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7000000003

第3章

王顺才去的那家木器厂厂门处悬挂着一块四方木板,上面是四个黑漆写的汉字:横山木器。

老板横山,日本人,50岁的样子。有个日本老婆,工人们不常见到;一个女儿,十四五岁,每天都去上学,和工人们偶然碰见了也不打招呼,一如陌路。私下里听老张说,横山还有两个儿子,都当兵了,似乎就在中国的什么地方杀人放火。只是除老张外,工人们都没见过,也没人放在心上。

横山只是横山先生的姓,具体叫横山什么,工人们不知道。因为厂子里只有这么一位日本男性,没人听到过他的全名。工人们当面称他横山先生,背地里则呼以老板或横山,偶尔的,也有人叫过鬼子。这情景极少,绝对是在背后。其实,这一声鬼子和我们称侵略中国的日本军人为日本鬼子或鬼子兵,还是有着区别。他不带仇恨的成分,只是有些轻蔑。说明我们的国人当时如何地盲目自大,还活得稀里糊涂。

横山会说中国话,不很流利,有时还要辅以手势。他对工人们的称呼很直接,只叫他们的姓,比如老张,他就只叫张;赵振声,他也只叫赵。倘不巧工人中有同姓者,他也能区分开,叫你张,他张,而不叫大张,小张或是老张。这种叫法很奇怪,若工人中有三个同姓者,则不知他如何称呼?可能他也有此烦恼,所以,工人中还没有两个以上的同姓者。到了王顺才这里,王字只叫过两回。由于他的嗓音低沉,又像大多数外国人说汉语时一样发音生硬,从他嘴里说出的王字更像是一声“汪”,惹得工人们窃笑。横山反应过来,变通了一下,只叫王顺才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才。可听上去那个才字的发音更像是“宅”,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里王顺才都觉得古怪。

也许自恃占领国的身份,横山从不和工人们家长里短,工人间的闲聊他也从不加入,所有语言上的交流都是因为工作,多余的话一句没有,显得他冷漠、傲慢和严厉。这使他和工人们自然地就拉开了距离或者说是等级。但是,作为手艺人,横山是个很不错的木匠。

工人们干活的场所是一个通长的大厂房,每个人在里面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台,靠着东西两墙一个挨着一个地摆放,由于挨得近,干活时难免挨蹭。厂房的进门处,横山又格外地圈出了一间房中房,是他独自的工作间。没有其他事情的时候,他就钻到里面,关上房门干活,或是设计图样。工人们私下里叫它“工房”。

做完了一件活儿,横山会摆放出来,不说什么,可那意思却很明白。工人们自然也好奇日本木匠的手艺如何,看过之后,大多无语,私下里不得不承认横山先生活儿做得地道、精致、无可挑剔。也因此,在这里干活的工人手艺都不差。因为一丁点儿的小差错,也会使他举起一只虚握成拳、独挑起小拇指的手在你眼前晃了又晃。撇嘴、摇头、一副大不屑的神态,甚至骂人:“笨,猪一样的。猪一样的。”这表示他已经很生气,如果你不能改正或者重复同样的错误,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你轰走,并大大地扣减你的工钱。

在这里干活的工人几乎都被横山竖过小拇指,还有一两位被他骂过。王顺才还真就没让横山竖过小拇指。横山曾经把几张日式家具的图片交给王顺才,没有指点,也没有解释。要知道那只是图片而非图样,除了长宽高几个简单的尺寸外,其他的资料一概没有。比如内部的结构,配件的尺寸,以及规格等等。

王顺才把图片端详了一阵,然后下料干活。几天后,横山在王顺才干完的成品前端详了一溜够,然后说:“你的好,心的,心的干活,好。”

又过了几天,横山把王顺才叫进了他干活的工房。这让工人们大感意外。要知道那间小屋从来没有工人进去过,横山不在时会谨慎地锁上房门。

两个人在里面为一个三腿花盆架中间榫卯结构的如何交代,嘀咕了小半天。还别说,横山最终做出的花盆架,还真就有别于传统花盆架的结构,显得更加巧妙精致,有些鬼斧神功的意思。以后的日子里,横山做了许多类似结构的小物件、小摆设,可见他对这次设计很是得意。

