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5100000010

第10章 人生自是有情痴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是北宋最和谐的人。

他是诗词文赋兼擅的宗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在经学、史学、金石、目录学诸领域也都颇有建树。《宋史·欧阳修传》评论:“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

除此之外,欧阳修最让人瞻敬处,在于他奖掖后进、识拔人才方面。欧阳修在《详定贡举条状》中说:“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在这个认识基础上,他在为国家选拔人才时,时时提着气,密切关注民间风吹草动,看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欣欣然折取,不管这枝红杏是开在王谢堂前还是寻常百姓家。

欧阳修一生三次被贬官地方,然而,历史何幸,公元1057年,他幸好回朝为官。那一年,适逢三年一次的春闱,欧阳修“知贡举”,是主考官。这一科,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考试,取中的状元是曾巩,榜眼是苏轼,苏辙名登五甲。不仅如此,“唐宋八大家”里,苏洵、王安石也均以布衣之身,在默默无闻时被欧阳公相中。除此之外,如张载、程颢、吕大钧、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等旷世大儒,也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再往下,因为有了苏轼、曾巩,才有了薪火相传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和曾巩、曾布昆仲。举凡宋代能数上名字的人物,都可以从广义上划为欧阳公的门生。正是这些人才奠定了两宋文化的基础,泱泱宋代文明才得以开枝散叶。夸张些说,欧阳修就是两宋文化的开疆大吏。

我们都知道“文人相轻,自古皆然”这句话,这句话里藏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阴暗心理,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但在欧阳修身上,这句话不起作用,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欧阳修并非站在宋代文学艺术的最高点上,冠绝当代,一览众山小,他有自知之明,在录取苏轼的时候,苏轼的天才让他惊出一身冷汗,他明明知道三十年后人们只知苏轼而不知欧阳修,但他还是“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并以其“才识兼茂”而“荐之秘阁”。自己走着泥泞的道路,却要把宽敞的路让给别人,他没有嫉妒心。嫉妒心与生俱来,根深难除。一个人能修炼到没有嫉妒心,我以为已经成佛了。

他成佛的途径很简单,就是“仁者爱人”,这是他最大的学问。

佛语说,济物利人,是情之大机大用。欧阳修一生桃李满天下,朋友满天下。与门生后学相交,他没有虚荣和自满;与亲人朋友相聚相离,他悲喜之情不能自禁。在离别词中,他抒发对情的颠来倒去的认识。对众生的有情,成就了“情痴”欧阳修的形象。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这是一首离别词,作于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春,欧阳修时在西京洛阳做留守推官,离任之际,与朋友把酒告别,写词寄情。

这一杯酒喝下,人就要远去。这一去,山长水阔,何时是归期,谁也不知道,所以,把酒相对时,不免“欲语春容先惨咽”。骊歌一遍遍唱,无论怎样翻空出奇,哪一次听来都不是歌欢,都是离人泪。人世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因为人有情有意。这首词中,我们最明白的,就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深旨。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人有痴情,与风和月无关,风和月只是陪衬。“直须”“始共”虽不够委婉,留与别的心思也难以说清楚,但诗人深知情中三昧,所以他说,在春天离去、我离去之前,我们要“看尽洛城花”,不要为眼前的离别烦恼,应该趁人还在、花还开时,尽情欣赏春天的美景,尽情享受眼前的欢乐,然后轻松告别。

这首词由眼前之事推及人生,由一己之痛感伤人世之痛,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悯两种情绪交汇,比物连类,形成一种沉着冷峻的张力。况周颐《蕙风词话》曰:“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人面对风雨江山伤情,于诗词写作而言,是比兴手法,于人情而言,是触景生情,情因时、地、事、人异而异,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情意一经诗人写出,自能变化人心。“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已经是名言警句。诗人想说,情苦时不能为自己减负,便是痴情,若能轻轻放手,情天止步,便能“始共春风容易别”。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接上首词长亭话别之后,欧阳修离开了洛阳,别情依依不尽,于是再次写词挥别友人。

