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2000000038

第38章 跟钱有仇

高大婶下意识地回了一句,王子安这才醒悟过来,在这个时代,寻常百姓家是吃不起精盐的,而且就算是精盐,也不见得精细到那里去。只能笑笑,附和着点了点头。

“其实精盐并没你们想象的那么珍贵,就眼前的这些粗盐,只要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的精盐。婶子,回头我教给你,保证让你天天吃上精盐。”

王子安笑呵呵地随口说道。话一说完,就感觉到周围的反应不对,诧异地抬起头来,就见高大婶和李恪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自己,嘴巴张得老大。

“子安,你刚才说的是真的?”

李恪一把拽住王子安的胳膊,神情激动。弄得王子安一头雾水,纳闷地回了一句。

“什么真的假的?”

“提纯精盐,提纯精盐啊,子安哥,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向沉稳的秦怀玉也稳不住劲儿了,心急火燎地问道。

“当然真的,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又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工序。我们那里人人都**盐啊……”

“如雪一般?”

“如雪一般。”

我的天!

几个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果然是人间仙境,竟然人人可以吃上如雪一般精细的盐!而这种可以称之为金手指的手段,竟然说说笑笑地就有要传人了。几个人不由有些羡慕地望着高大婶,可能眼前这位妇人还不知道,刚才王子安所说的意味着什么。真要是拥有了这种手段,她几乎就是坐拥金山了。

“哎呀,你们那里的人过的可真奢侈,啧啧——雪白的盐啊,那得费多少钱,就算你教给婶子,婶子也用不起啊……”

高大婶小小地羡慕了一下,低下头继续烧火,李恪等人瞬间石化。望着这位淡定烧火的妇人,不知道该如何表示自己此时的心情。偏偏王子安还非常认可地点头,这让他们心中简直要抓狂。

把现在这种极为粗放的大盐提纯成精盐,自然要出现一些损耗,再加上一些人工,成本当然要提高一些,凭高老庄这些人的经济实力,要想愉快地吃上精盐,显然只靠自己买来粗盐加工是不够的。王子安不由皱了下眉头,望着李恪和程处弼等人。

“你们有没有办法搞到大量的粗盐?”

王子安记得唐初盐铁并不官卖,尤其是食盐管制的比较松散,但是要想大量搞到并不容易。

“我——”

除了愣头愣脑的房遗爱,大家齐刷刷举手,然后又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很有默契地补充了句。

“一起做。”

这等香饽饽,谁也别想一个人吞下,就算是李恪,如果不和大家一起合作,也别想做得下去。要知道,如果真的有非常简单的提纯方法,那么可想而知对如今食盐市场的冲击力。而如今食盐掌握在谁的手中呢?

五姓七望!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人称五姓七望,这些根深蒂固的庞大门阀,掌握着极为惊人的社会财富和政治力量。作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食盐自然也是他们最为倚重的产业之一。如果动了他们的奶酪,可想而知迎面而来的反扑力量。

但世界上的事情,如果有一件没人敢做,那一定是因为利益不够。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益,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这个规律,对任何人都适用。李恪和程处弼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燃起的小火苗。

“什么一起?”

王子安有些纳闷地望了他们一眼,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自己就是想买一批食盐提纯出来自产自销而已,用的着动用这么多人吗?

“你是不是想提纯了食盐卖?”

李恪亲热地揽着王子安的脖子,一点都不避讳王子安双手上沾满了面粉。

“是有这么个打算啊,主要是自己用,多出来的就卖点,好把自己吃盐的钱给赚回来啊。怎么了,现在的食盐不许老百姓私下买卖?”

王子安对李恪忽然间的热情很不适应,举着沾满面粉的双手有些无奈地问道。如果这大唐真不允许老百姓私下卖盐,还真是个大麻烦。除了顾着自己那张嘴,还能不能再有出息点?李恪等人被王子安雷的差点一跟头栽地上,这么大的金手指在手,只是想着供自己吃……

高大婶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此时见高大叔提着菜从外面回来,直接往灶下添了把柴火,拉着高大叔去河边洗菜去了。望了一眼转身离开的高大叔二人,李恪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

“我现在的封地在蜀地,你知道吧?蜀地有井盐,因为销路不好,一直不太景气,如果我们合作……”

对这种毫无经济头脑的白痴,李恪决定循循善诱,启发诱导,告诉他赚大钱的重要性。

“那行,就算是我们技术入股,以后我们高老庄的精盐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王子安很干脆地一点头,继续揉手中的面团。这东西,吃起来好吃,做起来其实也蛮麻烦,每揉好一次之后,就得放下醒五到十分钟,如此反复三五次,直到面团的硬度足够才行,可惜现在没有高筋面粉,用的面也太粗糙,恐怕没有前世劲道顺滑的口感。

“你是不是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利润啊?”

李恪一脸无奈地看着低头认真肉面的王子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知道啊,你看我像傻的吗?盐铁自古以来就是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如果能分一杯羹,绝对是相当惊人的财富。”

李恪等人不由更加惊奇,变得更加不可理解起来。

“那你跟钱有仇?”

