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27200000001

第1章 李竹的婚事(1)

来源:《伊犁河》2011年第02期

栏目:消闲阅读

这个冬天像我小时候的冬天:刚刚进入腊月,铺天盖地的就都是雪了。那雪一片接着一片落在草垛上、猪圈上的塑料纸上,灰黄色的麦田里,还有园子里青菜上。光秃秃的树丫上细细地竖着一些雪白。风有时候呼啦啦地吹过穿堂,吹过去年贴在门上的对联。那红对联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墨迹也成了灰黑色,墨水顺着雨水浸渍的路线滑下来,在灰白的红纸上划出一道道浅灰的线。

雪停的第三个午后,我坐在门口,和来串门的老太太们说起我去世十几年的奶奶,她们身体还很好,而她已经在青河边的桃树下躺了十二个年头了。想着我就有点悲伤,就是这个时候,村边的小路上突突地驶过一辆摩托车,车子后座上坐着一个年青的姑娘。一个老太太说:“快看,老李家的大丫头和她女婿,后天就结婚了。”李竹?那是李竹?

我的面前只能看见九年前的李竹的样子。矮矮的个子,光洁的脸,头发永远扎成对称的两个高高翘起的尾巴。走起来两个发辫忽闪忽闪的,阳光下像两条跳跃的鱼。

想到这儿,我忽然笑了:就这样的小丫头就结婚了?“笑啥哩?李竹比你还大一岁呢,今年都25了,唉,可算是嫁掉了。”孔家老太太一边抽烟,一边摇头,“农村女娃不念书还不早早找个婆家可不让大人操心死。不像你,一边念大学一边还能找对象,毕业了就嫁掉了……”看着孔老太一本正经地论述,再看看她吞云吐雾的模样,我笑出了更大声儿。

晚上和妈妈说起李竹,妈说:“人家老李两口子不受礼,我都跑几趟了,说什么都不受。”

“咋回事嘛?”

“谁知道那两口子咋想的!”

“那我总得送点啥吧,我们上学时在一块那么好,妈,你说我送点啥好呢?”以前过年总不回家,今年回来一趟这么巧碰上儿时伙伴的大喜事,多好呀。

“女孩子家的,送点啥不行啊,枕头啊,喜瓶啊,多了去了。”妈妈漫不经心地说。

“唉,明天又不逢集,后天人家就走了,这么急。”我有点恼。

“到桥头大宝家拿一对喜瓶吧,明天上午送去不就行了。”

“嗯,也只好这样了。”我恹恹地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踩着前几日的积雪到桥头大宝商店买了一对喜瓶。红色的瓶身上是一对色彩鲜艳的鸳鸯,鸳鸯上面一个大大的囍字。赶着中午前,我提着喜瓶送到李竹家。

天有点灰灰的,像路边落满灰尘的雪,太阳在云朵之中略显虚弱,然而没有风,只是阴阴地冷。村里的路仍是和以前一样的坑坑洼洼,如果不是冷,地面上了冻,这路简直没法下足。

李竹家离我们家隔着一个村子的距离,她家在东,我家在西。倒是奶奶家和她家相近。小时候我在奶奶家住,就常常在她家玩,不过那时候常常是骂架,大人们怂恿着,看,比一比,你俩谁最厉害,于是她在她家门口的枣树下,我在奶奶家的柿子树下,开起战来,然而再过一天就又好了,她给我梳好看的小辫子,我给她摘奶奶院子里的无花果……

这样想的时候,就到了李竹家了,然而她并不在家,她妹妹李菊接过喜瓶,说她到镇上洗澡去了,一会就回来,叫我到里屋等一会。

她们家的房子已经变成了楼房,和村里很多人家的房子一样,粗糙的墙面上水泥沙子的模样赫然在目,加上房檐走廊都没来得及装修,乱七八糟的建筑材料堆在二楼的拐角,实在算不上好看。大门口的那棵枣树已经不在了。我在原来那树存在的地方楞了一会:原来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在枣子成熟的时节,每天中午,我都早早地来到她家等她一起上学,那粗壮的大枣树上挂满了青红的大枣。于是我在等她的间隙里,脱掉鞋子,褪去袜子,哧溜几下就爬到树上,再下来的时候空空的书包里就装满了大颗大颗半红的枣子。同时多出来的还有胳膊手指上毛虫蜇出的斑疙瘩。李竹吃好饭我们就一路走着晃着到了学校。那些路上没吃完的枣子就分给同学。

