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5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不负东风约

要在两根弦上说《二泉映月》的故事,二胡无疑是民乐里最难学的。记得一个教二胡的老先生说,孩子是不知道难的,只要一步步跟着学就好。孩子是不知道难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要走的路有多长,最终能达到的目标有多高,只要一步步学着就行了。这就是儿童的可喜可爱,也是为什么童子功总是一辈子受用的原因。不知道最终会有多难,反倒容易学起来,往往也会成功。我从四年前学书法,从一开始就知道难,那是因为知道有颜柳欧赵这样的高山横在眼前,知道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达到万一,心里先就虚了一半,所以越写越难,越写越自卑,终以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分为自己下台阶。那么,我的天赋在哪里呢,至今看来,一切尚不明显。可是,总不能因为没有天赋就什么都不做吧。想来想去,还是读书。除了读书,也是真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虽然好读书,不求甚解,但读书总是没有错的,也不需要特别的天分。

读中国文学,从《诗经》起,至民国终,大体在这个时段里往返。

书永远也读不完,发现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的时候,总要为自己没有早早读到、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惊慌一番。比如,近日读周作人,他那种不温不火的文字、不高不低的情趣让人动心还在其次,只觉得他随便说出的一句话里都有学问,而且不知其学问究竟有多深,才是让我感慨无端处。书是读不完的,那么,作为一个中国的读书人,诸子百家是一定要读的,唐诗宋词更是必须背上三五十首,这也应该是童子功。而就我“颇哀而不愠微而婉”的性情与“天分”而言,在这些必须读的书里,偏爱宋词久矣。宋词欣赏本来也是我们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虽算不得真正的童子功,也断断续续读了三十多年。

中国诗歌从《诗经》起步,一路踏着韵律走来,楚辞、汉赋、魏晋骈体文、南北朝民歌,直到唐诗,格律诗登顶。到晚唐五代时期,严谨的格律诗与时代一起开始凌乱。是时,从西域传入的民族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作“填词”或“依声”,长短句开始在坊间流行。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为词体的成熟和抒情风格定下了调子,词慢慢变成了一种正经的文体。两宋三百年里,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出现了各种流派,各领风骚的才子不计其数,间或也有才女和羞走入。仅《全宋词》计收录宋代词人1330余家,约20000首词,踏碎在岁月里的桃花李花更是没有锦囊可收。宋朝是词的朝代。此后,韵文开始走向自由化,以至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以至民国文白夹生,以至今天的白话文。

词是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有词牌,即曲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为片,也叫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为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之说,词牌有《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0字以上为长调,最长的词调《莺啼序》有240个字。词有韵脚,是音乐中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像诗一样,词也讲究平仄。由于词在最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和“诗庄词媚”之说。宋词是宋代文学的名片,由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人承袭“花间”余绪,经柳永、苏轼、秦观、贺铸等人逐渐在题材与艺术上的翻新,至辛弃疾,终至最高峰。

我们现在能经常读到的词,都是天才们的作品,他们个个有童子功,整个宋朝就是他们的大课堂,晋唐以前各代的诗及诗人都是他们的老师。而且,直接晋唐文学理念、艺术的高致与题材、体裁多元化的余脉,宋词有世家子弟的优越感。与律诗平仄虚实、起承转合的小八股式的严格规矩不同,词因为起自民间乐曲,自下而上,拘束少,谁有本事都可以另辟蹊径独创一个曲牌,所以宋词天生带着舞榭歌台上歌儿舞女的自由风致,相比于“诗言志”的主流文化,词最宜于抒写精细、婉曲的个人情爱和乡愁,是集体的浪漫主义,最能动摇人心。三百年里,词从风月到江山,既婉约又豪放,最终脱离了唱曲娱情的小舞台,既适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之,也适合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念,声音远近高低各不同,成了文人普遍接受的正统文学,从赋比兴,进入了风雅颂,呈一代风流。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边读边写,整理读宋词的心情,以为凭着三十年前的老本,凭着五十年的红尘经历,还有这么多的才子佳人的风情雅志、兴衰际遇做素材,“虽我不学,下笔无文”,也庶几能敷演出一段段好故事来。可是,走在这条路上后,我才知道随便读读和认真写下之间的距离,就像是天上人间、梦里梦外的距离一样。“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信矣。

