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7000000011

第11章 答朱经农

朱经农原书

适之足下:

《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已收到。《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所主张甚是;比之从前的“八不主义”及文规四条,更周密,更完备了。周作人君所译之《皇帝之公园》,弟极喜欢。何不寄一本到清宫里给满洲皇族读读?《老洛伯》诗平平而已。译诗本不容易。弟既不能自译,就不敢妄评他人译作,内容姑置不论罢。报中通信一门所论,大半是“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弟非文学专家,又于白话文章缺少实验,本不应插口乱说;只因这块“文字革命”的招牌底下,所卖的货色种类不一,所以我们做“顾客”的也当选择选择那样是可用的,那样是不可用的。今请分述于下:

现在讲文字革命的大约可分四种:(第一种)是“改良文言”,并不“废止文言”;(第二种)“废止文言”,而“改良白话”;(第三种)“保存白话”,而以罗马文拼音代汉字;(第四种)是把“文言”、“白话”一概废了,采用罗马文字作为国语(这是钟文鳌先生的主张)。

这第四种弟是极端反对,因为罗马文字并不比汉文简易,并不比汉文好。凡罗马文字达得出的意思,汉文都达得出来。“舍己之田以耘人之田”,似可不必。拉丁文是“死文字”,不用说了。请看法文一个“有”字便有六十种变化(比孙行者七十二变少不多了),“命令格”等等尚不在内。同一形容词,有的放在名词前面,有的又在后面,忽阴忽阳,一弄就错。一枝铅笔为什么要属阳类?一枝水笔为什么要属阴类?全无道理可说。西班牙文之繁复艰难,亦复类此。弟试了一试,真是“望洋兴叹”;上学期考试一过,就把法文教科书高高的放在书架顶上,不敢再问,连Ph.D.的梦想也随之消灭。意大利文我没有见过,不敢乱说;只是同为拉丁文支派,想必也差不多的。就是英文,我也算读了好几年,动起笔来仍是不大自然,并不是我一人如此。虽说各人天分有高低,恐怕真正写得好的也不甚多。试问今日如果把汉文废了,要通国的人民都把娘肚子里带来的声调腔口全然抛却,去学那ABCD,可以做得到吗?即就欧洲而论,英、法、德、意、西、葡、丹、荷,各有方言,各有文字,彼此不能强同,至今无法统一。德国人尚不能采用法文,英国人尚不能采用俄语,何以中国人却要废了汉文,去学罗马文字呢?此外可讨论的地方尚多,想兄等皆极明白,不用我费话,且把这第四种放开一边,再来说第三种。

废去汉字,采用罗马拼法,一切白话皆以罗马字书之,也是做不到的。请教“诗”、“丝”、“思”、“私”、“司”、“师”,这几个字,用罗马字写起来有何分别?如果另造新名代替同音之字,其弊亦与第四拼字主张相等,因为不自然,不易记,并且同音之字太多,造新名亦不容易。据我的意思,还是学日本人的办法,把拼音写在字旁边,以作读音准标,似乎容易些。

