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4600000004

第4章 原道训(4)

因此内心没有什么能够守候的,就只能通过外部的影响来自我装饰了。外部的装饰,不会浸润到肌肤,更不会进入骨髓,不会在内心中有所停滞,不会在心中发生任何作用。因此从外面进入的东西,如果不能在心中发生作用,就不会留下痕迹;从心中出去的东西,如果外面没有响应,也就不会得到实现。因此听到精妙的言论和良好的计谋,尽管是愚蠢的人也会感到高兴;论及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行为,尽管再没有德行的人也会知道羡慕。但是喜欢的人多,依照主张去行动的人少;羡慕的人多,真正去干的人少。为何这样呢?是不能够回复本性的原因。如果内心不去启发心窍,而勉强地去求得知识,并不能听进去,更不会牢记心上。这同聋子唱歌有什么分别呢?只是仿效别人唱歌而已,更不会从中获得快乐,声音从嘴里发出,一会儿就消散了。心是五脏的主导,它制约、指挥着四肢,使血气疏通,在人间这块是非之地发挥着作用,进出于百事门户之中。因此,如果心里没有获得道,却有治理天下万物的豪情壮志,这就像没有听觉的人想调和钟鼓之音,不能看见东西的人想喜欢斑斓的颜色一样,必定是不能办到的。

[原文]

故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许由小天下而不以己易尧者,志遗于天下也。所以然者何也?因天下而为天下也。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我身,身得则万物备矣。彻于心术之论,则嗜欲好憎外矣。是故无所喜而无所怒,无所乐而无所苦,万物玄同也,无非无是,化育玄耀,生而如死。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夫有天下者,岂必摄权持势,操生杀之柄而以行其号令邪?吾所谓有天下者,非谓此也,自得而已。自得则天下亦得我矣。吾与天下相得,则常相有已,又焉有不得容其间者乎?所谓自得者,全其身者也。全其身,则与道为一矣。

故虽游于江浔海裔,驰要褭,建翠盖,目观《掉羽》、《武象》之乐,耳听滔朗奇丽《激》、《抮》之音,扬郑卫之浩乐,结《激楚》之遗风,射沼滨之高鸟,逐苑囿之走兽,此齐民之所以淫泆流湎。圣人处之,不足以营其精神,乱其气志,使心怵然失其情性。处穷僻之乡,侧谿谷之间,隐于榛薄之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上漏下湿,润浸北房,雪霜滖灖①,浸潭苽蒋,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此齐民之所为形植黎累,忧悲而不得志也。圣人处之,不为愁悴怨怼,而不失其所以自乐也。是何也?则内有以通于天机,而不以贵贱贫富劳逸失其志德者也。故夫乌之哑哑,鹊之唶唶,岂尝为寒暑燥湿变其声哉!

是故夫得道已定,而不待万物之推移也,非以一时之变化而定吾所以自得也。吾所谓得者,性命之情处其所安也。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规矩不能方圆,钩绳不能曲直。天地之永,登丘不可为修,居卑不可为短。是故得道者,穷而不慑,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濡。是故不待势而尊,不待财而富,不待力而强,平虚下流,与化翱翔。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贪势名。是故不以康为乐,不以慊②为悲,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以随天地之所为。

[注释]

①滖灖(suímǐ)降霜、飞雪的样子。②慊:不足、简约。

[译文]

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可索取它。谁要索取它谁就要失败,谁想拥有它谁就要丧失它。从前许由看轻天下,不愿以自己来取代尧,这是由于他心里已经忘却了天下。许由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就是要依据天下就是天的自然规则来对待天下。天下的枢要不在别的地方,而是在我这里,不在别人身上而在我自己身上。只要身心获得满足,那么天地万物就算完备了。只要能够彻底掌握心术活动之理,那么喜好、爱憎自然就会置之心外了。因此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也没有什么值得烦心的,万物全部都是一样的了。没有什么不是,也没有什么是。万物生长发育,是上天的光明所造成。即使有生命活动,却都变为没有欲望似的。天下归属我所有,我亦归属天下所有,天下和我难道还有什么区分吗?所谓拥有天下,难道一定要掌控权势,操持生杀大权,随意发布命令吗?我所说的有天下,并不是如此,而是自己满意罢了。自己心中满足了,天下也就对我满足。我和天下彼此得到满足,那样就天下有我,我也有天下了。我怎么不能在当中从容活动呢?因此自己得到满足,就是保全自身的完备。能够保全自身的完整,就能够和道合为一体了。