作为一个衣食粗足的人,我们是很难体会《红楼梦》里公子小姐们富贵风流的星级的,不理解那些富贵闲人何以要吃那种把人琐碎死了的冷香丸,茄鲞何必要用十几只鸡相配才做得出来,怡红公子的丫环婆子小厮何以要有那么多。以此类推,我们也很难想象宋朝的痴男怨女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五彩缤纷,他们笔下的风物人情与我们这些迟钝的、不加思索地过日子的人有怎样的不同。除了贫富、学问、性情的差别,这中间,还隔着一千年的时光淹积。

所以,写作的过程是艰难的。其中各种难、各种不能下笔的过程,暂且搁在一边,既已成书,只说我最终的写作角度和态度。

首先,我选择从写人的角度读词。我们读词,以至读任何文学作品,实际上都是在读作者,是在读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包括学问、性格、教养、人品。能读通一个作者的所有作品,就可以为这个作者写传记。每个人为什么写作,最终能写成什么样子,和他的出身与性格最为相关。在盛唐气象下,有李白,也有杜甫,有王维,也有李商隐,山川如故,人物不同,皆因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之故。在北宋的歌舞升平里,有豪放的苏轼,也有忧郁的秦观;在南宋的半壁江山里,有陆游、辛弃疾的铁马金戈,也有蒋捷、刘辰翁的乱红无主。所以,我觉得人生与时代虽然不能隔离,但决定人生的最终是人的出身和性格,出身决定起点,性格决定走向。出身是那个出身,性格是那个性格,人就是那个人。像苏轼与辛弃疾,人都以苏辛并称,都归在豪放一家,可是,辛弃疾是那种手起可以刀落的人,苏轼说“天下无不杀之鸡”,这句话里已经有了悲悯心,让他杀只鸡怕是比写一首“大江东去”难得多。再比如,黛玉初进贾府时,心里明明白白,这里和自己家里不一样,切不可多说多行,可再出场的时候,就已经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了。想想,五世侯门之后,探花和巡盐御史老爷唯一的掌上明珠,贾母气派的外孙女,再加上有咏絮之才,有天生一段自然风流态度,这样的门第根基才情模样加于一身,这个女孩是不可能低到尘埃里的。这都是出身和性格在起作用。在出身和性格之外,对人生起作用的还有际遇。际遇也很重要,但与前两项比,等而次之。对诗人来说,因为有此三项不同,所以词的内容、格调也不同。我选择不同的诗人,想告诉读者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写作,为什么有的人形而上为道,有的人形而下为器,为什么会有春晃、夏苍、秋净、冬黯不同的风格。另一方面,因为是从诗人的生平上说开去,可说的话也就多一些。

第二,是我对词的选择。“凡有井水饮处”,人皆能歌的词我尽量少选,这是取巧的做法,就像画人不成就学画鬼一样。再有,画一朵花很容易,要画好一个春天很难,所以我只选我能画好的那朵花,选我能读懂的那些词。我只喜欢那种意象比较简单明白、读起来很上口、细想却有一番深厚的人情物理在内的词句。就像书法中的《麻姑仙坛记》一样,看上去拙拙的,临写起来,才知道即使一笔不苟,还是不能得其朴拙之外风流灵巧的神韵。作诗功夫全在诗外,临池则不可用力太过,全在于一种自然的激情。没有选晏几道的词,知道他写得好,可就是因为被他弄娇弄艳、且笑且颦、蜂飞蝶舞的重重叠叠的意象晃得心烦意乱,所以不知从何下笔。晏词就像一树开得香艳满身的红梅,挤成一团,如果能经过一夜风吹雨剪,等花落去一半后再挑着看,才会发现每首词里都有好句子,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字面十分柔和平淡,背面却有复杂的悲伤,令人失神。还有陈师道的“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陈亮的“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都是天然好言语,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笔不涉情,已让人读着读着就分了心,足够思量一夕。

