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后,朱由校心里很不爽,两个月前的大朝会时就定下了开始试收取商税的调子,结果到现在为止才收起来可怜巴巴的两万两银子,最关键的是这点钱还是郭允厚靠着锦衣卫去威胁、恐吓、绑架才收起来的。与其说是朝廷收取商税,还不如说是锦衣卫收取的保护费。
朱由校心里被压着一团火气无处释放,这大明的天下当真只是朱家的天下,满朝百官就想着自己的利益,想着自己身后人的利益。
“皇上,木材老奴无能,不能替皇上分忧,这般文官也太不是抬举了,一定要好好整治一番,老奴就算背上骂名也要替皇上解决。”魏忠贤看到朱由校铁青着脸,知道朱由校正在气头上,所以他很愿意在此刻添点柴让朱由校的火烧旺点。魏忠贤说完后,使劲的眨巴下眼睛,结果硬是没流下一滴眼泪下来,心里不由暗叹:当了几年大爷,如今演技变拙劣了。
“哼!”朱由校不置可否的冷哼一声。
魏忠贤显然不想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继续劝说道:“皇上,现在大明四处都要用钱,杨恒那里还有三万新军,火器局研制出新式火枪,都是要用到钱啊,为大明计,为皇上计,老奴舍得一身剐都要替皇上把事情办好!”
魏忠贤如此热衷此事缘由颇多,打击政敌东林党是最为主要的,其次收取商税让他见识到什么叫财源滚滚来,前段收取的商税上缴国库三万两,自己腰包也进了两万两,自己下面的干儿子、干孙子个个都是赚得腰包鼓鼓的,这种好事好长长久久才好。
“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朱由校心中烦闷,不想在此事上再多做纠缠。
回到自己的寝殿,朱由校看到被油毡覆盖的装甲战车,心中的烦闷稍减,不由得想到:不如出宫去透透气,顺便看看杨恒这家伙捣鼓出的新式火枪;还有那蒸汽机,朕也要去看看,上次徐光启说锅炉压力大的时候容易爆炸,准备优化后再让朕去观摩,朕是天子,受天眷顾,怎会伤到朕?想到这里,朱由校决心微服私访一次。
朱由校带着两个贴身太监以及四个大内侍卫便出宫而去。
皇宫内的太监也不全是魏忠贤的人,大明帝国的皇帝对于基本的平衡之道那是运用得轻车熟路,不然怎能坐稳那个人人窥视的宝座?
文昌宫胡同因地处文昌宫而得名。朱由校之前也出宫过好几次,但是每次都由魏忠贤在身边陪伴着,去的地方也是提前做好警戒以及人流不算密集的地方。这文昌宫胡同因为有个梓童庙却热闹非凡,而今日恰巧又是庙会,朱由校看着街上小摊摆放的各类小玩意眼睛都直了,一路上还不停的对这些小玩意做各种评论。对于这种只看不买还在那评头论足给各种差评的人,小摊主们都用白眼来招呼朱由校,要不是看着他穿着华贵,身边隐约有些大汉护着,这些小摊主绝对已经群起而攻之了。
穿过热闹的胡同,看到杨恒那连个牌匾都没挂的房子,朱由校心中不由嘀咕道:杨恒家是四川的土财主,怎么这么低调啊。
一个侍卫自觉的上前敲门,过了片刻,今日门房值班的张山木透过门洞看到门口站了一群人。跟随杨恒从四川来到京城的张山木在各类场合见到过不少达官贵人,也算是张了很多见识了,所以从这几人的衣着上看绝非不是普通人,尤其是中间的那个公子哥打扮的年轻人,似有似无的散发出一股让人俯首的气势。
张山木定定神,心想:管他娘的是谁,反正在老子心中除了天王老子就只有俺东家。张山木打开房门,很有礼节的问道:“请问各位贵人找谁?”话虽这样说,但是他的眼睛却是看着朱由校的。
朱由校不喜欢磨叽,他对张山木说道:“我来找杨恒,你把这个东西交给他便是了。”
说着,朱由校将一个小巧的放大镜递给张山木。张山木拿着放大镜快步跑进去。
话说这放大镜正是当初杨恒第二次进宫的时候专门带上送给朱由校的,杨恒一看到这东西便知是皇帝来了。既然朱由校用放大镜这个只有两人知道的东西来联络,那多半是微服出宫,不想闹出大的动静。杨恒急忙穿戴整齐,快步跑到大门口。
朱由校看到杨恒并未全府出来迎接便知杨恒理会到了他的意思,他哈哈大笑道:“杨兄,多日不见晒黑了。”
杨恒脑门上掉下三根黑线:杨兄,我哪敢跟你称兄道弟,老寿星上吊闲命长?但是他还是顺着朱由校的意思问候道:“公子多日不见可还安好。”
朱由校走进杨恒,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人才能听清的声音说道:“我叫朱孝,成国公家的亲戚。”杨恒会意道:“朱公子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朱由校对杨恒的反应非常满意,他上前拍拍杨恒的肩膀,说道:“今日散散心,想看看杨兄设计的新式火枪,顺便再去看看蒸汽机。”
杨恒心中叫苦,但随即将朱由校领进屋内。
蒸汽机前些日子已经被送到杨恒这里进行改造,他准备将前面发现的一些问题在这几天时间内给解决到,然后再安心的到军营去练兵。
进入到杨恒宅子里面,朱由校看着这除了宽敞就没有任何特色的宅院后对杨恒问道:“京城还住得惯不?”杨恒默然的点点头,心想:这才十月就这么冷,没暖气怎么过呀。
“住得挺好的,就是冷了点。”杨恒随口回到道,然后吩咐魏典将宋应星及青云子叫出来。
到了后园一个宽阔的坝子里面,杨恒将锁在柜子里面的一直短柄火枪及一盒子弹拿出来,整齐的放在桌上后对朱由校说道:“朱兄请看,这短柄火枪便是新设计的火枪,而这种火枪只能使用子弹。”说着,他把一把火枪及一颗子弹递给朱由校。
朱由校虽然听徐光启讲述过,但这亲眼看见火枪和子弹后,他还是忍不住非常激动的问杨恒:“这火枪射程有多远?威力如何?”
“我可以给你演示一番。”说着,杨恒熟练的将火枪的转轮打开,将六颗橙黄色的子弹装进转轮,然后将转轮后面的撞针往后掰,待撞针卡住后,他双手握枪,眯起一只眼睛瞄准六百步外的一个木板,在木板上用红漆涂上一个又一个的红圈。一声枪响后子弹直中靶心,朱由校本欲让侍卫去取枪靶过来,可是随后枪声又响起来了,一连响了六枪。
站在朱由校身前的侍卫有些发愣,顿了一会之后他才快步跑过去把枪靶取过来。
在枪靶上有六个贯穿的枪孔汇集在厚实的木板上最小的那个圈内,由于每颗子弹射出后都带有旋转,木板的贯穿孔位置被几乎烂成一片。
朱由校的四个侍卫都是精挑细选的武艺高强之辈,他们自认在这大明的天下单打独斗可能少有敌手,但当他们看到这恐怖的六个弹孔时,他们的自信仿佛随着天空上的乌云一般随风飘走。
朱由校看到如此厚实的木板都被轻易的击穿,如果换成穿着人甚至穿着重甲的将领,恐怕这几颗子弹下去之后也只能死翘翘。
喜欢的朋友请收藏,有推荐票的朋友来一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