枣树长得很慢,几年也长不了多粗。李竹家的那棵枣树最少得有六七十年了。但是现在那枣树已经不在了。

院子里临时支了一个煤炉子,煤火正旺旺地烧着,她的一个老姑姑在烧热水。地面上有太多打扫之后仍旧掩饰不了的狼藉。凸起的水泥疙瘩上还有未融的残雪,一张旧木床上乱七八糟地堆着一摊子菜蔬,大概是为明天的结婚准备的。

“妈,李桃来了!”李菊冲里间喊了一声,她妈妈正躺在里间的软床(一种木头框子,木头支架上用麻绳或者废弃的水管编织的床),听见女儿的声音头略略抬了一抬,我赶紧走进去。

“大娘,你咋了,身体不舒服?”

“老毛病又犯了。”她略微地欠了一欠身子,想要坐起来,我连忙去扶她要她还是躺下的好。李竹妈苦笑着:“年纪大了,这毛病那毛病的都找上门来,老毛病又撵不走,成天只能躺在床上,啥活也不能干,像个废人似的。”

“大娘,可别这么想,你看你家啥不收拾得有条有理的,竹子、菊子都能挣钱了,就等着享福吧!”病中的人,尤其是稍微上了点年纪又不算太老的病中之人,都会这么嘲弄自己。在乡下的尤其又居多。我也几乎习惯了。

然而她的泪已经下来了,我突然慌了:“大娘,别难过,谁还没个病没个灾的,竹子都要出门子了,真快呀!”只好转移话题。

然而她的泪更多了:“唉,我对不住竹子呀,那时候她成绩多好呀,我硬是没让她上完初中,不然,也和你一样,也是个大学生了……”李竹妈妈哽咽了。

是呀,那时候李竹和我,我们俩成绩是全校老师的骄傲,不是她第一就是我第一,又是一个村的,我们村的人到外村去做生意,那村里的老师都会向他们说起。他们回来再学一遍给我们的父母,于是我们的脸上都是看得见的高兴。然而各家父母的反应不同。我爸常年不在家,妈妈又不识字,只要别人夸我成绩好,她就觉得脸上特别有光;李竹家就不一样了,她妈妈听见这样的话,常常是眉头一皱,眼睛一翻,嘴巴一撇:女孩家念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嫁到别人家去?

现在,李竹终于要嫁到别人家去了。

“嗨,哪是那么说的,现在大学生毕业了也是给别人打工,工作也不好找,你没看电视天天都说大学生找不着工作吗?”我吸了一口气,“你看你侄女我,到现在还在家里呆着,我爸妈可愁死了。这么多年的学算是白上了。”

她不说话了。

我也找不到合适的话,又不好沉默,就问问她李竹对象的情况。

好像并不是李竹从前跟我说过的那个一直追她的男孩子。

“她姑姑给介绍的,也是在外面打工的小伙子,丑得很。”李竹妈妈说,仿佛是很不满意的。

“啥丑俊的,你们家竹子看中不就成了,俊也不能当饭吃呀。呵呵。”

“也就是,只要她能过好就行了。找对象的事我也不想管她,我亏她的太多了。”

“呵呵……”

“姐,你回来了,李桃来找你玩了。”李菊的声音从外屋传来。

我赶紧跑出来:幸好李竹回来了。

“呀,你咋回来了,多长时间没见你了!”李竹兴奋地说。这是自我上大学后五年里的的第一次相见。我上学、工作,她在温州打工,过年我去上海的父母那里过年,她回老家,哪里能见到。偶尔只打个电话,她的号码又经常换。

“听说你明天结婚了,我才知道,来看看你,嘿嘿。”

“嗨,明天的期,你明天来吃饭吧,家里没请人,就自己的几个亲戚。”看得出来她很高兴。我说不了,明天我得去外婆家看看,很久没回家,亲戚家都得走一趟。

李竹有点失望,不过是转瞬即逝的。

我们互相调侃着,彼此说着打击对方却又实则羡慕的话。李竹初中还没毕业就被妈妈从学校里拽了回来,和村里的几个姑娘一起到温州打工了。在我还上中学的时候,她每年过年回家一趟,我们寒假才见上一面,然而也是不常常的,她要经常和她的那些工友聚会,不是他们到她家,就是她到他们家。这样的聚会在过年时候显得尤其热闹和喜庆。年纪相仿的男男女女们在一起就像亲密的兄弟姐妹一般。我那时就非常羡慕她,而她到我家来,到我的书桌前,翻翻我的课本就会说,还是上学好。