第三,我以随笔的方式写,而且是老老实实地写。我知道“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因为没有专门的功底,没有能力字斟句酌,所以我选取了一个小角度,就是写我自己的读书笔记,自说自话,知道多少写多少,泛泛而论。词的鉴赏有多种层次,学者索隐考证,无一字无来处,逐字逐句点评,写作背景、用典、章法、思想、艺术,赋比兴、风雅颂、婉约、豪放以至流派、影响,全角评论,发文章之秘妙,而且常常翻新,自立门户,这需要有周作人那样深不见底的国学功底才可以。有灵性的年轻人给古诗词穿上时装,借题发挥,用网络热词写得风生水起,有浅层的通透和任性,讨巧可喜。我介于这两者之间,既无学问也无江淹梦笔,就只好老老实实写下我对古人的服气。当然,因为想着是给比我还不通的人读的,所以也力求准确,只对有定论的事实作理解性思考,以免误人子弟。虽是人云亦云,有时或能出新也未可知。

第四,对我所选的诗人,我均取仰视的角度。我选的诗人,都是我最喜欢的,按照出生早晚排序,最见众生平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红尘俗人,生如春花秋草,纷纷开且落,化烟化灰,不知去向。而大浪淘沙,淘了一千多年,能剩给我们的,都是金子。不论他们的人生是否尽如人意,不论我们的认识是否周全,我认为他们都是我们后学晚生必须仰视的前辈。比如欧阳修,大雅小雅是他的童子功,规矩方圆显然是懂的,可他为什么不守规则,不严格要求自己,明明知道花间词俗,为什么还要恣意越位,大智若愚几次?我想,这就和一个人走累了想在树下歇歇一样,在歇足时,他看到了另一面风景。陶渊明还写过大异其趣的《闲情赋》呢,而我们知道,他真的不是那种日夜思念美人的人,是看到张衡写《定情赋》,蔡邕写《静情赋》,他因为“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而已,欧阳公也是人云亦云,是风气使然,而最终还是归了雅正之道。柳永不才,词却是作得最好的,大体走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分寸里。有些人,规规矩矩忙完了一生,最终还是“事如春梦了无痕”,而我们却都知道柳永,知道他的人生才是平常而真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分明的对与错。再说,我辈何德何能,断断没有资格和才识对这等古贤指指点点。我们在读词,就只知道词的好处,一心一意读就是了。从他们的词中,如果能获得一点悲喜与戒心,对照自己,用作我们今生今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就是有所得。读诗词不只怡情,也是仙人指路,遇上事,这些没有用的诗词就会起作用,比如,“此心安处是吾乡、占得人间一味愚、无情不似多情苦、人间有味是清欢”等等。我就是这样读书的。

第五,我用我这个年龄应有的比较正统的三观写文章。一件旧衣裳,洗干净再穿,如果近之能感觉到清爽的气息,不嫌其旧其朴,旧衣服也能穿出新风雅。李叔同就是穿一件百衲袈裟,于千万人中,也是玉树临风的样子,谁也不会认错,不觉其贫。所以说,朴实是最好的修行,最好的学问,宁拙勿巧,宁朴勿华,这是我对艺术和人生的认识与景仰。由于年龄渐长,对人一生的来龙去脉多了份留意和敬畏,虽然学问与悟性并不与年俱长,但参照古今,推己及人,毕竟已经知其然,也略知其所以然。所以,写作的过程,是复读的过程,也是观照人生的过程。在这忽忽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回到宋朝,看这些才子们一一在眼前过往,看到了他们从出生到死亡,从生前的浮沉到身后的毁誉的全过程,这样集中的阅读,既高密度地分享了他们的才情与哀乐人生,觉得真正是没有一个能让自己满意,也让别人满意的人生,也对照着自己现世的阴晴圆缺,学到了对人生应有的态度,打发了许多寂寞的黄昏和夜晚,觉得中年的时光没那么空虚难耐了。夹杂其间的,还有对今人的希冀和祝愿。人生百味,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我们看人生的态度必须是积极的,因为消极更无益。当然,我还是尽量避免烟火气,避免说教。我知道没写好,但一时也不能长进,力不及处,分寸不可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起笔说到难,也是为这段话埋下的草蛇灰线。