那以后,他们之间还有过一些小的交流,当然只限于做活。除了王顺才对横山总是“宅、宅”地称呼自己心中有点小别扭外,他们双方都认为交流使自己获益匪浅。

因为交流,横山还特别地爱上了王顺才的小净刨。一个好的木匠,最先要学的就是制作适手的工具。工顺才的小净刨长22厘米,宽8厘米,厚5厘米。下刨口用一条厚5毫米的铜条镶嵌,整个刨身是一整块的小叶紫檀。小净刨之所以让横山爱不释手,并不仅仅是木料难得。因为它用起来特别的舒服合手,刨料时不管遇到疤子节子戗茬顺茬,都能刨得平净光滑,且不会塞住刨花。这样好使的刨子并非人人都做得出来,从选料到制作都要花费心思。在以后的使用中还要经过不间断的完善,才会变成现在的出神入化。横山虽未索要过,但是目光里已经表露出一种贪婪的喜爱,只是王顺才一直都在装傻,心里舍不得。

说这些,是为了表明王顺才的木工手艺真的很好,很得横山的赏识。可这时的王顺才已经琢磨着要离开这里了。这件事不关乎爱国也不关乎抗日,因为不管是王顺才还是横山,对于日本侵略中国抑或中国被日本占领,都无能为力。他们出门在外的唯一目的就是挣钱。

说不好横山挣到钱后干什么,反正王顺才挣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带回山东老家交给父亲买田地。这也是他和哥哥、弟弟被父亲一个又一个撵到外面打工的企盼。当初走进这个大部分中国人并不十分情愿进来的木器厂,一是老张拉帮,二是横山答应的工钱比中国老板高。可让王顺才想不到的是横山不守承诺,年底结账时只肯给工人们一半薪水。他说因为打仗,他的买卖大大地不行,他没有钱,只能给大家这么多。

买卖的好与坏工人最清楚,一年里他们没有一天空闲,还常从老阳儿没出山干到月亮又爬上天空。况且,没有一件做好的家具积压在厂子里。工人们把这些讲给横山听,横山把头摇得像面小拨浪鼓,说:“东西的拉走了,钱的没人给,我的没有钱,现在。以后有钱了,统统给,给齐的。”王顺才说:“俺辞工,你给俺结钱,俺回家娶媳妇。”横山说:“良民证、军部的扣着,要不回来,你的、走不成。”

没有良民证在沈阳城里寸步难行,随时都有被抓住砍头的危险。这一点王顺才感受深刻。前一段时间横山把工人的良民证收走,缴到军部补办新证,一直也没还回来。现在,这就成了他限制工人们辞工的手段,而且特别管用!

结果,那一年的春节,王顺才没能回家。这让他不能忍受,父母和他们约定,每一年的春节不管他们在外面挣钱多少,必须在年三十的头两天赶回山东老家。一来父母要看看他们是否毫发无损,二来他们也要看看父母是否安康依旧。然后是一顿热热闹闹、丰盛无比的年夜饭。最让他们在意的是父亲在喝完三盅酒后,会拿出一个账簿,把哥几个在外打工这一年来捎回钱的数目,一笔笔,准确无误地、唱诗一样地报出来,并加以点评。然后,父母给每个在外辛苦了一年的儿子各敬一杯酒。那一刻,绝对叫人兴奋,是骄傲是沮丧还是无地自容,都在那一刻忐忑地等待里。它将决定你这一顿年夜饭吃得滋润还是不滋润!哥几个在外面拼死拉活地干,不就为了一年中的这么一小会儿吗?可是,那一年的春节,王顺才没能喝上父母敬的那盅酒,只能在遥远的沈阳城里,守着足以冻死人的黑夜,虔诚地向远在山东的父母敬上一杯凉凉的劣酒。

还有一件事让王顺才受不了;自去年秋天几个日本军人到厂里来过一趟后,厂子里就断不了地做一些在他看来既没什么用处,又会耽搁自己手艺的小箱子。从箱子的尺寸上看,说是衣箱或是物品箱实在太小,说是妆奁、或者首饰盒又嫌太大。况且,虽然做的时侯要求规矩精致,可是做完后既不包绸也不油饰,就那么白不呲咧地被军人们装在车中拉走了。可见不是家具。

他就想不明白了,既然只是个随便装什么杂物件的小木箱,又何必动用他们这些个耍手艺的师傅?这不是硬逼着盖楼的瓦匠垒鸡窝吗?还不是一件两件,也不是十件百十件,而是几百上千地做。想想吧,让一个以耍手艺为荣的年轻人每天都周而复始、枯燥无味地干着一件既无需手艺又无需费脑的工作,简直就是对手艺的污辱。时间长了,真可以把人干成傻子!可是,横山不这么认为,每当做这些小箱子的时候,他就变了一个人,像吃了福寿膏,兴奋。白天干了夜里还干,还逼着工人们和他一起打更熬夜地干。对质量的要求也更加苛刻,一丁点儿的瑕疵也会招来他咬牙切齿的愤怒、咆哮,或是莫名其妙地张牙舞爪。以致工人们累得像是没了筋和骨头,就这样,还要时不时地担心老板何时会疯掉。

这可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这句话没人敢和横山说。刚开始做木箱的时候,横山有言在先,他说:“这一回,你们的、是特别光荣地干活的,所以的,要特别用心地干,快快地干,不允许怠慢的!怠慢的决不允许!”