因此虽然到江边海岸游玩,驾驭千里马,张着翡翠羽毛装扮的伞盖,眼睛看着《掉羽》、《武象》这样的舞蹈,耳朵听着振人心弦的《激》、《抮》音乐,回荡着郑、卫歌女那悠扬颤动的弦音,回旋着《激楚》的余音,射杀水旁的飞鸟,在苑囿里面捕获走兽。这些平常人认为非常快乐而沉迷的事情,圣人对待它们也不会因此而迷乱自己的精神,扰乱自己的心志,导致心中迷糊而变化自己的性情。至于居住在穷乡僻壤,退居在山谷、溪流之间,居住荒草丛生的地方,屋子四壁包围土墙,屋顶盖着茅草,用蓬草编成的门户,拿破瓮遮蔽的窗户用弯曲的桑条做成,上面漏雨,下面潮湿,打湿了居室,霜雪纷纷,打湿了苽蒋,游荡在广野大泽当中,徘徊在荒凉的山间。这就是平常百姓的遭遇,他们的形体瘦弱,面目黄黑,忧心悲伤而不得志。圣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也不会忧心悲伤,更不会变化。自得其乐的态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内心通彻了天然的奥旨,而不会因为贵贱、贫富、劳碌等境遇的不同,就丧失自己的德行。就像那哑哑叫的乌鸦和那鸣叫的鸟儿,难道由于冷热、燥湿的不同而变化它们的声音吗?

因此得道的人心志已经确定,而不需要等候万物的迁移变化。不是用一时的变化,来决定我得到自我满足的根源。我所说的“获得满足”,是指把性命之情放置最安定的地方。“性命”和人的形体同出一个来源。形体具备了,性命就形成了。性命形成而好憎等感情便出现了。因此士人一经交接便有固定的观点,女子出嫁有不能改变的贞节。就像规矩不能不能任意改变方圆,绳墨不能任意改变曲直一样。就像天地那样恒久永远不变,攀登高丘不能使它加长,处于低处也不能使它变低下。所以得道的人,贫困的时候不会惧怕,富贵的时候不慕荣华,处于高位不会危机,掌握满的东西不会倾倒,新的东西不显示光亮,使用很久的东西不会变化,进入火里不会烧焦,进入水中不会打湿。因此能够不待势力而显贵,不待财物而富有,不待力量而强大,像水一样流向平坦空虚之处,和自然变化一起运转。如果可以这样,能够像舜一样让金银藏在山上,把宝珠藏到深渊。不贪求财物,不谋求势名。因此不会把安康当作快乐,不把贫困当作悲哀,不把尊贵视为安逸,不把卑贱视为危险。形体、精神和气志,各自都有适合的场所,来适应天地的变化。

[原文]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夫举天下万物,蚑蛲贞虫,蠕动蚑作,皆知其所喜憎利害者,何也?以其性之在焉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何以知其然也?凡人之志,各有所在而神有所系者,其行也,足趎坎,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招之而不能见也,呼之而不能闻也,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故在于小则忘于大,在于中则忘于外,在于上则忘于下,在于左则忘于右,无所不充,则无所不在。是故贵虚者以毫末为宅也。今夫狂者之不能避水火之难而越沟渎之险者,岂无形神气志哉?然而用之异也。失其所守之位而离其外内之舍,是故举错不能当,动静不能中,终身运枯形于连嵝列埒之门,而蹈于污壑陷阱之中,虽生俱与人钧,然而不免为人戮笑者,何也?形神相失也。故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贪饕多欲之人,漠睧①于势利,诱慕于名位,冀以过人之智植于高世,则精神日以耗而弥远,久淫而不还,形闭中距,则神无由入矣。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俯仰。恬然则纵之,迫则用之。其纵之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发机。如是,则万物之化无不遇,而百事之变无不应。

