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2400000002

第2章 “满洲国”的高级外交官(1)

生不逢时的语言天才

1910年,中国历史上可是出了大事。这一年,关里出了个闹革命的孙中山,打那开始,这孙中山就把那些肩头架鹰手提鸟笼的旗人们闹了个底儿掉,直闹得万寿无疆的皇帝一夜之间成了孤家寡人,最后死逼无奈,只得领着遗老遗少逃出关外,回到了他们起家发迹的白山黑水的土地上,成立起一个“满洲国”。历史和他们开了个滑稽而残酷的玩笑,跑到关外本想是重振祖业的清朝皇宫贵族们,不仅没有光复祖业、光宗耀祖,反而被他人利用,成了外族的傀儡,这才真叫是祖宗英雄子孙无能,后人回想起,无人不为之喟叹。

就在那风风雨雨的1910年,在吉林省永吉县黑山嘴子屯的一今王姓的大户人家里又添了一个小男孩。这孩子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他的出生也没有给这户人家带来格外的欣喜或不快。没有人替这孩子的前途考虑什么,无非和家里的那七、八十口人一样,长大务农、娶媳妇、置家产,绝没有人去想这个孩子会和后来的“满洲国”有什么瓜葛。虽然后来从他出生的这地界儿上看,这里的确属于“满洲国”,这也正是他此生能有那曲曲折折的许多经历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家的小男孩长到七岁,渐渐地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那一年,母亲把他送进私塾,去跟先生摇头晃脑地念《百家姓》。私垫先生把要学的东西半是念牛是唱地叨咕了几遍,别的孩子照葫芦画瓢还来不及,但这个小男孩却已能嗑嗑巴巴地背下来了。后来的日子,这孩子对所学习的文章不仅读得熟,背得会,而且对于文章内容都能大致理解得八九不离十。这着实令私塾先生吃了一惊:教这么多年私塾,有这么高语言天赋的孩子实在是少见。先生很偏爱这男孩,不满三年的功夫,这孩子跟着先生从《百家姓》读到了《左传》,直到他九岁那年离开私塾先生。

这个男孩就是我们这故事的主人公,是伪满洲国外交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伪满洲国高级外交官王替夫。

王替夫的这一辈子,还有他那半生自己无法选择的外交经历,说到底,都因为他是个生不逢时的语言天才。假如他没有那么高的语言天赋,那么他也不会通晓四国外语,也就不会当上伪满洲国的高级外交官,也就不会有那段与侵略者为伍而屈厚的外交生涯。假如这个语言天才落生在今天,加上他年轻时那副天生就有资格做外交官的外表,那么他的前途就不仅仅是能用前途无量这个词来形容的了。没有人知道,当他离开私塾先生的时候,先生是否曾预见他今后的造化,如果私塾先生目睹了王替夫的这一生,那么对于他这个天才弟子所经历的这一切不知会做何感想。

王替夫还很清楚地记得,父亲把他和母亲从家乡接出来的那一年,他还不满十岁。父亲是个很有些新思想的人,从没有过对土地的满足。在王替夫刚刚记事的时候,他就离开家上外面跑买卖。祖宗有训,王家中的男孩可以读四年私塾,然后就要回家务农,给家里添置家业。这样,待他娶妻生子后,才能分得一份家产。在家里人的眼里,王替夫的父亲可谓是一个叛逆。长辈不止一次地告诫母亲,你连自己的男人都没管住,他不在家安分地过日子,挣的钱家里一个都见不到,老婆孩子都让别人给扛着、养着,这么下去的话,这个家的家产你们别想得到一份!长辈们也不止一次地将这愤怒托人带口信给在外面东奔西忙的父亲。终于有一天,父亲回来了,不过他不是像前辈们所希望的那样,回来继承一份家产,反而却放弃了他原本可以仰仗的一切,带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因为外面的世界比土地对他更具有诱惑力,他坚信,他的努力会使妻子、孩子的生活发生和以往根本不同的改变。