王顺才可没想过干活为什么会光荣或是耻辱,只是干过一段时间后打心眼里产生了厌烦。私下里,他打定主意:一旦要回良民证,立刻辞工。不在乎下一个老板给的工钱多与少。总之,他要离开,为了不丢掉手艺,因为这是他一辈子赖以吃饭的本钱。

恰在此时,家里来信,让他回家成亲。趁着一批箱子做完,下一批活儿还没来的空隙,逮着横山心情偶尔愉快的瞬间,他小心地说:“横山先生,俺家老人来信催俺回家成亲,日子都选好了。”他把信拿给横山看。

横山不看,嘟起嘴,把个大肉脑袋又摇成了个拨浪鼓样,说:“宅,箱子的做不完,你的良民证的没有。良民证的没有,你的出不了沈阳。”

王顺才问:“良民证咋还没办下来?”

横山说:“噢,我的,不知道。”

王顺才相信横山什么都知道,只是用这种方法圈住工人,不让他们辞工,好没日没夜地给他加工小箱子。那箱子不大不小的到底有什么用?莫非真像工友们私下议论的是用来装子弹?要不然,怎么会是穿军装的鬼子兵开着军车拉走?要真那样,他更要赶快离开!

同类推荐
  •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古怪,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就会重复和再现一些东西。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汉演义(下)

    《前汉演义》记述的朝代包括秦和西汉,从秦王嬴政出身讲起,到西汉政权被王莽篡夺为止,共两个半世纪。书中较细地描述了秦朝暴政、楚汉相争、汉武帝开疆拓土,也揶揄了妄想成仙的秦皇汉武,揭露了王莽的阴险狡诈。《前汉演义》较好地描绘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初期的面貌。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老郎官犯颜救魏尚 贤丞相当面劾邓通”到“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的历史。从封建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到七国之乱,从汉武时期对匈奴的追亡逐北到张骞通西域,从昭君出塞到西汉后期外戚掌权,直到王莽篡朝等的历史一一铺陈开来……
  • 福尔摩斯探案集2:最后一案

    福尔摩斯探案集2:最后一案

    本书收录了《海军的协议》《黄脸人》《“格罗利亚司各特”号三桅帆船》《马尔斯格瑞夫礼典》《最后一案》等11篇著名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书中故事惊险刺激,情节引人入胜。11篇故事各有风格,或神秘诡异,或曲折离奇。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由福尔摩斯带领读者拨开迷雾,直击真相。可以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迷不可不读的推理佳作。
  • 栗坡纪事

    栗坡纪事

    县农业局办公室秘书王小文和县科协科技股股长刘朝前平时在单位赶班赶惯了,都有起早床的习惯,到栗坡村蹲点七八个月了,照常是六点多钟起床,起床后又没得事干,就在村外散步。栗坡村距县、乡比较偏远,只有一条简易公路通往乡政府。由于板栗溪上那座三眼桥还没有竣工,汽车进村出村都要在溪滩上跑一段路。但这地方山青水秀,空气清新。他们沿着村口那条水泥水渠往前走,过了村前的稻田,不远处,便看到一条快要完工的支渠傍着山垭盘盘绕绕。村支书吴进财一个人坐在新修的支渠前默默地吸旱烟。两人走过去,和吴支书打招呼。
  • 夜生花

    夜生花

    那封周露绝不相信会出现的信,终于被寄来了。蓝信封,快递,像对方承诺的那样。信封上有一股淡淡香气。不是香水气味,也不是油墨香。周露十分熟悉这股气味。是那个人身上的气息。一种古老的,叫作鸦片的东西。那个人名叫彭颖,在周露供职的心理咨询中心治疗了半年有余。一周前,彭颖突然决定结束治疗。彭颖恢复的情况并不理想,不过她说,最近工作开始忙碌,不会再有余暇。彭颖的问题是失眠。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就吸食鸦片。小小的黑色膏块,换来脑海短暂的宁静。
热门推荐
  • 治安管理与执法监督

