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奇故事(上旬)》2012年第06期
栏目:特别推荐
两年前,在教育局当副局长的老常渐渐厌倦了城市的喧闹拥挤,他十分倾心野外的宁静和新鲜空气,便辞职来到离城三十多里的冯村,租赁一千亩山地,种植了上万棵柑橘树苗。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泉而饮,耕田而食。老常对这种生活非常满意,感觉精神焕发,心情舒畅,犹如年轻了十岁。
如今,望着万紫千红、郁郁葱葱的山坡,老常伫立山顶,欣赏世外桃源的美景,感叹人生的美好:闲时做山中野鹤,忙时做村野农夫。夫复何求?
这天上午,老常正要到后山上割些荆条用于扎院墙篱笆,忽见一个年轻女人慌慌张张地往山上跑来,身后有一群人喊叫着狂追。他觉得不对劲,走到院墙篱笆外瞭望,只见那个女人披头散发,嘴唇发青,跌跌撞撞地跑来。
女人惊恐万状,看见老常,似乎见到了救星,上前一把拉住老常的衣服,跪地哀求:“求你救救我吧,他们把我骗到这里强行成亲,我刚才偷跑了出来,他们在追我。”女人情绪激动,气喘吁吁,显然受到了极度的惊吓。
老常一听很生气,这都什么时代了,竟然还有抢人的事情发生?他一把扶起女人,坚定地说:“你放心,有我在,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女人似乎仍然心神不定,不安地问:“这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老常点头称是。女人说:“他们人多,野蛮不讲理,你会吃亏的。”
老常听了,觉得有理,这才冷静下来,思忖这里穷乡僻壤,不比城里,若真的上来一群人,动起手来自己哪里是对手?不要说保护女人,恐怕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他四周看了看,除了房子和一堆柴火外,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该往哪里藏这个女人呢?
他忽地灵机一动,有了主意,把女人拉进屋里,说:“我把你锁在屋里,我到山坡上去割荆条。他们来人见房门锁着,没人在家,就不会怀疑你藏在屋里。先把他们哄走了再说。”说完,他嘱咐女人待在屋里不要出声,然后,锁上房门,拿起一把镰刀,到屋后的山坡上去了。
不多时,一群人吵吵嚷嚷地追到老常的院子旁边,一个年轻后生急匆匆地走在前面。老常蹲在山坡上的草丛中,往下窥视,只见那人体格粗壮,嘴唇上留着八字胡,目露凶光,显得有些莽撞。看样子,来人不是善茬儿,那女人八成是碰上了本地的地头蛇。
八字胡的身后紧跟着的一个中年人,瘦高个,有点驼背。这个人老常以前见过,他是冯村的人,名叫冯子平,今年四十来岁,满脸麻子,至今仍是光棍一条,曾经央求过老常给他介绍对象。老常猜测那年轻女人可能就是冯子平弄来的。
这时,众人走进院,屋前屋后四处查看,扒开柴火堆往里瞄。八字胡对着四周喊道:“有人没有?”不见有动静,便恶狠狠地说:“把门砸开,那娘们一定藏在屋里。”只听“咣当”一声,他将门推出一条缝隙,探头从门缝往屋里瞧。
老常见此情景,担心门被砸开,于是他忙站起来,扛起一捆荆条,假装刚从后山回来,一边走一边朝院里的人喊道:“喂,你们找谁啊?”八字胡怒气冲冲地吼道:“人呢?把人交出来!”老常问:“什么人?”冯子平急得双脚乱跳:“我老婆跑了,是不是躲在你屋里?”老常急忙跟他解释说,自己一大早都在后山割荆条,屋里没人。
“你看见一个女人跑上来了吗?”冯子平又问。老常顺手朝后山指了指说:“刚才看见一个女人朝山那边去了。”众人听了,二话不说,簇拥着往山上追去。八字胡瞪眼瞅着远处的老常,半信半疑地喊道:“你别想把那贱货藏起来,那是俺二叔花钱买来的。哼,我们今天一定要找到她,你要是敢帮她逃走,就别想在冯村混了。”说完,也尾随着那帮人钻进了山里。
看着这帮人远去的背影,老常这才放心,回到院里,开门进屋,对女人说:“他们走了,你出来吧。”
女人心有余悸,缓步走到堂屋,望着老常,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老伯。”老常煞有介事地说:“不用谢,叫我老常好了。你叫什么名字?”女人仔细看了看老常,惊叫道:“老常,我见过你,你还记得我吗?我是鲁姬萍,三年前在婚姻介绍所里,我们见过面。”听女人这么一说,老常上下打量她一番,这才认出来,原来是她。
三年前,老常还在单位上班,因老伴早年去世,孩子到外地上学,每天回到空荡荡的家,感觉孤独寂寞,百无聊赖,遂产生了再找个女人做伴的想法。
老常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登记了征婚资料。没过几天,就被安排与一位女士见面。见面那天,老常按时来到婚姻介绍所的会客室里。
一位面容姣好的女士被领进屋内,她就是鲁姬萍,二十五岁。老常一看对方青春靓丽,感觉希望不大,便打算离去。不料鲁姬萍却一点也不拘束,大方地声明她不在乎两人的年龄差距,只要人好就行。老常这才安心地跟她聊了起来。女士似乎对老常很满意,一会儿倒茶,一会儿开易拉罐饮料,不是递甜点,就是拿花生米,一会儿的工夫就把茶几上摆放的小食品全部打开了。弄得老常应接不暇,心花怒放。
双方皆感满意。女士说想去商场里买双鞋,便起身告辞。老常觉得自己反正也没有别的事情,就提出跟她一起去。女士欣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