那时我并不能理解上学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我只是觉得如果不上学我就做不成别的事,像她一样学缝纫,我肯定做不来,我手脚笨,女孩子做的活儿我一样也不会。隔壁家的李云和我一样大,炒菜做饭蒸馒头样样做得好,甚至我妈她们这个年纪都几乎不做的纳鞋底,李云都做得有板有眼。我妈常常就叹息说我将来考不上学可怎么办。而现如今,学倒是考上了,但她发愁的又是我的工作和对象了。总有她愁不完的事。

李竹和我一直站在煤火暗淡的炉子旁边,她手里还拎着洗澡换洗的衣服,烫卷了的头发发梢上,水有一滴没一滴地滴下来。挑染成酒红色的头发在微弱的太阳光下不甚分明。她依然是那般瘦小的模样。一件白色翻领的外套上已经有了灰黑的颜色,紧身裤塞在一双尖头的高跟靴子里,细瘦的腿愈发瘦了。

我看着她,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哎,桃,有男朋友了没?”她忽然神秘兮兮地说。

“啊,哈哈,不着急,男人嘛,不多的是。嘿嘿。”我打着哈哈。

她盯着我的脚,不说话,停了一会,她抬头看看我,一本正经地说:“不小了,你都毕业了,该谈一个了。”

“嗯,嗯,在物色呢,嘿嘿,哪天你给介绍个。”

“你能看上谁呀?那个谁谁都是三个孩子的爸了。嘿嘿……”

“晕,你这丫头!”我提着拳头就要打她,她赶紧跑开了,一边跑一边笑。

那个谁谁就是初中时她帮我追的男孩子。那时候,她绝对可以算是胆大妄为,人家女朋友就和人家同学同班还同桌,她愣是替我写了封情书塞到人家桌肚里。后来晚自习后,那谁谁的女朋友就找我兴师问罪来了。她却跟着我一直走到操场的篮球架下,装模作样地对那女孩说:哎,写个信咋了,又不是你的,再说他脸上也没贴你的名字啊!

同类推荐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热血之花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热血之花

    热血之花作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的北平,开拓了爱国间谍题材的先河,描写了在教员张竞存的领导下,天津市民同心协力抵御日寇、保卫天津的故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日寇侵占天津时的狂轰滥炸和血腥杀戮。
  • 恼人的荷兰名画

    恼人的荷兰名画

    《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和宿敌莫里亚蒂教授在瑞士的莱辛巴赫瀑布决战,双双坠入瀑布之中。好友的不幸让我伤心欲绝,无力经营诊所,对身边的爱妻玛丽·摩斯坦也变得漠不关心,整天昏昏然。俗话说,时间是治愈心理创伤的良药。我开始着手把记忆中有关福尔摩斯的探案经历记录下来,但是这些回忆都是零散的,尤其是关于他的早期生活更是间接和不系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福尔摩斯最早办理的一起案件,是关于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的《耶稣降生图》失窃的案件。
  • Secret base

    Secret base

    “我回来了。”玄关处传来了三上崇水的声音,他匆忙换了运动鞋,鞋架旁的指针已经转到了十二点过半,过了三上家午餐开饭的时间。 “哥,你好慢。”干净的声音自里屋传来,那是崇水的弟弟三上雪哉,“菜都冷得差不多了。”“抱歉,整理资料慢了一点儿。”崇水并没有露出多歉疚的表情,他本来就是个不擅长表达感情的人。“我刚才把锅子热了一下,”父亲笑眯眯地从厨房走出来,他把手里的青绿色石锅放在木桌上,招呼崇水赶快坐下吃。
  • 六月的话题

