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400000009

第9章 从分析“英国摇滚音乐学院声乐等级考试”看艺术院校通俗演唱教学理念 (1)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刘继斌

引言

去年五月赴德国曼海姆市参加欧洲流行音乐教育论坛(The2006 European Pop Music Educational Forum)期间,笔者有幸与英国摇滚音乐学院(Rockschool)的同行分在同一小组讨论流行音乐在高等艺术院校的教育问题。在学术讲演中,英国摇滚音乐学院的世界知名教授杰瑞米沃德先生(Jeremy Ward)和西蒙皮特先生(Simon Pitt)介绍了他们学院关于“声乐等级考试”的相关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在后来的进一步了解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个“声乐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不单是一个衡量通俗歌手演唱水平高低的一个科学的量化的标准,同时,更重要的是分析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的完善的建立这门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树立完善的教学理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

有关英国摇滚音乐学院及其“声乐等级考试大纲”(《Vocals for male & female singers syllabus guide》)的相关内容;分析该“声乐等级考试大纲”;国内院校通俗演唱系教学现状与建议。

一、有关英国摇滚音乐学院及其

“声乐等级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

(一)英国摇滚音乐学院

英国摇滚音乐学院(Rockschool)建立于1991年。学院成立以来不单从事pop和rock等风格的流行音乐教育,更重要的它还是全世界非常权威的流行音乐各专业考级和专业资格认证机构。同时,它还是目前英国最大的音乐教育机构“走进音乐”(Access to Music-ATM)旗下的旗舰音乐教育学院。

追溯到1991年,英国摇滚音乐学院的两位教师诺顿约克先生(Norton York)和西蒙皮特先生(Simon Pitt)突发奇想:流行音乐家们为什么没有一个专业级别认证的机构,而这种机构在古典音乐界却十分的普及。就这么一个想法的产生,使他们后来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流行音乐专业级别考试制度和认证机构。

15年来,英国摇滚音乐学院由于其独特而权威的流行音乐级别考试制度而闻名遐迩。它的考级标准在科学性、全面性甚至与市场成功的结合等方面早已得到世界流行音乐界,特别是学术界的认可,以至于成为今天全世界非常权威的流行音乐专业资格认证机构。正如他们介绍的:“我们的成功鉴于我们了解教师和应试者的需求,我们创立了灵活的,令人振奋的级别考试大纲,它能帮助那些希望在他们的音乐道路上获得更多灵感,热情和创造性的人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提高。”

它的专业考级分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每年的考级时间安排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对参加考级人员没有年龄限制。声乐类考级共分八个级别,一级最低并依次类推,应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并参照大纲各级别的专业能力要求选择任何级别的考试。除了英国本土很多城市设置考点以外,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城市都设立了考试地点,中国的考点设在了香港。

(二)“声乐等级考试大纲”

这套由英国摇滚音乐学院编写的“声乐等级考试大纲”为声乐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关于考试的全部相关级别的标准和信息。它包括声乐级别考试和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声乐考级对考生考试的范围涵盖面非常之广。它包括:声乐技能部分(Technical exercises),综合音乐鉴赏部分(General Musicianship),听力部分(Ear Tests),速学部分(Quick Study Piece),演唱部分(Performance pieces)。从考试的范围来讲,它更注重歌手的综合音乐素养,显示出极强的专业性。

本文根据需要从“演唱部分”和“速学部分”对各级别的评分标准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该大纲在演唱部分里一共列举了94首作品作为考试规定曲目,并根据性别和不同的级别进行分类。

1级(grade 1):

注重演唱者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和节奏。规定演唱曲目的音域范围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演唱者应该具备基础的控制声音能力。对演唱者的即兴演唱能力不做要求,对演唱者是否使用麦克风也不做要求,可以根据意愿使用。

2级(grade 2):

注重演唱者在声音风格上的把握,并要求演唱者具备稳定的声线。同时对演唱者的头腔音的运用也有了一定的要求。规定曲目的时间长度和音域范围也逐渐加大,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也增加了。

3级(grade 3):

本级别开始要求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演唱风格以及基本的技能运用能力。并且要求胸腔音(真声)饱满稳定。规定曲目在长度和音域跨度上又做了相应的增加,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也相应加大。

4级(grade 4):