不满10岁的王替夫随父亲来到吉林,进入当时的吉林高等小学读书。这城市里的洋学堂就是比家乡的私垫好,学生又多又热闹,学的东西更是新鲜,有语文、数学,还学说外国话(英语)。王替夫的语言天赋在这里如同春苗得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每每他作的诗、写的文章,水平都要高出同级的学生一大块,尤其他学习外语的天赋更是让老师和同学惊讶。这个从没有接触过外国话的乡村里来的孩子,对外语有着其他孩子都没有的聪明和热情。到了小学毕业,仅仅12岁的小替夫就能用英文写一般的书信,读懂一般的英文书籍了。

俄国人来了,来到这片白山黑水的土地上。他们有的是来逃难、有的是来冒险、有的是来经商、但更多的说是来帮助中国人修铁路。他们大多聚集在吉林北边的一个叫哈尔滨的地方。他们的到来,使这个几百年前还是个小渔村的地方变得日益繁荣与复杂起来。

不管怎么说,新兴与动荡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既然要修铁路,就有生意可做。于是,脑子活络的父亲就去了北边的哈尔滨,供职于一家叫“启泰和林业公司”的,同那些来修铁路的俄国人打交道,给他们供应铁道枕木,

就像是大海上两只四处为家的水鸟,不久,小替夫和母亲又乘着父亲这条东漂西泊的船来到哈尔滨,这是1922年,这年,12岁的小替夫考入了东省特别区第二中学,学校的背后就是一家英国人开的“老巴夺鸡鸭公司”。

启泰和公司雇了一位姓于的俄文翻译,一个月一百二十元大洋。这于翻译虽说是只会口语,不会书写,但每次夹着小包来公司,去替公司同俄国人谈生意时,可是风光得很。他叽哩咕噜地说上一顿:只有他和俄国人听得懂,那会儿,连公司老板也得站在那里听他咕噜。这种谈判一个月只有一、两次,办完事,于翻译就走人,轻轻松松地120元大洋就挣到手了。这位于翻译对父亲的触动很大,他深感到俄语在东北这块土地上的意义,他决心让儿子将来也成为像于翻译这样一个有实际用处的人。

父亲的建议替夫并不反对,替夫在初中二年级开始学习俄语。早在他刚刚来到哈尔滨考人中学时,有一次,学校里选10个会英语的孩子去“老巴夺鸡鸭公司”参观,王替夫在入选之列。参观的那天早晨,10个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公司的门前按大小个排好队,老师嘱咐孩子们见了英国人要说的几句话,基本上都是“早上好!”“你们公司有多少英国人?”之类的礼仪用语和简单会话。王替夫个子大,排在队伍的最后。公司的大门开了,前来接待孩子们的英国人笑容可掬,站在门口,可是咱的孩子们冲着他说的那些“洋话儿”,不是声儿太小,就是发音不准,南腔北调,总之,一看那脸上的表情越笑越奇怪的英国人,就知道他基本上是什么都设听懂。

“这外国语要想说得好,非和外国人学不行。”那当口,王替夫就是这么想的。到处都是俄国人的哈尔滨,连电车上卖票的、商店里卖货的都是“马达姆儿”。有了这种大环境,加之王替夫对各种语言都有着非凡的理解能力,没过多久,他俄语的听、说、写都很“溜”,让老师和同学感到吃惊自然是不在话下的了。

王替夫的俄语,日后很是让他受用,这自然都是后话。他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和同学在法院的门口租了一个小房子,开了一个翻译事务所,专替那些要打官司的俄国人写状子,生意好得很,收入最高时,一个月能赚进200多块哈大洋,比父亲公司里请的那位只会说不会写的于翻译挣得还多。这200多块大洋,很是顶用,王替夫不仅不再向家里要学杂费,还能添置一些时兴的穿戴。他用自己挣的钱第一次买了西装穿上身的时候,心里那个高兴劲几,就不用说了。