    六月的话题

    伍巴子遇到一件蹊跷事。这天下午回家,他爬着楼梯无意中出个虚恭,就把腰给扭了。说“虚恭”是书面语,通俗了说就是放屁。在伍巴子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有一句歇后语,叫“放屁扭腰一寸劲儿”。由此可见这种生理现象极少发生。这就使伍巴子突然有了种不祥的预感。他心惊肉跳地想,别是儿子文强那里又闹出了什么事吧?说宿命也好,说迷信也罢,其实人产生这些念头都是年龄所致。就如同50岁一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栓塞前列腺肥大一类的乱病就会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一样。一上40岁,就由不得你不想它了。
  • 我的爱与你无关

    我的爱与你无关

    年轻的辽大心理学女老师沈沉渔,一次在酒吧中,她兴起给同住的小女生雷丝表演勾男术,却不料招惹的男生是辽大新入学的研究生谢超。开学后,沉渔最不想遇见谢超,却偏偏狭路相逢。雷丝的老师温明轩传说为情跳楼自杀,这个举动一下子俘虏了沉渔的心,使她对温明轩未见便已钟情。
热门推荐
  • 摸金传人1:明陵疑冢

    摸金传人1:明陵疑冢

    陶城朱家是延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穴探险有效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九死一生,揭开尘封千年谜团,寻得楼兰古城,揭晓香妃谜案。千里奔赴大清祖穴长白山,苦战守墓部族历尽艰辛获取龙珠,破解流传了三百年的秘辛。
  • 女配的快穿逆袭记

    女配的快穿逆袭记

    月熙就这样被车撞死了,莫名其妙的捡了一个系统。想要回家?得帮系统打工,去各个世界消灭怨气,收集能量…哎,月熙表示——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被系统坑了,就是个免费打工苦力月熙哭了,什么时候能回家啊
  •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残缺本)

    《罗汉传》全称《新刻全像二十四尊罗汉传》,书中将中国高僧、信徒(如慧可、梁武帝、宝志等)混入西来诸罗汉之中,反映了达摩来东土自传佛教的特点。书题二十四尊罗汉,实为二十三罗汉。
  • 名侦探柯南之移动炸弹

    名侦探柯南之移动炸弹

    目前周更,谢绝催更。不许寄刀片,也不能有关小黑屋这种危险的想法。(本书搞笑逗成分为主) 书友群号:933504247
  • SHERRY雪莉

    SHERRY雪莉

    空气焦躁不安的浮动,最后终于喷涌出巨大的爆炸声,于是我又看到了她,她从渺远处灰白的天空滑翔而来,像幽灵一样飞过我的头顶。当时我正背着皮包穿着风衣,毫无表情的走过天桥,她就来了,我感觉到只属于她的风强劲地吹过我了,像西伯利亚冬季风,带着坚硬和干燥,像她一样。而几乎是一瞬间,她就将我完全俘获,我浑身僵硬颤抖,触电般的不能再走一步路。
  • 一辈子只爱你一人

    一辈子只爱你一人

    或许人生的一见生情,也可以是永远的感情。
  • 爱情界线

    爱情界线

    林家养女,林一一,聪明可爱,甜美动人。英俊帅气的学霸兄长林绍辉,被她视为偶像。曾扬言,找男朋友,就得找哥哥林绍辉那样的。林家养子,林绍辉,林氏集团理想的继承人。从小就知道,与妹妹林一一,不是亲兄妹关系。从成年的那刻起,就将自己的妹妹林一一,视为此生唯一的爱人,发誓要守护她一生。然而,当事实摆在眼前的那一刻,却令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恩情,亲情,友情,都不可辜负。彼此的感情,又将如何自处?
  • 10天打造强大内心

    10天打造强大内心

    一个人的内心像一个气球,内心强大的人伸缩的范围就大,内心弱小的人伸缩的范围就小。对于同样的坎坷,内心强大者比内心弱小者更能从容淡定地去面对和处理。《10天打造强大内心》从对人内心的分析、内心强大与弱小的不同表现、内心强大的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指导读者塑造强大的内心。具备强大内心的人,脚下即使不是坦途,步子也一样坚定!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此书早已被广泛流传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运用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部传奇的兵法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孙武的传奇人生。读《兵家鼻祖:孙武》,不但可以感受到孙武生活中的曲折、离奇,又能够被战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紧张形势所牵掣,也能够了解到孙武、伍子胥、吴王阖间、伯韵等人物的性格、脾气,以及品质的不同。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