本级别里的规定曲目有足够的时间长度让演唱者展现个人比较独特的演唱风格,这其中还包括:恰当的声音运用、节奏的变化、力度的变化以及歌曲的表现。同时要求演唱者在具备稳定的胸腔音基础上有自然向上进入头腔的能力。并且要求演唱者在规定曲目的指定位置,根据歌曲的内涵给予恰当的装饰音和即兴发挥。规定曲目在音域范围和音程跳动上进一步地扩大,并且要求演唱者使用麦克风。

5级(grade 5):

本级别要求演唱者在歌曲风格上有更全方位的了解。同时熟悉规定曲目在调性上的变化,不同风格的歌曲在节奏上的变化,以及在力度变化和表现能力上的进一步展现。演唱者必须具备在胸腔和头腔之间自由转换并保持音色统一的能力。并要求歌手在装饰音和即兴方面有更多的展现,要求歌手使用麦克风。

6级(grade 6):

本级别的规定曲目在结构和内容上更加复杂。并且要求演唱者对风格的理解有更加独特之处。同时要求演唱者运用合适的嗓音和完美的表现以及节奏的变化对规定曲目进行独特的诠释。演唱者必须在演唱过程中表现相当的麦克风使用技能。同时在发声技能方面要求演唱者能在不同声区自然地转换和更大范围的力度强弱控制以及恰当的吐字能力,要求演唱者使用麦克风。

7级(grade 7):

本级别要求演唱者对个人演唱风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要求歌手在演唱规定曲目时展现个人的独特理解并融入个人的即兴与装饰音,最终将这些个人成分与作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音乐的整体。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完全地投入,表现出全方位的音乐感觉,对表演和交流有深厚的基础,并且要求演唱者使用麦克风。

8级(grade 8):

本级别把要求的重点放在演唱者综合的演唱与表演上。需要演唱者表现出完全的风格把握技巧与能力,要求演唱者完全掌握麦克风使用技巧,声曲之间的转换自由统一。独特的即兴与装饰音伴随着演唱者成熟的高水准的个人诠释歌曲能力。

二、分析该“声乐等级考试大纲”

从以上由低到高的八个级别对演唱者演唱能力评判的标准做一个大致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一)关于音准

音准问题虽然从演唱角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整个八级的要求中它只是一个对歌手演唱能力最基本的要求。下面从第一级里的规定曲目里选择一首女声歌曲,由英国著名音乐组合The Bangles(手镯合唱团)演唱的Eternal Flame(《永恒的火焰》)来做分析说明。

歌曲的音域控制在12度的范围内,最低音为g音,最高音在d音,女声基本上在真声范围内就可以完成,加之歌曲节奏稳定,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不大,每个音的长度也很短,因此,只要歌手具备较好的音准意识和基本的气息运用,再加上比较稳定的胸腔音声线,达到一级的标准是不难的,当然这还要看演唱者其他几个一级的科目是否过关。

(二)关于节奏

从列举的不同级别的规定曲目不难看出,节奏的复杂性和难度是随着级别的增高而相应增加的。一个演唱者必须能完成这些复杂节奏。更重要的是作为歌手如何将节奏这个在音乐里非常重要的元素与音乐表现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个人对作品进行节奏的变化达到个人风格的完美体现。

本考级大纲从第五级开始对演唱者在不同风格的歌曲在节奏上的变化以及个人通过节奏来展现独特风格上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在从第一级到第五级的考级内容里,要求演唱者必须从所考级别的规定曲目里的第二或第三首里选择一个片段,在无音乐伴奏的前提下演唱。评判标准包括:演唱者保持音准与调性的能力,演唱者内心节奏的稳定能力,透过演唱者在节奏和旋律上的即兴变化了解其在风格上的把握能力等等。

女声第二级内规定曲目的第二首歌曲是著名的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轻歌销魂》),歌曲开始是一段慢板,在没有伴奏的前提下要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感需要演唱者有很强的内心节奏意识。另外更重要的是演唱者必须在无伴奏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在没有音乐风格的限定下如何表现出自己对歌曲的独特理解以及用何种风格来表现该作品。当然在片段演唱完毕时歌曲调性没有发生变化是必须的。

(三)关于演唱技能

演唱技能的高低标准是通过演唱者的音域范围,对大跨度音和长时值音的控制,音的力度强弱对比,颤音的运用,音色与音质的把握,声带灵活性等方面来设定的。

从音域范围来分析,第一级到第三级的规定歌曲基本上在演唱者的自然的真声区范围里就可以完成,第四级到第六级大量地谈到关于演唱者头腔和胸腔区的运用以及两个腔体的自然连接问题,规定曲目的音域范围明显加大,基本都保证在两个八度的音域范围里,要想完成高音,演唱者必须具备科学运用混声的能力。第七级和第八级在音域的要求基本上达到了更高的极限,第八级的规定曲目里由Alicia Keys(艾莉西亚·凯斯)演唱的How Come You Dont Call Me(《为何不联络》)的最高音达到了bA,而由Sting(斯汀)演唱的If I Ever Lose My Faith In You(《若我从没对你失去信心》)的最高音达到high#C以上。多数歌曲的音域范围接近三个八度。