阳春三月,洛阳满城春色,到处是杨柳飞絮,花香鸟语。在这么好的季节,一场离别却在悄悄进行。游丝和垂柳原是无情物,但在离人眼中,游丝留人,垂柳赠别。游丝是友人不让走,垂柳是行人不得不走。经过一番牵来扯去的留别,行人走上了旅途,洛阳春光已在身后,眼前所见唯有山连山,水复水。越走越远,越走离愁越多。“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一句写景传神。在山口处,有一树艳艳的红杏开得正是时候,像“青山正补墙头缺”一样,正好补了两山之间的缺口,是行旅之人常见、喜见的风景,让满腹离愁的行人眼前一亮,以为见了洛阳花。一马常随,山水相伴,行人绕山而行,日暮时在山下歇足。四顾无人,只有一弯多情月,随人千里,挂在驿馆的飞檐上,伴人无寐。无人肯相随不是怨,而是念。词里不写泪水层楼,不写晓风残月,但恋恋不舍之情却转山转水,迢迢不绝。

古人云:“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洗心世外,不涉俗情;最下之人扰于世,顾不上有情;为情所困的,多是中人。用情多少,在于一个人的悟性上下。人生之所以百转千回,就是一个情字挡路,尤其是别情。送的人像柳絮缠绵,苦留不住,走的人折柳为鞭,已驱驱千里。人在世间,就是一场先聚后散的过程,别童年,别故乡,别亲人,最终离别这个世界。

离别让人痛苦的原因,正是因为人生苦短,经不起几回聚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中称欧阳修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一个人,既“风流蕴藉”,又“温润秀洁”,古人措词,真是周全。欧阳修做人作词,均能保持这两面风度。他的伤感,没有风雨大作之势,而像和风扫花,瑶琴慢捻,让人读过,心里会有莫名的悲凉之感,会油然生出对人世的警觉,却不至于哀伤难过。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这首词写在1032年春,欧阳公与好友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是品读欧阳修词时不能错过的盛景。

暖风吹拂,翠柳飞舞,春明景和,正是“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良时。在京城郊外的“紫陌”大道上,春风与人共从容,这些去年携手同游过的旧地,今年二位才子再次光临。然而,“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诗人的情绪在明媚中突然跌落。聚散是人生长恨,从古到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没有穷尽。花本无心,因为友情经年弥珍,花亦解语,开得比去年更加明艳。相逢不易,去岁今年能在一起赏花,这是何欢。然而,这次别后,人各天涯,不知道明年还能与谁并立花下。谁也不知道明年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人生的路会怎么走,年年岁岁,人事不同,春光空负,这又是何恨。这首赏花送别词,写了去年、今年、明年相同的风月,不同的心情,笔态疏疏,情意密密。近人俞陛云评曰:“因惜花而怀友,前欢寂寂,后会悠悠,至情语以一气挥写,可谓深情如水,行气如虹矣。”因为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看花人一边看花,一边老去,所以面对花开花落,只有懂得怜花的人,年年怜。“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里,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温和。“和”是天下大道,是物与我、我与人、我与我的和谐,成就于俗世的每一转念之中。

佛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看见彼岸花,就已经是错过。所以,才要珍惜此岸风月。欧阳修的这些惜别词不是盲目虚无,而是披阅红尘之后,借花借水,怜我怜卿,意在教会世人珍惜。

同类推荐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 花朵盛开的灵魂

    花朵盛开的灵魂

    文学创作应是心灵的磨炼与净化过程。如果说作家是采矿者,编选作品集则是淘金的事业。这套《香城文丛》从征稿到出版,历经三次选稿,从两百多万字中精选了五本约一百万字予以出版。前前后后屈指算来,有四年多的时间,真可谓天地悠悠了。望着一大堆书稿,不禁产生对生命与人生的深沉感悟。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苦难,而又春光明媚,孕育着更大的希望。人们常说,这是一片热土,地灵人杰,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世人瞩目。《香城文丛》在此诞生,实是一种幸运。
  • 自由在落日中