“这世界上谁会跟钱有仇?但钱多,未必就好。”

王子安说完,顿了顿,望着一脸古怪的李恪等人,淡淡地补了一句。

“如果你们感觉不合适的话,那就再给村里的人按人头每年分一千钱的红利吧。”

同类推荐
  • 都柏林的暴动

    都柏林的暴动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并非就是这场起义的史实。对这场起义我一无所知。当下,我对它也还是一无所知,也许到若干年后,这场起义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为世人所知。而我所写的,无非是陈述了下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区域内刚发生的故事,也同时是在这将近两周时间里的流言蜚语和悬念剧情的集合。而就在这两周里,这些无数的流言与悬念,却是都柏林人唯一关注的新闻信息;就像面包之于人一样的重要。
  • 世子很皮

    世子很皮

    天呐!我怎么成了那个被湘王召集起来阖家自焚的孩子!??大明初期风云激荡,注定要被活活烧死的湘王世子朱久炎,必须要改变湘王府覆灭的命运,功过成败,一切将会如何改写?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
  • 乱世人生别样红

    乱世人生别样红

    一群现代人穿越千年来到五胡十六国,这是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众人该何去何从呢?
  • 三国之战神召唤

    三国之战神召唤

    新书末世文《当地球再次格式化》,望诸位读者大大支持。本文为系统流的三国穿越小说,主角韩武穿越后很牛B,貌似什么话都不想说。QQ交流群:648315109。
热门推荐
  • 闻见近录

    闻见近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方乘以北

    南方乘以北

    方以北、成小南的世界里,陆续出现了许多个名字,交织纠缠,南来北往,殊途无常。目光熄灭之前,星空陨落以后,青春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裹挟着所有强盛和仓促浩荡向前,把不明所以的你我隔在河岸对面,对后来发生的一切后知后觉。于是故事碎片零零散散的这一边,眼眶的湿润、心跳的悸动、声色的显露,都变得弥足珍贵。你还记得阳光第一次穿过指缝,柔软地放散在瞳孔里的感觉吗?
  • 玉人歌

    玉人歌

    女主自白:我姓玉,我随我亲爹姓。我后爹姓什么……我不告诉你。我六岁之前住在建康,六岁之后住在长安。再后来……我喜欢到处转转。我娘是个公主,我也是个公主。她嫁过两个男人,最大的心愿却是我此生能够“从一而终”。我最愿意思考的就是人生问题,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云泥之别,我六岁之前是生活在云上,六岁之后也生活在云上,不过是生活这片云有时飞的高,有时飞的低而已。对了,我还有一支玉面军,所向披靡的玉面军!
  • 对面的那扇窗

    对面的那扇窗

    原名为《窗之恋》,写作手法是模仿痞子蔡的《7-11之恋》,那时候很迷蔡智恒。文章里的故事是真实的,这是作者学生时代写的,文笔很稚嫩。
  • 侠道众生

    侠道众生

    江湖之中,传统武学没落,突破式武学兴起。新兴武学伸指可操控雨水瀑布,挥掌可震碎山脉,抬脚可踏上九天云霄。温琰辰破除一场大阴谋,登上无妄之巅得神兵,遇异兽。最终战江湖,碎苍穹,颠倒日月,扭转阴阳乾坤!武林九鼎、江湖六公子、中原三美人儿、魔道七杀客、十二天道……终极一战,谁与争锋!官方读者Q群:9368230
  • 湘西鬼话

    湘西鬼话

    若干年前,一个青年男子流落湘西,遇到了一只白狐,后来似乎那只白狐化做了一名白发女子,并给他留下一子。若干年后,那只已经给埋藏到棺材里的白狐给人挖了出来。究竟那只白狐是不是狐仙,后人们破开层层迷雾,一步步寻访到当年那个极度迷信和排外的小村。几乎没有了任何的一个知情者,留下的,只有一些流传于乡间的传说……
  • 剑定情义

    剑定情义

    江湖辈人轮流出。一代天骄胜过一代天骄。江湖儿女,一剑一刀一枪封测往事
  • 冯延巳祠集评

    冯延巳祠集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冯仑内部讲话

    冯仑内部讲话

    本书通过冯仑的经历和他曾经的讲话,还原了他们创业的过程,找到了万通地产发展、壮大的关键时间点,并展现了冯仑在该时刻扮演的角色及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对冯仑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剖析和拓展,探讨了他的做法中哪些能给人理论上的启示,哪些值得现实中直接推广和学习。通过这些,让读者对冯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创业及管理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旧友

    旧友

    我的叔叔有个朋友,名叫柳濑伸司。柳濑家,如果追溯它的渊源的话,应该属于鸿嘉家族的一个分支。当然,那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块旱田,和镇上的其他大多数人家一样,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家族了。所不同的是,他家已不再靠天吃饭,因为柳濑从大阪的一所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城里,在一家公司任职。就这样过了将近十年,三年前,柳濑带着妻子回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