    治安管理与执法监督

    治安管理违法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而事实上,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百姓不懂法。为了让老百姓知晓哪些行为是治安违法行为,本书以浅显生动的语言,精选大量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系统讲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治安违法行为。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的守法意识,避免违法行为,并能利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 神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神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最著名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国的神奇之旅。但丁在“人生旅途过半”时,于某个夜晚误入了一座幽暗险恶的森林。当太阳升起时,有三只凶猛的野兽——狮、豹、狼分别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时伟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维吉尔受但丁心爱女子——圣女贝雅特丽齐之托,帮助但丁脱离险境并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在到达地上乐园时,贝雅特丽齐出现并接替维吉尔的向导工作,带领但丁游历天国,让他见识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真正的爱与欢乐。作者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优秀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现实,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性的理解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 管人的30个绝招

    管人的30个绝招

    一切活跃着的组织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正是我们即将阐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本书以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积累、深入的研究为读者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纷呈、发人深省的管理绝招。在两位作者精辟的观点、超脱的视角、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让读者体会到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阅读快感。
  • 谋斗:门主夫人要越狱

    谋斗:门主夫人要越狱

    一个是从小就腹黑的穿越女,一个是冷漠霸道又不少孩子气的十岁小屁孩儿,且看他们怎么折腾。
  • 英俊王子的故事

    英俊王子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火影之千寻者

    火影之千寻者

    一个在千万般,寻找黑暗中光明希翼的少年,握世人生死,转世间轮回,独创“念"之血继,带着最初幻想,此后,纵横火影,遨游忍界。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魅颜狂杀

    魅颜狂杀

    她,腾龙集团大小姐,天生冷心冷情,无人能触其心思,却为血亲,不惜逆天改命,放弃一切。她,斗龙将府的痴傻小姐,空有一副好皮囊,却文不成,武不就,受尽世人嘲笑。一次时空的交错,一场命运的交叠,当痴傻无能的躯体注入冷漠强大的灵魂,将会绽放出怎样的璀璨光华。紫衣魅颜,血染衣襟,为护亲友、爱人,且看她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如何玄、武双修,立于这个世界巅峰、傲视天下!【片段一】“当凤凰的涅槃火焰燃遍整个炼狱,我愿在黄泉彼岸种满曼珠沙华,等你归来…”他的声音就这般突然的在她耳边响起,让她在不知不觉间,就已泪流满面。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就算你再痛、再怨,当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余下的只有委屈。【片段二】“就算人是我杀的又如何!”高台上,她一脸桀骜不驯,“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今日我便是手染鲜血又何妨!”“你要以英雄自比么,你不配!你这个杀人魔!”台下一个声音尖叫,尖刻的声音刺痛了每一个人的耳膜。“哈哈!”这一刻她笑的张狂,“就算是杀人魔又如何,我说过胆敢以卑鄙手段伤我朋友者,我宿云夏定叫他生!不!如!死!”【片段三】鲜血飞溅,她站在人群中,脸上带着嗜血的笑容:“我说过伤我家人者,杀无赦!人挡杀人,天阻破天!”“宿云夏!宿府叛国通敌,今日你还要顽抗到底么!?”“叛国通敌?即墨永夜,这顶大帽子宿家承受不起!”宿云夏笑的讽刺,“功高震主便要除之么!?今日之事我已记下。他日,必毁了你的江山、乱了你的社稷!”
  • 星星之家

    星星之家

    从天而降,他来到的是异乡,还是本来就是他该生存的地方。在这里,他有了想要捍卫的家,有了想守护的人,可危机似乎并没有因为他的远遁而消失,后面又会发生什么。他又将在这个星球释放什么样的力量,又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回归家乡。
  • 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电影11月4日上映。从《手机》的真话之难寻与说谎之必要,到《我叫刘跃进》人际间的偶然与必然,鬼才作家刘震云费时三年创作《一句顶一万句》为生而为人,“觅知音”之必要。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个出走,一个回归,他们寻寻觅觅,与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试图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无助。从荒野的乡村到繁忙的大都会,由20世纪中叶到新世纪初,不论是高高在上的县长、镇长,还是老师、理发师、屠夫、染坊工、传教士等寻常百姓,当说话成了唯一的沟通管道,语言又无法直达核心,孤独便永远如影随形!寻常人的事件,串连成不平凡的故事。刘震云说这是目前为止,他最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