王替夫的变化,可是吓着了父母。虽说是个不缺钱的商人之家,但其家教之严不亚于书香门第。王替夫中学毕业之前,一直是剃着光头,上了大学,父亲才准许他留平头,每月只给一角钱剪头。倔强的父亲觉得儿子的钱不是好道上来的,不管王替夫怎样解释,父亲还是一步一步地绕过好几条大街,亲自来到儿子的翻译事务所,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才高兴放心地离去。这位撇家舍业在外面忙了半生的老商人为儿子感到欣慰,儿子居然能自食其力了,就连家里雇的大师傅都说,少爷20多天就挣了200多块,我们真是比不起呀,看来还得多念书呀!

要不咋说王替夫这个语言天才实在是生不逢时呢,就在王替夫正在上大学的时候,东北这块土地上又来了日本人……

他吓昏了

18岁的时候,王替夫按照自己的意愿考取了东省特别区法政大学的政治经济系,他的日文和德文就是在这个时候学的。

来东北“淘金”的俄国人,在修铁路上大大地获得了好处,这使得一海之隔的日本人红了眼。于是“倭寇”纷纷驾船登岸,不久,就有了《日本在满蒙铺设五条新铁路密约》。此后,日本想霸占东北的野心日益膨胀,直到上演了那出罪恶的“九一八”。

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沈阳和长春的陷落,使得哈尔滨动荡不安,风雨飘摇。黑龙江的马占山将军率领部下在嫩江江桥与日军浴血奋战,打响了著名的“江桥保卫战”,在全国打响了抗战救国保卫家乡的第一枪。马将军的英雄壮举,令全国人民激动不已,同时得到了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积极响应,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捐款捐物,支援东北前线的将土们。

在哈尔滨,抗战的气氛和全国同样热烈。在各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学生们都自发地成立了“反口会”、“反日同盟”等爱国的学生组织。他们到街头募捐,向人们宣传抗日的意义和马将军及其部下的英雄事迹。不到几天的时间,全市就捐赠了近2万哈大洋和上万件衣物。学生们买了大量的毛巾、烟卷、高筒水靴、冰糖等备战物资和慰问用品,又组成11人的学生代表团,乘专车前往马将军的驻地齐齐哈尔。王替夫是代表团成员之一。

在齐齐哈尔,精神焕发的马将军热情地接待了学生们,还让学生看望了战士们,学生的热情和战士们的士气空前高涨。当时,哈尔滨国际协报的记者为马将军和学生们合了影,随后,照片就在哈尔滨国际协报上发表了,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包括王替夫在内的几名学生一时也都成了新闻人物。

与此同时,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里的日本人,那一双双眼睛也一刻不放松地盯着哈尔滨的局势,当他们捕捉到国际协报上马将军同学生们的合影时,便悄悄地将这照片收了起来。

哈尔滨沦陷了。

日本人开始在街上四处抓人,不少爱国人士和反日学生流亡他乡。王替夫不仅仅是生不逢时,而且也是生不逢地,这节骨眼儿上,如果他身在关里,恐怕是早就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奔赴延安了。但在这地广人稀的黑土地上,我党的影响还没有深入到这个单纯的学生身边,那么他所受的教育和对问题的认识能力,除了书本,只能是来自于家庭。

对于这些日本人,王替夫的父亲没太放在眼里。他这样想,他日本人再坏,我离这帮东西远远的,不去招惹他们,他能把我怎么样?再说,上街抗日游行的又不是我儿子一个,我老王做买卖从没做损,也不应我倒楣;再又说了,这小日本子不见起能长了,只不过是暂时的瞎厉害……

这精明的老商人算计了一辈子,却没有把日本人算计明白,他的确没有算计出,灾难正悄悄地向王替夫头上降临。

这个冬天的一个晚上,天气似乎格外地冷。晚饭过后,家里人就都早早地躺下睡了。深夜里,王替夫突然被一阵疯狂的砸门声惊醒,一听就知那门外不是一个人。王替夫脑袋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出事了!究竟是什么事,一时还不能够确定,但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门外的不速之客一定和自已有关。他猛地从床上跃起,翻身下地,吓得妻子拽着他的衣襟直问:“替夫,你没事吧?”

