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河文学》2010年第01期
栏目:史海钩沉
上甘岭上枪炮响 英勇拼杀阻敢狂
慷捐患骨争寸土 打败美帝野心狼
特级英雄黄继光 凯歌百代美名扬
上个世纪的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在举世闻名的朝鲜战场五圣山战区上甘岭。由我所在的45师135团两个连队扼守仅3.7平方公里、正面宽仅2.5公里的弹丸之地(即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个山包),与以世界军界一致公认的世界最大的军事强国美国军队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展开了敌方称之为“金化攻势”、我军则称之为上甘岭战役的一场鏖战。
在这场历时43天的鏖战中,敌人先后共投入兵力6万余人,参战火炮1565门,坦克120辆,飞机3000余架次。
我军参战部队的兵力逐渐增加到躬000多人,参战火炮430门,没有飞机参战,最后出动了几辆坦克。炮火处于绝对劣势的我军扬我之长,以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近战、夜战及坑道战与之鏖战。
交战首天,敌向我阵地发射各种炮弹30余万发,投掷炸弹500余枚。整个战役中敌共向我阵地和封锁线发射炮弹190余万发,投掷炸弹1万余枚。阵地上的岩石被击碎成一尺多厚的粉末,山头标高削低了两米。战斗极其惨烈!
在如此惨烈的炮击下,我军将士们为了扼守住阵地,履行出征前的“壮烈”誓言,以敢于忘我的献身精神,以视死如归的战斗勇气,与敌人面对面地展开了反复争夺的拉锯战。在这你死我活的43个日日夜夜的拼杀中,我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打退敌人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毙、伤、俘敌25498人,其中全歼敌2个营又18个连218个排,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击毁坦克40辆、大口径火炮61门,消耗敌100多个建制连的器材装备,使敌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正如敌自己提前于11月6日不得不悲哀地宣布的“到此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是被打败了”那样,承认了我军地下之钢铁长城乃攻不破的防线。
上甘岭战役我军虽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惨得催人泪下。伤亡的11529人中,仅阵亡就高达5213人,因敌人的炮火不断轰击,遗体只抢下来了437具。其他被炸得粉身碎骨与阵地上的碎石尘土混为一体。长眠于异国他乡的上甘岭上!仅我15军30位英雄中,就有22位英勇牺牲在阵地上,其中16位在紧要关头拉响手雷等与敌同归于尽。我135团11位英雄中,就有9位英雄英勇地牺牲在阵地上,其中6位也是在紧要关头抱着爆破筒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幸存下来的两位二级战斗英雄易才学、邓章德于战后与我留下了合影纪念照。以表达对我对其英雄事迹的及时采访、如实整理上报的感激之情。这张三人合影纪念照我保存至今。我战前所在的战地宣传队撤编补充到战斗连队的30多人,战毕仅幸存3人。我虽幸存下来,却落得个集战伤工残于一身,在党的关怀下,才活到了今天。
回首往事撼心田,阵亡战友永怀念:他们为了实现党的“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公平”之宗旨而英勇地战斗,什么都未享受到就无私地慷捐忠骨而去了!而今我们这些从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离休老干部享受如此之高的待遇。况且这些是我一线工人忘我劳动所创造而提供的血汗钱。所以我甚感愧疚。
面对上述如此惨烈的鏖战,世界各国军界惊讶地一致公认:“上甘岭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激烈、最残酷、耗时最长、伤亡最大的一场战役!中共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从此,我中华人民共和国被世界各国予以正视,国际地位亦开始逐渐地提高,美帝国主义纠集其阵营的同伙对我国的经济封锁等也开始逐渐地崩溃!
上甘岭战役不仅在朝鲜战争史上,而且在世界战争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