒙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重山

    小重山

    名门闺秀、丞相之女许如今,出生便没了母亲,在父亲的教育和保护下诸般皆好,只是开朗的性格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细腻与敏感。在如今七岁这一年的元宵节,看花灯时与父亲走散,遇见一位父母双亡的面具少年,二人结下一段师徒缘分。当恶名昭彰的采花大盗楚风和红叶山庄少庄主叶梧桐追打中误入许家后花园,许叶二人皆被楚风掳走。就在她以为此生休矣的时候,楚风给她一个逃生的机会,只是她看见自称正派的叶梧桐以娶她为条件才肯答应她父亲救她,她心凉如冰。
  • 一个人的故事会

    一个人的故事会

    这些故事每每回想起来,总有那么点飘渺的意味,像是梦里得来的故事,却在醒来后觉得更真实。
  • 随徒

    随徒

    前娱乐龙头肖山影视公司新换少东家,仍是肖家的人,仍是肖家的势,而改名换姓成为了新一代娱乐圈领衔的啸涛娱乐公司,却以前所未有的声势空降大众眼前!乖张狂妄却不失深情的CEO:肖迁,淡漠如水却全技能MAX的特助:林且年,当红影帝:乔疏,男子偶像团“Trident”……原本只专注培养男性艺人的啸涛公司在某一天居然公开宣布准备建立女子全能艺人团“Fusil”——那么,第一天便登门拜访的这几位姑娘,又会与这个新生的公司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快穿系统:矫宠无罪

    快穿系统:矫宠无罪

    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很会投胎的配角,她(他)们天生被宠爱、颜值高、智商高、甚至还很有趣。唯一的缺点就是挡了主角的光芒,就注定被碾压、被炮灰。被炮灰的配角们表示不服,我就是要男女主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看着各种崩坏的主角,方以沫一边吐槽狗血这的剧情,一边顺手虐虐渣,还有一个呆萌可爱的小系统哦。无CP,不圣母,喜欢的小伙伴请多支持!
  • 让我靠近

    让我靠近

    黄砂汉下得极有耐心,他想把象棋下出花样来,因此要费很大脑筋,也很有滋味。一下就到了深夜12点,小老头说:“我要关大铁门了,你该回家了。你住哪里?”“我输得太多了,我不服气。再下!”“就你这水平,下到天亮也赢不了我。”小老头又给手哈热气。整个下棋过程中,小老头连续不断地哈气。黄砂汉发现小老头有哈热气的习惯。小老头锁好大铁门时,黄砂汉走到门口看了看儿子的家。灯还是黑着的。
  • 我的女皇我的龙

    我的女皇我的龙

    “吾的公爵,当你降临的那一天,整个维伦瑟尔的森林都低语着你的名字……我的朋友,我自豪地看着你一天天成长,成为正义的化身。你要记住,我们一直都是以力量和智慧统治着这个国家。我也相信,你会谨慎地使用自己强大的力量。但,真正的胜利。吾友,是榨取人类所有的价值,再给予他们一点点的希望!终有一天,我的生命将抵达终点,而你——将加冕为王!”【总之,这是一个穿越到了异世界的少年,每天种田、发育,眼巴巴的等待着自己翻身做主人那一天到来的故事。】“呵呵~我的女皇,我的龙。日后,你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因为……时代变了…”(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