[注释]

①漠睧(mián):糊涂,丧失理智貌。

[译文]

形是生命的客舍,气是生命的支柱,神是生命的主导。一旦它们当中哪一个丧失了应有的地位作用,那么这三个方面就会受到损害。因此圣人总是让人们各自处于应有的位置上,各自守住应有的职责,而不能互相冒犯。因此,形不是处于它所安宁的地方,就会遭损废置;气不适当地运转在它所应该充实的地方,就会泄露流失;神不是用在它所适合的地方,就会暗淡不明。对于这三种东西,不能不慎重地守护。

天下万物,小至蚑虫、蛲虫,蠕动爬行的小虫都有自己喜爱和憎恨的感情,知道利与害,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它们的本性存在而没有离弃,如果突然离去了本性,那么形体就不再成形了。现在,人之所以目光幽深、耳朵灵敏,身体健壮,关节能伸缩弯曲自如,能够分别出黑、白,分辨美、丑,智慧能够区别异、同,分辨是、非,这又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气充足而精神发挥着作用。又是怎么懂得这个道理的呢?凡是人的志气各不相同而精神与行动相关联。脚被树桩、洼坎绊倒,头撞击直木而没有知觉,向他招唤,他看不到;呼唤他,他听不到。他的耳朵、眼睛并没有丧失,然而毫无反应,什么原因呢?因为精神离开了应处的位置。因此,精神志气在小的方面就会忘记大的方面,处于中间就会忘了外面,处在上面就忘记下面,处在左边就忘记右边。处处都能寄托自己的精神志气,就能使自己无所不在。所以,重视虚静的人,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小的事物之上。现在那些疯狂的人,他们不能躲开水火的灾难和越过沟渎的危险,难道就没有形、神、气吗?有是有的,只是在使用上和正常人不同罢了。他们的神丧失了应该守护的位置,离去了体外和体内的居舍。因此他们的举措不合适,动静不合适,全身拖着病恹恹的形体行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挣扎在沟壑陷阱当中。他们尽管也和一般人一样地活着,却免不了被人们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他们的形和神分离的原因。因此说由精神作主宰,形体伴随便获得便利。用形体来束缚精神,精神随之而受到伤害。贪得无厌之人,惑乱于势利之中,被名利地位所诱使,希望凭借超人的智慧,立于高世,那么精神一天天耗损,而且越来越远,长久沉迷在其中而无法复还。形体象关闭了大门,不让精神进来,那么清静之性便不能进入了。因此天下常有盲目狂妄自我失去的祸患。这就像蜡烛一般,火焰愈燃烧而损耗得越快。精神和气志安静而一天天充足的人,就会强壮;精神烦燥而一天天耗损的人,就会衰老。因此有道德的人常常保养他的精神,柔和自己的气志,安静自己的身体,而和“道”一起盛衰沉浮。静漠的时候则放任它,急迫的时候便使用它。放任的时候就像衣服自然垂下,使用的时候就像发动弩机。像这样,万物的变化没有不能顺从对待的,而各种事物的变动便能一一适合了。

同类推荐
  •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为范立本。《明心宝鉴》是一部汇集了儒释道思想精华,荟萃了明代之前中国圣贤有关修身养性、安身立命、言行交友等方方面面处世哲学的人生教科书。全书分为继善、天理、顺命、孝行、正己、安分、存心、戒性、劝学、训子、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义、遵礼、存信、言语、交友、妇行共二十篇,六百余段短小精悍的名言警句。在明代,本书是比《菜根谭》更流行的劝善书、启蒙书,曾多次重刊、重印,万历皇帝还命人重辑修订一遍,是当时最流行的通俗读物之一。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卷)

    本书由袁贵仁、杨耕主编,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
  •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本书堪称当代国外学术界少见的博学之作。它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重要主题置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总体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说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热门推荐
  • 为你闹翻全世界

