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1200000015

第15章 20家种药材

最终养家糊口的重担是第一位的,姑姑始终知道这一点。可是爷爷却不这么想,他从从医开始,所知道的就是药必须能治病,药材之所以是药材,就因为它能治病救人。两人各持已见,互不退让。

爷爷就开始了不停的反对。

这个才是刚刚开始,在后面的日子里,越来越多家种的原材料源源不断的送到药厂。每当这个时候,爷爷总是看着一车又一车沉重的药材,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沉重。

爷爷也知道药厂原料一旦没有了,造成的损失将会让他们一家背负巨债。而且药厂的员工将会全部下岗。可是始终过不了心里那道坎啊。

什么国家标准他不懂,可是他知道这种家种的羌活根本跟野生的不是一回事,如果说成份相似,可是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

也就是说,这种国家定性为标准的中药材,按照传统的中医来说,是根本不能入药的,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药效。

爷爷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国家,这么大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错误的定性。这根本就是断子绝孙的作法。古人都知道要福荫后人,可为什么到了现代,反而要把这么有奇效的一味药挖到近乎绝种的地步?

当这一大堆肥大得不象话的羌活被送到药厂,看到这些越来越怪异的东西,爷爷终于爆发了。这哪里还是羌活?说是一种新物种也不为过了。执意要姑姑退货。

姑姑肯定不能退了。父女俩的争吵升级,闹了几天之后,终于一起闹到了中医家。

中院长神情严肃,中医妈妈还没回家。中院长看着儿子,若有所思。少顷,他对儿子说:“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我知道你想什么,可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不单单是你姑姑跟爷爷的争吵了,已经上升到了中药发展的问题上,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说说吧。”他很想知道儿子是怎么看这种矛盾的。

中西医之争一直都存在,不仅仅限于学术领域,而在实际的生产中也越来越频繁的相互激烈碰撞。小到象他家里的老爷子跟妹子之间的争辨,大到上升到企业之间,国家之间金钱,技术,资源的抢夺。

早在开始去参加展会的时候,中医早已经研究过了中药材的系统化生产,也就是中药的现代化。

越研究就越发现,要是按照传统中医的观点,这所谓的中药现代化,其本质上并不算是中药。当他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中医就被围攻了。

因为要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就必须有一套标准,以这个来制约衡量中药的生产,品质等等。

这个标准要是以传统中药为准,那么就是千人千面,不同的病对应不同的药方,用量,这显然是根本做不到的。但是以西方的药学成份为准,完全可以上生产线大量生产。

而一旦大量生产,首先面临的就是原材料的资源问题。传统中医看病,一年都不会用到多少药材,中华地大物博,野生药材源源不断,只要留有小苗,来年又能取用。各地都有及其丰富的药材资源,生生不息。

中药现代化了,原材料的需求是成百倍千倍的增长。野生材料很快挖光,因为资源缺失,价格会快速上涨,而上涨的价格又进一步促进了药农为了那点眼前利润,竭泽而渔,很快就会没有材料可用。

在有价无货的情况之下,为了钱的老百姓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赚钱,没有野生的,那就种啊。不过是种药材吗?那我们就大量种植,这可是致富之路,发财之路。

也正是有了市场,就有人去做。就有人看到了要家种,就得要有种苗。于是优质种苗就相应的火热出炉。

选取的种苗自然是要适合广大地区种植,好种又好养还要产量高的品种。家种家种,只要是在家里就能种的。没必要去找什么大风又寒冷阴湿,又长年腐殖土覆盖的地方去,就是在家就能种出丰收的是最好的。

而且这样的品种还有重要的一点,成份要跟野生的相似或者部分相似。至于有没药效,那是中医临床说的,跟种植户没有关系。跟供苗种的也没关系,供苗的也只是在做生意,不同的是,他们用自己的技术来赚钱。反正大户全是药厂,没看到几个中医院来人收过的。搞不好到时国家的收购标准都会变。

这点倒是让这些先跑一步的聪明人料准了,因为资源危机,国家为了保护野生资源,鼓励家种,真的把标准改了。真是大快人心。这一下更让原来看到种出四不象的药农吃下定心丸,那些在观望的也加入了家种的队伍,渐渐的发展成为一条龙产业,并且队伍越滚越大。

各地都相继出现了以企业为龙头,农户为基础的农村合作社,现在叫农村合作企业的,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之路。

药农只知道种出来,至于有什么成份,有什么药效,早就什么都不管了。就是有些祖辈都是药农的,代代相传下来的种植经验,也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中药的种植必须要依据种植的药材严格选取种植地点,气候土壤都对中药药效有着颠覆性的影响,可是整个村的人都在种,人家都发财了,自己还象个傻瓜一样守着老祖宗几千年的东西过着贫穷的日子,这种日子说起来都是泪,谁也不想过。于是最后,还是顶不住肚皮压力,随大流去了。

这种以核心指标定性的方法,本来就是西医的成份分析。也就是说,不管家种品种如何,因为它具有的成份跟野生的羌活部分相似,所以在药厂可以完全代替野生羌活。

在传统中医看来,这样的定性方法是非常荒谬的,就象爷爷永远想不明白这东西怎么能够入药,而且还是国家发出指标规定的。

中医早在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就大量翻阅资料,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