至于第一第二两种,应当相提并论。不讲文字革命则已;若讲文字革命,必于二者择一。二者不同之点,就是文言存废问题。有人说,文言是千百年前古人所作,而今已成为“死文字”;白话是现在活人用品,所以写出活泼泼的生气满纸。文言既系“死”的,就应当废。弟以为文字的死活,不是如此分法。古人所作的文言,也有“长生不死”的;而用“白话作的书,未必皆有价值有生命”,足下已经说过,不用我重加引申了。平心而论,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固是“活文学”;左丘明的《春秋传》,司马迁的《史记》,未必就“死”了。我读《项羽本纪》中的樊哙,何尝不与《水浒传》中的武松、鲁智深、李逵一样有精神呢?(其余写汉高祖,写荆柯、豫让、聂政等,亦皆活灵活现。)就是足下所译的《老洛伯》诗,“羊儿在栏,牛儿在家,静悄悄的黑夜”,比起《诗经》里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等,其趣味也差不多。所以我说文言有死有活,不宜全行抹杀。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对以白话作文,不过“文学的国语”,对于“文言”、“白话”,应该并采兼收而不偏废。其重要之点,即“文学的国语”并非“白话”,亦非“文言”,须吸收文字之精华,弃却白话的糟粕,另成一种“雅俗共赏”的“活文学”。(第一)是要把作者的意思完完全全的描写出来;(第二)要使读文字的人能把作者的意思容容易易透透彻彻的领会过去;(第三)是把当时的情景(述事),或正确的理由(论理),活灵活现实实在在的放在读者的面前(这三层或有些重复。信笔写去,不及修饰,望会其意,而弃其文)。有些地方用文言,便当就用文言;有些地方用白话痛快,就用白话。我见《新青年》所载陈独秀、钱玄同诸君的大作,也是半文半俗,“文言”、“白话”,夹杂并用;而足下所引《木兰辞》、《兵车行》,陶渊明的诗,李后主的词,也是如此,并非完全白话。我所以大胆说一句:“主张专用文言而排斥白话,或主张专用白话而弃绝文言,都是一偏之见。”我知道足下听了很不高兴,但是我心里如此想,嘴里就不能不如此说。我不会说假话以取悦于老哥,尚望原谅原谅。

我现在有的地方非常顽固。看见有几位先生要把法文或其他罗马文字代汉文,心里万分难过,故又在足下面前多嘴。我知足下必说,“你自己法文不好,就反对法文,和那些不懂汉文的人要废汉文一样荒谬”。这句话是不合名学的。古人说,“君子不以人废言”;又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若说钱玄同的主张必然不错,就犯了Argumentumad hominern的语病;若说老朱的话一定不对,就犯了Ignoratio elenchi的语病了。我正在这里反对用外国语代汉文,自己忽然写了两个外国字进去,足下必然笑我。须知废止汉文,与引用外国术语是两件事体。英文里面可引用日本语“Kimono” (着物),因为“着物”非英、美所固有;汉文里头也未尝不可引用一二“名学术语”,因为“国语”尚未完全造成,译语尚无一定标准,恐所译不达原意,故存其真耳。

今天我没有功夫多写信了。还有一句简单的话,就是“白话诗”应该立几条规则。我们学过Rhteoric,都知道“诗”与“文”之别,用不着我详加说明。总之,足下的“白话诗”是很好的,念起来有音,有韵,也有神味,也有新意思,我决不敢妄加反对。不过《新青年》中所登他人的“白话诗”,就有些看不下去了。须知足下未发明“白话诗”以前,曾学杜诗(在上海作“落日下山无”的时代),后来又得力于苏东坡、陆放翁诸人的诗集,并且宋词元曲,融会贯通,又读了许多西人的诗歌,现在自成一派;好像小叫天唱戏,随意变更旧调,总是不脱板眼的。别人学他,每每弄得不堪入耳。所以我说,要想“白话诗”发达,规律是不可不有的。此不特汉文为然,西文何尝不是一样?如果诗无规律,不如把诗废了,专作“白话文”的为是。

要说的话很多,将来再谈罢。

朱经农白六月五日寄于美国

答书经农

经农足下:

在美国的朋友久不和我打笔墨官司了。我疑心你们以为适之已得了不可救药的证候,尽可不用枉费医药了。不料今天居然接到你这封信,不但讨论的是“文学革命”,并且用的白话文体。我的亲爱的经农,你真是“不我遐弃”的了!

来信反对第四种文字革命(把文言白话都废了,采用罗马字母的文字作为国语)的话,极有道理,我没有什么驳回的话。且让我的朋友钱玄同先生来回答罢。

第三种文字革命(保存白话,用拼音代汉字),是将来总该办到的。此时决不能做到。但此种主张,根本上尽可成立(赵元任君曾在前年《留美学生月报》上详细讨论,为近人说此事最精密的讨论)。即如来信所说诗、丝、思、司、私、师等字,在白话里,都不成问题。为什么呢?因为白话里这些字差不多都成了复音字,如“蚕丝”、“思想”、“思量”、“司理”、“职司”、“自私”、“私下里”、“私通”、“师傅”、“老师”,翻成拼音字,有何妨碍?又如“诗”字,虽是单音字,却因上下字的陪衬,也不致误听。例如说,“你近来作诗吗?”“我写一首诗给你看”,这几句话里的“作诗”、“一首诗”,也不致听错的。平常人往往把语言中的字看作一个一个独立的东西。其实这是大错的。言语全是上下文的(Contextural),即如英文的Rite,Right, Write三个同音字,从来不会听错,也只是因为这个原故。