门开了,一群日本军人领着一个朝鲜翻译闯进屋来,都端着枪,枪上还上着刺刀,一进屋,就四下里散开。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把这屋子连同屋里所有的人都上下审视了一遍,然后冲着王替夫大声地问:“你就是王替夫吧?”王替夫回答说;“是。”此时的王替夫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又是害怕又是发懵,脑袋里完全是空白的一片,只能机械回答问题。还没等王替夫说上第二句话,就上来两个日本人,用一条黑布熟练地往他脸上一蒙,连拉带拽往门外弄。还没来得及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父母,一下子吓坏了。他们拖着那些人的衣服一再肯求:等等,什么事呀,有话慢慢说。可是这些人哪里能听这个,王替夫被塞进门口停着的一辆汽车里,一溜儿烟给拉走了。

王替夫给关进了中央大街的模范监狱。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来人审他。于是,他就认为日本人大概是没抓着自己的把柄,没事儿。他只是为家里人担心,怕父母、妻子为自己担心上火,想着想着,心里就气得慌,就开始砸门喊人放他出去。

同类推荐
  • 沙娜拉之剑(全集)

    沙娜拉之剑(全集)

    比肩《魔戒》、《冰与火之歌》的史诗奇幻经典,全球畅销三十余年,系列作品累计销量超过2100万册。故事发生在人类文明毁灭数千年之后的“新人类世界”中,主要讲述了三代沙娜拉之子先后在德鲁伊亚拉侬的协助下,与威胁世界的各种邪恶势力斗争的故事。
  • 胡同大妞雪域诡话:藏地札记

    胡同大妞雪域诡话:藏地札记

    性格直爽的北京胡同大妞肖哨与模范夫妻江湖和林嗒一同自驾前往西藏,出发前她接到一个特殊任务——将一只西藏鹰獒大勇带回旧友陈辉身边。途中大勇出手救下富二代高诺,并带他一同前往西藏。四人一狗在雅安为逝者发声,在理塘寺遭遇恶梦折顿,在芒康与金丝猴群互生互助……一路奇遇,大家终于到达珠峰绒布寺找到陈辉。在交还大勇时,肖哨却发现,陈辉早已被地行夜叉所害!而小小的鹰獒大勇体内居然“住”着魔王鲁赞与陈辉!高诺竟也有着不同常人的能量!地行夜叉与魔王鲁赞开启魔界裂缝,上古时的的妖魔横行、生灵涂炭将再次上演吗?肖哨有能力对抗这一切吗?高诺到底是谁?鹰獒大勇还会守在众人身边吗……这片神奇的自驾之行有着无数谜团,等你赴约。
  • 宛如阿修罗

    宛如阿修罗

    2016年,在向田邦子因空难逝去35周年之际,一部《豆豆电视台》让人们再度记起一代日剧女皇的风姿。她曾是日本电视界的“金牌编剧”,她的经典剧目占据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荧屏,甚至新年期间的必播剧。她的作品既带着日本经济腾飞时期的乐观与自信,又充满旧时代的纯真与温馨。《宛如阿修罗》是向田邦子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现代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面临背叛时的两难境地。为背叛及难以抗拒的生活变故所折磨的她们,只能无奈隐忍,以至性格扭曲,变成表里不一、面目可憎的“阿修罗”。
  • 底牌

    底牌

    著名富商夏塔纳先生邀请波洛参加一次特殊的私人聚会,同时还邀请了另外三位侦探,包括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苏格兰场的警司与政府密探。与此同时,到场的还有夏塔纳要展示的特别的收藏:四位完美的凶手。
  • 生死塚