这些话写在书前面,为什么要这样写,有复杂的心情。自己的心自己不可知,不可知的都是道。

至此,我想有个结论,想来想去想到了孟子。孟子总是说过尽心、知命、事天这样的话。我想,这也是我要对读者说的话。尽心是尽我心,知命是知自己有无,事天是事读者。心愿甚好,苦心亦如许,只期不负东风约。

2016.秋

同类推荐
  • 城市的张望

    城市的张望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香港的城市文化、政治历史与市井人事的观察与思考的短文集。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讲对香港的城市细节、市井生活(老建筑、商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第二辑,主要讲对香港文化(媒体、影像、校园)的观察与思考。第三辑,主要是对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香港文化人的访谈。是本书重点,领域涵盖艺文创作、本土文学、诗歌漫画、独立出版、公民媒体、社会运动、国际关系等多方面。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痕

    都江堰市以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道教发源地青城山闻名遐迩。作为其地标识的水文化和道文化,历史悠久,风格独异,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大家在这里流连忘返,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幽默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金钱树

    金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那些,故事

    那些,故事

    李柚是a大乃至a市公认的女神,不仅脸和身材好,家境也好,还有个门当户对温文儒雅的男朋友。原本平静的生活里突然蹦出个“讨厌鬼”,让她从名媛变成大家口中的渣女。终于,在她准备抛下一切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却消失了……
  • 华人在美国西部

    华人在美国西部

    要是没有华人对炸药的知识和认识,没有他们在高得令人头晕、几乎笔直的峭壁上干活的本领,以及在白人所无法忍受的艰难条件下幸存下来的能力,那么,中央太平洋铁路就决不会在那时完成,而只能大大推迟。〈美〉霍华德:《伟大的钢铁小道》我想让你们想起华人对于打开我国的西部所做的事情……。[他们]直捣深山老林,忍受了严寒酷暑。冒着被怀有敌对情绪的印第安人杀害的危险,来帮助我们打开我们的西部帝国。
  • 创世猴王

    创世猴王

    “从此后,世间再无齐天大圣。”为了大圣,他甘愿掀翻这世界。
  • 那是一只什么鸟

    那是一只什么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归去来兮之林栩来袭

    归去来兮之林栩来袭

    秘境传说、流光幻地、不死民、老人国、子母钱、无底洞、时沉时浮的孤岛、不惧水火的通天魔树……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玄幻世界。看她狂傲不羁活出精彩,看他情感觉醒觅得真爱。所以当高冷傲娇的圣尊遇上心思缜密的重生少女,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你为什么一直戴着面具?”某女问道。“取下面具会有很多烦恼的。”某男摸着下巴一脸认真地回答。“你这样不好。”某女认真劝说道,“戴着面具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是这些事情吗?”男子一个俯身便吻上了某女。事后,某女脸颊绯红,小声地说道:“其实我和你说的是正事啦!”欢迎大家入坑?ω?【不忘多多投推荐票哟~】
  • 明伦汇编皇极典国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国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勺醋的爱情

    一勺醋的爱情

    闺密贼兮兮道:他如何?她一脸平静:我怎么知道?他突然插嘴:怎么不知道?我都对你坦诚相见了。这是一个隔着一道墙的邻居之间甜蜜爱情故事。
  • 医学从众录

    医学从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绿意满屋的办公室植物

    绿意满屋的办公室植物

    “让健康植物走人办公室运动”,目前正在英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芬兰和荷兰展开。它传播的理念是:健康植物能够提升生产力。据该运动的推广网站介绍,1/3的欧洲现代办公建筑里都存在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的现象,甚至导致员工病假率偏高。挪威一家医院所作的研究表明,向办公室引入健康植物后,因病假导致的员工缺勤率减少了一半。还有研究证实,如果每天在电脑屏幕旁放置健康植物达4小时以上,人们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