    自由在落日中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英国的二十个月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想,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从多个侧面讲述海外的生活,挖掘在海外生活过程中作者自己心灵的变化。介绍异国的风土人情和意识形态的同时,更努力去剖析现象后的本质,寻找偶然中的必然。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热门推荐
  • 重生八零我成了全能大佬

    重生八零我成了全能大佬

    仙界赫赫有名的第一女神,带着天神之眼重生现代,明明是天生贵命,却偏偏被她投胎的这个家族蠢货视为怪物,还让人灭杀她!幸得有好心农家人收养,从此,她带着收养她的农家亲人创事业,带他们鱼跃龙门,赐他们一身荣华富贵。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可他革命了一生,官职却几十年未变,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
  • 玄符武帝

    玄符武帝

    秦轩出生微末,在卑微中坚守意外之下获得符帝记忆,融合其霸道和见识。自此,秦轩眼界大开,心性大变,欲与天公试比高,坚定超凡信念。以玄虚门为根基,以绝强之势,超凡之资,碾压各方,推尽一切阻碍,成就至尊强者。
  •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她穿越而来,腹黑薄情;他强势霸道,嚣张冷血。赤焰王奉旨选妃,一眼看中楚家最乖的九小姐,谁想到,乖巧外衣下却是那样的不羁轻狂。他偏不信,他堂堂一藩之王搞不定她这个小LOLI?!硬得不行来软的,索性他就把她宠得人神共愤,无法无天,待那时,倒要看,她当真还能那样对他不以为然?!
  •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她欧阳雪晴,继承父业,纵横世界,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魂穿成了古代同名同姓的弱势丑胖嫡女。姨娘设计下毒,庶姐抢夫,庶兄暗杀——面对层出不穷的阴谋计俩,欧阳雪晴勾唇冷笑:呵,欠原主的,她会替她全部讨回!欺负,羞辱她的那些人,她都会狠狠的还以颜色。于是,临安城疯狂了,无论大街小巷,茶肆酒楼,所聊的话题全都离不开她。“你可听说,这欧阳家的三小姐让欧阳家的数十间商铺一月之间起死回生,欧阳老夫人已经将欧阳家的大权将到了她的手上!”“听说了,我还听说,欧阳家的三小姐不仅是个经商的天才,还是个神医,在临安城最繁华的地段开了间药馆。”“你们肯定不知道,第一风流才子秦子秋在欧阳家门前跪了一整天,求娶那丑女,并立誓只娶她一人,绝不纳妾。”“切,那算什么,我有更绝密的消息,六皇子已请皇太后下了懿旨,要娶那胖女人为妃!”“怎么会这样?那她会嫁谁?”“当然是秦子秋,这欧阳三小姐一直对他情有独钟。”“那可不一定,六皇子——”…众语纷纷,却不知,被他们议论的某女正在酝酿着她伟大而长久的擒夫计划:那个白衣披身,高贵冷漠,俊美脱俗,神秘强大,在众人眼中,如神谪一般的存在天下第一宫宫主——花满楼,在见到他第一眼开始,欧阳雪晴便认定了,他是她这辈子相伴一一生的人。本文一对一。
  • 古寺钟鼓声

    古寺钟鼓声

    知名作家张记书的作品集《古寺钟鼓声》知识性、新闻性的因素较多,作家是靠一种机智的构思来展示一种小小说的理性,进而启迪读者的。《古寺钟鼓声》所收录的小小说,尽管也有意蕴深厚,余味悠长的作品,但多数作品给人一种泾渭分明的感觉,要么直截了当,作家的态度在作品中一目了然;要么作家把无解的生活原生态地放到读者面前,交给读者由读者自己定夺。小说艺术本就是一种留白艺术,是由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的一种艺术。
  • 书法辑要

    书法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本应该为游城十代另一人格的霸王原本应该和十代融合到一起,却因为‘神’的恶作剧把十代的人格‘霸王’变成了一个灵魂并令其转生。就这样因为‘神’的恶作剧这个名为‘霸王’的灵魂会转生到哪去?