    生死塚

    当镇上最后一班开往自然村的公车在暮色中摇晃时,车上只剩下两名乘客。罗非捂住嘴,在充满酸臭味的车厢与长时间的颠簸中强忍呕吐感。为了转移注意力,他问车厢右侧的另一位乘客:“你也是去沓子村的吧,还要多久才能到啊?”对方是个二十三、四岁的青年,短袖T恤搭配牛仔裤,打扮得干净清爽,遮住眉睫的浓密刘海与黑框眼镜看起来书卷气十足。
热门推荐
  • 伴娘团团转

    伴娘团团转

    经常有人说,伴娘当多了,会嫁不出去……那又怎么样,再悲催的生活也不能阻止我们彪悍的斗志和坚定的笑容,何况只是做做伴娘!
  • 白少宠妻之替嫁新娘

    白少宠妻之替嫁新娘

    叶倾城,因为姐姐叶倾心逃婚,所以被父母逼,代替姐姐嫁给白家的家主白墨寒,本以为她父母做的天衣无缝,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原来白家家主,早就知道了她的身份,对她宠爱有加。
  •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

    十五年前,某位生物学家发现,在人类中有极少部分会通过自然觉醒的方式,获得某种超能力,他将这些获得能力的人类称为觉醒人。由此,人类社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类形态的觉醒人,却拥有超越人类的力量。为了不让猜忌和多疑破坏社会的安定,人类隐瞒了觉醒人的存在,并且为了追求共存,与觉醒人之间,产生了相互扶持却又彼此利用的微妙关系。但是,这种脆弱的关系,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走向瓦解……
  • Odd & True

    Odd & True

    Trudchen grew up hearing Odette's stories of their monster-slaying mother and a magician's curse. But now that Tru's older, she's starting to wonder if her older sister's tales were just comforting lies, especially because there's nothing fantastic about her own life—permanently disabled and in constant pain from childhood polio. In 1909, after a two-year absence, Od reappears with a suitcase supposedly full of weapons and a promise to rescue Tru from the monsters on their way to attack her. But it's Od who seems haunted by something. And when the sisters' search for their mother leads them to a face-off with the Leeds Devil, a nightmarish beast that's wreaking havoc in the Mid-Atlantic states, Tru discovers the peculiar possibility that she and her sister—despite their dark pasts and ordinary appearances—might, indeed, have magic after all.
  • 摄宠王妃

    摄宠王妃

    一朝穿越,惹上腹黑骚包王爷,还被亲爹逼着嫁给一只毒舌。芳心暗许,王爷要她去做妾……你咋不上天呢,做妾…做你妹啊!国师语:浅浅莫怕,本国师曾断言你命硬克夫,你身边是开不出桃花的。侍卫喊:“王爷,大事不好。王妃爬墙跑了!”ps:穿越小白文……考据党慎入啊啊!!
  •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趣味性心理测试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己、走向成功。
  •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册)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册)

    《蒙学故事(导读本下)》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 、坦然面对你的客户、包容与接纳你的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 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
  • 灰姑娘的蜕变

    灰姑娘的蜕变

    “我要见卡神。”“哼……笑话……你以为卡神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想我培拉在残叶混了这么多年,我都很少见到卡神,就凭你一句话就要见卡神。”培拉轻蔑而又张狂得说着。看着眼前面无血色而又消瘦的遗尘,得意的笑着。“我—要—见—卡—神。”遗尘一字一句用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坚持着,只是她的眼睛里已经燃烧起了仇恨的火焰。她一向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眼前这个人,这个她恨到骨子里的人,她却变得……
  • 遵命,上仙大人

    遵命,上仙大人

    【精品好书】他,中州最强捉妖师。她,一只连狐火都点不着的倒霉狐狸。某狐狸:“你为什么不和别人一样,把我收进法器里?”捉妖师:“我要让大家看见,你是属于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