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快来了。班里几个去职专或者不想上学的早早就消失在了教室里,走艺术特长路子的也开始经常的在班里失踪了。
丽芸愈发的沉默寡言了。父母曾经问起她究竟有什么心事,她也只是简单的敷衍了几下就过去了。就连班里的人再拿“和王丽芸处对象”当做对男生开的最恶毒的玩笑,丽芸也不会再有什么辩解的反应了。
刘华还是如往常一样,负责的照顾着班里的每一个人。只是丽芸从一年前开始,就再也没有跟他说过话。他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优秀的学校和比较乱的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不论学生间关系矛盾为何,绝大部分人依然以学业为目标,而另一个,则是不论学生间关系矛盾有多恶劣,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目标。
初三一班,不论众人有多么喜欢欺负那个坐在第一排、软弱沉默、说话可笑的女生,但还是不得不承认那个女生的成绩的确优异。在这种微妙的羞耻感之下,一班的成绩竟然在全年级来说都算得上不错。
当丽芸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她感觉似乎一切都变得干净了起来。一种久违的叫做自由的感觉重新回到了她的身上。虽然她还是怀疑,自己能否考上在老师的建议之下填写的本市最好的高中,但是此刻的她只想快点回家,和父母在家里一起好好吃个饭。
她已经很久没有和父母三个人一起坐在家里的餐桌前吃过饭了。
成绩很快就下来了。不出所料的,丽芸毫无压力的考进了本市最好的高中。
刘华也没有悬念的和丽芸考进了同一所高中。他还在校长的建议下主动放弃了自己指标生的资格,让给了其他更需要的人。反正他的成绩比丽芸还要高,指标的资格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罢了。
大家都商量着去市里新开的第一家用“M”作为标志的快餐店庆祝一下。和以往一样,没有人来邀请王丽芸。大家在得知她进入了重点高中的消息后,都开始有意的躲着她,连以往经常出现的招惹的话语都不再有了。
就连毕业照上,她都是站在第一排的最右边,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
丽芸也习惯了这些事情。在中考完最后一次相聚的时候,她的同学录甚至都没有人想填,也没有人去找她填写自己的同学录。
她只是坐在座位上,抱着一本空空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们聚成堆的讨论,少见地笑了笑。
刘华是唯一主动来找丽芸填写同学录的。他还邀请了丽芸一起去参加大家的聚餐。丽芸摇了摇头,回绝了这份不属于自己的好意。
刘华分明看见了丽芸眼里隐隐泛起的泪光。他没再多说话,把自己的同学录也放到了丽芸的面前。
“你别怪他们,他们只是羡慕你。”刘华对着正盯着墙看的丽芸说道。
“羡慕我……所以就孤立了我三年吗?”丽芸仍旧没有回头。
“……”刘华毕竟也还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他现在还不知道如何安慰一个受伤的人。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丽芸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没有伤害过任何一个人,就因为我说话和你们不一样吗?我改过了啊,三年的时间我改过了啊,我现在说话还是那么奇怪吗?”丽芸的颌边地下了几滴泪珠。她扭过头,对着这个唯一原因跟自己说话的同学质问道。
“不,你没错……”刘华有些慌张地说道,“你说话不奇怪,真的不奇怪,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你也觉得我说话有意思吗?呵……”丽芸打断了刘华的话,苦笑着把泪痕擦干。半晌,她拿过刘华的同学录,飞快的填完后平静地说道:“我写完了班长,希望高中我们还能在一个校区吧。”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你真的没有错,是他们,是他们的错,他们……唉……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反正……”
“对不起,我要先走了,再见。”
丽芸头也不回地拿起自己的书包和只填了一页的同学录离开了这所禁锢了她三年的校园。
刘华只能气馁地看着丽芸慢慢挺直的身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处。
除了他,班里没有一个人看见或者是想看见丽芸的离去,仿佛忽视已经是他们能够给予的最大的补偿。
刘华翻到了同学录刚刚写得的那一页上。上面除了名字和一串电话号码之外,只有三个字孤单的占据着剩下的一大片空白——
谢谢你。
………………
得知丽芸考上了本市最好学校的父母非常地开心。自己的女儿果然又争气又懂事,从来没让他们操心过。
王伟想要奖励自己的女儿一份礼物,不论什么样的都可以。自己最近跟着一起来这边的钱老三做了点其他买卖,手上非常的宽裕。