音之间的跨度,音的时值以及演唱力度强弱范围的逐渐拓展,又对演唱者的声音控制能力有更高的要求。颤音的合理运用与否直接反映了演唱者对不同风格歌曲的熟悉程度。

良好的声带灵活性更是完成高级别规定曲目里关于装饰音和即兴表现的前提。关于声音的强弱对比以及音色的变化是级别考试高级别里要求很高的。第六级规定曲目里由Mariah Carey(玛丽亚·凯莉)演唱的Against All Odds(《回天乏力》)在音色与力度上的变化真可谓瞬息万变,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

(四)关于个人风格

在考级大纲里提到最多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关于歌手演唱风格的问题。

这里特别提一下在第六级和第八级的考试里穿插着的“速学测试部分”。歌手进入考场后要听一个完全不熟悉的歌曲的音乐片段,在乐队的伴奏下,歌曲的旋律由键盘弹出,歌手只有听两次的机会,然后根据考场提供的歌曲歌词准备20分钟,再由歌手演唱这个歌曲片段。评判标准是: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和歌曲的思想内涵,同时力求做到在旋律和节奏上的个人风格化处理和表现。以上可以看出,英国摇滚音乐学院的“声乐考级大纲”在歌手对全方位流行音乐风格的熟悉程度以及个人独特演唱风格的表现等方面要求是极其严格的。它体现歌手在演唱歌曲过程当中对个人音色的把握,对旋律的即兴处理,对节奏的灵活运用,对不同风格在装饰音上的处理和变化以及高水准的独到的对歌曲的理解与诠释能力。而这在我国的流行音乐声乐教学当中往往是被严重忽视的。

(五)关于麦克风使用技巧

欧美流行音乐教育把麦克风的使用技能作为衡量一个歌手演唱能力高低的技术指标之一。在麦克风的使用方面,歌手一般会遇到这些问题:如何把握麦克风与嘴之间的距离;如何合理设置麦克风的音量与效果;如何利用麦克风来最大化地展现自己声音上的优点和隐藏自己的缺陷;不同品牌与型号的麦克风在表现声音上的差异以及使用环境的差异等等。

在考试过程当中,他们甚至还建议歌手使用自备的麦克风,因为,作为一个优秀的歌手应该清楚如何利用麦克风来发挥自己在声音上的最佳品质。

三、国内院校通俗演唱系教学现状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英国摇滚音乐学院声乐等级考试大纲”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通俗演唱在教学上与欧美艺术院校有着明显的理念差异。这种理念的差异又直接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方式的差异。

(一)在声乐技能训练上的理念差异

首先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国内声乐界已不再怀疑通俗演唱作为一种“唱法”在发声技能上来说是有“方法”可寻的概念了。那种“任何人只要有很好的乐感,不用通过声乐技能训练就可以唱好通俗歌曲”的认识早已遭到了唾弃。人们已经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开始重新审视这门相对于古典音乐更加年轻的音乐形式,并开始把它看做是一种艺术,用技巧与表现来衡定它作品的优劣。正如美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Billy Purnell(比利·普内尔)在他的教学书《歌手声乐技能训练》(The ultimate voice training for singers)中就非常明确地谈道:“严格意义上讲,通俗演唱要求歌手解决两个大问题,一个是气息问题的解决,另外一个就是混声技能的建立。”

同类推荐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

    《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一本对音乐大师的敬仰之作,重现大师的音容笑貌、心路历程,记录他们在演奏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大师和他们的音乐并不遥远,这本《声音中不能承受之轻》会带你感受他们的生命气息,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他们创造出的迷人世界。
  •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像雨果和歌德一样,普希金在绘画方面虽不是专业人士,却也是才华横溢。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和书信,会发现文字中间嵌入的线条轻盈、极度传神的速写。保存下来的普希金绘画作品有1500多幅。普希金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自画像,有朋友、沙皇、女友、官吏们的肖像,也有马、鹰、风景等。这些画寥寥几笔散布在文字旁,显然是作者心思的表露,爱恨情仇讥诮怨讽,跃然纸上。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本书是高莽先生在多年研究普希金文学、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心编选而成,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画作解读,是一本兼具欣赏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天骄逆战