来书论第一二种文字革命(改良文言与改用白话)的话,你以为我“听了很不高兴”,其实我并没有不高兴的理由。你这篇议论,宗旨已和我根本相同,但略有几个误解的论点,不能不辩个明白:

(第一)来书说,“古人所作的文言,也有长生不死的”,你所说的“死”,和我所说的“死”,不是一件事。我也承认《左传》、《史记》在文学史上,有“长生不死”的位置。但这种文学是少数懂得文言的人的私有物,对于一般通俗社会便同“死”的一样。我说《左传》、《史记》是“死”的与人说希腊文拉丁文是“死”的是同一个意思。你说《左传》、《史记》是“长生不死”的,与希腊学者和拉丁学者说Euripides和Virgil的文学是“长生不死”的是同一个意思。《左传》、 《史记》在“文言的文学”里,是活的;在“国语的文学”里,便是死的了。这个分别,你说对不对?

(第二)来书所主张的“文学的国语”,“并非白话,亦非文言,须吸收文言(原文作‘文字’,疑是笔误)之精华,弃却白话的糟粕,另成一种雅俗共赏的活文学”。这是很含糊的话。什么叫做“文言之精华”?什么叫做“白话的糟粕”?这两个名词含混得很,恐怕老兄自己也难下一个确当的界说。我自己的主张可用简单的话说明如下:

我所主张的“文学的国语”,即是中国今日比较的最普通的白话。这种国语的语法文法,全用白话的语法文法。但随时随地不妨采用文言里两音以上的字。

这种规定——白话的文法,白话的文字,加入文言中可变为白话的文字——可不比“精华”、“糟粕”等等字样明白得多了吗?至于来书说的“雅俗共赏”四个字,也是含糊的字。什么叫做“雅”?什么叫做“俗”?《水浒传》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请问这是雅是俗?《列子》说,“设令发于余窍,子亦将承之。”这一句字字皆古,请问是雅是俗?若把雅俗两字作人类的阶级解,说“我们”是雅,“他们”小百姓是俗,那么说来,只有白话的文学是“雅俗共赏”的,文言的文学只可供“雅人”的赏玩,决不配给“他们”领会的。

来书末段论白话诗,未免有点偏见。老兄初次读我的“两个黄蝴蝶”的时候,也说“有些看不下去”。如今看惯了,故觉得我的白话诗“是很好的”。老兄若多读别人的白话诗,自然也会看出他们的好处。就如《新青年》四卷一号所登沈尹默先生的《霜风呼呼的吹着》一首,几百年来,那有这种好诗!老兄一笔抹煞,未免太不公了。

来书又说,“白话诗应该立几条规则”。这是我们极不赞成的。即以中国文言诗而论,除了“近体”诗之外,何尝有什么规则?即以“近体”诗而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的律诗,又何尝处处依着规则去作?我们作白话诗的大宗旨,在于提倡“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作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拢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因为如此,故我们极不赞成诗的规则。还有一层,凡文的规则和诗的规则,都是那些做“古文笔法”、“文章轨范”、“诗学入门”、“学诗初步”的人所定的。从没有一个文学家自己定下作诗作文的规则。我们作的白话诗,现在不过在尝试的时代,我们自己也还不知什么叫做白话诗的规则。且让后来做“白话诗入门”、“白话诗轨范”的人去规定白话诗的规则罢!