“我想阿婆了,想回去陪陪阿婆。”丽芸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几年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回去看阿婆。由于路途遥远,为了让自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父亲每次回去也总是把自己和母亲留在这里。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个月跟阿婆打的一次长途电话。
丽芸从来没抱怨过,她已经习惯了听话的感受。所以当父亲要求她提出要求的时候,她终于可以说出自己这一直以来的愿望。
父母二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同意了丽芸的要求。
“过两天吧,正好你钱叔叔也要回去,我俩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一下,就带你回去一趟。”
丽芸笑了,笑的很开心。
三天后,丽芸跟着父亲和一路上不停地给父亲说着话的钱叔叔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阿婆,我来看你咯!”丽芸一下客车,就向着住着拐杖站在村口的一道身影跑去。
“乖囡,想死我咯……”阿婆看着长成大姑娘的囡囡,扶着拐杖的手有些颤抖。
“小芸,你扶着阿婆先回去,我去你钱叔叔家坐一下。”王伟把提着的东西交给了丽芸,自己和钱老三一起走向了村子的另一边。
囡囡看着眼前已显老态的阿婆,喉咙里像是梗了一块咽不下去的米糕一样发不出声,眼圈红成了荔枝外壳的颜色。
“囡囡怎么一回来,就要哭喔。”阿婆笑着看向了囡囡。
“没事,阿婆……”囡囡抽了抽鼻子,“阿婆,你怎么老咯……”
“有几个能不老的哦?”阿婆拄着拐杖,走在宽阔的水泥地上。
“我就是腿脚不大好咯,人还精神得很呢。”
囡囡提着东西,偷偷用胳膊擦了擦眼泪。
“阿婆,这几年一直没空来看你,阿婆别怪我……”
“我怎么会怪我最亲亲的囡囡呦……”阿婆停了下来,看着已经比自己高的囡囡,伸出粗糙温暖的手又摸了摸囡囡的脸。
“囡囡学习好,阿婆高兴还不够哦……”阿婆还是那么爱自己的囡囡,永远盼着她好好的。
“阿婆,跟我说说村里的事吧,我好久没回来咯。”
“好,好……这几年,修了路,你沈叔叔……”
祖孙二人一边聊着,一边回到了让囡囡一直怀念的那座带小院的房子。
“阿婆,这颗树都这么大咯!”囡囡把东西放下后,看着院子里那颗不知道怎么自己长出来的杨梅树,已经可以为整片院子洒下阴凉了。
“唉,这颗树不如我的囡囡争气,天天用肥,一直都不结果子。”阿婆放下拐杖,坐在屋里,给自己的囡囡倒上了水。
“阿婆,我想你……”囡囡没再说什么。她走进屋,坐在凳子上一头扎进了阿婆的怀里。
阿婆怎么会看不出来自己的囡囡话语中带着的委屈。她没有说话,像往常一样拍着囡囡的背。
看着怀中的囡囡逐渐平静了下来,阿婆才开口说道:“囡囡有什么委屈,就给阿婆说,阿婆帮你……”
囡囡埋着的头依然没有抬起来,只是用闷闷的声音连忙否认道:“没有,阿婆我没有委屈,我就是想你咯……”
“好,囡囡想我咯,囡囡想我咯。”阿婆没再说什么,又抱了一会儿自己最亲的囡囡。
囡囡发歇了一会儿之后,不好意思地从阿婆的怀里钻了出来。阿婆对着囡囡笑了笑,扶着拐杖站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囡囡见状,连忙上去扶了一下阿婆。
“没事,就是坐久了腿使不上劲。”阿婆和以前一样,拉着囡囡的手走进了里屋。
走到那张小床前,阿婆在那张旧桌子的抽屉里翻找了起来。囡囡看着这里熟悉又陌生的一起,忽然感觉到有一丝不真实。
这张床怎么看着这么小了?
这里的屋子为什么这么暗了?
阿婆怎么就老了呢?她明明是能扛着米包抱着自己走好几里地的啊……
“乖囡,先坐。”阿婆终于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抓在手里让囡囡先坐在那张小床上。
囡囡坐下后,阿婆也慢慢地坐了下来。她拉过囡囡的手,把一个小人放到了囡囡的手里。
小人颜色斑驳,做工粗糙。
囡囡看着这位三年不见的老朋友,惊讶地望向了一脸笑意的阿婆。
阿婆伸手抚摸着囡囡的头发,慈祥地说道:“囡囡头发短咯,好看,好看。”
“阿婆,这个……”
“囡囡上次走的时候粗心,把它给落下咯。乖囡最喜欢这个娃娃,我不舍得扔,就给囡囡留着。”阿婆把手放下,落在了囡囡的手上,“囡囡不高兴,就喜欢跟这个娃娃说话。乖囡长大咯,不想跟阿婆说,就跟它说说。”
“阿婆……”囡囡把小人攥的很紧,就像跟它初识的那条一样。
“还有,还有……”阿婆忽然想起来了什么,连忙转身,拉开小桌上的一个抽屉,取出来了一条点缀着泛黄珍珠的碎银项链。
“老咯,脑子糊涂……囡囡是大姑娘咯,要嫁人啦。”阿婆为囡囡戴上了这条项链,“阿婆当年嫁给你阿公,就是戴的这个。现在给囡囡戴着,有中意的男娃,记得给阿婆说……”阿婆看着眼前和自己出嫁时年岁相仿的囡囡,笑成了那时自己阿婆的样子。
“阿婆,你笑我……”
囡囡羞红着脸低下了头,笑成了带着露珠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