同类推荐
  • 筑梦荣光

    筑梦荣光

    小说以退伍兵邵野的人生经历为主题,烘托一批热血青年,从懵懂到励志,从混日子到实干,为了祖国经济腾飞甘愿奉献一切。他们曾经是共和国的忠诚卫士,在改革大潮中,有的成为铁路一线的业务骨干,有的成为国家法规的反面教材,有的成为铁血卫士。通过一系列故事,展现社会最基层的小人物们的悲欢离合以及情感写照,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 远去的日子

    远去的日子

    长大是记忆渐遥,回忆不深。美好的、不好的终将流逝。
  • 靠谱的男孩

    靠谱的男孩

    以前我们一无所有,却穷的很开心,现在我身价千万,却没有你在身旁。为你所争取到的所有一切,却换不来再次与你相守。
  • 老凌的婚事

    老凌的婚事

    由省城济南汽车总站开往本省东部海滨城市R市长途客车的马达已经“嗡嗡”地喘息半天了。忽然,马达声开始变调了,一改适才的一拉四平腔儿,骤然变得抑扬顿挫了起来,好似戏角儿吊嗓子般,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忽急忽缓,又像是运动员赛前在给自己鼓劲儿打气,叫人听起来颇具立体感,特厚重,同时再看看光滑的后脑勺儿跟瓦亮的灯泡似的老司机师傅那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的审慎神态,以及歪身侧体,伸腿扬臂,手忙脚乱的架势,此时的客车俨然如离弦之箭,万事俱备,一触即发。作品尽量展现地域地理文化语言等特色,让乡土味更浓厚一些。
  • 那年那夜天正蓝

    那年那夜天正蓝

    看平凡小警察的不平凡人生。
热门推荐
  • 闯荡商海的女人

    闯荡商海的女人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最无私的感情。爱母,是天下最崇高的奉献,最真诚的快乐。为了救母,她闯入为富豪权贵服务的包厢。她干过时装女模,做过厨师,又经营起餐馆,意外横祸将她打入牢狱,经历种种曲折和艰难,她终于把事业做大做强,成为金领丽人。本著着力描绘女性打工族群坎坷遭遇和命运舛误,表现社会和人们对法制建设日益重视,把平常百姓带入法制生活空间,丰富和深化了法制文学内涵,并揭示当今社会官与商、权力与体制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令人感叹,发人深省。
  • 夏樱萤火恋人心

    夏樱萤火恋人心

    樱花彼岸的花町深处,到底有什么呢?隐藏的心意,就像是满天烟花般浪漫!莎乐美甜味糖果小说,带你领略萌萌恋人心!
  • 公主爱上谁

    公主爱上谁

    一位公主爱上一个失忆的男生他们之间发生种种事最后走到了一起
  • 中华营养百味:中老年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中老年营养菜

    《中老年营养菜》针对中老年人的饮食需要,图文并茂,做法简单易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种蔬菜所含的营养价值、保健知识和历史知识,中老年人健康最需要。让您做菜学知识,享受从内而外的健康。全面提供健康营养配菜方案、饮食宜忌等,丰富实用。
  • 深渊之馆

    深渊之馆

    生是在向着死而行,死是否就是一个终点?或许,死依旧只是一个起点,一个更广阔的起点。秦烨在死后,被拘进了深渊之中,等待他的是一个个名为‘试练’的玩意,这究竟是为了什么?有人将其看作玩乐,有人将其视作重生,也有人在探寻着此中或许存在的深意。
  • 将门嫡谋:宁为将军不为妃

    将门嫡谋:宁为将军不为妃

    前世她被渣男所骗,铠甲披身为他浴血疆场,争斗朝堂;天下平定后,她交出兵权,穿上红装,却只换来他一句——不男不女的东西!叶家满门被屠,忠心下属一一被杀,她更是被剥脸割舌断四肢,折磨致死!今生她携恨而来,誓要改天换地。斩断渣男左膀右臂,摧毁他所有希望!可就在她要与渣男同归地狱时,却有一双温柔的手握住她,轻轻叹息:轻绡,朕可以覆了天下亡了国家,却唯独不能失去你。
  • 神医倾城:腹黑将军独宠妻

    神医倾城:腹黑将军独宠妻

    被姨母封存了部分记忆的苏静馨满血归来,她将与恶人斗争到底,伪善的父亲,蛇蝎一般的庶母庶妹,都给她等着瞧吧,欠她的她一定加倍讨回来。她利用将军府为后盾,使自己得以羽翼丰满,杀各路牛鬼蛇神片甲不留,宅斗更是不在话下,既然你们愿意斗,我苏静馨就誓死陪着!复仇路上寻到了自己的真爱,她用自己的智慧协助慕容晨替皇上扫清内忧外患,使得天罡政权得以巩固。
  •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道德经-龙兴观碑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讲述了某次艰苦的边境战争最后防御阶段,某驻防连连长急于建功,命令狙击手出动,狙杀敌方,招致对方大炮报复,我军众多士兵阵亡,连长亦在下撤过程中牺牲的故事。本书是作者施放创作的一部笔力雄健的战争小说。书稿以某次边境战争为底色,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者极力淡化时代背景,将目光聚焦于战场上的士兵,不追求视觉化的战争场面,而是反复扫描、观察,给读者呈现士兵在特殊而又艰苦的战场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变化。由此,作者的个人思考也无限接近战争本质。
  • 上古传人在都市

    上古传人在都市

    作为驱魔家族的传人,驱魔猎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