民国七年七月十四日胡适

(原载1918年8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2号原题《新文学问题之讨论》)

同类推荐
  • 鹤引诗情入碧霄

    鹤引诗情入碧霄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所著的最经典、最唯美的诗文,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和小说。散文篇的内容带有“自叙传的色彩”,范围涉及人生、社会、政治、艺术等,语言秀丽而有力。诗歌篇的内容多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比喻新奇、想象丰富。小说篇多采用浪漫主义笔法,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具有“独特的华丽”的格调。全书文采华丽,意境优美,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浓浓的诗情,全面展现了徐志摩的心曲恋歌、创作成就和艺术风格。
  •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把日子摆上地摊

    把日子摆上地摊

    与“大款”相交则锱铢必较;与“小官”相交则自爱自尊;与百姓相交则有利他人。皮二,一卖菜老农,一古板又正直的劳动者,亦可称大丈夫!
热门推荐
  • 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识谎防骗(识破谎言靠智慧,防骗防诈有技巧)

    谎言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爱情的延续需要谎言,友谊的维持需要谎言,自尊的维护需要谎言……但是,说谎要以向善为目的,决不可恶意地耍弄他人。当我们用恶意的谎言对付别人时,我们不得不苦心孤诣、绞尽脑汁地去制造谎言;当我们以恶意的谎言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和人格受到了污损;而恶意的谎言一旦被识破,则是信誉扫地、众叛亲离,实在是得不偿失。
  • 刺客相伴

    刺客相伴

    禁言:来治疗我吧。莫语:你是挺需要治疗的,可是我没药。禁言:……禁言:副本缺治疗。莫语:大哥,就这点小事不能早点说么,至于埋伏我大半天?禁言:无聊啊。莫语:……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自此之后,帝国主 义国家纷纷效仿,神州大地一时间硝烟四起。1883年12月,法军向驻扎在越 南北圻的清军发起进攻,中法战争正式爆发。中法之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挥之不去的伤痛,为后人留下了万般的无奈与叹惜。 宋莉莉编著的《中法战争》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之一,图文并 茂地讲述了晚清中法战争的全过程。 《中法战争》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 来不及相爱

    来不及相爱

    小小说文体究竟能走多远?或许要取决于两个必要的生存条件:一是小小说能否不断有经典性作品问世,以此来锻造和保证它独具艺术魅力的品质;二是在从者甚众的写作者中,能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代表性作家,来承担和引领队伍成长进步的责任。只有这样,小小说才会像一句广告词所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系统之传奇缔造者

    系统之传奇缔造者

    重生了,重生了,不过,这重生到杨康身上是什么鬼?而且系统还要我五年之内成为一流高手?这是一个腹黑少年的成长史,这更是一个阴谋家的发家史!纵横无数位面,自黑夜中觉醒,他将是所有人的王!〔注:本文非圣母,不种马!】【本书是试水书,毒点太多的话请大家多多包涵!】
  • 神禁纹

    神禁纹

    因为身体的不适,竟没想到是意外的收获,让他踏上了不平凡的路程!
  • 丹师剑宗

    丹师剑宗

    一代丹帝重返少年时代,这一世,如若再走来时路,愿美好不轻负!
  • 齐燕和张美凤的春天

    齐燕和张美凤的春天

    故事以描写两个女子间的情感为主题,让人想起已渐渐随时间流逝的稚嫩,青春一寸寸过去了,友谊永存,爱也还在,让我们一起用回忆感知少年的轻狂,用泪水感受生活的美好。
  • 浮华错落叶归根

    浮华错落叶归根

    死里逃生,是救赎还是惩罚?来自深海的少女,带着什么样的目的?
  •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

    本书简·奥斯汀的两部代表作组成。《傲慢与偏见》讲述了一个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达西因为行为傲慢,造成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他一直怀有偏见,这也使得他们的爱情之路磨难重重。作品真实地再现了英国当时乡村社会的中产阶级普遍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价值观。《理智与情感》以两个性格迥异的姐妹为主人公,讲述了姐妹两人的爱情经历。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姐姐埃莉诺的理智与沉稳,妹妹玛丽安的热情与感性。从而反映了当时英国乡村社会的世俗人情和婚恋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