    天骄逆战

    一场死劫,令他沦为凡人,从此,凡人之名伴随终身。 “凡人——不值一提,草芥而已!” “凡人——可悲的存在!” “一介凡人,垃圾而已!” 来自强者的藐视与不屑,林凡虽为一介凡人,却不能没有骨气、傲气··· 从而,一介凡人的狂暴曲开始演奏。 ps:本书是一个大杂烩,请慢慢品尝,它可能毒死你
  • 锦绣田园:爆笑小农女

    锦绣田园:爆笑小农女

    别人穿越就吃香喝辣,她穿越就是家徒四壁且父母体弱多病、哥哥无赖、弟弟年幼的小农女。头顶着克夫命,被夫家退亲;可极品亲戚们怎么就那么惹人厌呢?瞧瞧这姑妈隔三差五来家里顺手牵羊;二叔二婶儿落井下石,舅舅舅妈连哄带骗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哼,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怎么带着体弱多病的父母、无赖哥哥跟年幼的弟弟,教训他们那极品亲戚,过上盛世田园锦绣人生!顺带着,给自己找一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绝世好男人。她坚信,这个世上总有一个男人是为了受她折磨而来到这个世上!
  • 小学生英文幽默故事:林克妈妈的自然拼音快乐读本

    小学生英文幽默故事:林克妈妈的自然拼音快乐读本

    本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孩子可以巩固自然拼音,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60个故事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配有游戏题,提供给孩子和妈妈共同参与。
  •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新商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革命

    技术的发展时常出于偶然,而天才的创意往往来自于对于现实生活的洞见。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那些真正改变经营形态、商业模式甚至全世界的时刻,是在人们将那些看似并不十分神奇的“新”技术放入到现实场景中的瞬间。技术与现实、用户之间,正在以更加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结合与关联,下一个“iPhone”般的革命性创新或许正孕育于其中。这场变革带来的冲击波将会对当下的商业形态产生强烈的震动,但幸运的是我们身在其中。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清河内传

    清河内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女主虐渣进行时

    快穿女主虐渣进行时

    系统告诉封姜,她的任务就是当女主当女主当女主!封姜【神采飞扬】:小意思!系统又告诉封姜,她当女主的时候还要顺便去把那些渣渣们端掉!……封姜【慌得一批却还要保持围笑】:简单的不得了!当那些穿越重生穿书·渣渣们出现时……封姜【笑容逐渐消失】:等等等等等等……时空什么时候被穿成筛子了?
  • 这是个假的唐朝

    这是个假的唐朝

    他梦到了未来,丈母娘要做皇帝,公主媳妇要和离改嫁,他自个儿——却是妻离子散满门衰败。是不是感觉很熟悉?他还有个被传断袖但没有瘸腿的太子妻兄,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没有玄武门之变的皇帝岳父。是不是感觉很懵比?这,是个假的唐朝。噢!对了,他的公主媳妇名讳——李令月。
  • 被发现是穿越者

    被发现是穿越者

    作为刚刚步入异世界新手,就直接面对异世界最强战力。我很谎,简直慌的压匹。但是,必须得忍住,腿不能抖,眼不能眯,裤子不能尿!神使:听说,你想侵略这里?我:啊哈哈,怎么可能?您听那个智障说的。神使:眼前这个。我:那肯定就与我无关了,我是脑残。神使:……别狡辩了,我说的就是你。我:怎么可能,我明明在您眼皮子底下好吧?神使:……好啊!你厉害,你给我过来,我要给你往脑袋上加个buff!我:你厉害?他在那里?他不在这啊?神使:……你等着,老子绝不会放过你。我:你等着?他也不在这啊?神使:滚出去!老子不想看见你!注:这不是正文
  • 罗忠恕:战时游走欧美的布衣使者

    罗忠恕:战时游走欧美的布衣使者

    1966年夏,狂飙突起。四川师范学院外语教师罗忠恕一夜之间被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红卫兵在游斗或开批判会时,勒令他穿劣质西服,歪系领带,挂上“反动学术权威、洋奴、卖国贼”的黑牌,低头示众……历史与人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罗忠恕任华西协和大学文学院院长,多次游学欧洲,曾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但他从不穿洋装。晚年钱穆写道:“忠恕留学英国,闻即终年御长袍不穿西装。漫游欧美归后,仍穿长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