    为你闹翻全世界

    俗话说,冲钱就能变得更强,这亦是无数先辈用钞能力堆积出来的恒古真理。但除了这一最简单的方式之外,还有‘肝’这种稍难点、和‘欧’这种全凭脸的方式。陆离,性格中立、三观刚正、挺拔帅气、身无分文,他跳过时间、跨过空间、穿过维度、走过次元,只为找回那位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欠他的1000个金币。在面对鬼神的执念、人类的贪婪、邪恶的棋局、疯狂的计划。他摘掉了面具,卸下了伪装,顺便一并丢掉了节操,掏出了让人闻之色变的旷世神兵:“拖把沾屎,犹如吕布在世!”
  • 神道符召

    神道符召

    人道治世,三百年一轮回。龙气镇压统治天下,同时也积压怨气无数。而大虞定鼎天下,却已经有五百年了。 此时,青阳道将起,天下大劫将生! 一个带着六道天经的小小土地,却悄悄出现在凤来山上。立志健全神道,使阴阳各归其所!正是:符召成九品神道吾独尊
  • 娇妻在上:总裁一宠到底

    娇妻在上:总裁一宠到底

    帝都出了大新闻!果断狠辣的‘顾氏财团’总裁顾沉夜要订婚了!未婚妻还是被他一手搞破产的‘沐氏’小女儿沐浅浅!“顾少,据说您的未来岳母是被您逼死的?”顾沉夜脸色阴沉。“顾少,据说您未来岳父是您逼着跳楼的?”顾沉夜搂紧了沐浅浅的腰:“亲爱的,你告诉他们,我们很恩爱。”沐浅浅双目如刀:“顾沉夜,我恨不得杀了你,我就算是死都不会嫁给你!”破产姐妹VS商业巨子VS投行精英!甜虐甜虐的宠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夜色最倾城

    你是夜色最倾城

    夏月是一名警校生,孪生妹妹夏晚的意外死亡促使夏月走上查明真相的道路。这一路上,闷骚警官,七色落花,与夏月密切相关的死亡少女一一登场,带你走入一座迷宫的墙。夜色中有倾城晚月也有吞噬人心的黑暗,在这夜色之后出现的又将会是谁的脸?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英雄之歌

    英雄之歌

    2130年,加拿大,育空地区。天空中灰蒙蒙的,漫天飞舞着各色沙尘,这是一片丘陵;夹杂着臭味的风从丘陵北方山脉的隘口向丘陵里灌来,一百余年前,这里曾是动植物的天堂,现在,沙化的土地上唯一的绿色就是河边数厘米高的小草。黑色的河流从隘口穿过,向南流去,一个灰衣人在河道边小心地行走着,前方数公里外,一座三十余米高的金字塔状安全屋竖立在河边。那灰衣人走到金字塔前,这金字塔没有安全屋必备的岗哨与排气管,显然,它已被废弃许久。
  • 捣蛋鬼故事

    捣蛋鬼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爆宠萌妻:魔尊,举高高

    爆宠萌妻:魔尊,举高高

    “吾乃水族之女帝,四海皆知,唯吾独尊!” ———— 失忆后的锦兮除了记不起以前的事外,有着绝世容貌的她,俏皮蠢萌的性格是一点也没变,喜欢吃,喜欢玩,喜欢俊俏美男!被陆天泽救下后就赖着他不走了~从前,陆天泽从不正眼看任何女人,可遇到锦兮后,一切都变了。 锦兮蹦跶到陆天泽面前,嘟着小嘴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我想吃糖葫芦~” 陆天泽低头,嘬了一口她甜粉粉的小嘴,柔笑:“乖,等我一会。” …… 不一会,卖糖葫芦的摊位面前多了一位高贵俊美、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男人:“来两串糖葫芦…” (超甜宠文,1v1)
  • 梅林埠子

    梅林埠子

    一桩始于民国时期的婚姻,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底,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梅林埠子,两个大家族之间的斗争,被一场外来的侵略冲淡,在国恨家仇面前最终摒弃前嫌,两个家族潜伏着两个党派的明争暗斗,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之后,不过是家家户户灶头燃起的那一缕烟火。
  • 时光行者的你

    时光行者的你

    他说:“这世界上没人能够操控时间,而我们这类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时光更美的流淌。”——木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